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从这场疫情来看,觉得还是铁饭碗最可靠,大家说呢?

宏常


深有感触,作为一个昨天被通知不用再去上班的女性打工仔来说,铁饭碗真的真的太可靠了!


傲娇的小碎花


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因为这次疫情,我确实感受到了在国企工作的好处。就拿大家最重视的工资和是否失业来说,我们单位在这段时间里,工资全额照发,一分没扣;企业资金实力比较雄厚,也不存在倒闭的风险。

公司通知的2月3号开始在家远程办公,坦白讲,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工作强度、工作量比平时小多了。但是,2月10号发工资时候,全额照发的当月工资。

昨天跟我妈聊语音,得知我弟春节前被厂里扣押了4000多的工资,说要去厂里再上一个月的班,这笔钱才能拿到手里。但疫情还没过去,老家那边交通管制,家里不打算让他再去了。我妈感慨,说还是国企好,不会扣发、少发一分钱的工资。

下面来具体说说“铁饭碗”这个问题。

一、一般来说,“铁饭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保障性

根据百度百科,铁饭碗通常是指通过有人事管理权的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审批、劳动局办理招工等手续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具有干部编制、工人编制的体制内工作人员。

能称得上铁饭碗的单位,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稳定性、强保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资发放及时、程序规范,不拖欠工资、不随意扣发工资。

  2. 不轻易裁员,员工基本不用担心失业。比如国企,即使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通常也会采取重组合并、自然减员等的方式来维持运转,对于不得不待岗的人员,通常也会发放一定标准的工资。当然,国企下岗的情况也有,只是相对外企、民企来说,比较少。

  3. 辞退员工时候,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给予补偿。原单位曾有一个女员工,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被辞退时候,公司还是照样给了N+1补偿。

  4. 注重职工的劳动防护,能给员工较强的职业安全感。比如国企,一般都有工会,工会会监督行政班子落实职工保障的一些措施,比如按时发工资、发放福利等。公务员、事业单位更是不用说。


二、是否适合“铁饭碗”,因人而异

看到上边的那些,可能有人会说了:既然铁饭碗这么好,大家都去吧,别考虑其他性质的企业了。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铁饭碗。我的一个朋友,考上了广州的公务员,但做了两三年就辞职了。他说工资太少了,而且体制内太沉闷,一眼看到头,没意思。后来他去了深圳创业,不到一年时间,积累了很可观的财富。如今,也是几千万的身家。他说如果当初没跳出体制,这些财富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是否适合铁饭碗,确实因人而异。有些人不喜欢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比如国企,要执行“三重一大”,执行严格的工作流程和审批制度。

再说晋升问题,铁饭碗单位往往审核程序比较严格,也更看重资历。民企会有大把20多岁的总经理、总裁、董事长,但在国企,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一定的资历,几乎没可能做到高层领导。

三、随着时代发展,“铁饭碗”也会有风险

铁饭碗的稳定、可靠,也是相对而言,并不绝对。

  1. 铁饭碗同样具有履职风险。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湖北黄冈的原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因为抗疫工作不力、一问三不知,而迅速被免职。

  2. 铁饭碗同样具有失业风险。春节前,我的一个同事说他以前工作的那家央企的区域公司,因业务量萎缩,宣布裁掉1/3的员工。


所以说,“铁饭碗”的稳定、可靠也都是相对的,并非绝对。一个人只有努力打磨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职场生存的情商,才是长久吃饭的凭仗。


闻知


是的,这位朋友说的很对。举几个例子吧!

