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书法如何区分好坏,以及是不是江湖体?

化心之化心之化心


你所说的书法 是指 古今有代表性、被后人推崇学习的字体; 江湖体 正好相反,是指未曾花时间学习书法,写的字没有书法的影子。

一个人经过长年书法学习,大量阅读碑帖,对古今有名字体的笔法、结构 自然而然会牢记在心。

读一幅作品,如果与心中古今书法影像 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说明书者有书法方面的修养; 如果 与古今书法毫无交集,完全是书者自创的字体, 这就不是优质的书法作品。

判断一幅作品的优劣,是长年积累起来的一种能力, 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循,自然也不能 传授给他人。




雅吟画牡丹


今日的书法圈,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点画结字写得很规矩,有人会说你是字匠、打印体;写得有新意,有人会说你是江湖体。但凡是古人随意写在瓦片上的字,都会被视作书法珍宝;而对于今人用心写出的好作品,却鄙之如粪土。不管懂或不懂,都喜欢发表意见。一些专家讲理论夸夸其谈、玄而又玄、高深莫测,一提笔写字就会把人丑哭。

书法是文化的,情怀的,也是技能的,技艺的。不同的书学积养,不同的审美偏好,对书法自然有千万种不同的观点、态度与主张,自然有千万种不同的鉴赏审美体系。就比如书法中的江湖体。

一般意义上,江湖体是指未经系统碑帖之学,笔法字法缺少法度支撑或源流因循,不等合一般笔画结字规律的书法体式与风格。

江湖体与学院派,庸品与珍品,其实往往在一线之间、一念之间。成者王侯,你的别具一格的创新成名了,被认可了,你就成了王者,反之,你就沦落为江湖体。篆隶盛行的年代,钟繇的楷书是不是江湖体?唐楷一统江湖的年代,宋意是不是江湖体?我想那时那地,肯定也有不少人称其为丑书、江湖体吧。

精英论为何没道理,是因为错在了历史观。书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好看就是王道,被大众接受就是生命力。一千年之后,刻在石上的字会杇,印在书上的字会烂,专家的话不必太当回事,真正的好东西在大众的心里,这样才能经典永流传。

如何评判书法优劣,如何区分是否是江湖体,在于个人的书法学养,也没有准确的标准体系,道理自在人心。学得越多,越知其优劣,学得越深,越远离江湖。

闲谈。


抱庸詩書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无行的舞,无图的画——美不胜收。

我们都知道下面这些大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作:王義之的行书《兰亭序》、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怀素的草书《自叙帖》、赵孟頫的楷书《胆巴碑》、苏轼的行书《寒食帖》、米芾的行书《蜀素帖》、赵佶的草书《千字文》……

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以上这些书法都是被公认的传世之作,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笔法精到、墨法讲究、结体周密、章法协调、气韵生动、意境高远,总体堪称完美;同时又别具一格:有的变化丰富,有的圆润饱满,有的骨感硬朗,有的柔中带刚,有的率性洒脱——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文采、风度、情感和精神。这就是好的书法。好的书法让人百看不厌,令人深受鼓舞,给人美的享受。

我们评判书法的好坏与否,就看:笔画是否规范,墨色是否恰当,构思是否严谨,整体是否统一,形神是否兼备。否则就不是好的书法。

所谓江湖体,根本算不上书法,有的字不像字画不像画,胡编乱造、不讲法度,看不出有书法的功底,简直是投机取巧、华众取宠,如此糟粕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赵孟頫的《妙严寺》。


芳菲柏慧工作室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对于江湖体,其实它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至少现在是,当然,首先技法笔法上的优劣,整副作品的布局等一些硬性条件是区分江湖体的一个最明显的,也是最广泛的标准。

