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儿女失去父母和父母失去儿女的痛苦期一样吗?为什么?

实打实来


肯定不一样的,儿女是父母的命,是父母的精神力量,是父母的希望。可父母是儿女的登天的梯,拉车的牛。是免费的保姆。到老了还是累赘 。

我们从现实生活不难看到,先不说失去。生活中的父母是怎样对待子女的,而子女又是怎样对父母的?我们心里都有杆秤。父母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给子女,可子女大了,吃喝玩乐又何曾想起过父母。父母一点一滴凑给子女成家立业,而子女业就家成,把父母撇在一边。有了老婆不想娘,有了新家,忘记老祖堂。子女有过头痛脑热的,父母提心吊胆、日夜不离。而父母生病上床,做子女的嫌病嫌脏怕传染,扮大款、花钱请保姆。事实证明,不必多言。

最后谈失去的比较:在做子女的人群中多数对父母都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谢天谢地别拖久了。要走尽快,免得伤神又费力,还会错过赚钱的好机会。父母真的走了嘛,敲锣打鼓送温神。哎呀,任务终于完成了。当然不包括全面,只有一部分子女而已。父母如果失去了子女,尤如山崩地裂 ,晴天霹雳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从此就精神恍惚,没了精神,失去生活规律。如果能用命换回子女的活来?会义不容辞的去做,剩下余生都生不如死的活在痛苦中。以上两者能比吗?


勤修炼


儿女失去父母虽痛彻心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悲伤会逐渐减少,因为生老命死自然规律,谁也躲不过那一天。

父母失去儿女那就不一样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痛断肠,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是绝对有道理仔细。

小时候,在农村因发水灾,邻里一个姐姐领着弟弟去伊春串门,因火车不通家里都急红了眼,竟找农村跳大神的来测吉凶。由此可见,父母失去儿女是什么心情了。

父母失儿痛断肠,屋脊折断失大梁。诸君行孝时不待,中华文明要发扬。

虽然都是失去亲人,但失去儿女就等于失掉靠山,失去儿女就失去养老送终之人。这是中华民族的几千来的习俗!由此可见,父母失去儿女更要疼心的。



难寻回的青春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们的老祖宗早已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这能一样吗?

儿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这块肉无论到哪儿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的挂念至死都不休。

一般而言,儿女对父母的逝去最多一年便会从悲痛中逐渐解脱出来,因为我们知道,父母的老去是自然规律,心中纵有万般不舍,最终也只能释然而顺其自然。

世间最大的悲情和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亲眼所见许多父母都未能从巨大的失子悲痛中解脱出来,此后便于飞鸟折翅一蹶不振,并最终郁郁而终。

曾在网上看到过独生子女父母在失去爱子后,并最终在爱子的墓前双双自杀的悲剧,那种丧子之痛又岂是一般儿女逝去父母之痛所能比拟的。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我们还在孩子的时候非常依赖父母,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尤其是自己成家后,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低,对父母的感情也有所淡化。而父母则正好和我们相反,随着他们一天天老去,对儿女的思念反而随年龄而增强。

我在村里见过两位老人,各有几个儿女,当他们最宠爱的儿子因意外失去后,都没能从巨大的丧子之痛中解脱出来,人活着,心却死了,之后一直郁郁寡欢,身体迅速衰老,并最终追随他们的爱子去了。

儿女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甚至是唯一,父母虽然给了我们生命,但只是我们成长中的一个过程,甚至一个过客……


三农新视界


这个问题,其实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是很痛苦的,但是我看了大部分人所回答的都是失去一个爱自己的人比较痛苦,这是为什么呢?

爱你的人你可以变成你爱的,你爱的却不一定能变成爱你的。失去这种选择主动性是痛苦的。所以失去爱自己的人会最痛苦!会比失去自己爱的痛苦的多!

失去自己爱的人,是短痛。有的三五天,有的三五年,该忘的也就忘了。再回想时不过淡然一笑,甚至很多都会暗自嘀咕自己当初是什么眼神!

失去爱自己的人,是长痛。从明白过来自己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开始,便会一直活在悔恨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父母,只有父母的爱才最无私,最有行动力,不被多巴胺所左右,不被情绪所控制,这种爱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直到他们离去……

只有无条件的爱可以称得上最爱二字。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能无条件爱你的是你父母,你自己无条件爱的是孩子。失去孩子的父母往往是是失去生活希望那种深沉绝望的痛。这种绝望很少从父母病故的子女身上体现。

谁不害怕失去最爱自己的人,有几次我在梦中梦到失去他们而哭醒过来。我也曾经在梦里遇到喜欢的人对我无情,但我都没有痛哭,只在醒来时怅然若失。与失去亲人相比,爱情的份量实在有些相形见绌。

是爱情的话运气够好,后面还能能遇到更好的人,悔恨会消退变成遗憾。但是被人捧在手心那样深爱着的幸运,一生里也许真的只有一次。所以大部分人一错过便是永远!

