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重創海外奶粉代購,跨境購業務大增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各航空公司取消或削減了中國航線,直接影響到奶粉代購的業務。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海外直郵奶粉的運輸時效大幅延長甚至翻倍,部分奶粉代購業務不得不暫停。

“目前法國巴黎這邊轉運公司已經不接發私人包裹的業務,美國那邊還可以發但是嚴重延誤,因此也不敢發。”在國外從事代購生意的Becky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變嚴重開始,從國外發快運件到北京就變的困難,她只好暫停了代購業務。

而澳新的情況略好,但同樣面臨時效翻倍的問題。

據澳洲代購趙彤介紹,雖然澳洲直郵業務已經恢復,但是時效並不理想,正常奶粉直郵+清關需要15-20天就可以拿到手,但現在要超過1個月。目前澳洲郵政特快的時效從4-5天已經變成了8-10天。

記者瞭解到,代購業務受阻主要是由於近期從歐洲到國內的航班大面積停飛所致。從1月29日開始,包括德國漢莎航空集團、英國航空、法荷航集團等陸續縮減或暫停了中國航線,歐洲到中國的航班執行率只有以往的10%到20%,導致客機腹倉帶貨運能大幅減少,寄件需要排隊。

此外,香港2月初陸續關閉大部分關口,也導致香港奶粉水客業務暫停。

疫情重创海外奶粉代购,跨境购业务大增

2008年之後,出於對奶粉質量安全的關注,海外奶粉代購業務逐漸興起。2019年代購和跨境購奶粉總量約佔到國內800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2成份額。

“疫情對於傳統的奶粉代購影響很大。”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傳統奶粉代購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海外直郵,另一種則是代購回國後再分銷。物流時效過長,會讓消費者轉投擁有現貨的跨境購平臺或國內行貨,而分銷模式則面臨斷貨導致體系受損甚至崩盤。

相比於民間代購,奶粉跨境購業務則明顯增長。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京東國際和天貓國際的美素佳兒官方門店銷售增長了50%,這一方面有代購業務受阻,消費者轉向跨境購平臺購買帶來的客單數增長的因素,也有消費者因疫情增加囤貨量帶來客單價增加的因素。保稅倉會有30-40天的安全庫存,雖然受疫情影響清關時間延長,但整體影響較小。

達能也向第一財經回覆表示,過去一個月,達能紐迪希亞包括跨境業務在其各大官方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出現了顯著增長,為了確保供應,達能在國內的自有跨境倉廣州南沙倉庫也提前復工運行,同時還加緊與海外工廠協調,增加空運等方式增運奶粉。

在業內看來,一直以來奶粉企業對於民間代購既愛又恨,疫情帶來的變化對於行業監管有積極意義。

楊國超告訴記者,雖然沒有詳細統計,但目前民間代購的總量並不在少數,一方面與奶粉代購模式最早出現有關,另一方面,相比於跨境購平臺的傳統電商銷售模式,民間代購通過社群或關係銷售更加靈活。

達能在2019年三季報時公佈的信息顯示,其在華奶粉業務中,約有30%來自間接銷售渠道,也就是來自於在海外的經銷商或個人。

2013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新政嚴格監管嬰幼兒配方奶粉,但主要針對一般貿易形式進入國內的奶粉產品,包括2019年新電子商務法對跨境電商經營者的責任進行了明確,但民間奶粉代購從貨源到過程並不透明,依然缺乏有效監管。

在宋亮看來,隨著疫情對消費習慣的影響,民間奶粉代購和跨境購平臺業務的此消彼長,也有利於推動行業的進一步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