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他/她写的哪一个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

hybeng


前言:如果问我说最喜欢的国外作家是谁,我会说村上春树。因为他的作品,道尽了“城市的爱与孤独”。那么,我们就从我最喜欢的村上春树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来说下他的作品带给我的印象。

《城市的爱与孤独》:上官朝夕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题记

  • 我为什么喜欢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读了村上春树的几本小说,最喜欢的还是《挪威的森林》。喜欢这本书的名字,还有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文字。像是在读一个老人的回忆录,充满着悬浮在半空的忧伤。随手翻起这本书的段落,每次居然可以看得入迷。在城市的角落中,我们需要一种慰藉,虽然彼此陌生。

  •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小说的特点

1.都市新的生态文字

村上春树的小说,就如城市某一层面的亮点。因为走在爱的路上,随处播放着爱的插曲。青年人透析出来的忧伤,弥漫在压力重重的城市街头,漆黑的电影院,密密麻麻的高楼。比如《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给我们带来了都市新的生态文字。他的文字超越以往,把细腻的生活加入音乐和象征的构造,文字在他笔下居然有了生命力。如果我们彼此温暖,彼此拥抱,在城市的街头,然后再彼此分手,倒也省事。可是生活不是如此。文艺青年自有他的另外一层内涵。像是一种不可预知的秘密,牵绊着吸引着读者。

2.朴实的语言。简约的对白。孤独的色彩

这不只是日本当代青年人心灵的独白,更是世界上城市群体一代人的困惑。读一本书,在和书中每一个人说话。虽然在开头就知道结局,在结局会重现开头的画面,其中不断涌出的时代忧伤扼杀着我们的脑细胞,不知不觉沉浸在无法解救的深渊。像是毒瘾,却没有药可解。自言自语的独白唯美而又温暖。

同样是校园象牙塔中走出来的青年人,里面的主角内心依然保存着简单纯朴的质地。如一件纯蓝的衬衫,飘摇在天台的东南方向,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是一味地走。再遇见。再分手。然后骄傲地死去。无人知晓,除了你。

让爱来吧,在这个寂寞的充满着压抑的城市角落。

让爱去吧,随风而来顺风而去不过是城市的过客。

那些白色的衬衫和蓝色牛仔裤和灰色棉布鞋子的行走在大街小巷的都市少年,是否还是一脸的疲倦?嘴巴上的烟是否燃烧了你的手指?那些爱过的人那些不再相见不再怀念的人是否已经活得很自然?

3.扑朔迷离的感伤,无时无刻侵袭浪漫的神经

渴望乡村。“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这里隐居着我爱的女子和深爱我的人。这些扑朔迷离的感伤,无时无刻侵袭浪漫的神经。倘若我们躺在那深邃与世隔绝的挪威的森林,疯狂地相爱,疯狂地与自然对话……也许,我们的理想不过就是如此吧。

忘了我们生活在繁杂的世界中,心中渴望的却被热闹燃烧。我们渴望爱情,也渴望孤独。毕竟,孤独的时候,是我们在城市最自由的时候。

后记:

喜欢村上春树的读者,我们需要孤独,但不需要寂寞。或许,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有一所纯白色的木房子,偎依在青翠的湖畔,远处是冰雪覆盖的青山。我和你,也不过要求生活在这样的空间。


上官朝夕


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

那年,我还很小,大概上三年级,我家的读书气氛比较浓厚,上学回家的兄弟姐妹,除完成作业外,都是人手一本书,当时的我还认不全字,但受家里形势所右,也随手抓一本书,装模作样的读,然后就抓住了一本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

这本书,是我哥从图书馆借回来的,那时候只要自认为是“文学青年”的,都会读鲁迅,而我哥恰巧就是这样的。

我读书,是紧跟我家形势来读的,在我家的氛围中,不读书即被认为不合群。

记得那不是鲁迅先生的合集,只是单独的一本《狂人日记》,印象中是一本32K大小,白色的双胶纸,骑马订,印刷的也不是太好,当然,当时并不懂这些,是现在想起来的。

只是随意读一读,但当我读到“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立即便惊恐起来,因为年龄不大,理解力有限,合上书用惊惧的眼睛看着我哥,心想“难道我哥想吃我?”但在心里又主观的想,这本书的话可能有其他意思,并不是书中所直接写的真正的吃人。

