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心灵鸡汤和经典著作,你认为哪个对你人生更有帮助,为什么?

隔壁诗人


从心灵鸡汤的泛滥,到无人问津,这的确是人们发现自我的一段旅程。我认为,文学作品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个和蔼的老师,他们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而心灵鸡汤就像“毒药”,它暂时麻痹了我的视听,在这之后却感到了更大的空虚。

心灵鸡汤是一种“兴奋剂”。

常见的鸡汤,总是喜欢把生活中的苦难说的很随意,降低其重要性。

初看觉得特别正能量,瞬间精神满满,好像打了“兴奋剂”一般。但是“兴奋剂”是有副作用的,是会“过劲儿”的。当你重回到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那许许多多的账单的时候,你发现那篇心灵鸡汤并不能给你哪怕一点点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感心灵鸡汤的原因。

兴奋过后就是无尽的空虚。

传统文学也不都是生涩难懂,相反,它教给你的不是“一切都会过去”。

心灵鸡汤总是喜欢告诉我们:一切都会过去,从而淡化现在的痛苦。

其实这一点并不正确,当你读到《许三观卖血记》,你会发现苦痛根本不会过去,它只会变本加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快乐虽然存在,可它总是寄居在痛苦当中。当你读到《一个人的朝圣》,你会发现一个人的旅程绝对可以想通很多事情,有人行了“万里路”,发现了人生命的真谛,这份真谛恰恰是痛苦的,但又是苦中带笑的,读完这本书,真希望自己也可以徒步627英里,去想通自己的生命真谛。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但是在这之后,你会想明白一件事:人生本就是痛苦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既然压力一直都会存在,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而不是用任何文字麻痹自己。

从别人的生命中看到自己。

我们会读很多很多流传到现在的文学,不管是名著也好,小说也罢。他们用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给我们描述一幅幅画面。

而这画中,正是你自己。

没有什么比“顿悟”来的更让人开心了,其实顿悟不是什么难事,你每读一本书,都会有几次顿悟的时刻,这个顿悟,正是作者传达给你的。

我喜欢在读书的时候,真真切切的代入人物的心境,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就是书中人。

当我体会到了他的痛苦,体会到了他的挣扎,我会感谢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不会再自暴自弃,不会再轻易放弃。这就是真正的文学带给我的帮助。

读书真的是个好习惯,希望你也有。

我自认为是喜欢读书的,虽然至今并没有读过太多,但我依然觉得那是我这一生的财富。

读书让我从别人的生命中看到了自己,也让我明白了太多太多。我心存感激当初读过的每一本书,因为他们真的是我最好的“老师”。

希望你也可以尝试去品尝文字,那真的比“无用”的心灵鸡汤更让人开心。


最后,我们之所以一开始对心灵鸡汤“上瘾”,就是因为活不好这一生。我们在之后又开始嫌弃心灵鸡汤是因为发现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真正的文学著作是不同的,它可以告诉你生命的真谛,不过需要你读到才可以,或许你可以尝试着活好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