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黎明的全盛時期火到什麼程度?

用91389619236759


我就這麼說吧。火不過全盛時期的吳亦凡鹿晗,香港就那麼大塊地,加上東南亞、韓國、日本,市場也比不了現在的大陸。雖然大陸不是人人喜歡吳亦凡鹿晗,能保證香港、東南亞、日本、韓國就人人喜歡黎明嗎。

高中時我也曾是吳亦凡鹿晗等等這些人的黑粉。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我覺得我已經變客觀。現在只是很反感有些人因為討厭流量明星,老是過分吹捧以前的明星。我相信黎明年輕時也有很多黑粉,懷念黎明之前的明星,黑所處時代的“流量”。


杜SIR有種


很多人認為黎明是四大天王中最不起眼的一位。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錯了。

在很多人對四大天王的印象中,劉德華最會演戲,張學友最會唱歌,郭富城最會跳舞,而貌似黎明沒什麼特長。其實,黎明的能力更是全方位的,在內地他的名氣確實沒其他三人響亮,但在香港,黎明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90年代,黎明在香港娛樂圈紅的發燙,他的聲勢迅速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壓下,而他的形象也作為偶像派在當時香港娛樂圈躥紅,當然他本質還是屬於實力派的。那時候,四大天王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四人都多棲發展,但各自最有能力的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90年代香港樂壇所有獎項。



1990年黎明發行第一張專輯《LEON》,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銀獎。之後的每年他都有各種音樂獎項,十大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數不勝數。

在影視劇方面黎明也是獲獎很多,比如第35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39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第七街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男演員等等。



黎明在四大天王中是最有貴族氣質的,早期的時候也是四大天王中發展最好的。後來黎明漸漸退居幕後,潛心培養新人,並且在慈善事業上貢獻很大。

所以說,全盛時期的黎明,是叱吒香港娛樂圈的人物,也是四大天王中最紅火的一個。


環球勁旅


90年代,香港人有句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你紅,紅得過黎明嗎?”側面反映出黎明在港人心中的當紅程度。

那麼黎明在全盛時期究竟火到什麼程度,我們通過黎明走紅之後,他在歌壇和影壇上的表現,來探討一下。



黎明在1986年參加香港新秀唱歌大賽,拿到第三名出道。排在他前面的亞軍是許志安,日後兩人在娛樂圈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黎明出道之後,簽約華星唱片,但他第三名的成績差強人意,畢竟唱歌比賽年年都有冠軍出爐。所以唱片公司連一張唱片都沒給他出。

黎明在tvb拍戲,早期參演的作品大都不溫不火,經常遲到、開著私家跑車進出片場,引起劇組演員和導演的聯合抵制,被tvb雪藏。

牆裡開花牆外紅,黎明參演的作品被賣到臺灣、星馬地區大受歡迎,他本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1990年,黎明主演《人在邊緣》,成為tvb十大經典劇集之一,黎明憑藉此劇在香港一炮而紅,並且紅到一發不可收拾。

樂壇表現上,黎明在他音樂老師戴思聰的斡旋下,入贅寶麗金唱片,90年出第一張唱片拿到新人王。

翌年,第二張唱片《是愛是緣》拿下當年的銷量冠軍。

這個成績,不可謂不一鳴驚人!要知道,90年代初的香港歌壇,儘管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但還有張學友、劉德華、呂方、李克勤、黃凱芹,個個均非弱手。



銷量冠軍最後落到黎明手上,足見他的人氣之盛。此後,黎明粉絲組成的紅色旗海,成了各大頒獎禮的一道景觀。直到黎明宣佈退出歌壇,頒獎禮的收視率也因此受到影響。


好歌獻給你


黎明曾經是四大天王之中我最喜歡的明星,對他一直都有好的印象。

作為80後,在90年代香港娛樂文化傳入內地的時候第一波接觸到的香港明星,四大天王在其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劉德華是當中最早被人熟知的一個,而隨著《人在邊緣》在內地的播出我們也開始認識黎明。

黎明出生在北京,父親是廣東梅縣人,北京大學畢業生,外公是國民黨空軍。他1966年出生於北京,4歲時就隨父母移居香港。但是在1980年他14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被送到英國普林斯頓大學中學部讀書。

1985年放暑假的黎明回到香港,被星探發現去參加一個叫做碧泉新星大賽的歌唱比賽並獲得了冠軍。第二年又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並獲得了季軍,正式進入演藝圈。當年的評委後來回憶說其實他唱功很一般,選擇他很大原因是人長得帥氣,形象好。