在看了这本书的晚上,一夜惊梦,都是有关吃人的梦。

第二天,悄悄的带上这本书,向语文老师请教,记得当时老师讲了很多很多,但记住的只有三个意思,第一,这本书是写吃人的封建社会,但不是真正的吃人;第二,不能从表面的字句去了解一本书,每本书都有中心思想;第三,要多读书,读书可开阔思维。当然,第二、第三个意思对当时的我来说,无关紧要,最关键是第一个可以释去我的性命之忧,不要担心被哥哥姐姐们吃掉。

放学后,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应该是表情谄媚的向哥哥姐姐们问好,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狐疑。

从此后,就喜欢上了鲁迅。


天边的玫瑰园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才华出众,人所共知。一个人能同时在诗词、书法、作画、散文等方面都堪称大家的,历史上并不多。然后才华并非我最喜欢苏东坡的唯一原因,更是因为他还具有非凡的阅历和人格魅力,在气质、胸怀、品格方面也有令人折服的力量。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就如同一本乐观主义的教科书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阿,为官清廉,属于那种“君子群而不党”的人。他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却从来不针对王安石其人;他虽然站在范仲淹队伍,却又不是凡是附和。

苏东坡这种为官作风其实很不适合混官场的,后来终于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数番被贬,足迹遍及密州、黄州、杭州,甚至远至广东惠州、海南嶦州。被贬之人,所到之处莫不是穷困缠身。甚至在这些被贬的时间里,妻子儿子相继逝去。

如此种种的打击,放在一般人身上,只怕是长吁短叹、悲观失望了。即使是李白也发出“总教浮云能比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是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是那么的独一无二,财富、前途、自由的失去,亲人的逝去,却挫败不了他那颗乐观、豁达的大心脏。他把这种乐观写进他的诗词里,勉励自己,也鼓励了旁人,例如这首《定风波》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何等的镇定!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何等的乐观洒脱!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何等的淡然自如!


苏东坡伟大的咏月词和兄弟情

苏东坡拥有伟大的才华,却又不像李白那样持才傲物,他是“词仙”,却又是普通人,孝父母而亲兄弟。这从他那首千古传诵的《水调歌头》便可深刻体会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它情感真挚,构思奇拔,用词传神流畅,一气呵成,想像力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胡仔在《苕溪渔隐业话后集》中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用兄弟的思念之情贯穿其中,完成这样一首伟大的作品,不能不说苏东坡兄弟之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


苏东坡感人肺腑的悼亡词和夫妻之情

苏东坡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在她深爱着的妻子因病去世后,他把亡妻安葬后,为她守墓三年,并在坟墓所在的山岗上种下几万课松树。

在某个晚上,苏东坡梦到了妻子,梦见妻子就坐在从前的小轩窗前梳妆。苏东坡梦醒后,积压多年思念亡妻之情终于忍不住流淌出来,挥笔写成一首感人肺腑、闻者泪下的悼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这首悼词,写得情深意重,真挚动人,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是苏东坡少有的伤心词,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啊!


苏东坡的咏古怀旧之词,少有人相比

咏古怀旧,是古今往来文人墨客的惯有题材,苏东坡正是个中大家,例如下面这首也是我最喜欢的苏东坡作品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念奴娇》真是苏东坡本色之作,写的气势磅礴,笔墨纵横,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对当年那场战争油然生出向往之感,又身不由己跟随着苏东坡的笔锋感叹人生如梦。

此等功力有谁可比?唯辛弃疾而已。


唐宋散文选八人,苏东坡是其中之一

唐宋八大家,文学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和王安石、韩愈他们不同,散文并非苏轼专长,即使这样,苏东坡还是能跻身其中,这不能不让人感叹苏东坡的博学多才。


且看苏东坡散文名作《赤壁赋》一个段落: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写得多好啊,人不怕财富贫乏之穷,因为有才华,有胸襟,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就如同苏东坡这样。


苏东坡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一个已经号称“词圣”、“唐宋八大家”的人,却还跨界和书法巨匠黄庭坚、米芾、蔡襄并列,这人是不是天才?我这样问是不是傻?

书法我实在是一窍不通,所以这里就评论了,历史早有公论。


名人论苏东坡

对于苏东坡的诗:《原诗》形容他的诗:“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对于苏东坡的词:“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

对于他的散文,和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

对于他的书法: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对于这样的苏东坡,我能不喜欢?

