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最近,網上出現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蔣大為貶低朱之文到底應不應該

之所以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要從蔣大為在某節目上點評農民歌手說起。

農民到底有沒有權利做“歌唱家”

在訪談類節目《國風浩蕩》的採訪中,著名歌唱家蔣大為談到農民與歌唱家的區別。他認為:歌唱家是一個職業,農民也是個職業。如果你是歌唱家你就不是農民了,而是應該叫作農民歌手,是一個愛唱歌的農民。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農民到底有沒有權利做歌唱家,從訪談裡,我們不難理解,蔣大為認為是不能的,理由很簡單:如果農民把自己稱作歌唱家(藝術家),連邊都沾不上。哪一首歌是你唱的,你們出名不是因為歌唱得好,而是好政策的出現給了你們一個平臺。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換句話說,可以這麼理解:

農民歌手沒有屬於自己的作品,都是翻唱別人的歌,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不能稱為歌唱家或者藝術家。

客觀地說,蔣大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有失偏頗。農民歌手為什麼就沒有權利做藝術家或者歌唱家了?難道所有的藝術家都必須有自己創作的作品?

蔣大為的點評雖然沒有半個字提及大衣哥朱之文,但難免有“含沙射影”的嫌疑,很難讓人不聯想到朱之文。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又“憨”又“傻”的朱之文到底哪裡好?

在人們的印象裡,大衣哥朱之文是既“憨”且“傻”的。

參加《星光大道》走紅之後,名利雙收,他卻選擇了回到老家山東,繼續種地,儘管經常被左鄰右舍以拍視頻掙錢騷擾,卻儘可能滿足鄰居的要求。因為他知道,大家生活都不易。更為重要的是,朱之文成名之後,並未“飄”起來,依然力所能及幫助別人。

不說以前捐款多少,單說這次疫情發生後,朱之文就為武漢捐款了20萬,又捐款20萬給家鄉,用於疫情防控。在這一點上,獲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贊。大是大非面前,一個人的愛心是大家所能看得到的。他的樸實,他的熱心,網友自然不會遺忘。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迴歸農民身份,經濟條件自然不如做明星收入那麼高,但在關鍵時刻能夠不忘本,大概值得那些拿著高片酬卻捐得極少或者不捐款的明星們學習。

而朱之文怎麼和蔣大為被放在一起討論呢?因為朱之文身上的“點”和蔣大為的點評有很多契合點。首先,朱之文是農民歌手,其次,朱之文確實是靠翻唱別人的歌曲成名的,並沒有自己創作的作品。

那麼,朱之文就不能被稱為“歌唱家”了嗎?

蔣大為也曾體驗過農村生活

1947年出生於天津的蔣大為,從高中時就喜歡唱歌,1968年到內蒙古烏蘭浩特郊區插隊落戶。

1970年,森林警察文工團到當地演出時,聽說有個來自天津的知青歌唱得好,就到隊裡去找他。就這樣,正在地裡種黃豆的蔣大為被相中了。之後,蔣大為憑藉《牡丹之歌》唱紅大江南北,並且逐步成為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那是蔣大為的幸運。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翻看蔣大為的履歷,不難發現,蔣大為雖然不是農民出身,但也曾體驗過農村生活,應該也明白一個農民歌手想要成名,是何其的不容易。

而如今為了女兒已經移民加拿大的蔣大為(一說只是有居住權,沒有移民),想必也體驗過異鄉生活的不容易,畢竟在外國,錢不是那麼好賺的。中國的歌唱家,在外國要想掙錢,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才不得不間歇性回到國內登臺商演掙錢。

為什麼蔣大為會對農民歌手有著這麼深的“偏見”呢?按說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不應該持這樣的論調。眾生平等,不能因為你已經成名成家,有了自己創作的作品,就貶低文化水平不高,創作不出屬於自己作品的農民。

當年周立波以“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來形容南北文化差異造成的爭議依然歷歷在目,這樣的教訓還少嗎?

網友懟蔣大為,支持朱之文也在情理之中了。

蔣大為的“傲慢”與“偏見”:被網友“懟”實在太正常不過

很贊同一位網友的說法:公眾人物,更應該德要配位。不管一個人,地位多麼卑微,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ps:你覺得蔣大為這樣的點評合理嗎?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