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从这场疫情来看,觉得还是铁饭碗最可靠,大家说呢?

宏常


我堂妹就是在编的公务员,自从这个疫情爆发以来,从大年初二就开始一直加班到现在,休息也是轮休的。

用堂妹的话来说,这个疫情对私营企业、打工仔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资金上的影响最大。企业一天不复工,打工仔一天都没得上班,提成和工资更是没有了。

但是,我们打工仔先别心酸,堂妹从公务员的角度去给我们分析整个事情的利弊。

1、虽然疫情对于公务员的影响看似不大。实际上是海面平静,暗藏汹涌的状态。

因为公务员在这段时间里是最忙碌的,排除医务人员在外,他们是奔赴前线的,压力并不少。尤其是当地有新增案例或者突发事件时,公务员的压力更大了。用堂妹的话说,每天都看着数据提心吊胆,等着上面发布的通知执行任务,紧张而焦虑。

2、虽然说公务员是铁饭碗。但是在大环境下,铁饭碗也不是一如既往的拥有好福利,好待遇的。尤其当整个社会都面临经济危机或者突发事件时,公务员的薪酬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务员的薪酬跟当地企业的业绩是相辅相成的。

3、公务员这个职位的天花板显然易见。人容易失去进步的动力,个人发展也受到限制。相对于来说,拿一份稳定的工资跟一个人能拥有不断的进步机会相比,谁重谁轻呢。

因此,我觉得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优缺点。身处其中才能体验它的滋味。

别再纠结这个问题了,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的。

欢迎关注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

羊仔的职场之路


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因为这次疫情,我确实感受到了在国企工作的好处。就拿大家最重视的工资和是否失业来说,我们单位在这段时间里,工资全额照发,一分没扣;企业资金实力比较雄厚,也不存在倒闭的风险。

公司通知的2月3号开始在家远程办公,坦白讲,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工作强度、工作量比平时小多了。但是,2月10号发工资时候,全额照发的当月工资。

昨天跟我妈聊语音,得知我弟春节前被厂里扣押了4000多的工资,说要去厂里再上一个月的班,这笔钱才能拿到手里。但疫情还没过去,老家那边交通管制,家里不打算让他再去了。我妈感慨,说还是国企好,不会扣发、少发一分钱的工资。

下面来具体说说“铁饭碗”这个问题。

一、一般来说,“铁饭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保障性

根据百度百科,铁饭碗通常是指通过有人事管理权的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审批、劳动局办理招工等手续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具有干部编制、工人编制的体制内工作人员。

能称得上铁饭碗的单位,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稳定性、强保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发放及时、程序规范,不拖欠工资、不随意扣发工资。

  2. 不轻易裁员,员工基本不用担心失业。比如国企,即使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通常也会采取重组合并、自然减员等的方式来维持运转,对于不得不待岗的人员,通常也会发放一定标准的工资。当然,国企下岗的情况也有,只是相对外企、民企来说,比较少。

  3. 辞退员工时候,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给予补偿。原单位曾有一个女员工,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被辞退时候,公司还是照样给了N+1补偿。

  4. 注重职工的劳动防护,能给员工较强的职业安全感。比如国企,一般都有工会,工会会监督行政班子落实职工保障的一些措施,比如按时发工资、发放福利等。公务员、事业单位更是不用说。

二、是否适合“铁饭碗”,因人而异

看到上边的那些,可能有人会说了:既然铁饭碗这么好,大家都去吧,别考虑其他性质的企业了。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铁饭碗。我的一个朋友,考上了广州的公务员,但做了两三年就辞职了。他说工资太少了,而且体制内太沉闷,一眼看到头,没意思。后来他去了深圳创业,不到一年时间,积累了很可观的财富。如今,也是几千万的身家。他说如果当初没跳出体制,这些财富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是否适合铁饭碗,确实因人而异。有些人不喜欢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比如国企,要执行“三重一大”,执行严格的工作流程和审批制度。

再说晋升问题,铁饭碗单位往往审核程序比较严格,也更看重资历。民企会有大把20多岁的总经理、总裁、董事长,但在国企,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一定的资历,几乎没可能做到高层领导。

三、随着时代发展,“铁饭碗”也会有风险

铁饭碗的稳定、可靠,也是相对而言,并不绝对。

  1. 铁饭碗同样具有履职风险。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湖北黄冈的原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因为抗疫工作不力、一问三不知,而迅速被免职。

  2. 铁饭碗同样具有失业风险。春节前,我的一个同事说他以前工作的那家央企的区域公司,因业务量萎缩,宣布裁掉1/3的员工。


所以说,“铁饭碗”的稳定、可靠也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一个人只有努力打磨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职场生存的情商,才是长久吃饭的凭仗。


闻知


是的,这位朋友说的很对。举几个例子吧!