1990年是黎明事業獲得突破的一年,因為主演電視劇《人在邊緣》而迅速走紅。在《人在邊緣》中他飾演的是一個叫做林奕龍的古惑仔,雖然外表兇惡卻是心地善良。

這個人物的性格和黎明本人有很大的出入,但是他剛出道時卻是因為這樣壞壞的男生形象而得到觀眾的肯定,這令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要繼續保持這種人設,後來通過努力才慢慢擺脫觀眾對他的既有印象。

同年黎明也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相逢在雨中(LEON)》,銷量一路走高,並因此獲得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的最有前途新人銀獎。

1991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是愛是緣》獲得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的全年銷量冠軍大獎,其中的歌曲《對不起我愛你》也入選了第十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黎明迅速取代了顏值身材都遠不如他的李克勤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大當家。

如同當今的小鮮肉,這個時期偶像派迅速取代了實力派成為香港樂壇的主力軍,黎明、劉德華、郭富城就是偶像派的最強代表。再加上憑藉唱功上位的張學友,四大天王迅速成為香港娛樂輝煌時期最響亮的招牌。

對於內地歌迷來說,黎明作為北京人比起其他三位似乎更具親和力,街上隨處可見他的磁帶、唱片、海報,連學生喜歡的貼紙和卡片上都印著他的形象,而他的衣著和髮型等也經常被模仿。

有人說黎明論勤奮不及劉德華;論唱功不及張學友;論舞技不及郭富城,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帥氣。黎明的確可以憑帥火透半邊天,也是因為帥氣,令世人很容易忽略他的獨特氣質、才華和努力。

其實我們可以拿很多帥氣的明星來和他對比,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如果單純只是靠帥氣,又能夠撐得了多久?

黎明能夠打拼三十多年仍然保持超高人氣,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黎明作為偶像明星,是四人當中最特別的一個。

他是八卦雜誌關注的焦點,一言一行都會成為熱門話題,但多年來雖然有過幾段感情,卻一直保持十分的謹慎和低調,令人難以窺見其私生活;

而在圈中,他的人緣不屬於八面玲瓏型的,很多人都覺得他神秘、安靜、高冷、不合群、且自得其樂。

在1999年底,他宣佈退出香港的音樂頒獎禮,不再領取任何歌曲類的獎項,這宣告他的音樂時代的結束,隨後他開始專注在電影圈的發展。

黎明很會挑戲,和王家衛合作過《墮落天使》;和張曼玉合作過《甜蜜蜜》;憑藉《三更之回家》獲得了金馬獎影帝;又主演了陳凱歌的《梅蘭芳》,靜靜地不斷取得突破、收穫成績,卻從不喧譁。

作為家裡的獨子,他從小就一直嚮往兄弟情。如果有個兄弟,他的成長就不會一直這麼孤單。他從小隨父母從北京移居香港,不會說粵語,常被同學欺侮。14歲,父母離異,剛學會粵語的他,又被送到英語讀書。

黎明不止一次形容過自己的身份——一個局外人。

低調、認真、專注、默默耕耘、這便是屬於黎明的獨特氣質。


電影爛番茄


黎明作為四大天王中最低調的一個,向來給人的感覺似乎都沒有其他三位天王那麼的紅火。

殊不知,其實在90年代這段屬於黎明的全盛時期,他在香港的火熱程度那是讓人難以匹及的,以致於當時在香港有這樣一句口頭禪:你紅,紅得過黎明嗎?

的確,從歌壇上來說,黎明在90年代拿獎拿到手軟,香港四個重量級音樂獎項中的兩個就被他包攬其中,他的演唱會新聞甚至於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播出過。

1990年,發行首張專輯《LEON》,獲得TVB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新人金獎;

1991年,憑藉歌曲《對不起,我愛你》和《今夜你回不回來》獲得TVB十大勁歌金曲金曲獎;

1992年至1995年,憑藉歌曲《我的親愛》、《夏日傾情》、《哪有一天不想你》、《一生最愛就是你》獲得十大中文金曲金曲獎和十大勁歌金曲金曲獎;

1996年至1998年,更是連續三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

如此看來,踏入歌壇近乎七八年的時間,黎明獲得的大獎小獎加起來就不下一百個,獎盃證書多得應該都要單獨用一個房間來放置了,可想而知當時的黎明是有多紅了吧。

也難怪黎明在1999年就宣佈退出香港樂壇頒獎典禮,怕是拿獎拿怕了。

而從影壇上來說,黎明在90年代成功塑造了林奕龍、程朗、原振俠、許港生等多個經典角色,出演的電影與電視劇也獲得了不賴的反響。

1991年,與許冠文、許冠英合作的電影《神算》在香港收穫了三千六百多萬港元的票房,一躍成為具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三千萬小生”;

