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評價新冠病毒將很大可能長期伴隨人類的說法?

砥礪抗爭


任何病毒只要具備一定條件,都可能長期伴隨人類,人類的發展也是在不斷與病毒和疾病鬥爭的過程,這是自然規律,很正常。真正可怕的是人類自身去製造和干預的病毒,那就是人類作死的節奏。


付家子弟54941576


新冠病毒有沒有可能消滅不了,和我們長期共存呢?

我們看看最新白巖松採訪王辰院士怎麼說:


白巖松:新冠病毒可能跟我們長期共存嗎?

王辰院士:新冠肺炎與SARS不同。SARS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很快把宿主殺死然後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樣與人類共存。對此,我們從臨床診治和生產生活防範方面都要做好相應準備。

王辰院士說有這種可能,新冠病毒並不像SARS,因為SARS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但新冠病毒很狡猾,看似致病沒有SARS那麼強,但傳染性更強,且一旦到了危重患者更嚴重。可是大部分都是輕症患者,預後良好,隨著我們隊新冠肺炎的逐漸認識,治癒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如果醫療條件充分的話,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並不高。

最新統計顯示本次新冠肺炎80%以上都是輕症患者;

在44672例確診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為2.3%;

≥80歲年齡組的粗病死率最高,達14.8%。男性的粗病死率為2.8%,女性為1.7%。

湖北省的粗病死率(2.9%)明顯高出其他省份(0.4%),達7.3倍。

未報告合併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約為0.9%,有合併症患者的病死率則明顯更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為10.5%,糖尿病者為7.3%,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為6.3%,高血壓者為6.0%,癌症者為5.6%。

重症病例佔13.8%,危重病例佔4.7%。

危重病例的粗病死率高達49%。

其實這其中大部分死亡人數來自湖北,而湖北本身是重災區,且初期缺少醫護,導致湖北死亡率較高。

但如果按照全國除湖北外的地區來統計死亡率,是0.4%。而非典SARS的死亡率達11%。

其實長期存在的病毒,我們幾乎每天都可能遇到,只是因為我們自身免疫力大這些病毒打敗了,不至於我們生病而已。

對於新冠病毒,因為它是新生病毒,我們不瞭解,所以更加恐懼,恐慌,這種心理壓力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更大。

舉幾個例子:

乙肝病毒,我們也消滅不了,我們只有發明疫苗來注射,預防被傳染;

結合,我們沒法消滅,於是也有疫苗來預防;

流感,我們更沒法消滅,因為流感病毒會變異,過幾年可能就變化了,所以即使有流感疫苗,也是隻能是近期幾年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一旦病毒變異,也可能會被感染。

這些病毒或細菌,就是和我們長期共存的,只不過,我們並不恐懼這些病毒,一方面我們找到疫苗,能夠預防病毒感染,另一方面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些熟悉的病毒,我們不那麼恐慌。

還比如艾滋病病毒,直到現在也沒有發明疫苗,但如果做好預防,自然能夠有效的預防這個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病毒,其實我們身體最好的藥物叫做免疫力,免疫力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細菌病毒導致的,當細菌病毒入侵人體後,我們的免疫細胞就會幹掉這些致病病毒或細菌;其實所謂的疫苗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疫苗起到了喚醒免疫力的作用,讓免疫力記住下次有這樣的病毒入侵後,馬上集結,馬上大規模幹掉這些病毒,所以疫苗能預防疾病,但其本質也是免疫力起作用。

所以,與很多病毒長期共存,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


但長期共存,我們先得非常瞭解這個病毒,如何傳播,如何預防,這是最基本的,這樣才能長期共存,否則就不叫共存。

這也老百姓最關心的,只要所有人知道這個病毒是如何傳播的,我們才能做好有效的預防!

根據第六版新冠肺炎診治指南:

從流行病學、傳播途徑方面,大家很關注氣溶膠傳播的問題,試行第六版指南中在傳播途徑裡明確在相對封閉的條件下,高濃度的氣溶膠的持續暴露或者長時間暴露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風險,也就是說氣溶膠傳播風險是有限定條件的,不是一般情況下都可以傳播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也就是肯定了氣溶膠也能傳播,但一般是在封閉的環境下風險更高;所以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傳播途徑:飛沫、密切接觸、氣溶膠。

如何預防呢?

目前的預防還是少出門、戴口罩、不聚會、勤洗手、常通風、適當消毒、回家前消毒鞋子、保證下水道通暢、衝馬桶要保證蓋上蓋子。

那是不是以後我們要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以後的生活就得這樣了?

