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无论一个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都不应该自杀?这句话对不对?

时间检史


“无论一个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都不应该自杀”,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有一些人身不由己,拼命求生

记得我父亲患癌住院期间,无论放化疗多么痛苦,他都扛着虚弱的身体,努力支撑。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我们家人,都多么希望他能活下去。用尽了各种方法,依旧没能挽留他的生命。

父亲是个农民,为供养儿女读书,辛劳一生,好不容易等到儿子结婚了,女儿也毕业了,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却身患绝症而去,未能给儿女尽孝的机会。

他走的时候,是不甘心的,因为他还没有看到女儿结婚,未能陪伴孙辈们长大。

我们家人也是不甘心的,妈妈说:只要人还在,就有念想,即便他身体不好,我也能伺候他,还能和他说说心里话。

那时候我就想: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今年,经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相信更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那些劫后余生的人。

有多少人身患绝症,或者遭受意外,不得不离去。对比这些生命不能由自己做主的人,活着的人都是幸运的,一定要珍惜。

有一些人饱受磨难,顽强生存

当然,也会有人说,面对着巨大的身体痛苦、残酷的精神折磨,活着还不如死去,自杀是一种解脱,但还有一些人,尽管他们饱受磨难,依然顽强生存下去,还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像我们学生时代就已非常熟悉的例子,高位截瘫的张海迪、耳失聪眼失明的海伦•凯勒……都是身残志坚的典范,他们面对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不仅获得了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就,还帮助了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残疾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还有惨遭宫刑的司马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缺,更是精神上莫大的侮辱,但他并没有一味苦闷消沉,反倒编纂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有一些人遭遇挫折,自我了断

还有一些人,受到一点小挫折,比如说失恋了、吵架了……,就心灰意冷,选择自杀,给家人留下无限的悔恨和悲伤。

去年夏天的一个清晨,隔壁小区有一个女孩子从十五楼跳下,当场殒命,父母都要崩溃了。后来,了解到是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晚上被父母批评,结果就想不开了,第二天一早就跳楼自杀。

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傻孩子不知道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性。中考没考好,在高中还可以努力改变,还有高考的机会呢。

即便没考上高中,只能上中专,好好学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上也能有安身立命的根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普通工作也可以有所成就。

可是她走了,所有的可能性都戛然而止,父母余生也活在悔恨中,悔没能锻炼好她的受挫能力,恨不该批评她。

如何提高受挫能力?

从花季少女的自杀来看,父母不能只在意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智商、情商很重要,挫商也同样重要。有足够的受挫能力,好好活着,智商、情商才有发挥的空间。应当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1.坦然接受平庸

家长们难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思,孩子小时候看起来都是聪明伶俐的,在家长心里,自己孩子一定是最棒、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无形中,会把自己的期望值附加到孩子身上,当孩子的发展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家长就很难接受,孩子也会有很大压力。

事实上,优秀的人只是一个小群体,大部分人最终还是要归于平凡,我们已经经历过,我们的孩子也终要经历。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凡事必须努力,但结果未必都会尽如人意,只要我们在过程中已经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人都有局限性,天资、性格也有很大差异,接受平庸,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张弛有度的状态下,兴许还能激发出更大的潜能。

2.克服心理障碍,直面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多与孩子谈心,引导他克服心理障碍,陪他共同面对挫折。

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这次挫折对他的影响,感同身受地开导他,比一味地责怪或者说教更有效。

其次,帮助孩子分析遇到挫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失败并不是可怕的事情,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反倒会是成功的助力。让孩子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让他越挫越勇。

歌德曾说: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培根也曾说: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3.发泄情绪,排解压力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压力是难免的。如何缓解抑郁情绪呢?疏导是关键。

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渠道,参加群体运动,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羽毛球,都是排解压力的好方法。

学会宣泄,就不容易抑郁,从消沉的状态中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去克服困难,直面人生。

结语

折教育应从小开始,打好心理基础,才能面对人生困苦。无论遭受了多么大的苦难,都要努力活下去。生命多么可贵,只有活下去,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我是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我,品读情感故事,解决情感困惑。


倒是无情却有情


是的,无论遇到啥情况,都不应该自杀。同时,要及早根除自杀的土壤。

我邻居小薇是独生女,她父母是双职工,家境较殷实。小薇从小就很懂事,也会说话,她爸妈从来不让她做家务活,衣服都是她妈洗,更别说拖地做饭,只让她学习。饭做好,鸡蛋剥好才叫她吃饭,小薇学习成绩很好,经常学习到深夜。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小薇从小娇惯,所以到大学后自立能力很差,很多简单的事,都让她爸妈去学校代劳,大学四年,真苦了她父母,不知去小薇学校里多少次。

