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古人说“道、法、术、器”4字,这4个字在教育理论中怎样理解?

老白嘚啵嘚


道,法,术,器。这四字有两种解释。即古今与新旧社会对此四字的认识。

按现代说:道者为道理,道路,方向,道德与品质。为遵循与行为之道。

法者为律令,时令,行为之准则,宪法,国法,民法,民俗民风之规,法律,约束人行为的法令。

术者为技,为专业之长,为才艺和加减乘除的知识及数理。为科学之门类。

器者为器物,为物件,为人类所有器具,亦视为人才,成材成器者。

古代人对此四字的认识则不同于今日。

古人说道,即为道法,有天道,地道,神道及人道和万物阴阳之自然之道,亦为道家的道中之道。

法者被古人视为阴阳四季自然之法令,亦视为道法,神法,佛法之中的法令及法官(作法除邪之人)。

术者为道家之术,墨家之术,玄黄之术,易经之术(卜占算巫)亦或为四书五经也为古术一类。

器者古代统视为祭祀所用器物为之器。


福自福地來wjf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传承所强调的四个层面。所谓“道”即万物变迁循环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是灵魂,是方向,是指导思想;“法”是在探求“道”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思考、归纳总结出的规则体系和方法原则;“术”是在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技术,只要“道、法”不变,“术”可千变万化;“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有形的工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用“道法术器”形容事物的不同层面,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肤浅的认识,而要深入内里,掌握规律,把握原则,了解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工具和环境。

将“道法术器”理念融入学校管理,改进学校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道、法、术、器”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传承强调这样四个字,“道”、“法”、“术”、“器”。

“道”,是自然环境、事物的自然规律和发展方向;即“天道”。

“法”,是为循“道”、成事、达到目标制定的方法;即“人法”。

“术”,是为使“人法”得到落地实施采取的技术层面的技巧和方法。

“器”,是为使“术”取得更好、更有效率的结果所必需的工具。

简而言之,可总结为: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愿景和战略;策划制定符合事物规律、规避风险和实现愿景的目标、方法、方案、行动路线;在“道法”的统御下,具体策划制定具体实施的技术层面的方法、技巧,以有效的做好每一件事;并在做事时使用适宜的工具器具,以保证达到“术”的结果,提高“术”的效率。

“道、法、术、器”在教育理论中的理解

1、教育的道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唯一不变的道就是: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要把着力点放在教育者自我的成长上,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而不是要求孩子怎么样。孩子身上呈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在折射他们的渴望,这些渴望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没有给到的。比如家长太浮躁,定不下来,孩子就会多动,不专注,因为他渴望宁静;比如缺少有效的沟通,孩子会沉溺于电子游戏,因为他渴望陪伴和理解。

教育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道作为最高境界,也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愿景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外部环境、政策措施和学校类型层次等因素决定学校发展方向;学校要发展到何种程度;以什么方式和速度达到发展方向最终目标。通常,学校愿景较为抽象宏大,表明学校未来要达到的位置。但是学校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的,制定目标是为了明确学校的发展规划以达到愿景。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及其干部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使命。

2、教育的法

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状态,最好的教育是不言之教。教育者本身就像是一杯满满的水,从杯口自然而然溢出来的水,就是最好的滋养。不断地修炼自己的状态,是教育者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所谓的状态,就是人生的高度,如果教育者的身心都在一种很低下的状态,整天纠缠于名利得失,鸡毛蒜皮,孩子如何能够有灵性,有智慧?就是原本有灵性的孩子,也被邪气和俗气蒙蔽。

教育者应该怎么修炼自己的状态?扎根到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内心的高度。具体地说,就是“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唐朝的施肩吾语)

倡导“大其心”,就是格局要大。所谓的格局,就是一个空间,包括长宽高。长,就是眼光要长,以未来定义现在,基于三十年之后的孩子的生命状态,来考虑现在的教育。站在三十年以后看,现在的很多教育都不必要,有些甚至在洒毒药。宽,就是包容,接纳更多的美好。所谓“容”,就是下化之,把不好的人和事拿过来而化之。高,就是人格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格局的就是高度。教育者的格局越大,给孩子的成长空间就越大,孩子的格局就越大。

讲究“虚其心”,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所有的智慧都来自敬畏之心,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智慧是会绕着他走的。敬畏什么呢?敬畏天命、敬畏大自然、敬畏大人。

拥有“平其心”,就是保持平和。只有控制好自己地情绪,才可以就事论事。人生修炼到最后,就是两个字:平和。所有的大教育家,都是平和的。

力求“潜其心”,就是克服浮躁,沉潜到水的深处,扎扎实实成长。教育的清流,在水的深处。可是大部分人都漂浮在水面上,只能喝苦水。(作为一个老师,对这一段真是深有感触!天天忙着做表面文章,整一个又一个新名词: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申请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每天都很忙,我们真的是在做教育吗?)