如果要深层次的话,那就先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何为江湖体?按照字面意思的解释是江湖人士之字体,的通俗的说就是野路子,自然对应学院派,正规军之类,整个书法史的发展,书法首先是古代的精英阶层所衍生出来的玩物,再经过多年的普及与发展而形成,精英阶层自然是看不上普通百姓的,所以初步得出结论:正规军为了与野路子相区别,故称不入流之笔为江湖体,也就是这个标准是学院派所制订,自然掌握话语权。

当今书坛还有一种很神奇的书体曰展览体,就是瞄准国展动向和评委口味,跟风去创作的一些作品,比如前几年国展行草书盛行,写行草书能增加入展的几率于是很多所谓的野路子去跟风根据评委的喜好习练一些评委想看到的东西,如果入展,自然便是由野路子变成了正规军,入国展一次可以获得加入中国书协的资格,自然可以以书法家自居了,但是这种为名利的所谓“书法”,其实个人认为就是一种变种的江湖体而已,即时它写的很精细,或者在技法上毫无瑕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今书坛上的“丑书”。,丑书指一些名气很大的书法家人越老字越丑的现象,可能外行人就会不理解为什么那么丑别人还说好,会把它和江湖体相提并论,首先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不矫揉不造作,二是笔意的日趋老辣,三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个外行人可能就不怎么看的出了,可能更多的感到不好看,或者仅仅是有感觉而已,例子可以看看颜真卿青中老年三部曲:多宝塔碑,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当然,现在书坛上那些为丑而丑,甚至连字的结构都乱改一气的书法可不能和这个相提并论哦,那就真的是江湖体辣~

总结一下,技法不足,不重视传统,哗众取宠,为名为利的的书法作品,皆可称之为“江湖体”。

至于判断,除了技法上的硬性标准之外,其他的真的就是仁者见仁了。

唔~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如果以后想到了再补充吧,毕业几年了没摸过理论,都快忘光啦

2、

这个问题其实很严肃的,但不知怎么觉得很不能收敛姿态,大概想起了郭德纲的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标准当然有。书法的好坏,比个什么?大致是比在大家都得笔、会用笔的前提下,对于起行止细节了如指掌的程度。当然越丰富越可玩赏,谁的笔下繁杂细腻,谁胜出一筹。但前提是大家都得笔。就是常说比喻,都是纯金,再看雕工。铁的镀铜,就不要拿上来了。

这个标准有,但并不是人人可见,所以人以为标准模糊或者无标准。最贴切的是中医把脉,要学要练的,从未见一个人随意把一下,然后说你这个脉象好,很流畅;或者说这一下好,跳得很有力,外行谁也不敢开这个口。但到了书法怎么就忘了呢?常见的评论就有,这件不错,很潇洒;这一笔很好,很有力量。我真想捧着他的脸蛋,盯着他的大眼珠子问他,哪儿?你看见了?哪儿就有力量了?

标准有,要学的,看不懂,就多看。与人相处,初时是颜值,久了不就见心肠了么?字也一样的,莫着急评价,朝夕相对,看它三个月,其好坏自然呈现,如日出雪消,这个感觉每个人自己知道的。

3.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

江湖体不是书法!

江湖体不是书法!

江湖体不是书法!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真的不是拿毛笔沾着墨在纸上bia就是书法了。题主问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题主对于书法还不甚了解,这样就很难办了,因为这样题主就不太容易从作品本身来判断。毕竟什么枯湿浓淡、结体行笔、经营位置都是要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后才能判断的。

不过有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方法就是从书家本身去判断,真正的书法家和江湖书法家的区别就像科学家和所谓的“民科”的区别一样巨大。而书法家和江湖书家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是献身于艺术一个是招摇撞骗。

首先我们可以先从履历上判断:

著名的艺术院校(如国美、央美、艺术研究院)毕业,书协会员,参加过国展或者是兰亭展,在著名院校或者是画院任职。这些履历是硬通货,是有质量保证的。

而江湖书家的履历中则是充满了假大空。所参加的机构必是以宇宙、世界、华夏、华人等为前缀,所担任的职务必定是理事、院长、终身名誉教授,所获得的成就最次也要和王羲之齐名,所拥有的头衔必定是某某王、某某第一人、某某创始人。一切都围绕着以唬人。