苏东坡无与伦比的才华,正直忠义的品行,乐观豁达的心胸,重情重义的秉性,都是我最喜欢的。


而他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谢谢~


文药书生


俄罗斯古典作家果戈理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早已读过多遍。人民文学出版社早年出版的《果戈里选集》及近期出版的《果戈里文集》已通读过。果戈里(1809一1852)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俄国文学中的“散文之父“。

果戈里的创作道路是从中短篇小说开始的。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彼得堡故事》。这是果戈里对沙皇时期首都生活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小说集从各个层次展现了彼得堡两种不同阶层中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穷困潦倒和痛苦屈辱,一方面是投机钻营,追名逐利的大小官僚的厚颜无耻和志得意满,花天酒地。通过对比描写,作者对不公正的社会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今天介绍一下故事中的名篇《涅瓦大街》,这是一篇暴露性很强的作品,涅瓦大街是著名的闹市区,这里熙熙攘攘,万头攒动,有衣冠楚楚的达官绅士,有花枝招展的贵妇淑女,触目皆是大礼服,花领结,蜂腰纤足,珠光宝气,举止高雅,神态自若之人…,而穿插其中的是衣衫褴褛,瘦弱矮小,满身肮脏的庄稼汉,手工艺匠……。

在这一背景下,小说的两个人物,青年艺术家庇斯卡辽夫和中尉军官庇罗科夫出现了。年轻艺术家庇斯卡辽夫是位善良,熟情,富有理想,然而贫穷潦倒的画家。他专心于艺术,追求真,善,美,他真诚地相信人的外表之美和心灵美是统一的。有一晚上他和朋友庇罗果夫中尉在涅瓦大街散步,看到一位黑发美人,不禁为之倾倒。在他眼里,这位艳美无比的姑娘简直就是天仙下凡,这等光艳照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中之佳人。在朋友的怂恿下,他紧随美人身后而去。但使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看到那姑娘的居所,零乱肮脏不堪,活象一个妓女聚合处。莫非那位美人是一个妓女?他不敢相信这是真实,也並不因此失望,他相信,像这样美妙无比的灵魂是决不会自甘堕落的,一定遭到了什么不幸而堕入风尘的。他下决心拯救这位少女跳出火坑。但经他苦口婆心,再三规劝,那姑娘就是不动心,他希望她抛弃旧生活和自已结合,组建家庭生活,可这一良苦用心却遭到女方的嘲笑和拒绝。艺术家庇斯卡辽夫所追求的美的理想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幻想破灭了,结果,他在绝望和狂乱中自杀了。在这里,作者提出了美的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问题,说明在当时这个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扼杀了,美根本不存在,那些从表面看来似乎很美的东西,其实都是虚假的,骗人的,想在丑恶的现实中寻找美,只会令人失望。

而与青年画家不同,中尉庇罗果夫是玩世不恭,寡廉鲜耻之人,他的生活目标就是寻欢作乐,在穷奢极欲的彼得堡社会中,他适得其所,如鱼得水。他也遇到一位金发碧眼女郎,他以为是位供他玩弄的妓女,于是尾随跟踪,结果发现人家是良家妇女。但他不甘心,不罢手,几次上门搭讪,挑逗,最后被女人的丈夫臭骂一顿,饱以老拳,给扔出门外。当的气得那位庇罗果夫怒火中烧,愤恨之下,扬言要控告,报复。可当他走进点心铺,吃了两个美味的馅饼后,一腔怒气烟消云散,兴致勃勃地去另找女人,参加舞会去了,而且整个晚上过得愉快极了……这位花花公子也没失眠。

两个不同的人的不同结局,这命运…“善良,正直,献身理想的艺术家在彼得堡无立足之地,而像庇罗果夫这类既无德无能,只知吃喝玩乐的庸碌之徒,却在此如鱼得水,优哉优哉。这就是旧俄时代彼得堡生活的缩影,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幻影!作者的感慨,饱含着作家对丑恶现实的愤愤不平。

仅从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确认,十九世纪俄国古典作家果戈里是伟大的,他眼光是锐利而深刻,他的艺术魅力是永恒!