明悉“定其心”,就是知止,知止而后定。关于知止,本身就需要讲的太多,应悉心揣摩,也未必说的清楚,自己领悟吧。

当教育者自己修炼到一定的状态,你就能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就叫“感动”。感动真的东西,感动于美好,感动于善良。这种感动会传递给孩子,让教育进入一个更宁静和美好的状态。

教育的法也有尊重规律的内涵,这个世界上的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晰的,一类是不清晰的。所谓的清晰,就是能尊重客观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教育的规律,就是生命的发展规律。教育应该“率性而为”,所谓的率性,就是顺应和尊重人的本性。

当然这里也包括学校治理的“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法规,而是指确保学校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包括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讲究合法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在规章制度中,学校章程是立校之本,而管理制度是贯彻学校章程的重要保障。

3、教育之术

所谓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引领。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要掌握合适的唤醒点,不早不晚,这个唤醒的点,一般都是和自尊心有关,自尊心是把自信心和责任心链接在一起的链条。用真善美的东西去感动孩子,人一旦被感动,很容易触发自尊。

教育者的使命不是教育,而是引领。你如果身上有光,就能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你要站得足够高,走的足够远,成为一个有光的人,你的光亮能够照亮孩子前行。成为一个有光的人,是教育者的使命。

学校之“术”也应包含选人用人之“术”。学校要想发展壮大,首先就要选对人,建设优秀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之“术”应注重团队合作。如果教师想要在专业上快速成长,那就必须构成一个团队,团队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学校之“术”在于鼓励和加强学习。需要建立内部学习机制,并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干部教师勤总结、勤思考、勤交流,转化学习和科研成果等。

4、教育之“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指有形的工具和载体。善于使用“器”的学校,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之“器”一般包括学校环境、发展平台、核心项目等。

学校要加强环境治理和文化建设。一是环境设施,包括办公室、交通环境、室内光线、布局设计、办公设备等因素。二是文化氛围,真诚自由、平等向上的文化氛围最能带动干部教师朝好的方向发展。学校要自主搭建或者借力各种发展平台,还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深入推动课程改革,加强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要加强特色课程的研发与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的需要;落实“课堂革命”,推动课堂教学改进和创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总结

千年沿袭的处事哲学中蕴含着一脉相承的教学智慧,道、法、术、器四者各为基石,彼此交融,相辅相成,缺一则不能成为体系,教学中只有坚持做到道明、法当、术巧、器精,四者并举,遵循规律才能教有所成,学有所得。

“道、法、术、器”这四个字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仍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优势特色,找准方向和着力点之后,才能达到“道、法、术、器”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灵活运用、合为一体的至高境界。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器”的管理,是循“道”而为的要求,是实施“法”的要求,是提高“术”的效率必然。

参考文献:

1.陈如平,学校治理的“道法术器”;

2.陈岩,林格谈教育的道、法、术。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道、法、术、器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处世法则。道家主张“以道御术”,即悟道后再行修炼法术。对于教育,也有一定的道理。

“道”,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我们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育来说,就是让人成为最好的人,适应社会的人。

“法”,就是根据规律制订的法则,是人定的。它是在自然规则运行中寻找和总结出来的方法,属于理论范畴。教育的“法”,就是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术”,是行式、方式,在道的法理中进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在教育中,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理念,教师采用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分组教育、先学后教、讨论式教学、导学案式教学等。

“器”,是有形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育中,指的是教师实现教育所需要的工具 ,好比数学老师的圆规、三角板,理化生老师的实验模型、实验用具,电脑、多媒体、小黑板、地图等等。

这就是说,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的规律,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在培养人才时,要制订相应的教育理念,再采用恰当的方法、合适的器具,达到教育目的。

康德说:“教育之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我觉得,康德是获得了中国古代“道”的精髓。我们要培养有灵魂有信仰的健全人格的人。


地球9999


“道、法、术、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道:就是核心思想、理念、本质规律。很多时候有人纠结是自然规律,还是人定的思想,其实王阳明早说了“天理即人心”,我说“天理因人而存在”。

法:就是法律、规章、制度。是以“道”为基础制定的不可违背的原则,比如有些经常挂在嘴边却不知所云的“大道自然”或者“以人为本”。

术:方法与技巧,是可以以道为原则,做出反应和选择的,是以“道”为指导原则的。即“以道御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把“御”翻译成“承载”,实际上更贴切的是“驾驭”。联想公司提出“如果遇到公司没有相关规定的事,就按‘企业文化’办!”,这就是以道御术。

器:是指工具,比如桌椅板凳或者企业里的打卡机,还有EXCEL管理表格之类的。总之“器”用来体现道的思想,是人体器官的延伸,从而简化问题,更快达成目标,是体现“器以载道”的应用。

“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采用最好的技“术”,来完成你要达到的目的!