其次从专业方面来判断:

真正的书法家必定是学有师承,书法从临帖中来,以古为师,博采众长的。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途径,真正的书法家都是十分重视临帖的,临帖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功夫,然后再从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面貌。

而江湖书家你和他谈临帖他必然嗤之以鼻,中华上下五千年就他写字属第一。什么颜褚欧虞,什么苏黄米蔡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之前我有把他们类比作民科,假如书法家是在实验室里钻研一辈子然后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了些许小发现,那江湖书家就是坐在家里脑袋一拍发明了永动机。

低档的江湖书家很好判断,什么写个佛字把单人旁画成一个和尚、写马字画个马头、写鹰字画个鹰头、写龙字必然拖个长尾巴这种不伦不类、非画非书的直接pass。

中档的就在写字方式上做文章,一个个都是优秀的杂技演员。什么口书、脚书、性书、咯吱窝书、倒立书、双手书、女体书、写反字、书写时大吼大叫、打拳跳舞的等等都是牛鬼蛇神。

再高档一点的就伪装的非常6了。长发飘飘、对襟小口、檀木手串、老神在在做高人装。一出手便是行书大草,笔走龙蛇气吞天下。对付这种江湖书家就要考验眼力和对书法的了解了。江湖书家没有深厚的功力,写出的字来不讲章法、用笔简单、绵软无力、错字频出,只要对书法有了解那都是清晰可辨的 。

至于题主说的书法大家将江湖体称为书法作品,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塞了足够多的钱(微笑)。楼上履斋兄类比中医的例子十分贴切,大家都是医生,号出来的脉大都八九不离十。真要做出给男人号个喜脉出来的事情那就说明睁眼说瞎话获得的利益比砸招牌损失的来的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博主有所帮助!





任秋山


一般意义上,江湖体是指未经系统临摹学习,笔法字法缺少法度支撑,不符合一般笔画节制规律的书写风格。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无形的舞,无图的画,美不胜收。

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有被认为公认的传世之作,有共同特点是笔法精到,墨法讲究,结构周密,章法协调,气韵生动,意境高远,堪称完美。

好的书法必须遵循必然的运笔规律,节制形态,然后不断的写出自己的阅历和对书法的理解。当然这些创作一定要基于对书法的基础理解。

评判书法的好坏标准,主要看笔画是否规范,墨色是否妥当,构思是否严谨,整体是否统一,形态是否兼备,否则就不是好的书法。江湖体,有的字不像字,胡编乱造不讲法度,看不出有书法的功底,简直是哗哗众取宠,投机取巧。如此糟粕必将被时代遗弃。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无数书法家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他们的作品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自然也成为了书法的经典,是无数学书者不断临摹的法帖,他们的书法作品是世界真品。





呆小石书法屋


书法如何区分好坏,以及是否江湖体,是牵涉到书法本质特征的两个问题,即一个是否的问题,一个优劣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书法是从毛笔字书写体中升华出来的反映人格的汉字笔墨艺术,怎样才能从毛笔字书写中升华?按笔法写就能升华。不能升华的毛笔书写就是叫俗书,俗书就是毛笔书写的所有字体,无论实用的还是显摆的,写得好就叫馆阁体,写得不好看就叫丑书体,写得很做作就叫江湖体。如果找到了笔法的诀窍,按笔法来写毛笔字才是书法,古人称法书,也叫书势、书道。

第二个问题是艺术性问题,按笔法写才会有艺术性。为什么按笔法写会有艺术性?因为笔法就是运腕中锋写出生动有力的笔画,这样把字写活了才会有艺术性。但是由于笔法掌握和发挥的区别,以及功力造诣的深浅,就区分出书法的好坏了。清刘熙载把学书法分为高低两个阶段:不工求工是初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就是说按笔法写书法先学规范了,临帖很像了,还不行,只是奴书。还要把字写出个性,即创新了,写独特了才上台阶,所以区分书法好坏不能仅看字形的美丑,要看笔法能否把字写活。就是苏轼所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如果写字豪放而无法度和妙理,就是江湖体和丑书!