1997年,與張曼玉合作出演的電影《甜蜜蜜》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1997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二名;

2002年,與曾志偉、原麗淇合作的電影《三更之回家》打破了港產片在泰國的票房紀錄,黎明也憑此獲得第三十九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據說,當時凡是有黎明照片為封面的雜誌報刊往攤位上一放,瞬間就會被搶購一空,更別說是他的演唱會門票了。

而黎明的粉絲後援會“黎明家族”也是香港時尚有史以來最大的歌迷組織,就連韓國總統盧武鉉也是他的鐵粉之。

歌壇與影壇上的造詣足以證明在90年代這個黎明的全盛時期,黎明火的程度是後輩所望其項背的。

真正有多火,大概只有處於那個時期的人們才會有更真切的感受吧!


壹條電影


黎明是第一個到內地開演唱會的香港歌手,光是這個成績四大天王的張學友、郭富城和劉德華就無法企及。

1994年,正處於事業巔峰的黎明首次到廣州北京開演唱會,場場爆滿,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並且收穫頗豐的香港歌手。讓人欣慰的是,黎明在北京開完演唱會之後,還把收益所得的一千多萬捐給了當地的慈善機構。黎明能在二十多年前捐出一千多萬,演唱會的門票不知道得賣出多少才會有這麼多的錢。

除此之外,黎明還是第一個到越南開演唱會的華人歌手,第一個歌曲打入韓國歌曲排行榜前十的外國歌手。要知道,就像我們以前國內非常有公信力的音樂排行榜一樣,外國人的歌曲要想打進來並且衝進前三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黎明就做到了,還衝到了第四,真的非常厲害。

除了音樂方面有多項創紀錄的成績之外,鼎盛時期的黎明顏值非常高,位居四大天王之首,演技也十分突出。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黎明拍攝了《甜蜜蜜》《墮落天使》《城市獵人》《半生緣》《真心英雄》《玻璃之城》等多部高分經典作品,和著名大導演王家衛、陳可辛、許鞍華、杜琪峰等人都有過合作。

如今黎明雖然排片量驟減、也不怎麼開演唱會,有些人開始唱衰他是四大天王裡過得最落魄的一個。其實黎明只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捧新人身上而已,他現在做了老闆,雖然親自上陣的工作少了,但是通過投資和做項目的收益並不比其他三個人差。

在劉德華、郭富城和張學友還在賣力為別人打工的時候,黎明已經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了。

多讀書多看報,不如關注“查娛日爆”。

查娛日爆


90年電視劇人在邊緣及今生無悔紅透半邊天,

91年拿下IFPI全年銷量冠軍大碟、

92年舉辦首個個人紅館10場演唱會,93年不足一年加開20場

92年/93年-北京舉行一連四場、上海一連四場、廣東11場、南京一連兩場、武漢一連兩場,內地共23場巡迴演唱會

92年美加巡迴14場

東南亞巡迴6場

新人王演唱會場次、唱片銷量扛扛的


路邊的一塊石頭


黎明全盛時期就堪稱20世紀90年代的傳說,元祖級別的人氣偶像/流量大咖。

[以上動圖是1997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的黎明,這等顏值-360度無死角]

內地的追星文化現象級狂潮,起於黎明;

當時不只在香港,中國內地,在整個東南亞都很火。

黎明最早在內地爆紅的港臺明星,他第一個來北京開演唱會的香港明星,一連四場造成轟動,都達到了封鎖機場的程度!

特別是在韓國,黎明當時的電影在韓國熱播,人氣暴漲,無人能及;

跟現在的小鮮肉比起來稱得上是頂級流量,人氣吊打;還因此曾給韓國代言餅乾、牛仔褲。在全智賢出道之時,拍的第一部韓劇是《我心蕩漾》,邀請黎明為其唱主題曲;除此之外張東健的電影《無政府主義》,也是邀請黎明唱的主題曲;算下來,他至今為止是唯一一個被韓國邀請既唱過韓劇OST又唱過韓國電影主題曲的華人明星,對了黎明的韓語發音很準......

在1999年邁克爾傑克遜在韓國舉辦了韓國好友慈善演唱會,還邀請了黎明。

90年代,他是第一個拿到電視劇收視率冠軍的明星,而且連續兩年;也是第一個同時拿最受歡迎男歌手和金曲金獎的歌星;他還是娛樂圈裡第一個去聯合國總部演講的明星;

當時,四大天王裡,黎明在香港的人氣最高:四個人的演唱會,在臺下觀眾呼喊聲基本只能聽到他的名字。黎明連續五年稱霸金心完美情人鑽石獎!

