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老人说一句话,特别是老人形容自己儿女时,经常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也说明了老人心态十分乐观,作为子女儿孙都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老人也就不必太担忧。但是我们经常说的这句话,其实是一个上半句,它还有一个下半句,下半句才是整个句子的精华部分,但却很少有人知。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个历史故事。据说在明朝有一位姓罗的秀才,他在求学的过程中,就已经结婚生子,原本他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一定的功名。结果,在连续的几年考试中都名落孙山,罗秀才这才无奈的放弃了这个打算,万般无奈之下,罗秀才变去乡下教书养家糊口了。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原创 夫子说历史 2019-04-21 23:28:42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做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在古代的民间,人们经常将很多事情总结成一些有教育性的俗语,然后代代相传,用来警醒世人。在做父母的人中间,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这下半句才是这句话的精华所在,可惜知道的人不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句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俗语,做父母或者是将要做父母的都来看看吧!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的意思是,儿孙后代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福气和造化,光从这上半句并不能看出什么,这句话的精华在后半句:“莫为儿孙做马牛”。对于这句话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古代的时候,泉州有一个姓罗的秀才,由于考场失意,再加上家中有妻子和儿子要养活,因此不得不到外地的一个私塾当教书先生,很少回家。罗秀才的妻子之前家境殷实,从来没有做过家务。因此他们的儿子罗伦由于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所以没怎么读书。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和家人这一分别便是整整五年时间,后来他回到了家中,见到可爱的儿子便想着好好考一下他,但是一番提问之后,儿子说出的答案却是令他大失所望。本来他把自己未曾完成的学业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是看到儿子不开窍的模样不禁大失所望,一气之下便离家遁入空门了。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但在罗秀才走后,他的妻子却并没有放弃儿子,一直在努力培养儿子,多年后儿子终于考中状元,消息传遍了整个县城,罗秀才也特意回家探望儿子,短暂的团聚之后,分别之际罗秀才在房子外的墙上留下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意在告诉天下父母不要将自己的心思强加在孩子身上,儿孙们有自己的福气,如若没有,也是强求不来的。此后,“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农村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老祖宗大智慧

其实,虽然前半句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它的后半句才是精华。意思就是,长辈要正确的引导自己的下一辈,而不是放任不管或者进行错误的教导,不然只能是适得其反。而这句话也适用于现在的家长。纵观现在的家庭,有很多父母过于宠溺自己的孩子,疏于正确的教导,导致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反而走向了错误的人生道路,最终带来了惨重的后果。所以,家长应该掌握好尺度,不应过分操劳,也不应不闻不问,在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导之下,还应留足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你如何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