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探訪西安小區“禁令”解除情況 進入都得測體溫 仍不允許串門

探訪西安小區“禁令”解除情況 進入都得測體溫 仍不允許串門

記者走訪發現,所有的小區進入時都得測量體溫

從2月初開始,西安多個區、縣的小區,相繼實施“最嚴禁令”,對居民出行實行管控。近日,“最嚴禁令”陸續解除,對於未發生疫情且沒有密切接觸者的小區,取消業主進出次數限制,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小區如今的情況是啥樣?執行效果咋樣?還得注意哪些方面?記者昨天進行實地探訪。

體驗地點:雁塔區

昨天上午,記者先去了雁塔區。在西安高新六路偉業公館小區西門,記者以“找朋友”的名義,準備要進小區時,被物業保安攔住。

保安先用槍式體溫測量器在記者額頭部位測了體溫。“不是我們小區的業主,就不能放你進去的。”保安說,小區雖然解除了出入限制,但疫情尚未解除,“沒事別串門。”

記者採訪時,遇到一位電信工作人員需要進小區維修線路,他先和業主電話聯繫,待確認後,業主跑到大門口,當面說明了情況,領著工作人員進入。

偉業公館向北,是中鐵瑞園小區。保安同樣介紹,目前僅允許小區業主進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小區從2月24日已率先實行“二維碼識別”,所有業主,都需要掃二維碼,如實填寫個人信息,申領個人電子識別碼,憑碼出行。

車輛也是同理,只有小區登記在冊的車輛才會發放出入證,憑證測溫後才可以駛入。對於省內復工人員返回小區的,需要到單位出具復工批覆,進小區時憑藉身份證和出入證。對於省外復工人員,還得居家隔離14天。

如果業主是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使用二維碼,仍需要憑藉小區出入證、身份證進出。

在萬科東方傳奇小區,記者發現這裡仍然執行“禁令”要求,除了進出需要登記之外,業主仍然執行每戶每兩天出去一人的要求。

體驗地點:曲江新區

離開雁塔區,記者沿南三環一路去了曲江觀唐、曲江千林郡、曲江瀾山等幾個小區,小區門口都有人在負責登記,還有居民在等候測量體溫。

在曲江觀唐小區門口,記者現場觀察了15分鐘,進出小區的居民基本都戴著口罩,偶爾見到一個不戴的,工作人員立馬會上前勸說,請其戴上口罩再出門。

在曲江瀾山小區,物業保安介紹,對於進出的車輛,本地車牌的,一律問清楚事由,測量好體溫後才放行。外地車輛一律不得入內。行人也是一樣,說不清楚具體地址的,同樣不能進。小區門口有兩位外賣小哥,他們正打電話通知業主取東西。一位小哥說,過去可以送貨上門,現在只能送到大門口,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既衛生又省事。

體驗地點:長安區

在長安區書香門邸小區,“禁令”並沒有解除,業主進出時要進行“二維碼識別”,此外還得出示上班證明和小區臨時出門證,一天可以使用一次。

小區大門口一位保安說,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呼籲業主不要在家中招待親戚、朋友,對外來人員和車輛加強管控,確需進入的實行“掃碼+測溫+登記”。

體驗地點:蓮湖區

昨天下午,記者又去了豐慶路的景寓學府小區。2月21日,蓮湖區發佈了“禁令”解除通知,除了對仍需管控的有確診、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所居住的小區,堅持實施之前最嚴格的管控措施,精細化管理、精準化管理,其餘小區全部取消每戶每兩天一次外出採購物資的規定。

記者走訪發現,景寓學府的業主憑出入證可以不限次數進出,不在本小區居住的人,不允許進入。

“雖說疫情控制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不過,現階段還是建議大家出門戴口罩。”物業工作人員說,小區裡如果有人聚集曬太陽、健身,只要發現不戴口罩的,都會勸導。

提醒:出門戴口罩是必要的

記者走訪發現,所有的小區進入時都得測量體溫,這一點執行得很到位。此外,對於串門走親戚,有的小區堅決不允許,有的小區則需要業主前來大門口核實、登記。

西安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員提醒,外出去菜場、商場、超市等一些人流量大的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其次,在電梯等狹小密閉場合,還是建議要戴上口罩;還有就是開會,一定要選擇通風良好的會議室,並在會議期間持續開窗通風。

從目前情況來看,出門、與人接觸戴上口罩,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