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李賀字長吉,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留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同時還著有《昌谷集》。同時,他也是"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同時,李賀也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於唐德宗貞元六年出生於福昌縣昌谷的一個破落貴族之家,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屬於唐宗室的遠支。由於武則天執政時大肆迫害高祖子孫,到李賀父親李晉肅時,早已世遠名微,家道中落,隱淪昌谷。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不過李賀對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貴血統這一點十分自豪,在他的詩詞裡一再出現:"唐諸王孫李長吉"、"宗孫不調為誰憐"、"為謁皇孫請曹植"等語句,為的就是突顯自己的身份。但實際上,他這個"宗室王孫"恐怕連李亮的嫡脈也不是,所以並沒有什麼人在意他的自誇。

李賀自幼體形細瘦,通眉長爪,長相極有特徵。同時,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又擅長"疾書"。相傳李賀七歲時,韓愈、皇甫湜等人造訪李家,李賀援筆輒寫就《高軒過》一詩,韓愈與皇甫湜大吃一驚,李賀從此名揚京洛 。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年紀稍長,李賀白日騎驢覓句,暮則探囊整理,焚膏繼晷,十分刻苦。李商隱作《小傳》雲:"恆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所以李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成了名!

按理來說,以李賀的名氣和才華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聲的。但由於"年未弱冠",即遭父喪。當時,服喪"務必以三年全期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韓愈才與李賀書,勸其舉進士。

然而造化弄人,該年初冬,二十一歲的李賀參加房式主持,韓愈參與組織的河南府試,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並一舉獲雋,年底即赴長安應進士舉。可是"闔扇未開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謂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儘管韓愈"質之於律""稽之於典"為其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由於遷調無望,功名無成,哀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賀終於在憂鬱之中病篤,元和八年春告病回昌谷休養了一段時日。但他不甘沉淪,又舉足南遊,希望在南楚或吳越一展才華。途經長安之時,有感於古都勝景不在,便寫下了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

詩中,李賀借金銅仙人辭漢的史事,來抒發國家興亡之感和自己的苦悶。特別是其中的“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深刻地體現了中唐時期社稷凋零,民生艱難的困境,為時人口口相傳,傳為一時佳話。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不過,雖說李賀寫下這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傷之情,但由於此時的社會風氣比較扭曲,文章詩句的傳頌和點評都只在上流貴族圈子裡流行,所以這句感傷之句發展到最後竟然成了上流人士攀比文采的工具。

他們將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單獨摘出,作為上聯,讓他人做下聯以對,比較其對仗是否工整,意境是否融洽,一次考究其文采。

然而名句畢竟是名句,雖然被別有用心之人斷章取義,但即便如此,終唐一代都始終沒有能人對出較為合理的下一句。

直到宋朝時,大才子石延年跟詩友們聚會宴飲,有人又說起了這個上聯,石延年酒後大醉,才情爆發,聽聞有人議論此事,便隨口對出下聯“月如無恨月長圓”,一語既出驚動四座,朝野民間廣為傳唱。這樣,這句千古絕對才真正湊齊!

詩鬼李賀寫“天若有情天亦老”,當時無人能接,宋朝才出現下半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