黎明的粉絲在90年代可謂遍佈全世界。

當時1997年他開演唱會,粉絲組了個十國聯盟粉絲團,這種火爆程度在當年是現象級!

對了,說一個小插曲,當年他的人氣之高,曾引來粉絲大戰:就是劉德華的粉絲和黎明的粉絲因為歌曲頒獎電影,互相對罵廝打,當時在香港鬧的挺大!

這一事兒還被周星馳拍進了電影《破壞之王》裡,於1994年上映:

周星馳去買張學友的演唱會門票,在售票的地方聽見一老大爺大喊“我愛黎明”,結果馬上就被張學友的歌迷們給群毆了。

《破壞之王》裡林國斌飾演的斷水流大師兄!在當時還被好多人看成了黎明!哈哈!


[17號文字罐頭,分享經典永不過時的香港電影,關注我哦]


17號文字罐頭


《破壞之王》上映前一年,也就是1993年,張學友剛發行了那張後來被無數歌迷稱之為經典的專輯——《吻別》,這張專輯成功打破了華語唱片在臺灣地區的銷量紀錄,全球狂銷400萬張,號稱唱片神話,但那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還是花落黎明。此後數年黎明風采絲毫不減,基本將香港歌手能拿到的大獎都拿了個遍,直到1999年他自己宣佈不拿獎了,其他三位天王才有了更多的機會。

四大天王中,黎明無疑是最有爭議的一位,似乎唱歌演戲跳舞,他沒有一項出彩的,但事實上,整個90年代黎明在四大天王中的地位都始終排在前二。有一段時間,香港娛樂圈甚至將黎明的輝煌稱之為“黎明神話”。

1990年黎明發行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拿到了當年的新人獎。1993年,黎明一連舉辦了2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和10場紅館演唱會,風光一時無兩,與之相比,其他三位天王黯然失色。黎明用三年取得了這樣的成績。當時香港只要有黎明參加的演出,那他就肯定是最後一個壓軸出場的。

黎明的粉絲遍佈全世界,1997年他開演唱會,粉絲組了個十國聯盟粉絲團,外加600餘人的巨型儀仗隊給他助威,全盛時期的黎天王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有智商的人才看得懂。喜歡貓哥文章的,請關注百曉生貓哥。


百曉生貓哥


在大陸,現在的他可能不火了,他現在也不需要火。他以前出道時就沒想過自己要有多火,一直以來都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一個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事業而已。回看這幾年黎明被一群無知的人議論,被黑,真的一點都不意外。首先黎明從來就不是一個圓滑的人,如果他圓滑他就不是黎明。這些年他得罪的媒體很多,被媒體的隻言片語帶動的跟風黑也多。人云亦云的人歷來都有,但現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請手動搜索到相關資料,再作出自己的判斷。如果不瞭解他請不要隨意去評價他,這樣對想要了解他的人不公平,對一直都瞭解他的人不公平,對他本人更是大大的不公平。踏入2000年後,對於四大天王之間的比較真的沒必要,因為他們四個後期各自發展的主要領域都不同。黎明1999年就第一個表示不再領香港關於音樂上的獎項,後期事業重心是做幕後開公司,培養樂壇新人,幕後才是他自己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張學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只專注於自己歌唱事業上,演唱會開得比較頻繁。其他兩位還是一直活躍在幕前…還有比較的必要嗎?我覺得他們那一代的明星才是真正的明星,無論是演戲還是唱歌,都是相當敬業的。

儘管他們當中有些原本唱功被人詬病,但都通過後期的努力,唱功已經都大有進步了。四大天王沒有高低之分,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上都獲得了相應的榮譽。有人說黎明是像現在的小鮮肉那樣靠顏值走紅的,我想說如果你查看了黎明的獲獎視頻,可能會讓你失望,讓他紅的,一直就不是因為他的臉,而是他的作品!放到現在看那些小鮮肉走紅靠炒作,綜藝各種接,唱歌成副業,演個戲,還動不動就要用替身。是不是現在當明星的門檻太低了,感覺誰去當明星都行一樣,只要你長得好看。敬業精神真的和黎明那一代的明星簡直無法類比,記得看過黎明年輕時拍的《今生無悔》,劇中有一個飛車的鏡頭是很危險的,我一直以為是找特技演員做的。直到有一次在優酷看到他拍那個劇時的花絮,才知道那是他本人以身犯險去完成的拍攝。無法想象,他當時已經走紅了,根本沒必要冒那個險,大可找個替身的,但他沒那麼做。那時侯才感覺到他何止是帥這麼簡單,越瞭解到他的過去,你就會越發現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只是希望想要黑他的人,要黑他之前先帶上腦子。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