王乃栋说书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就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一个问题了,但是关于好与坏的,一个艺术作品是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的,因为每个人的欣赏水准都不一样,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的话,业内人士一眼就能从笔法调锋上,认出来是什么字体,学的那一家那个门派,而江湖字体呢,无门无派纯粹为了好看,博眼球,但无含金量有局限性。


逆风飞翔的


书法如何区分好坏,也就是怎么样欣赏书法。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悟空回答中已经有过描述,下面我也会做一个简述;至于是不是江湖体,这个需要对江湖体做一个相对的定义,然后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第一、如何欣赏书法的好与坏

书法的欣赏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一种就是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得见的;第二种就是自己能感受到的。

这两种方法一种是有形一种则是无形的。

眼睛能够看得到的就是像:点画、结构、章法等方面的内容。

1、点画

好的一幅书法作品,它的点画形态总是优美的,点画之间的映带总是自然的、生动的,点画本身就是厚重有力的,如果是不好的书法作品,它的点画就是虚浮、呆板、松散,丑陋。

2、结构

好的作品,它的结构能够做到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不好的作品,它的结构就不协调,无法度,拘泥或者过分的狂怪。

3、章法

好的作品章法方面能够做到:行间要贯气,字与字之间要上下照应,大小错落,欹正相生,一定要有协调的节奏感;而不好的作品,一定是没有按照章法的基本要求,自作主张、野乱狂怪,或者毫无生气、布若算子、大小一律。

上面所讲的这些都是从有形方面,也就是肉眼可以看得见的方面进行描述的。至于无形方面也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也就是说只能从个人的感受上来体会。

书法理论上有这么一句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一幅书法作品,其本身就是书写者的精气神的体现。如果一个人生性沉着朴实,他就不会有轻薄、浮华的作品,一个浮躁的人,他的作品也不会拥有沉稳、厚重的风格。

因此无形方面只能因人而异,毕竟个体的审美各不尽相同。

第二、江湖书法。

对于江湖书法的定力,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般学习书法的人会将不讲究笔法,过于狂怪,哗众取宠等这些安插到江湖书法上。

其实江湖书法,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字画结合

这里所谓的字画结合,并不是像传统的国画那样,把字当做题款,而是他把正正经经的中国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像大家常看到的“江湖龙”,它不是写出来的,它是画出来的。

2、造作、狂怪

好好的汉字结构规则不去应用,一定要将汉字进行变形到出人意料的那一种程度。

还有甚者将毛笔的书写去仿造其它的书写工具的效果。完全将笔法与汉字结构规则弃之不顾,目的只是为了吸引眼球。

总之,

书法鉴赏的好与坏,主要的关键还是在于鉴赏者本身的脑中存货问题。如果你的脑中所存的碑帖数量够多,书法理论水平够高,自己动手能力够强。那么去欣赏一幅作品的时候,很自然的经过对比就能判断出一幅书法作品的好与坏。


书法有云


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要讲究艺术规律,比如整体的气韵,主次、大小虚实,还有整体的形式以及内部的穿插呼应等等。除了字本身的书写基本工资外,主要是以些艺术的处理手法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书法基础基本功能是书写的法度,这里面讲究书理法度,像其他艺术作品都一样,讲究整体的气韵、气象。从技法上讲究书写的技巧,以点线面的相互的配合和使用,讲述规律是书法本质的内美和外面的形式及完美形成内外统一,比如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与行之间的对立以及相悖,甚至是单独本字内在用笔的讲究书法用笔,然后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形成整体的气象。其实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在视觉上非常舒服。能能把书法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觉到一种感情和气氛在里面。她也许是苍茫的,也许是悲伤的,也许是凄凉的,也许是兴奋的,整篇的书法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感情。



