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

小善若丝


学校要求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的精神,做好对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关怀工作。



关怀和帮扶工作有很多种形式:

  • 第一是课程辅导,老师在正常授课之外,还应每天与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联系,了解他们当天的学习情况,对没有解决的学习问题要帮助解决。

  • 第二是生活关心,学校建立台账后,可以定期联系学生,询问生活、健康等状况。如果孩子出现无人照顾的情况,学校和社区应想办法予以解决。

  • 第三就是优惠政策,比如山东、四川、湖北等省出台的政策,对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予以中考加分的待遇。要做好这项工作,前期需要统计登记,后期还会要求工作单位出具证明。


所以,总的来说,学校让学生登记父母情况,绝不是歧视,而是关怀、是照顾。一线医护人员是前线英雄,照顾好英雄子女,是整个社会的职责。


高校人才真经


我们学校也已经在2月23日就给所有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表,登记哪些孩子父母参与了此次防疫工作,包括到湖北的医疗队成员,本地直接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此次登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央在22日发布了关爱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的十项举措,其中第八条就明确规定了要帮助这些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其中就包括解决他们子女的教育上的难题。

2、全国各个地方在疫情发生后,很快也就作出了回应,给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子女教育一些优待政策,涉及到的地方非常多,比如四川,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主要有义务教育段的自主择校,中考加分等,另外还包括给他们的子女提供学习一对一服务。

那么最近几天各个学校也都在教育部的统筹安排下,陆续开展了调查的活动,很快也就会对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一些帮助:

1、学习上的一对一辅导

2、心理上的疏导

3、生活上的帮助

疫情发生后,我们所有的家庭都在很好地保护着孩子,学习上也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孩子进行线上学习,但是一线抗疫人员他们却无计可施,他们不能回家,甚至连和孩子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说实在的,医护人员心理没有牵挂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孩子都有牵挂和担忧,所以为了让他们在一线没有后顾之忧,教育系统必须要力所能及地区帮助这些家庭,这是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此时此刻社会最需要的暖心之举。

大家认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蛙英语


前几日各地区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优先享受入学安排

那么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应该是响应,教育部门号召,做好排查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去为医护人员的子女提供更多的帮助

其实学校排查清楚哪些学生的父母在防疫一线是有好处的,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且听我从起下一点来分析

一:给予医护人员子女合理的照顾、心理辅导

援鄂医疗队伍面临着巨大的诊治压力,他们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着病毒感染,风险高,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而作为他们的子女,肯定也有一定的心里负担,时刻担心受怕,这对于他们的生活学习会有很大的压力,那么学校应该统一组织安排去疏通学生心理负担。

根据权威新闻报道:全国476家医疗机构,3387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型肺炎病毒,其中有2055例确诊病例

这个数据乍一看是不是感到非常的震惊?如果没有这些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呢?

上图为一位医护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仍然惦记着自己家里孩子的学习情况。

合肥45中陈彦然同学好好学习!

是的,我们不能够让一线的战士寒心。你们尽管好好工作,家里面我们来安排。

二:学校从所有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定要在疫情结束之后,重点的去观察医护人员子女

当然,我在这里讲的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带任何的歧视问题。

因为此次病毒,它具有很长的潜伏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疫情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回到家里面,那么可能有一定的概率,造成感染。

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庭成员,那么我们确实应该,重点去观察。

学校的人员众多,是不允许发生任何情况的。我们要本着对所有人负责的态度去落实这个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孰轻孰重,合理有效的去隔绝病毒传染源。


结束语:我是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专注教育解读、数据分析、志愿填报。

更多教育解读,请关注“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目前有点很多省份都已经发布要对防疫一线家庭学生进行加分政策。

如湖北发布在中考招生加10分的政策;

再如江西抚州出台,直接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参加中考加20分;

当然还有很多省份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了给在防疫一线人员的奖励,学校做出统计,也正常对这些政策的正确实施做准备,统计完上报教育局备案,让政策更好地实现。

2.老做出统计,也可以用来开学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让这些学生有自豪感的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有担当,有责任,向英雄们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向一线人员致敬


3.说实话,疫情传染性非常强,在一线工作的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甚至有些医生“舍生取义”,大爱无疆。很多都是把孩子留在家里,需要人去关心,经过这样的统计,老师也可以有目标,更多地去关心这些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如果我们观注疫情新闻,已经有几千一线人员被感染,也有因此而失去生命的,我们更应该做好这些!

综上所述,我认为老师统计这些是非常好的,无论是为了让政策有效实施,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一线人员子女的关心都是有帮助的!

让我们一起为在前线的人员致敬!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你认为呢?一起来讨论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其实,学校这样做主要还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毕竟防疫一线接触到病毒的概率最大。

如果孩子的父母是在防疫一线,就完全有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也有可能会携带病毒,从而感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携带病毒进校,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危险。因此上说,学校就要求孩子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但是比较麻烦的问题是,防疫一线也分很多种情况该如何界定?

在湖北地区和武汉市直接和病患接触是防疫一线;

去湖北地区和武汉市当志愿者,没有直接接触病患,但却在重点疫区,是在帮忙处理其他事物,或者是搬运防御物资,那也是防疫一线;

没有到重点疫区去,就在本地参加相关防疫工作,那也叫防疫一线;

在本地的防疫一线也分为多种情况,比如直接和患者接触,或者参与物资的运输,人员的排查,信息的核对等等。所以说,要让孩子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最关键的是应该明确是哪一种类型,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不要一概而论。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或者是没有针对性进行登记,信息量就会太大,太复杂,也不好判断,这会无形之中给孩子、家长、老师和学校增加工作量,实际上是不精准,也没有多大意义。应该分清类型,精准登记,这样才有针对性。


教育探微


为什么登记父母是否在一线?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一线工作者直接近距离接触病毒,是否把病毒带回家,他们的孩子属于亲密接触者,是否有潜伏病毒?登记好后要加强管理,做好防疫工作!

