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马上要上班了,孩子没人带怎么办,能送回老家吗?为什么?

用户1515845247837


真是一个让人伤感[流泪]的话题

马上要上班,孩子没人带,想着是不是可以送回老家,如果孩子父母能舍得的话,当然没问题[摸头]!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父母不舍得呢[快哭了]?

———————————————————————

1.[衰]是怕孩子和自己生疏了?

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老家带着孩子,父母只能通过视频和孩子沟通,可是当孩子每每面对的只能是手机里的父母的时候,久而久之不免会产生些疏远感!不过如果宝宝稍微大一点,没隔几个月就可以回家看看孩子,其实也不会太生疏!像我家小侄女游游,1岁7个月,爷爷奶奶年前回家,刚开始回家那几天,游游还总是叫爷爷,我们告诉她,爷爷回老家了,过几天就回来了!然后叫奶奶,我们说奶奶也回老家了,过几天就回来了。一个多月过去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小区还没解禁,爷爷奶奶还没能搬回来!现在,游游很少会主动[惊呆]提起爷爷奶奶,不过每次发视频的时候,小侄女在手机里看到爷爷奶奶,或者是听到爷爷奶奶的声音,都是带点哭声[快哭了]喊抱抱!抱抱!可见孩子稍微大一点,懂点事了,短时间内没有见面也不会生疏!不过,如果说是长时间的见不到,那就避免不了会有些疏远吧[尬笑]!

———————————————————————

2.[衰]是担心隔代抚养?

长辈和我们很多观点不太一致。比如,我家宝宝半岁了,可以加辅食了,爷爷奶奶说,可以喂米汤水[偷笑]!米汤水,我们应该不会给小宝宝吃,因为没有营养!我们会给宝宝吃米粉、果泥、菜泥……到可以吃饭的时候,我们会单独给宝宝做辅食,因为2岁前不适合进食太多盐,不适合吃大人的菜!长辈带宝宝,菜汤什么的应该会随便吃[石化]……其实是长辈不了解,特别是农村的长辈,这不能怪他们,他们的认知多数来源于生活,可能很少部分来源于科学。生长发育方面,小宝宝要多趴,不要太早竖抱,不要太早站,不要架着宝宝蹦,我们不这么做是因为宝宝脊柱还没发育好,不能揠苗助长!长辈可能不太懂这些!有次带着宝宝去打疫苗,一位奶奶抱着小孙女,小孙女一会在腿上坐着,一会站着,一会蹦着,我问宝宝有半岁多了吧?奶奶说四个多月啦[震惊]……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明:长辈也是在用心带宝宝,因为和我们的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一些分歧!如果可以的话,试着多和长辈沟通交流,灌输一些育儿的科学知识,当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

———————————————————————

3.[衰]是担心教育问题吗?

不可避免,幼年和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入学前可能会有较差的语言能力和行为问题,比如只会简单的数数或称呼,不太懂礼貌[撇嘴],爱耍小脾气等行为!我在上海工作,租房对面有个小女孩[送心],两岁的样子,每次看到我们,都先说叔叔好、阿姨好!有天早上赶地铁,路上走的着急,我拎的包和另外一个五岁左右小男孩拎的东西稍微碰到了一点。我张开嘴巴:“不好意啊!”几个字还没说出口,小男孩率先说:“阿姨对不起!”是我这个老阿姨反应太慢了吗?不过真心觉得,孩子们被教育的真好!!!其实我觉得知识教育这部分等上学之后自然能赶上来[马思纯的微笑],其他行为教育就无法摆脱所处家庭环境的影响了[委屈]。

———————————————————————

4.[衰]是担心孩子的心里成长吗?

我想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父母陪同时,不免会有些失落,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是不是会影响孩子对生活的积极性,以至于孩子性格不太阳光,产生负面[翻白眼]的情绪。有人说:我们不能忽略那些“懂事”太早的孩子,因为我们不清楚他们懂事的背后是不是有太多的无助。可能有太多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没有及时的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其实也不仅仅只有和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会遇到这些问题,那些家庭不要和睦,抑或是父母教育不当也是如此,毕竟“家庭生活”是幼年孩子们最不快乐[大哭]的主要原因。而且,父母陪同、交流较少的孩子,他们长大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是不是也很少和父母沟通!所以如果无法做到长期陪伴在身边,也要定期通过电话和孩子们谈谈心!

