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慕安會上“鬥嘴”空前激烈 美歐越來越不在一個節奏上

作為一個已有57年曆史的國際安全領域的年度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歷來將跨大西洋關係作為焦點議題,一度被稱為西方世界的“家庭聚會”。然而,在近日閉幕的第56屆慕安會上,“家庭”成員摩擦不斷,火藥味十足。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美歐矛盾越來越大,大西洋兩岸越走越遠。

  “老朋友”上演“對臺戲”

  今年的慕安會依舊是美歐“鬥嘴”的舞臺。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慕安會上拋出一番“吹噓”言論,稱“跨大西洋聯盟死亡的說法被嚴重誇大了,西方正贏得勝利,我們正共同努力。”該報道認為,蓬佩奧此番言論是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北約腦死亡”言論的含蓄抨擊。


慕安會上“鬥嘴”空前激烈 美歐越來越不在一個節奏上


  出席慕安會的馬克龍很快在演講中予以回擊。他指出,歐洲“正在變成一個對未來沒有自信的大陸”。在價值觀已經發生改變的當下,歐洲應恢復和莫斯科的對話模式,停止當“美國的資淺合夥人”。

  多位出席慕安會的美國政客刻意炒作華為5G技術問題,接連拋出“5G戰術是一場特洛伊木馬式的騙局”“一味依賴一個5G供應商將破壞美歐合作系統”等荒謬言論。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還將企業之間正常的科技合作汙衊為社會制度輸出。這些言論引發歐洲多國不滿。

  愛沙尼亞前總統托馬斯·伊爾韋斯當場對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發起詰問:“如果不用中方的5G系統,那麼美國能夠給我們什麼其他的選擇呢?”歐盟及英國、德國等明確表示,在5G建設上不會排斥特定企業。英國官員更是坦言,美國提供的相關情報資料缺乏“確鑿的證據”。

  針對“美國優先”這一理念,多位歐洲領導人發表批駁觀點。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表示,歐洲“最親密的盟友”美國實行自私的外交政策,正在否認國際社會的共識。馬克龍甚至直言,“歐洲的期望與美國截然不同”。

  “今年的會議反映了聯盟的分歧和不安。”《紐約時報》評價稱,今年的會議主題“西方缺失”表明,面對更加多樣化的世界,關係密切的盟友產生了動搖,失去了競爭力。”美國《華盛頓郵報》甚至直接以“大西洋鴻溝:美國吹牛和歐洲不安”為題進行報道。

  《2020年慕尼黑安全報告》指出,“西方缺失”是指一種被廣泛感受到的不安,這種不安源於“西方”持久目標的不確定性和“西方”共同立場的缺失。

  多個重大議題裂痕加大

  會場內爭吵不休,會場外更是火藥味十足。

  近日,美歐持續升級的航空補貼爭端重燃“戰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稱,自3月18日起,自歐盟進口的大型客機關稅稅率將從10%升至15%。其實,一段時間來,美歐相繼在鋼鐵、汽車、數字服務、航空等多個領域向對方揮動“大棒”,自貿談判前景渺茫。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趙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經濟矛盾歷來是美歐關係的一個焦點。美國一直認為雙邊經貿關係不對等、美國市場的開放度遠高於歐洲,且美國對歐洲有鉅額貿易逆差,是歐洲在佔美國便宜。”

  經貿爭端是美歐矛盾的一個側面。當前,在軍事防衛及地緣政治等議題上,美歐裂痕不斷加大。

  “大西洋兩岸正越走越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向記者指出,冷戰之後,美歐共同的戰略敵人消失,歐洲逐漸產生追求獨立防務的離心傾向;而美國對歐洲採取一種“多取少予”的態度,希望減少自身的同盟義務,同時敦促歐洲增加防務費用。在伊核等地區事務上,歐洲遵守國際條約和國際法理,注重維持現有國際秩序和國際道義,與美國採取“實用主義”的任性態度截然不同。

  “蓬佩奧沒有把所謂的‘西方必勝’與穩定的夥伴關係聯繫起來。”德國《每日鏡報》網站近日指出,美國政府看重交易,他思考問題的模式是“贏家—輸家”,而不是可靠的聯盟,“歐洲再也無法在美國保護傘下休息”。

  趙柯指出,在政治層面,美歐對“西方社會面臨怎樣的威脅”看法不一。美國認為,在大國競爭時代,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將改變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這是西方面臨的主要威脅;儘管歐洲不否認這一點,但歐洲國家認為“美國優先”本身也對西方秩序造成了威脅,歐洲要求與美國對等的權利、責任及義務。且歐洲認為,在大國競爭時代,與非西方大國也是可以進行合作的。

  雙邊關係經歷“再平衡”

  當與昔日盟友“同床異夢”時,面對“西方缺失”這一議題,歐洲的自我意識正不斷強化。

  在本屆慕安會上,德國外長馬斯以中東局勢為例,指出歐洲應在國際事務中有所作為。他表示,“華盛頓從敘利亞不負責任地撤軍,不再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留下了地緣戰略鴻溝。如果美國政府繼續這種外交政策,那麼這種‘鴻溝’必須由歐洲填補。”馬克龍也指出,儘管跨大西洋聯盟具有重要性,但歐洲必須更獨立。

  趙柯分析說,歐洲對美國的態度是比較複雜的。一方面,跨大西洋同盟是歐洲安全的重要保障,歐洲離不開美國;此外,美歐在“什麼是一個更好的世界”這一問題上有更多共識,即認為西方價值觀和西方制度是最優的。另一方面,歐洲又擔心“美國優先”理念將降低美國對保護歐洲安全及開展經濟合作的意願,降低美國對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的承諾,損及歐洲利益。

  滕建群指出,從美國方面來看,美國政府未來一段時間將延續現有政策,在向盟友施壓、攫取更多利益的同時,繼續收縮在政治、安全等領域的責任和義務。但跨大西洋關係不會發生實質性改變,美國不會退出北約,美歐合作依舊大於競爭和博弈。

  “西方最大的黏合劑仍然是北約。”德國《每日鏡報》網站近日刊文稱,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仍然是“北約的核心”:當一個國家受到攻擊時,聯盟會作出共同反應。這具有強大威懾作用。

  趙柯認為,當前美歐關係正在經歷一個轉型調整期。“美歐關係的演變不能簡單地用‘從合作走向分裂’來概括,而是一種盟友關係再平衡的過程,即雙方重新調整自身應承擔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將通過施加壓力的方式,迫使歐洲按照美國的想法進行調整。美歐之間仍會有矛盾和分歧,但雙方將在調整中進一步鞏固關係。”(記者 李嘉寶)

原標題:美歐越來越不在一個節奏上(環球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