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龍巖落實“河長制”推動生態文明實踐


2019年末,龍巖三條主要河流22個國省控(考)斷面Ⅰ-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省定82個小流域監測點位Ⅰ-Ⅲ類水質比例93.9%,同比提高9.8個百分點;市、縣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和3個主要湖庫水質達標率100%……有著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經驗、武平林改經驗的龍巖市,認真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積極落實“河長”制,從抓治理體系建設和加強治理能力入手,投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

龍巖落實“河長制”推動生態文明實踐

由誰來抓

一切工作必須有人抓,如果沒人,猶如空中樓閣一樣,一切都是空的。龍巖的做法是,加強隊伍建設,實現從初步探索到全面推行的轉變。

一是推動河(湖)長從“掛名上牌”向“履職盡責”轉變。市委“大督查大落實”活動,把河長履職列為幹部一線考核內容,建立流域整治工作“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和河長“成績清單”,客觀評價責任河長履職情況。人大監督緊跟,重點河流實現水質跨類提升列入市縣鄉三級人大聯動監督的議題。督查常態化制度化,市本級督查暗訪40多次,現場督查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建立“一月一清單”工作交辦制度和問題銷號制度,累計交辦問題585項,全程跟蹤整改落實。開展河湖長工作述職和水環境質量未達標約談,共約談縣、鄉級河湖長64人。

二是推動基層河道管理員從“配齊配全”向“配強配優”轉變。連城縣實行縣管鄉聘縣監督的特色“監察員”制度,由各鄉(鎮)兩年一聘、公開擇優選聘(不得由村兩委主幹兼任),工作不到位的“監察員”,從扣除相應績效工資升格到隨時解聘等懲處,縣河長辦擁有“一票否決權”。武平縣出臺《武平縣河道專管員獎補資金實施辦法》,每年籌集266萬元用於河道巡查與保潔的獎補資金;上杭縣每年下撥各類資金263萬元,鼓勵各鄉(鎮)先行先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打造一批專業的河湖管養隊伍。加大對河湖長、河長辦工作人員及河道專管員培訓,共組織培訓近300場次,進一步提升河湖管理保護水平。

三是推動護河愛河從“政府獨奏”向“社會合唱”轉變。探索實行“河道警長制”“一河一檢察官”“生態司法+”等機制,配合開展河道整治1100餘次,嚴厲打擊了涉河涉水違法犯罪,發放司法建議書20餘份,審理涉河訴訟案件27件,為推進河湖治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各縣積極鼓勵私人企業主主動認養河湖,爭當企業河湖長。連城縣聘請27家砂場主為民間河長,武平縣聘請45家小型以上水庫電站業主為企業河長。通過電視電臺、龍巖新聞網、宣傳車、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吸納黨員、小河長、老年河長、巾幗護河隊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等積極參與到治河護河,不斷壯大河長志願者隊伍。

制度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從依法治市做起。制度保障,才是最根本最長久之計,通過制度保障,不斷匯聚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磅礴力量。

一是健全機制,強化責任保障。制定出臺《龍巖市全面推進河長制實施方案》《龍巖市河長制工作辦法(試行)》、《河道專管員管理辦法》等文件,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督導檢查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形成黨政重視的河湖治理組織體系,較好壓實責任。2019年率先啟動了河湖長制工作立法,為我市河長制工作開展落實提供法律依據。

二是創新引領,提供動力保障。創新河長制“小流域單元”運行機制,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開發河道漂流,親水嬉戲臺等水景觀,有效治理河湖,打造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新農村畫卷。創新智慧管理方式,設立網上“流動辦公室”,運用“互聯網+隨手拍”形式開展社會監督。對接“e龍巖”,完善升級龍巖河長通平臺,提升平臺實用性與可操作性,不間斷收集處理群眾涉河涉水訴求,形成群眾投訴、專管員現場確認處理,河長辦平臺回覆,上級河長在線跟蹤的閉合問題處理圈。創新治理模式,為打破行政區域之間的治水壁壘,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重點項目通報制度、重大問題應急響應制度、交接斷面協調製度、聯合或交叉執法制度,搭建基層聯動平臺,形成6項制度一個平臺的“6+1”邊界聯防治理模式,促進水環境全域提升。

