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傅佩榮:讀莊子一定不能錯過的一則寓言,原來擺脫煩惱這麼簡單

人的社會無不講求“有用”,因為它代表能力與希望,可以在競爭過程中脫穎而出。

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才華有別,往往只能在某一方面“有用”,“長於此而拙於彼”;

並且,每個社會在不同時代會推崇不同的“有用”,又有誰可以保證自己“生逢其時”?

再由長遠的發展來看,過去的“有用”到了現在,可能出現不利的後患,以致悔不當初啊!

1 多才遭忌的詩人

蘇東坡有一首詩叫《洗兒》,說得很無奈: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他只願孩子“愚且魯”,因為不聰明才不會像他一樣遭忌;

但最後還是流露出父母的天真盼望,試問這個世間有“無災無難到公卿”這回事嗎?

即使真有此事,做到公卿之後,也許正是災難的開始。

2 健康俊美不如活著

《莊子·人間世》描寫兩棵大樹,真是其大無比。

一棵是“樹蔭可以遮蔽幾千頭牛,量一量樹幹有數百尺粗。樹梢高達山頭,樹身數丈以上才分生枝幹。枝幹可以做成小船的就有十幾根”。

另一棵是“一千輛四馬共拉的大車,都可以隱蔽在它的樹蔭下。”


傅佩榮:讀莊子一定不能錯過的一則寓言,原來擺脫煩惱這麼簡單

這兩棵樹可以一直活到現在,全是因為“一無可用”。

有用的樹木早就“半途夭折於刀斧”之下了。

莊子說得興起,居然如此結論:

“所以古代祭祀時,凡是白額頭的牛、鼻孔上翻的豬,以及生痔瘡的人,都不可用來投河祭神。

巫祝都知道,這些是不吉祥的。而神人正好因此認為這些是最吉祥的。”

再怎麼健康俊美,死了又有何用?

3 支離疏的寓言

讀莊子的書,一定不能錯過“支離疏”的寓言,同樣在《人間世》中。

“支離疏這個人,頭低縮在肚臍下面,雙肩高過頭頂,髮髻朝著天,五臟都擠在背上,兩腿緊靠著肋旁。

他替人縫衣洗衣,收入足以餬口;又替人簸米篩糠,收入足以養活十人。

官府徵兵,他大搖大擺在徵兵場所閒逛;

官府徵工,他因為身有殘疾而不必勞役;

官府救濟病患時,他可以領到三鍾米與十捆柴。

形體殘缺不全的人都可以養活自己,享盡自然的壽命,何況是那些不以德行為意的人呢?”

莊子要說的意思是:

支離疏雖然不成人形,一無是處,但是反而因此活得自在。

關鍵在於他接受自己的狀況,不以形體為意。

一般人當然不會羨慕支離疏的形體,但是卻會羨慕他的遭遇,這不是肯定了“無用之用”嗎?

莊子進一步期許我們做到“不以德行為意”,放開對善惡是非的執著念頭。

那麼不是可以隨遇而安,活得較為輕鬆些嗎?

有些人在德行上也追求有用,總是在計較誰是聖賢,那不是自尋煩惱嗎?

4 無用之用的啟示

莊子多次苦勸惠施,希望他能明白“無用”的妙處。

惠施反過來責怪莊子,認為他的話毫無用處。

莊子兩度針對這一點來答覆。

一次是在《莊子·外物》中,莊子說:

“懂得無用的人,才可以與他談論有用。

譬如地,不能不說是既廣且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而已。

但是,如果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掘直到黃泉;那麼人的立足之地還有用嗎?”

惠施說:“無用。”

莊子說:“那麼無用的用處也就很明顯了。”

這一段討論的奧妙之處,有些像他們辯論“魚樂”那一段,但是更為簡潔明朗。

另一次,是在《莊子·逍遙遊》結束的部分,惠施以“無用的大樹”來比喻莊子的言論。

莊子說:“現在你有一棵大樹,擔心它沒有用,那麼為何不把它種在空虛無物的地方,廣闊無邊的曠野;

再無所事事地徘徊在樹旁,逍遙自在地躺臥在樹下。

它不會被斧頭砍伐,也不會被外物傷害,沒有任何可用之處,又會有什麼困難苦惱呢?”

莊子順著惠施的比喻,說得像是真有這麼一棵無用的大樹似的。

這種描述,讓人不免拍案稱奇。

這就是“無用之用”給我們的啟示:

第一,不追求特定的有用;

第二,化解對有用之執著;

第三,安於自身的條件;

第四,珍惜此生,知命樂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