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哪两句诗放在一起很好笑?

岑某人吖


仰天大笑出门去,无人知是荔枝来。[呲牙]

在天愿作比翼鸟,从此君王不早朝。[呲牙]

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呲牙]

飞流直下三千尺,人生长恨水长东。[呲牙]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别西风又一年。[呲牙]

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呲牙]

借问酒家何处有 ,姑苏城外寒山寺。[呲牙]


WJD子炫


我就记得当时我同桌背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爹娘…[泣不成声]

还有,什么都可以接

“人间正道是沧桑”、“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个可以试试)

最后一个,

壮志饥餐胡虏肉,

俯首甘为孺子牛……

emm我刚听的时候基本上满地找头[我想静静]


five小点心


1、十步杀一人,千里送人头;

2、落红不是无情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3、风声雨声读书声,此时无声胜有声;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5、黄河水从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

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怒发冲冠,弃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

8、少小离家老大回,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滚滚长江东逝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人生若只如初见,又岂在朝朝暮暮;






装逼大赛冠军


1、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恐怖片!

2、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是悬疑片!

3、李白乘舟将欲行,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科技片!

4、无边落木萧萧下,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科幻片!

5、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

这是犯罪片!

6、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这是……断背爱情片!

7、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旅游片!

8、春眠不觉晓,日日和君好。

这是你懂得爱情片!


忘忧老师


中国80%的古诗都可以用“一枝红杏出墙来”来接下一句,请路过的友友们往下接龙,把你们熟记于心的古诗搬出来,谢谢!

比如:

人生几何,红杏出墙。

昔我来思,红杏出墙。

白日依山尽,红杏出墙来。

欲穷千里目,红杏出墙来。

三十功名尘与土,一枝红杏出墙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一枝红杏出墙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枝红杏出墙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枝红杏出墙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枝红杏出墙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一枝红杏出墙来。

。。。。

麻烦友友在下面接龙


牛哥谈人生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

锄禾日当午,地雷埋下土;

李白挖白薯,炸成二百五;

人生自古谁无屎,谁擦屁股不用纸!

叽叽复叽叽,公鸡泡母鸡;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鼠儿子会打洞;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明月几时有?初一到十五。





笑百步吧


这个挺有意思,可以代表中国速度。有点说李白,李白就到的味道。

以前在明朝的时候考四书五经里的句子。考到后面的时候,句子差不多都考过了。每次考都有人背前人名篇,不好处理。后来有聪明的考官利用以前没有标点符号,特意断错句来作为考题,考考生的应变。后来出现了,两句无关的话连起来的截搭题

和这个问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书后生


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哭疼老叔昏压,小窍流水任夹,鼓捣细缝手麻,吸阳膝下,断肠人在舔呀!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捶胸顿足拦路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西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烟花三月下扬州。天生我才必有用,百无一用是书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书山有路勤为径,船到桥头自然直。泥久湿沙壁,暮幽晓寂寂。😭还有好多歪诗。哈哈,


坝坝来啦




1、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

4、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5、日照香炉生紫烟,千里江陵一日还。

6、: 两岸猿声啼不住,疑是银河落九天。

7、垂死病中惊坐起,夜深还过女墙来。

8、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9、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

10、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11、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征战几人回。

12、李白乘舟将欲行,轻舟已过万重山。


爱做梦的笨蜗牛


这两首送别诗都是千古名篇,但是放在一起,就很搞笑!

在盛唐时候,有一类诗是专写朋友间的的离别的,叫做“送别诗”,唐代有很多送别诗,不管内容是什么,送别诗总是体现了两个人的深情厚谊,许多大诗人都写过送别诗,所以有不少名篇佳作,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两首,就是盛唐时著名的大诗人王维和高适写的,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这两首诗都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佳作,但是如果放在一起看却很搞笑。

先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也就是天宝十四年之前,王维送别一位姓“元”的友人,他排行第二,叫元二。这首诗很有名,后人把它谱成曲,叫《渭城曲》或者叫《阳关曲》,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阳关三叠》。

再看看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高适作于天宝六年,高适送别的是一位姓“董”的友人,他排行最大,叫董大,这位董大就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名篇,意思很好懂,为什么说放在一起看很搞笑呢?我们看一下它们的内容,王维对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说元二啊,你这一去就没朋友了,所以多喝一杯酒。但是高适对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是说董大啊,你完全不用担心,你这一去,前面到处都是朋友,天下每个人都认识你。

王维说“没朋友”,高适说“有朋友”,放在我们今天,如果给友人践行,我们究竟是信王维呢?还是信高适呢?我们到底是引用王维的诗呢?还是引用高适的诗呢?这该怎么办?

这两首诗还有一个搞笑的地方,就是它们的题目里都有友人的名字,一个叫“董大”,一个叫“元二”,如果不是高适、王维的这两首千古名篇,这两个小人物,我们根本就不会知道。所以有一位“大诗人”朋友,然后出现在他的千古名句里,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这两首诗还有一个有趣地方,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也是音乐家,他送别的元二是“出使西域的使者”,高适是一个边塞诗人,他送别的董大却是一个“音乐家”,这两首诗出现的时间又差不了几年,所以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看,总是觉得很搞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