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期间从不让出门到不敢出门,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心理障碍如何消除?

无线传感及工业物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意义。从去年底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时间持续较长,对普通人群心理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许多城市采取了封闭式管理,人员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在当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都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人们在被隔离期间出现的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缓解呢?


首先,说一说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一是来自于对这种病毒的恐惧。一般情况下,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人一旦感染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危及生命安8全,以致于大家内心非常害怕。

二是特别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因为传播范围广,传播渠道多,一旦家里一人被感染,其他成员被感染的可能性基本是确定的,这就造成了人人自危,生怕家里任何一个人感染上。

三是隔离带来的情绪反应。长时间与外界隔离,空间变得狭小,人的活动受到很大的控制,又由于家人从来没有这么集中的居住在一起,一天两天还可以,一周两周还可以克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超过一个月,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共处疲劳,就像近距离运动的若干个分子,就有可能会出现碰撞甚至情绪上的“爆炸”,当然,这并不代表人际关系的好坏,只是人之间情绪的变化。

四是被不良信息干扰带来的恐慌。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发达,人人都是信息的拥有者和发布者,没人一个手机,每天从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其中很多信息是未经证实的或者根本就是不实的,但是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又缺乏这种鉴别力,所以就会被这种信息干扰判断,做出错误的解读。另一方面,尽管是真实信息,比如医护人员牺牲,他们看到后都会觉得恐惧,认为医生都会感染,都会死亡,太可怕了。


其次,缓解焦虑要做到“四要”。一要主动学习。特别是对病毒的信息和知识,要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诸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新冠肺炎公共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这类的知识,全面认识病毒,科学看待病毒。


二要关注主流媒体报道。主流媒体由于从属于政府部门主管,信息来源相对真实、客观、权威,也比较正面,能够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一般来说,在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负面消息总是和正面信息如影随形的,也起到混淆视听的消极作用,当人接触负面消息时,就会变的消极、焦虑、担心、悲伤、不安,相应身体也会变得虚弱,伴随失眠、多梦、多疑,免疫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从生理学的意义上讲,一个人接触正面积极健康的信息多了,就会变的自信阳光,充满求生的力量,更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要学会接纳焦虑情绪。本问题讲到的草木皆兵,是典型的焦虑心理,当我们感觉到这些不良情绪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去尝试着接纳它,不要总想着抵制克制,就像我们平时失眠一样,你一天到晚净想着晚上一定会失眠,或者总是告诉自己千万别失眠,那当你睡觉时,肯定睡不着。所以,要客观的客观的接受事实,我就是这样,有时候睡不着,干脆不睡了,做起来喝点温开水,看看书,听听音乐,调整一下,慢慢找回睡眠的感觉。疫情带来的心理焦虑也是这样,与其改变不了,不如接纳,正确的面对它,通过这些客观的存在找到事物的本质,这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四要保持正常生活节奏。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是身体健康的可靠保证。千万不要因为疫情隔离把生活节奏打乱了。坚持早睡早起,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由于运动量的减少,要注意多摄取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等疾患的产生。熬夜是最不能做的,因为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现在时间相对较多,要坚持把要做的事尽量安排在白天做完,晚上可以把节奏慢一慢,休闲下来,看看书,听听音乐,还可以坐坐瑜伽,和家人谈谈心,畅想一下疫情结束后的生活等等……总之,要学会调剂生活,让“宅”在家里的你和家人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心底映双红01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应景,很有现实意义。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花容失色,因为我们的心理健康赖以存在的安全感、可掌控感完全失去了。

用武汉朋友的话说,我们所有人都像在笼子当中待宰的鸡一样,不知道下一只被抓出去的是谁。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任何人在在那面前都会有很相似的反应,所以不必介意。

我不想建议大家用一句老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来获得大而无当的“达观”理念——更不用说这句话在这次疫情当中,被大家用来骂那些不愿意接受隔离管制的“犟种”做挡箭牌和借口。

但是我们可以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原理,比如去除“以偏概全”、“灾难化思维”等不合理信念的方法,调整我们的内在心理程序,从而减轻恐惧感。

还可以听一下静观和催眠的音频,获得内在的能量。

大家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系统脱敏”,可以有效减轻恐惧、焦虑。

当然,你还可以采用家庭联欢、亲友远程联系、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效果也不错。

总之大家一起加油,我们一起走出疫情的困惑![加油][加油][加油]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7817142883976976"} --}

心理咨询师空山大有


外出行动突然受到限制,可能会造成暂时的慌张、不知所措。这时是疑似患可能会出现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被他人疏远躲避的压力、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可能会出现侥幸心理、焦虑、担心;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

(1)可能会出现恐慌、敏感、抱怨、愤怒等。这时候,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倾诉。

(2)感到沮丧、孤独、被抛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找到有同样机遇的朋友,相互鼓励、倾诉、增强信心。

(3)挫折或无助。挫折或无助是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况。当居家隔离时害怕被传染,担心传染给家人等,会产生困惑和挫折感,夸大疫情的负面影响,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担忧,常表现出深深的不安,十分紧张和焦虑。

(4)容易患得患失。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各种的担心与忧虑也会出现,这些心情可能会伴随着“患得患失”的念头而来。如,我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我如果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5)自负或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的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或者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疫情不一定会降临在自己身上。面对新型肺炎疫情,认为自己身强力壮,抵抗力强,百毒不侵,不情愿按照要求被隔离,也不遵守隔离期间相关卫生要求。


