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没办法及时开工,及时学习,只能宅在家里追剧读书睡懒觉,前段时间,热搜也有过“这些天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客厅”这样的神句出现,幽默诙谐的背后,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不及时安排生活,我们很容易每天慵懒在沙发上,“葛优躺”的玩着一天手机。为了想过得更充实一些,我便找了期待已久的一本书《刻意练习》,打算阅读。

为什么对这本书感兴趣呢?因为看到了其中一个观点,“1万小时定律其实是个错误概念”,掌握刻意练习的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学习工作更有效率。

我先说一下,什么是“1万小时的定律”。简单讲就是你在某件事情上花1万小时来练习,就能成为一名大师。如果按照每天10小时来算,我们只要坚持不到3年,就能将想学的技能掌握的炉火纯青。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这一观点之前让我很惊讶,但是《刻意练习》的作者,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在书中写到,“那些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往往在30岁上下的年纪才能做到这些,而那时,他们可能已经投入2万小时到2.5万小时的时间来练习;1万小时对他们来说,仅仅是走完了一半的奋斗历程。”

行业不同,练习的时间也就有所不同,由此可以看出“1万小时定律”的说法并不严谨,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很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所以,取得成绩的背后,一定是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没有人能够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但相同时间,如何让我们的努力更有价值,让结果更明显呢?我们需要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一、什么是刻意练习?

在此之前,我想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我们的记忆一般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并且记忆的容量有限,为5~9个组块(可以理解为一次背单词的数量)。

而长时记忆,指的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时间可以是1分钟以上,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像西蒙等人在1973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中指出: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5万~10万个关于象棋的组块。

也就是越能调用长时记忆,我们能记住的事情越多,在某件事中越熟练,那应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

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就引入了“刻意练习”——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我们把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找到有效方法,增强记忆,达到我们的目标,这是我最直观的理解。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二、刻意练习有什么要求?

理解了这一概念后,下一步就是去想如果掌握这个方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书中也写到了刻意练习的几个要求:

1. 刻意练习要有一个明确特定的目标。

这个不难理解,比如我们想训练自己背单词,就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以便实现小的改变,最后慢慢积累,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改变。

2. 刻意练习要走出舒适区,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尝试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物,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3.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这一点很重要。光有计划还不够,还需要在本子上实时写出总结,这样便于自己监测自己,发现错误能够及时总结和调整。

比如你这一周都制定了计划,就在周末集中半个小时,对之前完成情况作出反馈,哪里做得好,哪里做都不好,不好的地方应该如何改正,才能避免,一条条罗列清楚。

4. 刻意练习需要一个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比如音乐表演、国际象棋这些比赛性质的活动,在这些领域中,通过练习积累知识,我们能够看得到更卓越的成绩。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三、我们要怎样运用刻意练习?

这本书由浅入深的向我们解释,什么是刻意练习?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刻意练习?并在第5.6章细致的讲解了工作,生活的具体方法。

让内容更加落地,便于每一位读者接受与应用。

对于如何在生活或学习中运用刻意练习,我也总结了三点:

1. 首先找到一名优秀的导师。如同我们初高中读书,在课堂是一名老师对五六十名学生,虽然效率高,但不能保证每名同学都能有效掌握,后来我们衍生出了“家教”,一对一辅导教学,这样对孩子的整体情况,有显著提高。

这就是找一名导师的优势,她不光能监督你的练习,同时也会对你出现的问题,给与更专业的指导,避免我们用长时间,做无用功。

但是也会有很多人,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导师陪伴,应该怎么办?记住这2点:

1. 自己设计练习方法。去反复做一件事,在里面找出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如何想办法解决。

2. 时刻记住3F。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反复练习,有效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纠正。其中也要找到自己的榜样,和他们学习,先去模仿,看那些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2.做事要足够专注和投入。这点很重要,在短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进行有意识的提升和精进自己的技能,花1小时完成的事,不要让自己用一上午甚至是一天。

时刻谨记一点: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

3. 保持动机。安德斯埃里克森在书中提到,现在几乎没有科学证明,这世界上存在一种可在任何情况中运用的一般意志力,所以我们在练习过程,保持动机是要面临的巨大问题。

有两个小方法:一是继续前进的理由。比如你可以对自己说,练习完这些事情,会有xxx的奖励,以便激励自己;二是停下脚步的理由。可以去思考:现在我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价值是什么?如果我放弃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我坚持下去,能获得什么?

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进行对比,也许就不再放弃了。

《刻意练习》: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

写在最后

书中讲述的内容,远远比我提到的更丰富,更深入。很多人都有想要高效学习的意识,但方法和行动力总是牵制住前进的脚步。

这也就引出了我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我们不能否认一定会有天赋异禀的人,但这毕竟是少数,还是会有大部分人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以掌握方法就变得越发重要。

后天的练习,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会不停的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我思考问题的能力,阅读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需要被挖掘,也需要刻意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