02.25 「看·法」這個四通八達的老里弄也能封閉管理?

「看·法」這個四通八達的老里弄也能封閉管理?

最近,有個武漢的帖子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出門戴口罩的時期過了,我一定要在上海買套房!”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身為上海人,看到這話肯定自豪感爆棚啊!

正是因為上海在這場疫情中表現出來的“安心指數”爆表,才讓我們有了自豪的資本。

其實這些都離不開社區疫情防控的嚴密管理。

其中,“準封閉式的出入口管理措施”可謂是重中之重。

嚴控小區出入口數量,加強門崗力量,做到人員進入必詢問、必登記等工作。

這為市民在家門口築起了一道防疫的“銅牆鐵壁”。

這些工作在新式小區做起來相對比較容易,而對於條件簡陋的二級舊裡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您來看看下面的圖。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舊式里弄最大的問題就是,開放,無序。

弄堂條條通向馬路,平日裡行人、非機動車可以在房與房之間自由穿梭。

這種進出自由的狀況,顯然不符合防控要求。

怎麼辦?上海街道居委行動起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做法。

(一)封路。

在靜安區寶山路街道局南村,王家宅支路和虯江路交匯形成了一塊倒T字形的街區。

這裡房屋類型多樣,樓道口,弄堂口都和馬路直接相連。

面對局南村的特殊情況,由寶山路街道牽頭,在實地走訪分析情況之後,有了應對之策——

封閉虯江路西藏路東側路口,在王家宅支路設置檢查點。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二)封門

中興路700號和702號情況又不一樣。

這是一棟沿馬路的四層老公房,兩個上樓的通道有四個門,一層居民的房門正對著馬路。

每個門都安排人員管理,顯然是不現實的。

居委幹部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封門。

在封閉了東西兩個方向最外側的門以後,守候在監測點的志願者實現了對進出大樓人員的統一管理。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三)封弄堂

新漢興二級舊裡,是靜安區條件最差的二級舊裡。

這裡全是上世紀居民自建的私房,房屋密度高。

可是面對寶昌路上四通八達的弄堂,居委幹部,用木柵欄封閉了七個弄堂,只留下725弄作為進出通道,並設置檢查點。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這樣的安排,對小區居民的生活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我們跟隨買菜回家的郭阿姨,實地走了一遍。

郭阿姨的家在整個社區最北側,距離寶昌路725弄通道最遠,每次買菜她都要走南北向的狹長弄堂,和以前相比,進出很受影響。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對進出人員統一管理的防控措施,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一定不便,可大家都表示理解。

眼下他們擔心的是,隨著企業逐漸復工,大量租住在這裡的外來人員返滬,他們還能不能守住這份安全感?

作為當家人,居委幹部也拿出了對策,他們一一核實來滬人員情況,做了兩種顏色的出入證,並要求返滬人員居家隔離。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根據統計,新漢興居委春節期間共有外地返滬人員88人,沒有重點地區人員。

居委已經要求返滬人員自行隔離14天。並每天和自行隔離人員溝通,登記他們體溫測試情況。

為了做到不漏一人,他們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小時。

而弄堂口檢查點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更是三班倒,保證24小時不斷人。

寒風中的這份守護,很多居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這天中午,一位居民拿著熱騰騰的飯菜匆匆趕來。

「看·法」这个四通八达的老里弄也能封闭管理?

新漢興二級舊裡,可以說是整個上海小區封閉管理的一個縮影。

街道居委有想法有行動,居民支持配合,社群聯動,把疫情狙擊戰,真正變成了一場人民的戰爭。

雖然因為疫情的發生,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各種影響,有困難,有不便,有麻煩。

但是,更多的是理解、溫暖和感動。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的生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錢浩明 李翔 編輯:胡琰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