  • 我是在个体户企业上班的,现在停工了。发工资无望,而且还要自己交社保医保。苦的很。现在家里面还剩下几千块钱了,也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没有收入的我不知道怎么度过这波冲击。
  • 我现在有点存款还算是好的。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他刚贷款买的车。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刷了一部分信用卡。现在兜里连一百块钱都没有了。他也是干临时工的。上个月工资也没有发。一家三口人加上他老爹,被封在老家村子里面了。粮食也没有了,菜也买不起。极度危险。面临着快要饿死的境地。
  • 我一个亲戚在事业单位,合同工,没编制。目前工资照发。年底发了两万多元年终奖什么的。度过此次疫情毫无压力。
  • 我的老婆是在一个私营工厂上班。买五险一金还比较正规。但是疫情发生以后,对生产影响极大。目前工资没发,也不知道能发多少。

所以说,铁饭碗还是比较靠谱的。发工资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因为国家不缺钱。建议大家都去考公务员。这样面临危机的时候才能平安度过。前几天新闻不是报道有一个女的,在微信群里晒他当官的老公,发的东西吗?你看看待遇多好啊!所以一定要找个铁饭碗的工作。

时不我待,朋友们必须雄起,才能在这个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烟言演咽


这要看什么铁饭碗,通过这次疫情隔离大家都不能出门,最好的铁晚饭应该是教师。国税。又用不用上一线去抗疫情,尤其教师,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学生放假,老师也就跟着回家等待消息。工资照发。我嫂嫂和外甥媳妇都是教师。我哥是公务员还得每天去检查包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遇到突发问题还得去处理。但教师只需要待在家里几天可以了!可是好多年轻人还不愿意当老师,总觉得这个行业没发展前途。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就可以了。难道还想干啥?是不是梦想升官发财!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天汉曙光


我作为名国企员工,在这次疫情之前,几乎每天都在为温水煮青蛙一样的工作生活和没有升职希望的岗位而不断焦躁着,辞职创业的念头每天都在敲打着我空虚的内心,但我知道自己是个思想上的积极者,行动上的拖延症患者,说白了还是没有本事,离开了现有单位和工作我可能混的会越来越底层。就这么犹豫踌躇着,疫情就爆发了。初六那天单位领导亲自打电话说考虑疫情的严重性,女同志都有孩子需要照顾,所以轮流值班先不考虑我了,至于具体复工的日子到时候再通知,先安心在家里休息吧。挂了电话我就突然思绪万千,如果我是个创业者或是私企员工可能根本不会有这种待遇,工资照发,福利照有,假期给足。单位每年都会发很多口罩,以前觉得好多余,动不动就当垃圾扔了,现在想想是真蠢。

当然如果直说透过疫情看铁饭碗是真好,还是有些片面,因为有很多成功的金领或精英人士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人家的年薪也是我们这种人一辈子企及不到的。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讲的我,如今这样很好,不愁复工的危险,不愁不开工没有收入,家庭也能照顾的周全。但人还要居安思危,不能只看眼前,疫情过去后各行业复苏了,我们这些温水里的青蛙犹如昙花一现,还是要跳出舒适圈,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未来的挑战的。


奥仁妈妈


从这次疫情,一下体验到副业或者福副业的重要性了。

多少人在家里没收入的时候,做副业的人照样一直有收入。副业刚需是2019年的名词,很多人都不屑一顾,可是疫情期间,你会发现朋友圈都是在做副业的人,满满的都是,为什么呢?因为都没钱了。很简单的道理,都穷了,没收入了,很多家庭的存款支撑不了多久的。

所以副业一下重要了。

我自己也在做副业,通过副业去年赚了三十多万,翻身农奴把歌唱。把债务也都还清了。

今年疫情,无所谓,每天都有千八百的收入,不在乎这些。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个副业去做的。

加油兄弟们。


拼命的Li先生


确实,我是私企,培训学校类型的。我们从一月十七号就开始放寒假了,一直放到正月十六。但是由于本次疫情,假期延长了,居家办公,社保公积金照常,工资只发百分之五十,但是工作时间调整为每天四小时。每天早上九点,部门开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下午五点,集团大群汇报当日工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hsl