  • 我是在个体户企业上班的,现在停工了。发工资无望,而且还要自己交社保医保。苦的很。现在家里面还剩下几千块钱了,也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没有收入的我不知道怎么度过这波冲击。
  • 我现在有点存款还算是好的。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他刚贷款买的车。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刷了一部分信用卡。现在兜里连一百块钱都没有了。他也是干临时工的。上个月工资也没有发。一家三口人加上他老爹,被封在老家村子里面了。粮食也没有了,菜也买不起。极度危险。面临着快要饿死的境地。
  • 我一个亲戚在事业单位,合同工,没编制。目前工资照发。年底发了两万多元年终奖什么的。度过此次疫情毫无压力。
  • 我的老婆是在一个私营工厂上班。买五险一金还比较正规。但是疫情发生以后,对生产影响极大。目前工资没发,也不知道能发多少。

所以说,铁饭碗还是比较靠谱的。发工资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因为国家不缺钱。建议大家都去考公务员。这样面临危机的时候才能平安度过。前几天新闻不是报道有一个女的,在微信群里晒他当官的老公,发的东西吗?你看看待遇多好啊!所以一定要找个铁饭碗的工作。

时不我待,朋友们必须雄起,才能在这个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烟言演咽


这要看什么铁饭碗,通过这次疫情隔离大家都不能出门,最好的铁晚饭应该是教师。国税。又用不用上一线去抗疫情,尤其教师,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学生放假,老师也就跟着回家等待消息。工资照发。我嫂嫂和外甥媳妇都是教师。我哥是公务员还得每天去检查包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遇到突发问题还得去处理。但教师只需要待在家里几天可以了!可是好多年轻人还不愿意当老师,总觉得这个行业没发展前途。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就可以了。难道还想干啥?是不是梦想升官发财!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天汉曙光


我作为名国企员工,在这次疫情之前,几乎每天都在为温水煮青蛙一样的工作生活和没有升职希望的岗位而不断焦躁着,辞职创业的念头每天都在敲打着我空虚的内心,但我知道自己是个思想上的积极者,行动上的拖延症患者,说白了还是没有本事,离开了现有单位和工作我可能混的会越来越底层。就这么犹豫踌躇着,疫情就爆发了。初六那天单位领导亲自打电话说考虑疫情的严重性,女同志都有孩子需要照顾,所以轮流值班先不考虑我了,至于具体复工的日子到时候再通知,先安心在家里休息吧。挂了电话我就突然思绪万千,如果我是个创业者或是私企员工可能根本不会有这种待遇,工资照发,福利照有,假期给足。单位每年都会发很多口罩,以前觉得好多余,动不动就当垃圾扔了,现在想想是真蠢。

当然如果直说透过疫情看铁饭碗是真好,还是有些片面,因为有很多成功的金领或精英人士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人家的年薪也是我们这种人一辈子企及不到的。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讲的我,如今这样很好,不愁复工的危险,不愁不开工没有收入,家庭也能照顾的周全。但人还要居安思危,不能只看眼前,疫情过去后各行业复苏了,我们这些温水里的青蛙犹如昙花一现,还是要跳出舒适圈,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未来的挑战的。


奥仁妈妈


国企稳定是没错,我只是觉得只有在外面打拼过才知道自己想要的,知道如何磨练自己,知道充实并非金钱

1.我曾在国企干过,当时感觉浑身有劲使不出,其实除了抱怨和手头那点事啥不会

2.我出来后,发展自己什么都不会,为了找工作,拼命学习,也不知道自己学习能力这么强

3.为了工作啥诚实呀!学会了会五分说十分,其实企业也不咋地,他们要啥都会还便宜,都是套路

3.工作中努力竞争,有好想法,提出建议,人家不理,可能领导认为没人吧!自己来研究,拿出成果来告诉可行性,换来的是排挤

4.终于混到部门领导,来实现自己的企图,最后其它人水平提高,不给涨薪,纷纷离职,自己由于年龄大不敢离职,你的创新影响其它部门,他们联合整你

5.最后终于被裁掉,回首一看,如果我在国企,我可以认真干自己喜欢的,挣钱不是最重要的,能干一番喜欢的最重要,这话基本无人相信

6.继续专研流行技术,终于弄明白上学的微积分,矩阵怎么用,一阵兴奋,这时听到媳妇嚷嚷,学习有什么用?不还是没工作?