浙江湖州罗林


最喜欢沈从文了,喜欢他的文笔,朴实、温暖,浑然天成,不矫揉造作。最喜欢沈先生的《边城》,像一首田园牧歌,是我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

在茶峒山城,老人带着外孙女日复一日在溪中为来往行人渡船,“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但凡事需求个心安理得,过渡人每每过意不去,总是上岸前向船上抛几个铜钱,而老人必定追上老远硬是将钱塞回到过渡人手里,有时甚至推搡得双方面红耳赤,但大家皆是善意,末了行人只好接过钱哈哈大笑地走开了,老人亦微笑着轻松地回到船上。逢上了端午节等节日,老人想有些人进城看完龙船比赛天黑还要赶回家吃饭,便比平常多渡些时间,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渡不了溪。

老人有一个天真烂漫外孙女叫翠翠,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城里船总顺顺是一个大方洒脱之人,两个儿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亦都是一等一的年轻有为的好青年,天保喜欢翠翠,派媒人两次向老人提亲,老人都回答说看翠翠的意思,而翠翠总是不置可否,傩送也喜欢翠翠,翠翠也喜欢傩送,可是少女的情愫总是难以捉摸,往往表现得羞涩而又内敛。天保得知翠翠喜欢的是老二,心中愤然,决定外出下河到外地,不幸的是意外身亡,而顺顺和傩送父子却将不幸误怪罪于老人身上。

老人已经七十岁了,自知命不久矣,一心想为外孙女谋一门好亲事,当然,顺顺家两个儿子老人都欢喜的紧,之前不知道翠翠中意哪个,后来知道了,翠翠却表现得不尽如老人的意,以至于顺顺父子对老人印象逐日变差,“老的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老人看出了翠翠像她的母亲一样有着倔强强硬的性格,所以关于婚事一直不敢对翠翠挑明,总是旁敲侧击,而翠翠似乎心里朦胧,也总是表现得漫不经心,以至于老人不得不多在顺顺方面努力。可是,老大天保的死让老人无形中背了黑锅,老人对提亲的努力也愈发成了自讨没趣,最终郁郁成疾,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随着溪边白塔的坍塌而溘然长逝。

翠翠暂且在城里杨马兵的照料下,两人依然在溪边渡船,只是少女心中多了份希冀,不知那个彼此欢喜的人儿外出何时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第一遍读,完全没有感觉,第二遍读,觉得真好,文笔清新,语言柔美。茶峒山城是一片未受世俗侵染的地方,民风淳朴,大家没有人会计较利益得失,人人怀里揣着一颗朴实浑厚的心。与现下的社会相比,可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所以往往会令人心往神驰。老人的为人,老人的敬业精神,以及老人对外孙女默默的爱,都让我觉得温情脉脉,老人的死让我有了些许的怅惘,毕竟他没有亲眼看到外孙女最后的归宿。





铁蛋不说话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最喜欢他的作品是《将进酒》。

不妨先温故一下这首诗歌,堪称中华5000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巅峰之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之所以喜欢唐代这位大诗人李白,是因为:

他具有无拘无束的性格,敢于直言的勇气和胆量;面对权贵没有奴颜媚骨,阿谀奉承;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坎坷遭遇弯腰;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尽管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但他坚持到底,不屈不挠。

为人处事,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这种傲骨、胆识、志气!

“仰面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何等的自信和从容。

“乘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多么的乐观和豁达!

他这首诗《将进酒》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性。

首先,诗句展示了他的天马行空的才华,喷涌磅礴的万丈豪情。贴上了浪漫主义的标签,贴上了谪仙人的标签。

其次,这首诗具有代表性的表现了诗人的热情奔放和对朋友的赤胆忠心。

这种大气,宽怀,光明磊落没有人能够与此相比的。

再者,这首诗里面虽有对人生的感慨、虽有苦闷和看破红尘的及早行乐的些许消沉。但是,作者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坚定信念在,那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旷达在,那种倾其所有、以诚相待的豪爽在。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示的就是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对美好人生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

当然,李白的一生中也有一些遗憾和让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这种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才是我们很多人学习的可贵品质。恰是这种人性的闪光成就了李白的伟大和独一无二,也是这种人性的光辉穿越时光隧道,照亮你我……


竹林幽听雨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她所写的哪个作品令我印象深刻?