二、一线工作者战斗在前线,无力顾忌孩子的学习,尤其网课需要家长的监督,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重点监督孩子的学习,留意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是否需要帮助!

三、最重要的就是,一线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无私的奉献,为了抢救他人的生命,甚至顾不上家中的孩子!你们为我们奉献在前线,我们为你扫除一切后顾之忧,不仅学校要配合,社区国家各方面都要全力保障一线工作者的家人和孩子的生活!

四、登记一线工作者,以后可以直接请过来或者转述一线工作的故事和事迹,留下大量的教学素材,鼓励孩子们像这些英雄们致敬!学习!

望所有一线工作者平安归来!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画个小画


前一段时间,湖北、山西、河南、江苏、江西、浙江、陕西、山东、广东、四川、青海、辽宁、山西、内蒙古等省先后出台文件,针对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给予入园照顾和中考加分。

在疫情肆虐、全民防控的阻击战中,最早提出“医护人员子女中考加分政策”的,并不是湖北,而是山东、南京等地。他们为了能够体现对于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激励和关爱,甚至在加分政策上比湖北还要“硬核”。比如,内蒙古包头市加的是20分,山西省大同市加的是30分。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重点对学生父母是医务人员,并在防疫一线工作的学生家长进行登记和统计,从而落实好政策,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奋战在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关爱。


寒石冷月


老师登记学生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下学生都是采取居家在线学习的方式,父母在不在身边,孩子一人在家,学习效果不能保证,老师及时了解情况,有利于对学生重点照顾!

学生居家学习,需要家长花费心思,但是父母奔赴一线的医生,那就没有办法了!家中的爷爷奶奶在学习上也是帮不上忙的,加之老人溺爱孩子,学生就容易出现网课不好好的现象。这也是医生家长担心的地方,这个时候老师对孩子重点照顾,网课上点明回答问题,课后多和孩子电话沟通,让孩子有学习的紧迫感和动力!


第二,疫情之下,医务工作者奔赴一线,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各地纷纷出台对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对他们子女学习的照顾!老师登记就是在落实这项工作, 让一人在家的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

武汉方舱,就有一位医护人员的防护服写着:合肥四十五中的陈彦然,在家好好写作业!可见孩子的学习是妈妈 的牵挂啊!


网友称:这下全国都知道了,陈彦然好好写作业啊!

第三,有利于缓解学生心中的担忧。父母在一线工作,学生是担心的!过多的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的老师这个时候,每天和孩子电话聊聊天,就能听听孩子的诉说,适当的安慰,劝解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担忧,在家中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耐心等待父母的平安归来!


16岁中学生陈琪方写给患者的公开信: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

信中孩子写到: 当我得知我年迈的外公也在前线时,眼眶早已通红。还有我的妈妈,他们都说自己是党员会冲上前线。

   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

孩子的外公!


肖老师英语课堂


为什么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

2月14日 《人民日报》是这样报道的: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2.5万余名支援湖北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向最凶险的疫区,成为最美“逆行者”!


这些最美“逆行者”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子女也需要照顾,尤其是在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学生需要自己居家网上上课学习,在缺乏家长的有效监护下,孩子的学习情况究竟如何?这也是为人父母的“逆行者”们特别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让奋斗在防疫抗疫在一线的勇气们解除后顾之忧呢?一方面有国家的优抚政策,另一方面就是老师的身体力行了。


国家已经给予了那些身处防疫抗疫在一线的“逆行者”子女们诸多学业上的优抚政策。2月14日,教育部发文要求有针对性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及时掌握了解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困难,组织本地本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关心和辅导。鼓励教师志愿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对防疫一线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看护和教育,帮助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有所获、健康成长,为一线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在对于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学习与入学问题上,大开“绿灯”。早在2月9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入园入学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解决子女入园入学的后顾之忧。随后,贵州、江苏、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竞相出台优抚措施,发动教师,尽力照顾好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子女的入园入学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这些身在后方的教育者,对于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大的忙也许帮不上,但是给予其子女学习上力所能及的照顾还是可以做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勇士们的后顾之忧,这就是“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的最根本原因!


自在人生wub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个多月以来,广大医护人员、各地指挥疫情的领导干部、防疫志愿者等群体奋斗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有的为了救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国家已经明确要加大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各地也相继出台政策,照顾防疫一线工作者。老师让学生登记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线,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上级领导安排必须落实的任务。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摸排统计,数据更真实,方法也很便捷,上级领导安排任务,老师必须认真落实。

第二、方便对一线防疫工作者的孩子进行照顾。广大防疫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疫情的紧急让他们可能无暇照顾孩子,老师进行统计,方便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的疏导和照顾,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为防疫工作者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第三、一些防疫工作者接触很多人,对其进行统计,有助于学生对孩子的健康问题进行重点观察,重点询问,更好的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

第四、对日后加分照顾等工作打好基础。已经有地区出台政策,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中考进行额外加分,小升初优先择校。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统计,对日后工作开展有利,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政策待遇。

第五、有利于挖掘一线防疫者感人事迹,进行宣扬,弘扬社会正能量!

致敬那些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时代英雄,全国人民是你们的后盾,期待你们胜利凯旋,平安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