7.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干出精彩,一定在国企认真做贡献,而且大量富裕时间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专业人士或专家,那时候可能会有资本或大企业给你真正的机会

珍惜吧!无论国企私企,都没有值得炫耀的,自身充实,无忧的生活最重要


IT大数据职业引路人


我是体制内员工,是的不假,工资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你知道吗,从大年初二,到今天,我已经三十多天没有回家了,传说中的每天三百给我们无缘,三倍工资,给我们无缘,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防疫,在农村一线,受着村民的不理解,暗骂,明骂,还有当面羞辱。这还不是最难过的,村口冷风凛冽,一个塑料棚,一茶瓶热水,一包方便面,我们吃了多少天,,,,,如果可以不去防疫,我宁愿俩月工资不要。但是,我们没有退缩,没有逃避,我们迎难而上,顾不了父母妻儿,顾不了偶患重病,只能坚持,别无选择,,,,,看到你发这样的问题,唉,心里有点酸楚。不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那么幸福,不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那么顺畅。


宠辱不惊59


我老婆之前在韩企,现在在中粮集团,听她前同事说,这个月开始减薪了,突然宣布的,奖金都没有了,还裁员了一些人。

我在国企,这个月到手1.2万,比我预期的要好。国企工作工资虽然不太多,还是挺稳定的。那些退休的同事经常出去玩,有退休金挺羡慕他们那个生活的。

说真的我在广州生活,国企的工作在普通人眼里挺差的,有一次我座网约车回家,跟司机聊天,后来他说他在广州科技城的某公司工作,问我说做什么的,我说我在国企工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能跟我没有共同语言[捂脸]。。。也许是我的收入都没有人家谈下一单生意的零头多,所以瞧不起我吧。

在国企久了就没什么追求,工资够用就好,未来也不用担心,撑不者饿不死的状态,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啦……



优秀青年编号动动拐


岂止是可靠,简直就是完美。

我媳妇儿在物业公司上班。年后回来,她一直在做社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前段时间,部分企业开始复工,他们单位帮业主办理出入登记卡。

她带的口罩是单位发的,同事一直都说是三无产品。一位业主大姐估计也看出来了,问我媳妇儿,你们怎么带这种口罩?

媳妇儿无奈地回道:“药店买不着,单位就只给发了这个。”

大姐听完后,也没说什么就走了。不到5分钟,大姐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把N95口罩,给媳妇儿和同事1人分了5个。

我媳妇儿非常感激,要给大姐钱。大姐人很好,说什么也不要,还安慰我媳妇儿:“我家里还有不少呢!”

媳妇儿工作的小区算是比较高端的,小区业主里有很多体制内的人。这位好心的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我听媳妇说完这件事,当时就很无语。要知道,我为了买口罩,骑单车跑了20来家药店,最终还是没买到。最后只能在一个便利店,买了几个防尘的凑合用着。


大学毕业后,家里让我考公务员,我当时还瞧不上,死活都不去。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才发现自己对体制内工作存在很多的误解。

第一,关于收入。

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工资不高,实际上他们收入一点儿都不低。在任何地区,当地公务员的收入都属于中上水平。

我有个同学,对外宣称月工资4000。而实际上,如果算上绩效,年终奖、补贴津贴、各种福利,年入10万以上。如果在私企打工,这个收入至少要在效益不错的企业,混到中层以上才能有可能拿的到。

第二,关于斗争。

这个不多说。肯定是有的。但什么样的单位,没有明争暗斗呢?

在体制内工作,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管怎么斗,都不用担心丢了工作。而在私企呢?哪怕你能力再强,只要站错了队伍,都要被扫地出门。

第三,关于能力。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流的人才在军界,二流的人才在政界,三流的人才在商界。”当时我很不以为然,现在却越来越认同这句话。

我有一个表姐夫,30多岁就坐上了某部门副局长的位置。我跟他打过几次交道,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舒服”。他思维缜密,情商极高,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在体制内混到一定高度的人,能力都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强。其实想想也知道,在几百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情况下,能够脱颖而出,能力又能差到哪呢?

第四,关于稳定。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我一直把“稳定”和“不思进取”划等号。真是大错特错。

稳定,就是稳定,和不思进取无关,而走不走出舒适圈也无关。稳定,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强,意味着旱涝保收,意味着有人给你兜底。


总而言之,体制内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就是完美的工作。无论你有没有背景,无论你有没有抱负。


最后,再多说两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疫情还没得到完全控制,有那么多人就着急复工。还说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么说吧,如果我一个月拿万儿八千的退休金,或者不管去不去工作,工资都照发,不担心被裁员,不用怕被降薪,我也不着急。

如果一直不复工,有些给人打工的底层劳动人民,因为房贷、车贷愁得睡不着觉,只能坐以待毙;而体制内工作的人,就算天天在家睡大觉,工资一分都不会少,坐以待“币”即可。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剑心职场


确实,我是私企,培训学校类型的。我们从一月十七号就开始放寒假了,一直放到正月十六。但是由于本次疫情,假期延长了,居家办公,社保公积金照常,工资只发百分之五十,但是工作时间调整为每天四小时。每天早上九点,部门开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下午五点,集团大群汇报当日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