三是拓寬渠道,落實資金保障。建立河湖治理保護資金投入機制,將河長制工作經費列入預算,積極籌劃河湖治理項目、爭取上級治理資金,採取PPP河湖治理方式,整合項目開展綜合治水試驗、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等,提升治理效果。建立上下游補償機制,按照原環保部下發的《關於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實施方案》,與廣東省簽訂《關於汀江-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利用上下游補償協議倒逼市、縣全力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水環境整治工作。據統計,2017、2018年全市共投入河湖治理資金21.69億元。

系統治理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拆東牆補西壁,這都是權宜之計。科學治水,採取系統治理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水系。

一是堅持水安全為先,健全治水用水體系。劃定並規範管理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定千噸萬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方案,督促全市16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完成突發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不斷增強水源地水質預警能力和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做好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21條小流域整治,完成投資4.18億元,佔年度計劃78.67%。實施黑臭水體整治鞏固提升工程,經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各條黑臭水體的整治效果公眾調查答覆滿意度均在90%以上。

二是實施水環境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行拉網式排查、進度月報、河長通隨手拍、無人機及視頻監控、河道專管員巡河等方法,全市自行排查河湖“四亂”問題395個,上級檢查暗訪和96133受理問題112個,均已全部銷號。每個鄉鎮建成1座以上壓縮式轉運站或實現直接壓縮運輸,中心城市餐廚垃圾處理廠投入運行,其餘縣(市、區)餐廚垃圾處理站即將開工建設,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以上。推進“廁所革命”,2018年新改建各類廁所10468座,其中鄉鎮公廁125座、農村公廁269座、農戶廁所10074戶。深化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減量化專項行動,2018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253.8萬畝(次),化肥施用量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農藥使用量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高效植保器械保有量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推進秸稈還田面積282萬畝,建立農膜100%回收利用示範片46個,各縣(市、區)廢棄農膜回收率均超過75%。

三是強化水資源管理,建立長效體制機制。加強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完善水價機制,推進節水型社會和節水型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進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實時監測水質,在跨縣(市、區)和鄉鎮之間河流斷面、河流交叉口等重要河段設立56個水質監測點,確保達到水功能區水質要求。做好藍線劃定工作,完成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岸線及河岸生態保護藍線規劃工作,劃定河流條數為140條,總長度2688.6公里。

融合發展

在有人做、有制度保障的基礎上,通過 “中醫療法”的系統治理,山清水淨的生態文明成果鞏固。人與自然界和諧共生、融合發展,生態宜居、景色秀美的龍巖,成為眾人嚮往的養生福地。

一是秉持山水同治,保護源頭活水。堅持山水同治理念,打造水土流失“長汀經驗”,通過“人一我十、滴水穿石”治山治水精神和等高草灌帶技術,紮實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兩年來治理水土流失地10.63萬畝,種植水土保持林3.1萬畝,為保護“三江源”作貢獻,讓昔日南方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縣份之一的長汀脫胎換骨,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亮麗旗幟,獲評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二是堅持水綠相融,厚植生態底色。把落實河湖長制與林權制度改革相結合,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武平林業邁出全國林改“第一步”,實現“不砍樹也致富”奇蹟,近年來累計植樹造林75萬畝,森林覆蓋率78.9%,享有“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封山育林先進縣”“全省環境優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天然氧吧”“省級生態縣”等榮譽。

三是圍繞城水共生,優化產業佈局。全市積極推動經濟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出臺《關於“一市兩區三組團”“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工作方案》,突出紅色、客家、生態優勢,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優化配置水資源,統籌考慮流域生態用水,注重工業節水減耗、生活節水減排、城市節水降損,推動企業利用循環用水等高新節水技術,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