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4岁宝宝好小气该怎么引导?

金仔爱生活


其实孩子小气是一种很正常得现象。因为自私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只是还不会去“掩饰”这种本能而已。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①2周岁以前尽量满足宝宝的物质欲望,一般情况人类只有自由我满足了之后,才会开始有分享的行为。②父母长辈需要做好榜样,平时有好的先让长辈,不要第一时间分享给孩子。③长辈需要学会接受,当孩子分享给你东西的时候你要接受,而不是单纯逗逗孩子。比如尼文孩子要东西吃,当孩子分享给你的时候,你又会说“妈妈不饿你自己吃吧。”这样孩子会很疑惑,以后也会认为 长辈不饿不需要分享给他们。



恩咕vlog


“小气”是年龄造成的,不要着急,这个问题前几天我写的文章里提到过,在这里分享一下。

「下边虽然写的是两三岁的孩子,但是原理同样适合4岁的宝宝。」

1、先说说我的真实经历。

有一次,我家两岁半的大宝在游乐园玩娃娃,玩儿的正高兴的时候,有个大概四五岁的孩子来抢大宝手里的娃娃,大宝赶紧把娃娃抱在怀里,那个孩子悻悻的走了。

我对大宝说:“妈妈知道你还想继续玩儿这个娃娃,但是这个娃娃咱们自己已经玩儿很久了,要不我们和刚才的姐姐一起玩儿怎么样?”

刚才还一脸警惕的大宝,瞬间眉开眼笑的说:“好啊!”

抱着娃娃就跑去找刚才的孩子了,两个人很快就在一起玩儿起了过家家。

我并没有一开始就逼迫孩子去分享自己手里的玩具,而是让她知道,我尊重她的感受,并给她提出建议,她可以自己做决定

2、孩子对于物品都是不愿意分享的,这是年龄造成的,而不是孩子真的自私。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给出了一些方法,让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会分享。

  • 如果孩子处于两岁以下,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办法。平时,我们可以通过让他模仿大人来学会分享。
  •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三岁了,在他和其他小朋友玩儿玩具之前,可以让他先和这个玩具独处一会儿。
  • 如果邀请了其他小朋友在家里玩儿,可以提前让孩子选择不希望分享的玩具,然后收起来,在外边的玩具都是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的。

通常这几种方法,都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乐意分享玩具。

3、如果以上几个方法有时候没有效果,不用着急,也别强迫孩子分享,尊重孩子自己做的决定。慢慢来,坚持长期引导,孩子一定会有质的变化。


甄冉的书影部落


4-5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物品的归属意识。而这个阶段父母要明白一个道理,很少有人会把所有东西全部分享给他人,在每个人心底,一定有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东西。从孩子不那么在乎的东西开始进行引导。

只有家长保持冷静,孩子才能更快学会分享。

家长不要因为丢面子而大动肝火,孩子还在学习的过程。刚开始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是非常正常的,他只是非常在乎这个物品或者是玩意正浓。深呼吸几次,心平气和的走到孩子身边。

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重复孩子当下遇到的问题。

例如:“小A正在玩娃娃家,你扮演的角色是妈妈,正准备给小宝宝做午饭,所以你现在不想把厨房让给小B;而小B你也想用厨房给自己准备些吃的,所以你们因为使用厨房的问题发成了争吵,对吗?现在,我们要想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家长要注意

即使孩子不分享,也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指责,这样不但不会改变孩子不分享的行为,反而更容易激化问题。

合适的时机可以教给孩子正确拒绝别人的方法

“我还要玩一会/我玩得正开心,你等一会再玩吧”。

孩子分享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即使当下不分享,也不代表孩子未来不会分享。我们可以从家人间开始练习,一起轮流吃一个好吃的,一家人轮流玩一个游戏……然后发展到邻里间。从大人自身做起,到孩子参与其中,慢慢的孩子会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小小思维家


孩子小气,独食,皆因父母溺爱,不懂拒绝孩子,怕孩子哭闹,就向孩子服软了。怎么教??懂得拒绝他的要求,他才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对。4岁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年龄,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没有什么大道理,你既然知道孩子这些行为不对,那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吃的买回来,你是分少量给他,还是全部都给他一个吃?如果是少量给他,他吃完后要求再要,你是否懂得拒绝他?你自己也可以当着他的面和他一起吃。本来食物分配权就掌握在大人手中,你安排妥当,孩子哪来的独食。至于玩具,本来就是你买给他的,他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你得尊重他,在睡觉前可以给他讲故事汇本,让他慢慢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你多看点育儿书吧,都是第一次当爹妈,需要学习。


小霞爱生活1314


首先要指出的是,你的教育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你没有从孩子的身心发展出发,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只是从你个人的角度,发泄愤怒,用打骂来惩戒孩子,这样怎么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呢?

