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从医22年,武汉长航总医院科室主任确诊感染后选择居家隔离自行治疗

“疫情初期,病人不是很多,再加上大家重视不够,身边便陆续有同事感染中枪。”程光亮回忆说,“1月23日武汉市开始封城,整个疫情发展非常迅速,医护人员上班小心谨慎,气氛也很压抑。” 程光亮,45岁,武汉长航总医院肿瘤科主任,从医22年。

后来,随着感染情况加重,病人越来越多,确诊感染的医务人员也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缺口变得非常严重,工作很辛苦,但大家咬牙坚持;同时前期防护物资紧缺,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枪,所以上班也很紧张。”程光亮回忆当时的场景,感叹道:“病人太多门诊工作量太大,病房有限,很多病人收不进来,感觉有点无助。”但程光亮知道,作为白衣战士这个时候绝不能退缩,必须顶在一线。

回忆起自己被感染的过程,程光亮觉得很有可能是“工作中接触病人感染的”。

1月18日,肿瘤科病房接收了一位从感染科转来的病人,肝癌晚期,之前有干咳症状,不发热。但转来后第2天,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9.3℃,干咳加重。程医生查房后马上安排病人做肺部CT,诊断为双肺感染,结合其他相关检测考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同时,科室还收治过一位80多岁的老年病人。肺癌晚期,合并大量胸腔积液,行了胸腔穿刺置管术。有阵发性咳嗽,发热,胸部CT也考虑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给病人诊治过程中,程医生很可能因为频繁接触及飞沫传播造成了感染。1月19日程光亮出现明显干咳,头昏乏力。当晚值夜班时不断咳嗽,程光亮一直以为是感冒,吃了感冒药。

护士建议他去检查一下,因为他们医院,包括他所在的科室已经有医护人员感染。于是程光亮去做了肺部CT,考虑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属于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之后查了血常规和核酸检测,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本来应该安排住院治疗的,因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的隔离病房床位非常紧张,而且还有很多同事感染在等着床位住院。经过考虑后,程光亮决定在家里隔离自行治疗。

他把老婆和女儿送到另外一处房子居住,以免交叉感染。隔离的20多天,他保持乐观的心态,把这个病就当成一场重感冒,每天自己做饭,加强营养,吃好睡好。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只是有时在家拖地时感觉有些喘气。2月14日复查胸部CT双肺感染大部分吸收,核酸检测2次均是阴性,病情明显好转。

此时,正逢医院被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指挥部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要求收治800个从方舱医院转来的重症病人。医院急缺医生,程光亮知道后,马上报名要求重返抗疫一线,“我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身为医务人员,我有责任冲在疫情一线,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月18日,程光亮到了新成立的呼吸内科6病区隔离病房一线工作。目前感觉身体恢复得不错,除了偶尔咳嗽以外,没有其他不舒服。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全国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尤其是武汉的医护人员,包括全国各地赶来支援武汉疫情的同胞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关于疫情,程光亮和同事也经常沟通和讨论,“这个病毒很狡猾,可以没有症状,潜伏期也能人传人,在同事间尤其更要注意。”程光亮认为,目前抗击疫情成效显著,只要继续加强防控,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收治疑似病人,隔离密切接触者,我们离取得胜利就不远了。

“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这个病虽然传染性很强,但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但要早期发现,发现后要及时治疗,不要恐慌,保持乐观心态,营养要跟上,增强自身免疫力。”这是程光亮对同事的一番嘱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1月26日开始,由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母公司字节跳动,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2亿元人民币(2月20日,为了确保因抗疫而确诊感染的医务工作者都得到资助,字节跳动宣布追加捐赠人民币5000万元,将基金总额提高至2.5亿元)成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经全面启动运行。

截至2020年2月24日,基金已经为二十九批共687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资助。其中675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人获资助10万元;12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殉职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个家庭获资助100万元。程光亮是第二十三批收到基金资助的医护人员之一。

(应受资助者要求,文中程光亮为化名。)

申请方式

2.打开今日头条、抖音搜索“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

从医22年,武汉长航总医院科室主任确诊感染后选择居家隔离自行治疗

基金介绍

往期资助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