因为本人热爱看书,所以喜欢的作家从古至今,由内到外,都是有的。不易分出到底是谁在我心里更胜一筹的。所以在这里就分享给大家一男一女我所喜欢的两位作家吧。

男作家就是大冰了,虽然他常常称自己只是个野生作家罢了。也虽然他每次出版的书籍,他的为人……常常被众人议论纷纷。

其实这其中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或许大冰作品不是很完美,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的话,但是也没一些人说得那么不堪,主要是看定位。至少当睡前故事还是很好的。

喜欢大冰说的一句:“并不指望让全世界都喜欢我,所做的一切只为让我更喜欢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弥陀佛,么么哒》里的那个玩鲨鱼的女人,让我知道了小芸豆这位传奇女子。

书的刚开头是这样的,她说:你知道吗?走遍了大半个地球,才明白这两个字多么弥足珍贵。我问是哪两个字。她轻轻地说:担心。

记得也有人评价她是个长得像林黛玉的孙二娘,那人是拍电影的,导演冯小刚。的确,很好看。

小芸豆她常常分享着环球探险纪实拍摄视频,也传递自然环保理念及动物知识科普,真好。所以被大家冠以“新锐女探险家”的称号。

要知道一个女生能成为探险家,就很不易了。她还不仅如此,她会潜水,攀岩,攀冰,打南拳,开帆船……普通女生会的绘画,弹钢琴,舞蹈……就更不用说了。常常给我们惊喜。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她不混娱乐圈,可却和众多艺人,当红明星等是好友。

分享些大冰的一些语录吧,这些都是作者多年阅历下思考的结果吧。

情义这东西,一见如故容易,难的是来日方长的陪伴。

追求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是追求的意义。

该来的、该去的总会如约发生,就像闪电消失后,是倾城之雨洗涤天地人间。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即可,不必攀缘,随缘即可,无须强求。


女作家就是三毛了,怎么说呢,都是有故事的人吧。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说的就是她了。

虽然她出版的书籍蛮多的,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真的是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

这本书里面也是有很多章节的,里面的《白手成家》,挺好玩的。

最后,也分享几句有关于她的语录吧: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知道吗,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是因为那样可以离她的心更近一些……


君好哇


国内作家喜欢路遥,他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热爱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他通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性,全景式地表现出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他是是时代的巨人,也是文学的巨人。

美国作家安德烈·艾席蒙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本书值得一读,讲的是两个同性恋之间的故事,18岁男孩爱上了比他大20岁的男人。本书把自己的心理想法以细致入微的手法描写的淋漓尽致,用词恰当,很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作者的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这段:那不是激情的火,也不是毁灭的火,而是叫人瘫痪的东西,像子母弹的火那样吸光周围的氧气,让你气喘吁吁,因为内脏受到了撞击,而真空状态会撕碎鲜活的肺组织,让你口干舌燥。

再比如:我从来没想到他的碰触会令我如此慌乱,这完全就像处子第一次被心上人碰触时的感受。

在国内,性教育不被接受,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耻辱,但是,这才是我们成长必须要修的一堂课,父母应该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要尊重男生女生,而不是避而不谈。

在国外,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只注重结果,却忽视了过程,殊不知,过程才最值得人留恋,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我们很多人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没有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多读读好书,书会告诉你答案。




邹佩


很高兴受邀来回答此问题。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是最爱。

希望回答能有帮助。

宏结岷山诗词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并原创诗词文学作品,在账号里面的文章栏目里面发表了部分诗词作品。欢迎品鉴和建议,关注宏结岷山诗词,更多干货,一起交流吧,谢谢!



宏结岷山诗词


路遥《平凡的世界》

有爱而不得的爱情,有锲而不舍的梦想,也有稀巴烂的光景。

孙少安的顽强拼搏精神,为家为孙家为双水村百姓着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让人感动。可惜跟田润叶的爱情,得不到上天的眷顾,两个不同阶级背景的人,终将天各一方。还好最后,孙少安遇到甘愿陪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贺秀莲,两个人平凡但不平庸,为梦想执着,为把家里光景过好默默奉献。而田润叶失去了少安哥后,最后在李向前失去双腿的代价下,才慢慢领悟生活的真谛。

孙少平,让我感慨最多的时,失去了能看懂他,愿意陪伴他成长,是他精神供养的田晓霞,命运残喘,多好的一对啊!田晓霞为了求落水的姑娘,最后贡献了自己,孙少平再也等不来梨花树下的两年爱情之约。

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梦想往往是美好的,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唯有不断追求,努力拼搏,才能一步步靠近美好。这个过程足以弥补内心的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