4岁的孩子本身就处于叛逆期,这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要,对他性格的形成很关键。对于你的问题,我有几点建议:

一,抽一个安静的,你和孩子都有空的时间和他聊天,告诉孩子自己过去总是打他,是不对的,以后再也不打了,(要说到做到),教育孩子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二,当孩子在闹的时候,不要管他,如果他总是闹个不停,把他放到一个周围安全的屋子里,半关上门,然后去做你自己的事情,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在关注他的举动。

三,家长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看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不听话,要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和孩子说话要相对温和一些,讲道理,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不要训斥,但也不要总哄他,那样解决不了问题,(特别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

四,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协助教育他。


樊登听书亲子育儿


1、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造成。小气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件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2、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的教材。

3、教育上的问题。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提出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见后却不置可否,甚至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加严重。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小同伴,或将自己的食品分给同伴后,得到的是家长的训斥,这会造成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小气行为。家长的无谓牺牲。如:好吃的菜先让孩子吃,好的水果先让孩子挑……这种无谓的牺牲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往往不分析原因便找出一个相当流行的说法:“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就好了”。以此作为掩盖自己教育的失误。

如何对待孩子的小气行为?必须探究原因,“对症下药”。

1、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小气行为,家长不必担心,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等过了这一阶段,孩子的社会发展需求转强,他会要求同伴和团体接受他,自然开始有了借别人玩具玩或把玩具借给别人的欲念。家长应适时引导孩子去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帮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

2、做孩子的楷模。邻里交往、同事往来时,家长应以自身无私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有说服力。

3、树立正确的教子观。要教育孩子做到:

(1)学习分享。这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子女,使其懂得好东西应该大家品尝,应具有尊敬长辈的美德。当家中来客人时,可有意识地让幼儿帮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给大家吃或拿玩具请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长应多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他带着玩具和同伴交换着玩,增加其与同伴分享的经验。当孩子知道对方玩过以后会还给自己或是自己也有过玩他人玩具的体验时,自然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并感到快乐的。

(2)学习赠与。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因为他长大了,不再需要了。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另外,家长应正确地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家长如能在孩子有好玩具、好东西而懂得分享时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则孩子将会努力使自己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


六六家蓓趣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用担心。这是宝宝出现自我意识时期,开始拥有“这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也是独立自我的形成开始。

这个现象就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判断,不能认为他/她不分享就是小气、不爱你等等。

尤其是其他小朋友来一起玩的时候,更不能强迫这个时期的孩子分享,破坏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举个栗子,一个成人总是会为别人考虑为别人服务做事哪怕非常有怨气,但是他/她从来没为自己想过,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过,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觉得自己不重要,只要身边的人高兴舒服了就觉得自己也好了。这是不是很熟悉的桥段?

所以,在了解原因后,我们要在生活中帮孩子挡住那些无知世俗的观念伤害,还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入感恩元素。

  • 帮孩子做了他本该做却暂时无法做到的事,让他说谢谢。
  • 我们大人在孩子帮你拿了点东西哪怕是递了张纸巾,和他说谢谢。
  • 在平时表达对孩子爱意的同时自己先表示出,因为爸爸妈妈爱你,所以也愿意分享给你一些可以分享的东西。(注意:不是无节制的让、给,应该是给一半留一半或是交换的方法)

希望你和你的孩子都能顺利渡过这个时期。


心有猛虎温暖向阳


你好宝妈,宝宝小气是有原因造成的。

首先找出宝宝小气的原因。现在家庭生活中普遍有一种现象,就是逗孩子。其实我个人是真的很讨厌这种行为的,本来宝宝就是白纸一张,什么都不懂。我们大人去逗她,在大人看来是开玩笑,好玩,可是孩子不懂区分什么是玩笑什么认真的啊!在孩子的意识当中,什么都是真的,故意逗她要拿走她的玩具或者食物,看到她着急的样子你觉得好玩。孩子却因为你的这些玩笑占有欲越来越强,变成我们所说的小气。

该如何引导孩子分享?我家宝宝从小就是我自己带,我从来没都没有让她出现小气的现象,导致她有这方面的现象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抢了她的东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护犊子”,告诉对方这是我孩子的东西,你需要经过她的同意才能拿,不可以抢。我这么做的同时也给我家娃一个暗示,她能感受到妈妈在帮助她。你家孩子4岁了,很懂事了,她对于妈妈这方面的认同是更加需要的。你要告诉她,分享给其他人并不代表你的给了别人,你就会没有,不是的,你也会有的。只有你分享给别人,别人以后也会分享给你,大家一起玩和吃会更快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我是赛赛麻麻,欢迎你关注我,与我一起分享养娃的经验。


赛赛妈妈


不用担心孩子小气或大方,这都是孩子的本能。据权威机构调查,孩子在六岁以前小气的比大方地成为商业精英,比例大36.9%,只要掌握大的方向,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就行。小气是孩子的天性,也说明孩子相当聪明,这不是坏事,做家长的应该正面慢慢引导,毕竟孩子还小。不懂得是是非非,不能看到孩子自私的一面就觉得不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大人是孩子的老师。





真灵小子


用父母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吧,当父母把东西分享给对方时,当着孩子面问一下对方,分享给你的东西你开心吗等等,慢慢地再去感化孩子,分享东西是多么快乐的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4df4bb4f1ca4ac2979e718457e9ca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