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可能是因为我有两个孩子的关系,我最近越来越爱看亲子类的电影和新闻,

以期从中反思我们自己在亲子关系上该如何自处。

最近看了两部片子,都是讲弑母的,一部叫《一念无明》,余文乐和曾志伟主演。另一部叫《保持沉默》,周迅和吴镇宇主演。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一念无明》剧照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保持沉默》剧照


两部都是真实事件改编,各位主角的演技不做过多评论了,我们就看剧情。


������一、母亲之死

1.

两部片子的共同点是妈妈都是单亲母亲。

《一念无明》里的妈妈当年要离家出走,被大儿子拉住了,求她不要走,她一时心软留了下来。

长大后妈妈指着他大骂:都怪你,当初不让我走,我就不应该把你生下来。

母亲年轻的时候认为所托非人,嫁了一个她自己都看不起的老公,老公天天被骂无能后找了一份钱多离家远的工作,两人感情越来越淡终导致离婚。

然而在孩子们眼里,这个抛妻弃子的男人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虽然每个月会给他们几千块赡养费,但从来没有回去看过他们。

小儿子去了美国读书定居结婚生子,不想回来,所有的压力都在大儿子一个人身上。

大儿子绝对是善良的,母亲从小到大对他的打骂没有让他像父亲一样逃离。从小恶劣的家庭环境让他得了躁郁症,即便如此他还是忍辱负重辞了工作也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在外债的压力下情绪失控失手错杀了这位他曾经绝不答应送养老院的母亲。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2.

《保持沉默》里的妈妈在孩子5岁的时候骗他去了孤儿院,独自一人去香港发展成了有名的女明星。

“儿子”十几年后找到她来认亲,发现被戳破,他是冒充的。

原来前来认亲的这个人不是她亲生儿子,而她当年亲手送进孤儿院的孩子早已葬身火海。

“儿子”激动之下杀死了女明星,他原本想认的“母亲”。

两个真假儿子原来都是同一个孤儿院的,假儿子羡慕真儿子有母亲,他自己一天都没见过亲身母亲。

更悲惨的是,孤儿院大火后假儿子被领养到美国,遭受虐待,他杀死了他的养父母,回国后渴望母亲的温暖,想得到母爱,却被“母亲”识破。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二、儿子的挣扎

一个是母亲一直在身边,一个是出生起就被母亲抛弃。

一个被亲身母亲打骂二十多年,一个被养父母虐待。

一个被逼成了躁郁症(精神病),一个被逼成了杀人犯。

生而不好养,难道不是人间悲剧吗?

自己犯的错,让孩子买单。

人生打错了牌,不是不可以翻牌,但是,一定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

逝去的人不在了,留下的人还要背负枷锁前行。


������三、儿子的叛逆

上面两个说的还只是儿子渴望母爱,对母爱有需求。

然而现实比你想象的更发指,儿子对母亲的爱理所当然、无动于衷、不懂得感恩是什么感觉?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福州25岁待业青年殴打母亲致母亲报警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母亲接过零钱,挡住了儿子玩游戏,儿子抡起拳头打妈妈

生而不好养,她们是怎么做到给自己生了个“仇人”的

———妈妈叫儿子写作业不要玩游戏了,儿子家暴母亲,拳打脚踢

是儿子小时候被母亲打多了,现在有力气还手了?

还是跟其他亲人学的,欺负一贯隐忍的母亲成了家常便饭?

不管什么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但不管是打骂孩子还是默默被孩子打,都是不对的。

这种行为直接反应出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不管哪种,都是害了孩子。


������四、为人父母的反思

1.

我们自己也是从孩子长大的,我们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独立,但唯独没有人教我们,如果有一天为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好当父母。

怀孕时,吃叶酸、吃维生素、保持好心情,人人都教你,如何生个健康的孩子。

孩子快要出生时,有人会教你,怎么配合生孩子。

但没有人教你,孩子出生以后,该怎么养孩子,似乎这是生下来以后就应该会的事儿。

对于很多人来说,养大,就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养好,毕竟,养孩子是自己的事儿。


2.

是“好”的标准很难界定吗?

我想是不难的。如果你觉得父母打架、孩子打母亲、父母打孩子都是不对的,说明你分的清好坏。

难就难在,控制不住自己吧。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原生家庭造就的,但这绝不是我们没有原则的借口。

原生家庭是硬伤,这个伤不是没有可能修复。

我认为,整个家族里,只要有一个人对孩子好,表达善意,这个孩子都不会长歪。

怕就怕在,让孩子孤立无援。

3.

都说女人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

很多新时代女性开始觉醒,独立、不依附别人,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她们选择伴侣时会更慎重。

因为婚姻,不是简单选择伴侣,也是为你的孩子选择一个好父亲。

养育孩子,也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

即便不得不一个人养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通过正向沟通,让孩子学会理解、体谅和爱,而不是抱怨。

生而好养,科学育儿,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