小薇从小溺爱,虽然很懂事,但是不让爸妈说,轻声说她一句,两三天就不爱和父母说话。

小薇自立能力差,所以找工作成了难题。条件差的单位不乐意去,好单位屡屡碰壁。她妈不知道说她啥了,小薇也不吭声,在家里睡了两天,早起从一家废弃的房子屋顶上跳了下去。

所幸被下面的彩钢挡了一下,只是感觉肚子疼,轻微的皮外伤,不幸中的万幸。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内脏上有个良性肿瘤,做了个手术切了。

听医院医生讲,小薇做手术很配合医生,只夸小姑娘懂事。

手术醒来,小薇见到爸妈,第一次痛哭向妈妈道歉,知道爸妈不容易,生命的珍贵。

小薇康复后,她父母深深后悔以前对小薇的溺爱,不锻炼让她吃苦,做家务,差点害了孩子。

痛定思痛,她爸妈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小薇的自立能力。对小薇的事只字不忘外提,不能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想法联系小薇的同学,让她们无意的找小薇玩,培养她阳光的心态。小薇学习好,让一些家长故意求她帮忙,帮助辅导孩子功课,给小薇一些钱,刷新她对自身价值的优越感,同时也让她知道挣钱不容易。

过了一段时间,她妈故意住院,让小薇和她爸自己做饭,然后带饭给她妈送去。她爸也不会做饭,两人看百度,和她妈妈视频,小薇慢慢学会了炒菜做饭,习惯了做家务。

有空时,她爸妈带她去公园,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她能吃苦的习惯。慢慢的,阳光自信的小薇出现了,不久去了一家大公司做财务管理。

现在小薇随老公去了部队,经常给爸妈视频做好的饭菜,以及健身锻炼。看到女儿的一切,小薇她爸妈心上的石头才真正落下了地。

溺爱孩子,等于让她慢性自杀。长大后也缺乏对父母感恩孝顺的心。

让孩子吃些苦,多做些家务,尤其是女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她。


零点关注


无论一个人遭受多大的苦难,都不应该自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我镇的一位小学教师跳楼自杀了,她离世的时候51岁,上有81岁的老母亲。她单身至今,她没有婚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刚好的年龄,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一拖就到了五十多岁。她是市级优秀教师,她教过的学生,哪批都有十多个进入国家重点大学的,他们都是因为受益于她的启蒙教育做的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孩子们,无论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还是正在上学的,到了假日都会来看望她。

左邻右居的人们也都非常敬佩她,同时也羡慕她的老母亲,有这样一个好闺女,不但事业有成,还是孝女,她把老人的衣食住行都安排的妥妥的。

可是有一天,噩耗传了,说她跳楼自杀了。我当时懵了,不会是听错了吧?“是真的!”“是真的!”旁边的人告诉我。我的心一颤,眼泪也流了下来,接下来,赶紧去安抚她的老母亲。

后来得知,她自杀的原因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她生病住院了,住院期间,她卧床不起,她的侄子来陪床,在吃饭的时候,他侄子喂她饭,他们四目相对,她迟迟没有张嘴,若有所思,怅然若失。过后她老母亲问她是为什么,她说:“我看着侄儿的一刹那,我在想,如果我也结婚生子,孩子也该有他这么大了,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该有多么的心安理得,心里得有多踏实啊,现在我病了就这样子,等到了七老八十的,我该咋办呢?”

当时老母亲安慰了她几句,也没有多想,没有想到,住院这件事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想必在这之前,她肯定是有过多少不为人知的精神压力,终究成为了她的魔咒。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人的一生遇到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都在所难免,也有甚者会遇到天灾人祸,也要艰难的抗过。比如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攻坚克难的战胜它,又能咋样?

无论一个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都不要忘了身上的责任,都要坚强,坚强,再坚强!




夏日绿茵冬日暖阳


一个人无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都不应该选择自杀,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

因为自杀是一种很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自杀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的父母呢?父母从小把你拉扯大,从十月怀胎到牙牙学语,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再到上初中,高中,大学,这其中的每一步,父母都在你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感情,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父母付之东流吗?

你如果选择了自杀,父母会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痛?你让他们老无所依,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不是真真的把自己的父母坑苦了吗?

你如果选择了自杀,如果有了孩子,你让孩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孩子从小没有了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庇护,对他们一生来说都是一种缺憾,他们用一生也无法弥补这种心理缺失,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孩子会有多可怜,你想过吗?

