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致吉林勇士」没空跟家人说话 面对患者和队员她却成了“话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任张健先进事迹

「致吉林勇士」没空跟家人说话 面对患者和队员她却成了“话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任张健先进事迹

「致吉林勇士」没空跟家人说话 面对患者和队员她却成了“话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任张健先进事迹


张健 传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2013年在德国埃森RULANDCLINIC医院研修,对结核病、睡眠呼吸暂停、结节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深入学习。现任中国医学促进会结核病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结核病分会NTM学组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控烟学会委员。


“防护都到位,没问题。”“我挺好,别担心!”“正忙着,不说了。”


从1月19日到2月4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第一梯队“战士”、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任张健和队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


24小时收治9名患者

“快!快!马上安排CT检查,护士就位!”


1月31日凌晨1时许,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区,响起了急促的呼喊声……


3小时前,张健接到马上要收治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通知后,立即通知放射科主任王贺和检验科医生,随时待命。护士周红立刻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准备备品……


一切准备工作在张健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个人都明白,这是进入隔离病区以来的一场大考:首次同时收治4名患者。


穿防护服、戴口罩、拍CT片,抽血化验……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到达医院。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是接到其中一位患者时,还是捏了一把汗:78岁高龄,高热39.2℃。“患者肺部病变广泛,近几天饮食情况不好。“立即上监护,开通静脉通道!”医生通过电话下着医嘱,隔离区的护士紧张有序的执行着:给病人进行多功能监护、采血、输液等。


所有收治工作完成时,已是31日凌晨5点。休息2小时后,张健和队员们又开始了其他确诊患者的收治工作。当日,他们一共收治了9名患者。


“我必须把他们平安带出去!”

第一梯队每一位队员的健康,是张健最惦记的事。


“工作强度这么大,就怕他们有啥闪失。”张健心疼地说,收治9名患者那天晚上,为了节省防护服,田子刚医生“超时”工作,他执着地守在隔离病区接诊病人,争分夺秒地与新入院患者对话,摸清了每个患者的发病史等全部内容,将记录交接给患者的专属医生,他才肯休息。


像田子刚这样奋不顾身工作的人还有很多,那天忙完,有的护士已经累得脸色苍白、手脚冰凉。


张健说,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但要完成抗疫任务,还要把每个队员平平安安带出去。


“都按时吃饭了吗?”“刚从隔离区出来,赶紧穿外衣别着凉!”“快把头发吹干了。!”……从此,隔离区多了一位爱“唠叨”的张健医生,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叮嘱着每位队员。


“放心,我们在守护你”

“患者心理状态怎么样?”“患者有什么需求?”“患者哪些症状有所好转?”……每天进入隔离区前,张健都要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病情变化,然后再去查房。


进病房后仔细查看监测仪上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甚至是说话的语气、语调、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微妙变化都会引起张健关注,并据此作出准确判断。


一轮下来,张健已经大汗淋漓,衣衫全湿了。多年贫血的她顾不上吃药,马上又组织会诊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


“悉心的照料,让医护人员与患者们结下深厚情谊,患者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张健说,其实患者也在感动着她。有的患者知道护士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几层手套抽血很困难,会说“没事儿,扎吧,多扎几次也不要紧……”


张健得知有的患者因连累家人隔离而愧疚难过,便会主动劝慰;有的患者出现悲观情绪,对医生护士发脾气,张健也会耐心安抚:“请放心,有我们在守护,您一定会平安出院!”


统筹丨张福安 辛丽娟

策划丨高菡 程思源

执行丨东亚融媒体报道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