疫情期间对于实体行业的打击是几乎致命的,实体行业无法复工,收入来源丧失,而老板还要付员工工资,水电、房租等各种成本,现金流吃紧,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我的朋友老张是从事居委街道工作,疫情期间从初一开始一直上班到前几天才休息,街道工作其实也是算铁饭碗,稳稳定定,每个月工作量稳定,只要没有突发事情,平时很少加班的,工资也还过得去,不算高也不算低,大概有4000多元,之前老张经常给我们抱怨说:体制内的工作想升职很难,要加薪也很难,所有的标准都有框架去约束,没到那个资历就算有关系也不能升职。


老张之前还羡慕我们这些在事业单位之外工作的人,说我们人工高福利好,每年都有固定加薪水,不过这段时间新闻都在报道,很多企业主疫情期间生存压力加大,导致老板们都在降薪裁员,结果,他又庆幸自己在体制内工作,不受波及。


从这场疫情来看,觉得还是铁饭碗最可靠,大家说呢?


1、铁饭碗是可靠的


我个人觉得,在此次的疫情事件中,铁饭碗的确是有一定的优势,起码不会裁员、减薪,哪怕是暂时不复工的大型国企单位,他们在家中休息也会正常发薪水,这个是很令人羡慕的。相反,有部分企业主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减薪、裁员甚至倒闭,他们也无能为力。


疫情期间会加速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些企业本来就岌岌可危,待疫情到来时抗风险能力自然更低,那就更容易被市场淘汰掉。


2、企业其实也并不是不可靠


这个不可靠是相对的,国企有国企的好处,私企也有私企的好处,因为国企也有下岗员工,国企经营的不好也会合并、淘汰、倒闭,这个是自然的市场规律,只是有些时候国企抗风险的能力更胜一筹,我们可以看看阿里、华为等等一些优秀的企业,他们的薪水收入比国企要高好几倍,福利也比国企好,所以这样对比其实不公平,因为大家各有优势。


关注@令狐开讲了,专注职场领域,致力于让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开讲了


大姑家有两个女儿都上班了,表姐在前几年考上公务员,在县里的财政局上班,工资收入虽然不算很高,但是稳定,嫁给了我们当地公安局的一个刑侦警察,两人工作稳定,大姑对他们放心满意。

只是小女儿让大姑有点操心,去年家人都劝她也和姐姐一样考公务员或者考个教师资格证回来当个老师,但是表妹不安于去回到自己县城,而是直接去了大城市上海。

春节以后,表姐所在的财政单位很快复工了,并且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需要协助卫生局做好防疫人员补贴工作。而在上海上班的表妹因为企业迟迟不能复工,没有到岗上班,公司就当放假,没有收入。宅家将近20天,在这段时间,大姑又是逼婚又总是拿她和姐姐作比较。

“你看当初让你和姐一样,当公务员或老师多好呀,这毕竟还是铁饭碗呀!偏偏要跑去上海折腾”,大姑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能在政府部门上班,都有一口饭吃,而且说出去都有体面,左邻右舍常常夸大女儿工作如何的好。

表姐反而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虽然自己是公务员,其实工作并不轻松,尤其疫情当下,每天都要加班,不然事情根本做不完。

表妹感觉自己在家都快被逼疯了,准备和大姑撒谎,公司已经要提前复工,过两天就要去上班……

所以,作为一名公务员是铁饭碗,很可靠没错,但也有很多难处外界所看不到的。简单分析下这个“铁饭碗”的利弊:

1.公务员稳定,这个没得说。公务员很稳定,通过这次疫情,应该看得更明显了。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不能正常复工,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 只能给员工降薪甚至无薪,被裁员的可能性还非常大。而在政府上班的公务员,根本不会遇到类似情况。另外,公务员不仅福利好,而且越老越吃香。很多人年入几十万,抵不过公务员到了50多岁还有份稳定的工作。