當然不是!

目前因為處在抗疫期間,我們要切斷這個病毒的傳播途徑,避免更多的傳染;切斷更多的傳播途徑,或所有的傳播途徑,該病毒就會在近期被我們有效控制住。

接下來,留我們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疫苗、研究藥物、研究預防措施。

當然我們真正研究出疫苗、預防藥物、治療藥物;到時候您想想即使注意疫苗後,我們就不會得新冠病毒肺炎了;就算得了也有藥物可治;我們還會那麼恐慌嗎?

這不就是一個普通肺炎嗎?

我們連流感(流感雖然也叫流行感染,但感冒如果是蒼蠅,流感就是老虎)都不怕,害怕到時候已經瞭如指掌的肺炎!

當然這是後話,當前,我們還是要做好預防,因為現在是抗疫關鍵時期,決不能鬆懈。

畢竟現在還沒有疫苗,還沒有明確的預防和治療藥物。



心血管王醫生


目前來說,只是推測新冠病毒可能長期伴隨人類,但是不能肯定一定是如此,正常SARS病毒,從2003年5月開始就消失了,但是可能出現另一類型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和SARS具有相同點與不同點:

1、同屬於冠狀病毒,具有很相近的基因,大約相似度80%左右。

2、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和高致病性。

3、傳播途徑也很相近。

4、新冠病毒傳染性強,臨床表現初期不嚴重,很容易被忽視。

5、死亡率比SARS要低。

從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來看,很多新冠病毒第3代,第4代致病毒力有所減弱,所以更多像普通感冒病毒與人體細胞共存,這是比較大的可能性,更多證據需要來年的冬季看新冠病毒是否流行情況而定。

根據新冠患者的病例統計分析:顯示大部分的新冠肺炎都是輕症患者,嚴重的患者或者死亡患者往往有嚴重基礎疾病或者大於60歲以上老人為多,更多的死亡病例,同時也是因為早期對這個疾病認識不足,治療不及時有關。

其實感染人類的大多數病毒最後與人體共存,但是也不必恐慌,大多數毒力減弱或者我們研製了特效藥物或者生產出有效的疫苗,可以減少對我們人類危害。

但是有些病毒存在變異,需要我們科學家繼續跟蹤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同時根據監測情況,生產當季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通過這場疫情,我們應該從這次疫情中得到寶貴抗擊疫情的經驗,同時也會進一步掌握先這個病毒特徵,傳播途徑,預防措施。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這個說法來自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新冠狀肺炎病毒可能長期存在!

大家看到這裡肯定會嚇一跳,這不是一個最糟糕的局面嗎?我們不可能長期生活在徹底的隔離中啊。大家別慌,其實沒這麼可怕,先講一個客觀的事實,人類從未能殺死過任何一種病毒。

別看病毒窮兇極惡,但它在宿主體外,是軟弱的,放著不管它,幾天就死了。但如果到達了宿主體內,目前只有走人體抵抗力一條路,唯一徹底解決的辦法,就是所謂的疫苗,也是激發人體抵抗力本身。

判斷一個病毒能否轉化為慢性,這就回到鍾南山院士,前幾天的發言中提到“病死率”的問題,很多人沒有注意這個概念,“病死率”就是判斷病毒能否與人類長期共存的尺子!

目前新冠狀肺炎是2.3%,排名病毒界14位,比流感和乙肝都低。所以,戰略上得重視,也不必自亂陣腳。說簡單點,很多輕症患者,就算不吃藥,也是可以自愈的。

但是,新冠病毒有強大的傳播力,這也是科學家日以繼夜奮鬥的動力所在了,開發疫苗和特效藥,例如天花、狂犬病、乙肝、艾滋病這類。雖然不能消滅它們,但目前都能將致死率控制住了。

科學家現在開展科研攻關就尤其重要!大家給多一些時間,就可以知道結果。目前來看,疫苗的臨床試驗4月份就可以進行,明年大概率可以問世。

病毒長期共存,我們有科學家的努力做保障;但陰謀論等信息病毒的疫苗,卻依賴大家獨立的思考!