当然,弱一些的书法,它没有这么多讲究,只是讲究形式统一流畅,而不讲究里面的对比区分,以及艺术的美感。形成了固定的套路,过于表现形式和书写的技巧,而不注重内部的艺术美。在用笔上缺乏变化力度,经不起推敲。
其实书法的优劣的书法一看便知,稍微分析便可从墨色、用笔、粗细、快慢、巧拙、关系、节奏、平衡等等看出。若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ba0000f6d66c94fa4a\

李民华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书法高手,面对的书法作品只有3种情况,第一种是古人的书法字帖,第二种是现在书法家的作品,第三种是自己的书法作品。

针对这三种书法作品,现在做不同的阐释:

第一、古人书法作品

古人的书法作品,也并非全部都是精品。虽然我们说古人的书法作品比当代人来说水平肯定是高出一大截的。但是古人的书法作品也不一定全部都是精品。因此,对待古人书法作品,要想判断其水平,需要有一定眼力和鉴赏能力。

而我们说这两点恰恰是初学书法的人所不具备的。因此,这就是一个矛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注意一下三点即可:

(1)看名气

首先我们看书法家的名气如何。比如你要挑选一个书法字帖,一个人是欧阳询的书法字帖,一个是黄自元的书法字帖。我们姑且不论这两者书法水平如何,就单单从名气上说欧阳询的书法名气肯定是大过黄自元的,因此挑选字帖,就选欧阳询绝对没错。

这其中依据就是,这些书法家其实已经过世了,人们在评价他们的书法成就的时候,可以不用太过顾及其他非艺术的因素,而可以单纯的就艺术水平论艺术水平,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

(2)看评价

这个评价既包括现代人的艺术评论以及古人的书法评论。但是优先看古人的书法评论。因为现代人很多艺术评论是出于非艺术的因素做出的。有些是为了自己在该领域既得利益发言。而古人就不会这样,因为古人很少有靠书法写字赚钱的,因此评价更接近于艺术方面。

那么评论主要看什么呢?看好评和差评。你首先要看对这个书法最差的一个评价是什么,然后衡量一下这个差评你说否可以接受,可以接受就选择它的书法作品,你觉得这个取缺点你不能容忍就不要挑选。

就好像我们购物、看药物说明书一样,我们购物喜欢看网友评论评价、买家秀,就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个商品最真实的缺点是什么。因为只要是商品,就必然有优点,优点不是你需要挖掘的东西,因为商家会迫不及待的告诉你,但是他不会告诉你这个商品缺陷在哪里,因此需要你自己去找。

同样药物也是此,很多疗效相仿的药物之所以会分成很多种类,是因为他们的成分以及不良后果对应不同的适用人群,这就需要你把缺点了解之后做判断。

比如我们要学习行书,可以选择王羲之的行草学习,也可以选择颜真卿的行书学习。因为他么两人名气是旗鼓相当的,因此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了解他们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做判断。

王羲之书法有缺点吗?虽然说有一些,但是基本上属于鸡蛋里面挑骨头。当然也不能说不存在,只能说勉强成立。比如很多人批评王羲之书法太过柔媚、太过文弱,没有阳刚之美。

这虽然算不得王羲之的缺点,但是仍然可以看做是一个王羲之的特色。如果你是喜欢阳刚书法风格的人,可以选择不学习王羲之。去学习颜真卿也可以。

颜真卿的书法,米芾等人曾经吐槽说就像田间插秧的大汉,粗俗鲁莽,没有文人气质。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颜真卿书法阳刚壮美的原因,因此你如果不喜欢阳刚书法,就可以不选择颜真卿书法。

(3)听取书友和前辈的经验来选择

学习书法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书友很有必要。可以看一下你的书法朋友是怎么选择字体的,然后可以找一些书法大牛,征询他们的建议,他们学习手法很多年了,必然有一些经验,这些都是很好的参考。

第二、现代书法家的书法水平

现代书法家的水平,说句实话,真的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的书法很好,书法素养。文化素养都很高,而且艺术理念也比较好,有些书法家的书法水平一看就很水,而且基本上缺少功夫,只是靠市场炒作起来的,这样的书法家的书法就不高了。但是我们怎么判断呢?