人对于自己是有保护机制的,不管你在失去一个爱的人有多痛苦,时间久了什么都会忘记,留下的指数浅浅一道疤,你碰他,可能还有点痒,但是不会再痛。可是失去一个爱你的人,就像是在贝壳里装进一颗沙子,需要你自己日复一日打磨,哪怕最后会变成光滑的珍珠,只要你还活着,没人帮你取出来你就要一直忍受他给你带来的疼痛!

大部分人或者不够成熟的人爱用得到的容易程度来评估一个人或一个东西的价值,若是太容易觉得没意思,若是辗转反侧难以得到就视若瑰宝。除了钱以外,大部分东西一到手也就失去了价值。可是,人不能玩这种hard to get的追逐的游戏玩一辈子,平淡期间能够快乐相处,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有时候比脸红心跳更长久。价值终究会随着时间慢慢凸显出来,你若失去的是珍贵的钻石,时间会告诉你一切;你若失去的是普通的顽石,时间也会告诉你一切。这个世界大多是一场赛跑,聪明的人明白的早一点,固执的人懂得晚一点。

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的失去自己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但是,伤痛迟早会被治愈。但是当你失去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你一开始感觉不到悲痛,时间久了,你就会越来越悔恨,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像是穿反的毛衣,不会让你太难受,但起码不会让你爽快!

父母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而我们大多数人最爱的人往往是自己。所以,失去一个最爱你的人,永远比失去你最爱的人更痛苦。

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珍惜!





王子他mommy


我认为儿女失去父母没有父母失去儿女的痛苦期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bc400090ed6c7bf003a\

俩男宝全职妈妈


我认为儿女失去父母没有父母失去儿女痛苦。

因为正常的,我说的是正常的生老病死,父母不在了,儿女虽然痛苦,但是看到自己的儿女还小,自己的工作还要干,生活还要继续,父母走了,心里记得父母的恩情,过好自己的日子,是父母所希望的,所以痛不欲生的情况

父母失去儿女,心里的痛会伴随余生,白发人送黑发人,是难过的事是一道坎,父母会内疚没有照顾好儿女,没有替儿女分担压力,没有教育好儿女健康的生活,会有替儿女去死的想法,所以父母失去儿女痛苦会伴余生,年轻一点的再生,年老的只有孤独终老。

我姥姥九十岁走的,我母亲痛苦的时间没有超过一年,后来只有在谈话的时候才说,唉,你姥姥活着该多好,多享几年福。

我有一熟人,她儿子上高中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一夜间她白了头发,那种发自内心的痛,伤害了一家人,老公埋怨她给儿子看病迟了,从此夫妻之间也淡了,因为她变得不可理喻了,整个人的精气神没有了,提前退了休,头发是乱的,衣服是乱搭的,家里的卫生也没有想着收拾,生活一下子落在了谷底,每天批发一些小东西在学校门口卖,与其说为了挣钱,为了生活,不如说是为了热闹,为了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女儿结婚生子也没有让她转变起来,因为她们夫妻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因为什么事导致她女儿离婚不清楚,但是与她每天的生活态度应该有关系,后来,她卖东西也干不了了,这几年也再没有见过她。

所以父母失去儿女的痛会持久。


爱家胖大姐



我高兴18


人有生老病死,无法避免,自己的父母到年龄了,我们也尽孝了,也没有什么。

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作为父母为儿女所做的一切,这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爱,是无私的爱。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这两个失去最为难受的肯定是父母。2020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好好陪伴父母。


西漂三哥


不一样。

首先,儿女对于父母和父母对于儿女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儿女对于父母来说,是希望,是延续,是所有。父母对于儿女来说,是依赖,是家,是与死神之间的最后一面墙。

因此,儿女失去父母的时候,他们痛苦,绝望,但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所以基本都会走出来,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独挡一面。但是如果是父母失去了儿女,那他们的生活从此暗淡,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是彻彻底底地绝望,因为老年孤独,他们来世间走一遭,没有留下任何延续。

所以,善待父母吧,我们也会有孩子,我们也会是父母。


小芳呐123


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按照自然规律,父母年龄大了,慢慢老去,是正常的。翻过来就不行了,哪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中的一大坎。是天灾人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