你如果选择自杀,你想过你的爱人吗?你们从相知到相恋,他(她)为你倾注了多少感情,你们曾经有过那么多的美好往事,失去了你,也许他(她)一生都无法走出孤独的阴影

你如果选择了自杀,你想过身边那些爱你的人吗?你的朋友,老师,同学,他们都在你身上倾注过爱心与感情,他们也会扼腕痛惜,你英年早逝

所以说朋友,无论遭受了多大的苦难,都不要选择自杀,苦难是令我们成长与成熟的功课,经历了苦难,你才懂得珍惜,经历了苦难,你才会懂得感恩,经历了苦难,你的人生才会完整,所以好好的活下去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关注我大道至简,随时和你分享我的思想火花


大道至简6666666666


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苦难是人一生中都可能面对的,如果每个人经历苦难就去死这个世界上死的人就太多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生一世,苦难是免不了要经历的,你觉得你很苦很难,可能还有人比你更苦更难,人这一辈子很不容易,一辈子都在与困难做斗争,活着难,死很容易,遭受了苦难就去死只能说明这个人太脆弱,也太自私,遇到难处一死了之,但他不知道他的亲人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我想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自己的亲人遇到困难就去死。

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遇到多大的困难要坚信你早晚会走出来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老祖宗告诉你,只要人在就有希望,自古到今无数的人经历过种种困难,凡是坚持活下去的人最终都走出困境,也总有一些人抗不住艰难选择轻生,让人惋惜,痛心,让亲人痛苦。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会感觉特别无助,悲观,欲哭无泪,这个时候特别希望有人来帮一把,无论亲人也好,朋友也好,会给予一些帮助,但帮助毕竟有限,最终解决困难还得靠自己,需要自己坚强面对,努力解决,要相信自己早晚会走出困境。

最重要的一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麻烦,好好活着是第一位,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胜利!




我是山东养老大姨



酉阳749


一个人受过多大的痛苦和折磨。都不应该去自杀。如果你走绝路的话,证明你这人太怂不够强大。没有自信,没有信心。你受过多大的痛苦,你自杀以后,没有人会怜悯你。没有人说你做得对。人不管受多大的痛苦。都要坚强起来振作起来。一定要向前看往前冲,这才是胜利者。人不管男同志也好,还是女同志也好。一定有。有信心强大自己。你才能让别人瞧得起你。现在社会太现实。如果你怂了没人瞧得起你。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如果你强大了比他们有能耐。不论是亲戚和朋友都上赶巴结你。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人受过痛苦以后,想要自杀那不算什么好事儿。这都是我亲身体验过的。头35年前我也有这个想法。我在床上躺了八天。一咬牙挺过来了。所以活到现在。


郭三姨


这句话说的很对。人生,本来就一次旅行。旅途中,有美景自然也有败笔。如果把幸福快乐看成美景,苦难当成败笔是不更容易体会!苦乐才是人生。人是要不断成长的!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能对生存的环境有更深刻认知,才能有日趋完善的心路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痛苦与欢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与认识。在我看来,许多当时认为"苦"的事情,后来都是自己的一笔财富。年轻时的辛劳,成就了我任劳任怨的性格,为亲人及自己的付出,我无愿无悔且甘之如饴,谁又能体会这种快乐呢?生活中失与得的际遇,让我体会了世事无常,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对于自然与社会,美好与丑陋,高尚与卑微……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这何尝不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大幸事。更何况爱,真,善,美,它们曾经让我们多感欣慰呀!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所有的感受都是痛若的。如果你不开心,想想高兴的人,事,物;如果你幸福快乐,就心安理得地体会这一感受吧!


芰荷147


自杀和一个人真正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没有直接的关系。和一个人的心性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些人真的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坎坷,天灾,人祸,但是他依然坚强的面对生活,甚至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悲惨,多悲哀。

而也有些人外人怎么看他的生活状态都还不错,比如说他有还不错的收入,有关爱他的亲人,但是他整日自怜自哀。



心理咨询笑逐颜开


首先,我赞同你的观点,无论何时,生命第一

有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是不由自主的,我们的行为有时候不由我们自己控制,比如:当你非常饥饿的时候,在没有选择的时候,给你一碗白米饭,没有菜,你照样能吃下,这就是饥不择食

人在绝望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轻生的念头,而能从绝望走出来的人都是经过了长期的思考斗争,与现实的妥协结果

相信大家都在网上看过某某因网贷催收,不堪压力的情况下,跳楼选择轻生

还有比如某某因为爱情的背叛选择轻生自杀,等等…都是因个人情绪失控,绝望,从而选择逃避现实的一个基本能力

以上是个人结合自己所学所感而言,若有不妥的地方,还望大家评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