我认为有以下3点需要关注:

(1)看他对传统的了解程度

虽然这个传统,主要指书法的经典作品、古人书法作品。但是其中也包括对于古代文化的一个了解,尤其是国学传统,因为很多书法作品,其精神寄托很多根源就是来自士大夫阶层的世界观、天下观。然而这些以兼济天下、逍遥人生为人生取向的士大夫,其精神依归仍然可以在传统国学中寻得本源。如果把这些东西了解了,就对于我们了解一些书法作品有很大帮助。

(2)看他对西方艺术的了解

一个人,如果能够学贯中西,说明他的视野、胸襟是足够大的。而这样的一个大视野,必然会对他的书法创作产生很多影响。

中西方思想的一个对立碰撞,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艺术火花,而中西两端思想更像一个不断向着两个方向拉扯的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橡皮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展,因此其张力也就显现了出来。

所以,如果一个书法家能在对传统了解很深的同时,也对西方艺术做一个深入考察,那么我想他的书法实践一定不会太差。

(3)看他为人处世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人品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书法成就好坏。但是从间接来讲,字如其人,一个人的书法品行,在他的为人处世方面就有端倪显现,因此一个人只要行的正、立得直,艺术造诣深厚,那就没有理由说他的书法作品不好。

第三、自己的书法作品判断

我们常常讲这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确实不知道自己的书法怎么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其他人能给你一个指点,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客观认识,否则我们自己很容易就低估或者高估自己的书法作品水平。

先看整体布局、色泽等外形式是否统一协调,是否吸引人。书法本身最先入目的是总体布局(章法),整幅楷、隶、篆有些类似团体操,要求整齐;行书象列队便步走,要行气贯通;草书则是腾跃蹁跹的舞蹈,要求浑然一体,杂而不乱。

一幅作品,使人首先受到感染的是它的色泽,纸墨、印泥、印章的质量不好,虽不决定字的好坏,但影响作品的效果。再看局部细节(笔画、结构、笔力、节奏等)是否有功力有变化,是否生动。点画是字的建筑材料,质量必须优良,写字不讲究基本笔画,等于随便捡些树枝石块,用烂泥堆房子一样。

书法作品由单个汉字组成,单字由多种笔画构成,每一种笔画又有多种形状,组合几十种不同形状的线条,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画面。外形上有长短、粗细、方圆、曲直等,构成上有横竖、正斜、纵横、转折等,硬直而刚,软曲而柔,丰厚而腴,纤细而秀,圆润而温文,粗糙而狂放。每一笔画的完成,都分起、行、收三步,起笔有方圆尖和藏露变化,行笔的轨迹最好厚实而有立体感,收笔宜干净利落。结体的基本要求是:楷、行、隶、篆平中求险,不能写得过于平板,草书险不失正,不能写得于过于狂怪。

同样一种字体,同样一个字,同样的笔画配合,一人写出来有一人的面貌,好比五官躯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部位,并不妨碍人各有其独特的容貌和体态一样。看单个字是不是写得好,除笔画和间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笔力,笔力强如人精力旺盛,笔力弱如人萎靡不振,力的表现有外露和含蓄两种,外露适宜表现开朗的内容,含蓄适宜表现深沉的内容。书写时,笔或提或按,或行或止,行笔速度时快时慢,由此而形成节奏,一个字有一个字的节奏,一幅字有一幅字的节奏,形态美不美由笔画、间架、布局决定,神情如何由力度和节奏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