———————————————————————

5.[衰]是担心长辈太辛苦吗?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突然不知道:这算不算大家顾虑[晕]的因素之一。其实,我觉得孩子是我们自己生的,我们没有权利要求长辈必须要对我们尽照顾后代的义务(长辈逼着自己要宝宝的自己抉择哈)。我们的父母应该要有五六十、甚至六七十岁的样子,他们已经不是拿命挣钱的年龄,都过上了拿钱买命的生活[周冬雨的凝视],我真的不清楚这个年龄的父母有几成不需要长期服药的,又有几成没有腰酸腿疼等毛病的(当然了,我是农村出来的,接触到的长辈也多是农村人。大城市里长辈的生活状态应该还不错,或许有着不错的退休金,偶尔出国旅旅游,这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哈)。所以,父母帮忙照看,那真是皆大欢喜[舔屏],若不便于照顾,也有情可原。实在没办法也可以试着考虑请阿姨帮忙。

***************************************************

说了这么多,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家最近也是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求抱抱]!孩子交给长辈带,还是辞职自己带。我觉得各有利弊。总归都需要仔细权衡。自己带孩子的问题其实也不见得比长辈带的少!

***************************************************

1.[红脸]辞职会给家里带来的一定的经济压力!

多了个娃,本就多了一笔不小的开销[钱],一方再辞职,的确会给家里经济上带来不小的影响,更何况我们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奋斗],或许还有房贷、车贷、房租……本来想给孩子更富裕的生活的想法也被左右了!

···········································

2.[红脸]辞职后自己身心的压力!

辞职的不管是宝爸或是宝妈,在家带娃的工作量相比上班增加很多,上班还可以过着朝9晚6的自在生活,带娃则需要全天24小时待命[汗],而且还要担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磕了碰了,拉肚发热,生长发育,幼儿教育……有时候真是气的想揍[发怒]熊孩子,却只能心里默念:亲生的,不是充话费送的;还小,不懂事……真是连发泄的机会都需要自己额外去寻找,不然真的会抑郁吧[抠鼻])!所以期间有长辈帮忙还好一些,可如果是一个人忙里忙外,真是累到腰酸背痛、脖子抽筋。最近看了一部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讲的就是和每一个真实的我们一样的普通女性的真实困境(有时间建议看一下)。

···········································

3.[红脸]待业几年之后复工难!

辞职后是可以安心带娃几年了,那么几年后呢,总归要再出去工作,期间如果没给自己充电,回归职场是否还有竞争优势呢[打脸]。不知道ZF在提倡生二胎的时候,有考虑过孩子谁来抚养的问题吗?

***************************************************

几经思虑,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带娃[吐血]!写了这么多,突然意识到:把孩子送回老家,委屈孩子;辞职专业带娃,辛苦自己;不知是孩子选择的父母,亦或是父母选择的孩子,总归孩子没有错,我们也没有错[飞吻]!

***************************************************

说了很多有的没的,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小卓尔之家


我是过来人,女儿十个月的时候我产假结束,要去上班了,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孩子奶奶不愿意带,我妈也不能长期待我家给我带,迫于生活的压力,我忍痛把孩子给我妈带回老家了,我这人儿女心比较重,思念孩子,每晚都哭,都和我老公吵架,把他妈不能带孩子的错归咎于他身上,憎恨他,差点到了离婚的地步,每个星期都会回老家看孩子,挣得那点工资也都跑在路费上了,孩子还不能在身边,记得第一次妈妈把她带回老家的时候,我只是隔了五天没有见到她,她就不让我抱了,我难过的哭起来了,我妈还说我没出息,就这样在争吵,思念,愤恨中到了孩子三岁,把她带回身边,带着尿不湿去上亲子园,在小区里找阿姨接送,生活的压力太大,和孩子爸的感情也越来越差,孩子爸做出了辞职创业的决定,他想着他干出点事业就能让我辞职在家全职带孩子,就在他创业的第一年,保姆阿姨病了,不能再带了,孩子性格懦弱,胆小,孤僻,我实在是不忍委屈孩子,也辞职了,就这样我开始了全职妈妈的生活,孩子越来越好,自信勇敢活泼开朗,孩子爸苦了六年背负一身债务,创业失败了!我时常后悔如果当初不把孩子送农村,直接辞职带她,就不会有后面的苦难,现在我不知道自己哪里的选择错了,但是我想说的就是孩子能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不多,好好陪伴她,不要送农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1480f8e9d15409ea67b3fa4869f5e55\

567的妈妈加油吖


这个每个职场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工作和孩子如何兼顾?

