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什麼是儒家“內聖外王”學說?

八聖山人


一、來源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雖然“內聖外王”一詞不是直接出自儒學和孔子之說,但《天下篇》作者所闡述的“內聖外王之道”與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這就為儒家採用這一術語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辨析

“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肉身的保障。與西方民主、憲政、自由主義制度相比,“內聖外王”中的通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個人理想和達濟社會,進而達到王道社會這一中國傳統政治理想,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專制皇權導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張缺少分權制衡、社會制度建構的非正義性而導致其實施起來較難,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

三、內容

作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時代並沒有明確提出“內聖外王”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莊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內涵與孔子在《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這一觀點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四、範圍

1、對於個人

我們每個人生存於世,都希望被別人理解,被別人尊重;都希望被世道容納,被社會接受。無論立足還是安身,都願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有所“能”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但客觀現實又往往事與願違。所謂人情世故錯綜複雜,愛恨恩怨撲朔迷離。即使是人言,也謂之可畏。於是有人抱怨世情險惡,有人厭惡世道人生,更有甚者,萎靡淪落,玩世不恭,以極端的個人行為洩憤於世於人。一個群體,一幫朋友,甚至一對戀人或一對夫妻,有人總認為他人或對方自私自利,對人刻薄。故而自以為是,或自暴自棄。

其實,從“內聖外王”角度,一個人當以“內聖”的思想要求自己。通俗些講,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律己”。孔子主張“為仁由己”,只有自 己做到律己修行,就會讓人尊敬、愛戴,也會讓別人理解和尊重你的行為和意見。那樣,別人就不會遠離你,就不會孤立你。自身的修德養性,實際是為別人作著榜樣,自然也會有人、有氛圍、有思想團結於你身邊。這種團結,就可以理解為個人社會生活中的“外王”了。

2、對於社會

我們每個人渴望和諧安穩,追求生活幸福。這份渴望和追求,在特定的社會和平條件下,歸根結蒂,是要靠自身的良好內質。從這個道理來講,開車闖紅燈、亂貼小廣告、甚至害人利己的行為,都是不“內聖”的表現,這跟所謂的追求個人權利和自由是兩個範疇的道理。

力求“內聖”,不是做“老好人”。“內聖外王”之道,是要求積極的內聖和外王,而不是苟且偷生、只求無過、不得罪人。“老好人”在中國古代叫做“鄉原”,孟子曾為這個名稱下過定義:“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意思是說,舉不出他有什麼錯誤,也沒什麼好批評的。對於這樣的人,孔子曾在《論語·陽貨》裡說:“鄉原,德之賊也”。就是說,“老好人”是褻瀆和偷盜了道德的人。可見,主張“內聖”,是要積極地做好人,而不是做所謂的“老好人”。我們有句老話,叫做“日久見人心”,“老好人”最終也不是被人尊敬和喜愛的。





解答文化難題


“內聖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學術之一,但它的出處卻是莊周的《莊子*天下》,其文曰:“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學方。”而莊子的思想的啟發又來自老子,所以在“內聖外王”的師承應該是道家老子,儒家孔聖人是學生。

“內聖外王”的意思是什麼呢?“內聖”指的是一個國家的一號人物對國家內部的管理,也指對自身品德的修煉要求。“外王”則是指一號人物對國外的政策方略,也指處理人際關係的指導性思想。

由於老子跟孔子是師徒關係,道儒兩家有些思想是交叉的,所以到了宋代儒釋道就三家合一了,聰明的學術大師把“內聖外王”之學引入到了這三家合一的學術,整合成了一門新的學術——理學。“內聖外王”就成了理學的“學術法寶”之一。

“內聖外王“在孔聖人看來是將道德因素植入政治體系的治國學說,終極目標是使社會能夠實現良性循環,各種秩序有條不紊,社會內部各色人等各歸其位,其意義和影響非常大,就應該把道德作為要求統治者的政治執政方向。反之,如果沒有道德作為執政方向,就會產生不和諧現象,重則失綱常,社會無法有正常秩序。

“內聖外王”是有先後順序的,先“內聖”後“外王”,治理國家和個人終極目標都能適用。實現個人終極目標,先厲煉自已的修為,等時機成熟了,就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治理國家而言,先做“內聖”才能“外王”,一個是前提,另一個是結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瀟湘彩虹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

雖然“內聖外王”一詞不是直接出自儒學和孔子之說,但《天下篇》作者所闡述的“內聖外王之道”與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這就為儒家採用這一術語提供了理論依據。

儒家經典《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與這一觀點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抱殘守缺


所謂內聖外王,過去指心達至善而事功天下。過去知識分子少,行當也不多,讀書人的出路是從政謀天下福利,即是形勢使然,也比較有可行性,作為知識分子最高理想是可以的。現如今,讀書人多得很,行當也多得很,就不必以政而功天下了,對內聖外王,我們可以變通一下,心達至善仍可追求,而事功天下不必強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大家,我們完全可以把外王理解為事當積極盡力,即所謂"君子以自強不息",用今天的話來說,低調為人高調做事,就近於內聖外王。


牧水1


由於儒家的四書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必讀書,修齊治平或者內聖外王至少在明面上是當時讀書人的追求。


邢百里


這都是後世學者對儒家文化唯物主義核心價值觀屬性不理解,而胡編亂造用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去解讀儒家哲學文化所搞出來的誹謗。

特別是那個民粹自由主義哲學思想的莊子和那個純粹自我意識為中心唯心主義哲學的王陽明,惡意對儒家哲學文化核心價值觀理念隨意杜撰,信口開河,肆意篡改,硬生生把儒家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理念誤導捏造成為了以自我主觀思想意淫為核心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唯心主義哲學。

所謂“內聖外王”其實就是地地道道的剝削階級統治者模樣,是高高在上壓迫奴役訛詐勞動人民的獸鬥者形象,是匪性價值觀文化的弱肉強食原始獸類。更通俗的說就是類似於那個“上帝、神仙、菩薩”,無所不能,虛假偽善,根本不是人!


竹筒夫子的鋼筆


內聖指個人修養以聖人為己努力的方向,以達天人合一,外王指個人行為力求通達天地人的道理,圓融萬事萬物和諧人情世故,以達事皆圓滿。



嘎爾江南書院


內:認識高絕、修養高尚。

外:運用的法、無人起左。


赭紅


理解成安內攘外有何不可。


少衛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