2.公务员虽然稳定,但一点也不清闲。我们大部分对公务员的工作印象,就是上班喝茶看报纸。先不说现在报纸没地方看了,喝茶也要看时间。即使碰到一些比较清闲的部门比较清闲的岗位,那升职表现的机会也没有。而现在大部分公务员也需要经常写各种报告心得,上班要提前下班要延后,天天忙得跟狗一样。遇到一些岗位,比如执法工作,那真是天天上山下河的……

3.发展受限,一眼望到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一辈子都是科员,真正能混到处级以上的非常难,所以非常少,多数人是以科员身份退休,职业发展受限,所以从一开始,基本是一眼望到头。

总之,疫情当下,有个铁饭碗固然不错,但是是否真的想要这份工作,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人特点和家庭情况来参考的。如果不喜欢一份安稳工作,喜欢去外面闯闲不住的人,那公务员对他来说就如坐针毡,而家庭关系如果不能提供一些便利,那基本是一眼为望到头。


大海里的方舟


岂止是可靠,简直就是完美。

我媳妇儿在物业公司上班。年后回来,她一直在做社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前段时间,部分企业开始复工,他们单位帮业主办理出入登记卡。

她带的口罩是单位发的,同事一直都说是三无产品。一位业主大姐估计也看出来了,问我媳妇儿,你们怎么带这种口罩?

媳妇儿无奈地回道:“药店买不着,单位就只给发了这个。”

大姐听完后,也没说什么就走了。不到5分钟,大姐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把N95口罩,给媳妇儿和同事1人分了5个。

我媳妇儿非常感激,要给大姐钱。大姐人很好,说什么也不要,还安慰我媳妇儿:“我家里还有不少呢!”

媳妇儿工作的小区算是比较高端的,小区业主里有很多体制内的人。这位好心的大姐,就是其中之一。

我听媳妇说完这件事,当时就很无语。要知道,我为了买口罩,骑单车跑了20来家药店,最终还是没买到。最后只能在一个便利店,买了几个防尘的凑合用着。


大学毕业后,家里让我考公务员,我当时还瞧不上,死活都不去。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才发现自己对体制内工作存在很多的误解。

第一,关于收入。

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工资不高,实际上他们收入一点儿都不低。在任何地区,当地公务员的收入都属于中上水平。

我有个同学,对外宣称月工资4000。而实际上,如果算上绩效,年终奖、补贴津贴、各种福利,年入10万以上。如果在私企打工,这个收入至少要在效益不错的企业,混到中层以上才能有可能拿的到。

第二,关于斗争。

这个不多说。肯定是有的。但什么样的单位,没有明争暗斗呢?

在体制内工作,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管怎么斗,都不用担心丢了工作。而在私企呢?哪怕你能力再强,只要站错了队伍,都要被扫地出门。

第三,关于能力。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流的人才在军界,二流的人才在政界,三流的人才在商界。”当时我很不以为然,现在却越来越认同这句话。

我有一个表姐夫,30多岁就坐上了某部门副局长的位置。我跟他打过几次交道,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舒服”。他思维缜密,情商极高,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在体制内混到一定高度的人,能力都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强。其实想想也知道,在几百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的情况下,能够脱颖而出,能力又能差到哪呢?

第四,关于稳定。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我一直把“稳定”和“不思进取”划等号。真是大错特错。

稳定,就是稳定,和不思进取无关,而走不走出舒适圈也无关。稳定,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强,意味着旱涝保收,意味着有人给你兜底。


总而言之,体制内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就是完美的工作。无论你有没有背景,无论你有没有抱负。


最后,再多说两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疫情还没得到完全控制,有那么多人就着急复工。还说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么说吧,如果我一个月拿万儿八千的退休金,或者不管去不去工作,工资都照发,不担心被裁员,不用怕被降薪,我也不着急。

如果一直不复工,有些给人打工的底层劳动人民,因为房贷、车贷愁得睡不着觉,只能坐以待毙;而体制内工作的人,就算天天在家睡大觉,工资一分都不会少,坐以待“币”即可。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