智商與邏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傳染性疾病且具有一定比例的致死率,因此我們防控新冠肺炎的初衷是徹底消滅病毒,但近日有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長期伴隨著人類。那麼,這一說法是否可信?會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相比於其它傳染性疾病如17年前的非典,新冠肺炎起病更為隱匿以致不易被發現,傳染性更強以致感染人群基數龐大,且新冠病毒更加狡猾以致更難被消滅,因此才會有專家提出這個說法:新冠病毒可能長期伴隨人類。專家們之所以提出這個說法,是因為發現了新冠肺炎患者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部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具有更長的潛伏期,可能感染更多的健康人群;二是部分感染者可長期無任何症狀,但自身免疫力又無法消滅病毒,與病毒共存,同時可將病毒傳播給更多的人群。這兩類患者的存在使得無法獲得確切的數據:究竟有多少感染者還未被發現。以致新冠病毒不易被消滅,可能會長期伴隨人類。因此,有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流感化”,就是流行病學特徵變得跟流感病毒相似,可常年發病,時不時可能來一次一定範圍內的流行或爆發,如此次肆虐美國的流感大流行。



若新冠肺炎“流感化”,由近及遠均會產生不利影響。就近期而言,如大家所見,目前已經造成數萬人感染,數千人失去生命,且當前疫情依然未完全控制。就遠期影響,我們可以參照一下流感,每年不定期有患者被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新冠肺炎以流感的流行方式進行傳播,以後勢必也會不定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當前尚無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藥,誰也無法保證將來會出現,在無特效藥的情況下,若爆發一次類似美國的“流感大流行”,誰也無法估算會造成多大的損失。當然,新冠病毒流感化只是一個猜想,我們現在依然可採取積極的防控措施,避免新冠肺炎的慢性化。不過有一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新冠肺炎在傳播過程中,新冠肺炎的傳染性與致病性似乎有所改變,若將來新冠肺炎真的慢性化,傳染性與致病性可能會有別於現在。



綜上,新冠肺炎較長的潛伏期以及無症狀患者的出現,部分專家猜想其可能會像流感一樣長期伴隨我們。當然,新冠肺炎的防控尚未結束,我們當前能做的是儘量清除病毒,降低流感化的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長期存在”,我看這是有點“杞人憂天”了。我們都知道:病毒是很聰明的。當聰明的“新冠”施虐一段時間之後,它發現人類並不是它尋找的“宿主”時 ,它就會悄然離去!非典也是這麼走的。

鼠疫、天花現在又在哪裡呢?不也遠去了嗎?艾滋病不是也變得溫柔多了嗎?總會過去的。



萬綠叢中一瓢蟲


細菌和病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在人類可以感知的過程中就一直在和它們戰鬥,並將永遠鬥爭下去。存在就有價值,病毒的存在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呢?每一次的病毒在奪走人的生命同時,人類的免疫系統、醫療技術和衛生防疫同時也得到進一步進化和進步。只是這一次的新冠病毒來的太猛,逝去的太多,人類需要反思的問題太多。世界萬物皆相互關聯,生命系統是一個人類一直在探索的未知領域,平衡才是宇宙第一法則,和諧共生是人類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失衡的天平再恢復需要的是智慧和意志,鬥爭會一直存在!


椅子晃


很長時間以來,經歷了數萬年的繁衍,人類經歷了很多病毒性的傳染疾病,所有的這些病毒其實都留存在了人體裡,我們通過抑制劑不讓它們表現出來!那麼新冠病毒,其實也是類似的存在!我們通過抑制劑,再次把它控制起來!但是卻消滅不了!這個就是現實啊!也許當以後科技更加發達以後,自然就會把人類身體中的不利病毒全部消滅掉!


力提哪壺


病毒,細菌只要出現了,就很難根除,因為病毒的進化很快,也許會出現亞型,或變異成同種同源的兄弟。以後也會出現其它的微生物。

人類繁衍幾千年,各種各樣的環境變化,各種病毒,細菌,微生物經歷了不知凡幾,照樣是地球上最繁盛的物種,不用過度擔心,人類也在適應,進化,沒有停止過。

只是醫學,科技,糧食,造就適宜的生存環境弱化了適者生存的法則,使人活的時間更久,也加長了弱者的帶病生存時間。所以在大疫情的時候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




凌峰山顛


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是該來到的。一般既然是出現了的,都不會一閃而過。比如流星,昨晚的那個流星雨讓你有了記憶,今晚的流星雨雖然不是昨晚的,但是它們的區別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在人類看它們的本質上,那是一會事,是一個事物的多面性和重複性。新冠也是如此,有昨天的非典,和明天的新新冠!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那是一回事!未來永遠不是全部美好,所以人類更需要面對!而最有力的面對就是團結。好像上帝最擔心的,就是人類團結起來面對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