鸠兹心语


答:你是属脆饼的吗?竟然如此脆弱,比玻璃还脆弱!为了防范人传人,所以禁止出门,以免感染。当病源得以控制或消除,自然就可以像以往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目前为了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为了别人的健康,少出门,少聚会,注意卫生防范,没必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更谈不上如何消除心理障碍。



坎哥创业


疫情期间如何克服个人的焦虑,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以平常心看待生命的灾难与无常。恒常与无常,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寻常生活中,我们更珍惜很长的东西,而忽略了无常也是随时存在的。在这个当下,在无偿随时存在的情况下,他恰恰可以锻炼我们的平常心。焦虑和恐惧在所难免,我们也无需惊慌。但是,我们怎么样更加具有面对灾难与无偿的能力,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地方。这种能力也是需要我们去培养或者提升的。

二、看到明天。是的,我们欣赏一句话,你没有明天。但是我们更欣赏另一句话:明天会更好。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你没有明天,只是希望我们立足于当下。明天会更好,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未来。当下生活工作,经济方面的一些困难,在所难免。但只要不是陷入一个无路可走的困局,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的。

二、挑战即机遇。渔民们要把打捞上来的沙丁鱼运到另一个地方去。结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沙丁鱼都死掉了。于是有一个渔民想到在沙甸鱼当中放入几条他们的天敌。一路走下来,他们发现这些沙丁鱼全部存活了下来。是因为这些沙丁鱼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必须拼命的奔跑躲闪。这样反而提升了他们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多难兴邦,挑战就是机遇。所有每个人都要看到属于自己的机遇来,看一看属于自己的机遇在哪里?我们可以提升的能力点有还有哪些?那么这次疫情的挑战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很有意义的。

二、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多做有用的事。长期困在家里,你如果天天睡觉上网看电视打游戏,日子就会在一些无用功中度过,一路走来可能只剩下空虚无聊。所以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每一个事情呢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很重要。让自己正常的作息。给自己安排有工作学习的时间。而且按照时间规划严格执行。

人一旦行动起来,就可以稀释掉空虚和焦虑。按照时间规划去管理自己,就可以产生很高的工作学习效率。成就感与收获感可以稀释掉自己的空虚无聊。

三、立足当下,当下我可以更多更好的做点什么?不要只是在那胡思乱想啊!这一定要立足于当下,去想一想当下,我可以更多更好的做些什么,从当下开始行动,让自己行动起来。多去寻找一些当下我可以做的事情,甚至当下就可以产生收益,产生效益,产生效率的事情,创造尽可能多的可能性,这样,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反而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升值。

四、学会珍惜当下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难得与家人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所以一定要学会感恩和珍惜。其余给予爱人、父母、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怀。让自己在一份和谐、有爱、温暖的空间里,人就会产生喜悦感,幸福感。这样会有效的缓解自己的焦虑。

第五,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更多的留意和觉察自己,当发现自己的心里倾斜的时候,当发现自己处于自虐(痛苦忧虑会消减你的生命力)状态的时候,要设法让自己重新回归平衡。

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长期与自己的父母爱人孩子在一起,锅碗瓢勺,相处难免磕磕碰碰。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这段时间多看一点关系处理方面的知识,学习一些关系处理方面的技巧。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啊。关系和谐了,有幸福感,满足感了,焦虑自然也会出局。

Ok,我是头条号大师心理,欢迎我们彼此连接,点点关注,彼此更多注入生命的正能量。




大师心理


顺其自然,没事尽量少出门,不要扎堆。

疫情阴历三月会反弹,还是要注意点。

现在卡点解除,不是疫情结束,而是复工,复出方便出行。

所以自己要多注意,但也不要杞人忧天,谈虎色变。

心里要平静对待,没事锻炼身体,吃好,喝好,休息好。

听从国家安排,顺其自然。



诺亚方舟荡乾坤


自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应对疫情,从城市到农村都是封城的封城封村的封村,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很大的不便。再加上对突发疫情的恐惧,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精神紧张、焦虑、恐慌、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变化。

这一段时间疫情的状况有所减轻,很多地方已经解除对城市、农村的封锁,只要有通行证就可以外出,可是有人却有点害怕出门,担心外出被传染了疾病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努力去转变恐慌的心态是重要的一项,比如你可以告诉你:疫情并不可怕,要有战胜疫情的信念。不要怕被传染,出门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回家后要正确的应用消毒水消毒就能预防被传染。当你的心理素质强大了,再大的疫情你也不怕出门了。


M峽嘉嘉的笑靥如花


疫情期间尽量不要出门!但也不用特别害怕,因为数据显示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为了个人和国家安全尽量少出门,但是不要有心里障碍,如果真的有障碍还治愈不了那么你就把钱全捐了让自己成为穷人一枚,那样你的所有障碍都会扫除的!



心累但不死


不敢出门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病毒感染方面的知识,觉得病毒无处不在,自己随时随地可能被感染,甚至感觉病毒向像马蜂一样追着你,进攻你。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用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办法,尽可能多了解新冠病毒感染方面的知识,最好能到显微镜下观察一下病毒,当知道病毒不是无处不在,更不会主动进攻你,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就能把病毒挡住了,不会感染了。


知耻567


我认为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心态,即使非疫情期间情绪就容易"以物喜","以己悲"的人来说情绪稳定就很难,或者遇到大事件就不知所措的人来说,也很难,首先21世纪是一个充满科技文明的时代,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来说都要不断学习新的事物,新的文明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疫情固然可怕,但是防范仍然可以避免传染的风险。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能把他当做一场小病看待只是预防时间长一些而已。如果将其夸大,不仅自身情绪不稳定还会影响其他人,但也要避免盲目乐观这种心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把这个时期当做对自己身心的调整,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今后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