喵妈是不建议将孩子送回老家的。原因如下:

1、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最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这时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和父母长期分离,孩子对父母会产生陌生感,以后很难弥补。

2、幼年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老人通常会隔辈亲,容易溺爱孩子。

3、老人身体和精力没有父母好。对于一个精力旺盛的小朋友,父母陪玩都很累,何况老人。老人会担心孩子磕碰,限制很多活动。

喵妈很庆幸家里老人在身边,可以帮我们带孩子,不用体会母子分隔两地的辛苦。

建议能够克服困难的家长,都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

喵妈自己小的时候,被寄养在亲戚家一年,那一年中的喜怒哀乐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始终记得我被接回家时,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在家里东瞅瞅西看看。那种心理的失落,是无法抹去的。



喵妈爱分享


这个问题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很普遍。面临孩子和工作的选择,夜不能寐,压力甚大,我不知道楼主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工作,每月大概多少钱。其实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那一头对你来说很重要,工作还是孩子,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会失去另一个,选择工作,你会失去陪伴孩子的机会和快乐,选择孩子你会失去对你来说自由上班挣钱的机会。如果楼主的工作不是很重要,而且工资也不是很高的话我衷心建议在家带孩子。让自己对象去工作就可以了。当然,楼主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不错的话可以选择找一名保姆来看孩子。这样你可以既可以工作也可以省心,如果楼主的经济条件有限那就自己带吧,如果送回老家,孩子和你们的关系可能会疏远了,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那他更喜欢爷爷奶奶多一些,因为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比你们多。好多家庭都是把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带,夫妻俩去打工。时间短不是很要紧,如果时间长了你和孩子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孩子对你会更加冷淡。虽然最后还是和你们呆在一起时间最长。但是他心里会有些阴影的。所以我建议还是自己带孩子比较好。父母带孩子大多还是用过去那一套来教育孩子,和我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来教育孩子是不一样的,很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会做出一些比较偏激的事情。这就是小时候家庭造成的原因。希望我的回答对楼主有帮助。





王瘦瘦在路上


一定不要。

原因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从孩子的性格形成期角度,还是爱的需求角度,只有在父母身边,才可以获得爱的安全感。我们父母的一代人,除了很少数真的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多数人还是无法逃脱“隔辈亲”的特别之爱,换言之,即便老人可以替我们教育孩子,却替代不了父母之爱啊。

相信道理你一定明白,否则也不会纠结,所以我还是给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可否找可靠的亲属来帮忙带孩子,之所以找亲属是最佳选择,是毕竟有亲戚关系,可以免去陌生人带孩子的担忧,等孩子过了两岁多可以说全话了就可以送去幼儿园,也算过了艰难期。

如果没有合适的亲戚可以找知根知底人推荐的育儿阿姨也可以。如果这样的支出已经超过了你的收入,就干脆辞职自己带吧,可以做一些兼职贴补家用,这段时间最多也就两年多,虽然确实会有些手忙脚乱,相信我,每天辛苦回家时的你会被孩子的拥抱感动,也会因为见证了TA的每一个成长变化而幸福……还会收获一个跟你特别亲的宝贝,值得。


饭兜饭团



浙江江珊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既需要她们赚钱养家,经济独立。又需要要她们相夫教子,成为合格老婆和妈妈。

但是往往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就是工作和带娃没法两全。(除非是在家兼职)那很多妈妈就只能请老人帮忙带孩子。

虽然我不是很主张让老人带,首先育儿理念会大有不同,其次很多生活上的观念也会很不一样。

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只能让老人帮忙带,也不能把孩子送回老家。那孩子不就成为留守儿童了。

本来老人带娃就容易溺爱孩子,如果让他们在老家照顾娃,旁边没有任何人能纠正他们错误的育儿方式,那就容易使娃的个性塑造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我一个同事的娃就是直接在老家老人带到三岁,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但是性格很霸道,天不怕地不怕,完全也改不了。

所以我是建议如果只能让老人帮忙带孩子,那就一定让孩子在自己身边。毕竟孩子的教育还是要父母亲自来教导的。

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助到你!


用户15934117073


除非孩子上幼儿园了,如果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只能送回老家。

孩子还小,离不开人照顾,需要时刻有人看管。虽然最好是留在父母身边,但条件不允许送回老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除非父母有人做出牺牲,可以在家带孩子,或者可以同时工作照顾孩子。

如果孩子可以上幼儿园,建议还是自己带着。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照顾,如果放学的时候实在没时间接孩子可以找个寄托班。这样至少你下班放假的时间都是孩子的。

总之,带孩子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决定。不能因为一时的舍不得或者不放心让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师奶点评


马上要上班了,孩子没人带?送回老家??怎么办?这应该是个比较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我的答案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ed8df34f636455e973511fc8d8375a4\

学术无国界的阿龙哥


儿童带回老家也是一个办法,或者请家里老人到家里来帮忙照顾,最好的方式是家里老人上来帮忙照顾,因为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照顾、教育和指导,这样也是比较有利于增进亲自关系。

我是资深家长,喜欢阅读,生活、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欢迎添加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