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我们要这样理解“道、法、术、器”及其关系:

1.教育必须遵循规律 这个“道”,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一步步提高,不能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嘛;

2.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法”,按国家的教育大纲进行,不能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

3.教育是有方法的,有技巧这“术”的,要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不要死记硬背,学习有学习的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难成大器;

4.教育过程还要关于使用“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教育中要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比如网上教育、电子教学、远程教育、善于利用手机、网络、他人成果、他人资源来进行教学。

总之,教育过程是一个“道、法、术、器”灵活运用、相互支持、有机统一的具体实践过程,要合理安排、综合利用,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鹏学天下


从古至今,对道、法、术、器这四个字有很多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许这正是中国的道家文化博大精深的理由。

这四个字是一个有机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可以立体地解释客观世界的逻辑关系,是一种从上至下、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道

道是规律、理念,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教育的规则就是“传道授业”,目的是培养人才,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依据人性的特点,开启智慧、引导兴趣。遵循教育规律,确定教育目标。道,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如果违背规律,走错方向,将会南辕北辙。

2、法

法是制度、规则,法以“道”为基础,寻找、总结出教育理论,制定出不可违背的教育制度和原则,它是一套规则体系,是实现教育价值观的指导方针。教育也是动态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需求而改变。不断总结、改进,融合中西教育理念,例如教育体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使未来的教育培养人才适应社会所需,所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理论中要从发展的角度加以理解。

3、术

术是方法、技巧,是器的载体,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要在法的基础上实施,也是在制定的教育规则体系指导下的具体操作方法,教育不但要有一定的方法,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教育工作者行为,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术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解决已知问题,还要解决未知问题,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术,才能实现教育尊重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4、器

器即工具,是有形的物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是术的延申,适应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工具是“法”和“术”能够更好地得以实施的保障的前提,例如网络教育,也是一种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器的一种。教育的工具,要体现效率,提高学习意愿和兴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总之,教育也是一个体系,教育理论通过“道、法、术、器”进行解释,四字缺一不可。有道无法、有术无器或有术无道,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一卓升学规划师


大道控制自然不用去理它,因为没有固定的说法。我们所知的都不是道。到后过道自然。老道法自然,曰有道。把所有道的名词编辑起来就明白了。法是破解之法。称破法,对自然和人为的恶'劣环境和行为加以制止改造就是法。术其实就是现在的科学,为掌握规律计算成公式利用它服务人类。器,所有的制造建设成器为人类衣食住行所利用。若细谈是无穷无尽的。


马振廷1


所谓道,就是思想道德,立德树人在教育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也是衡量人才的最重要的一标准。所谓法,主要指法律规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起码的要求。所谓术,就是知识技术,就是术有专攻。这是一个人立世生存的基本技能,强调学生要努力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此。所谓器,是器物,指多才多艺

,琴棋书画,士农工商都要有所涉及。不知这么理解对不对,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罗宪武


道,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理解为规律性的,如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法,在教学中可以理解为规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理解为,在某一专业领域方面很擅长,有自己的优势或独到的见解。如术业有专攻。

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理解为,人的学识、能力和人品,如怀抱利器,大器晚成。

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其正色


很简单。

道,是方向的指向朝向的所在述词。

法,是方案.设计蓝图的述词。

术,是技术技巧的述词。

器,是成才.成人.成有益人的述词。

教学教习里则呈:

教出不做坏恶邪事的,对人及人群有宜益利的,本领高强,本事极大的学生出来,此是道项。

具体授其七十二变,还是三十六变,爬云还是跟头云,用啥工具法宝,诀咒,等,归法项。

训练其身体肢体侧重哪方面灵通,归术项。

受教者掌握程度,归器项。即多且精为大器,少而专一精为小器,学不成为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此为宝器。教人套用此意。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天地物人之间;古今中外事业;

世袭政教观念;坚持各自体制;

皆文明己深化;各有独有道理;

古今时代法变;中外续新战术;

手工自动化器;教育论有点乱。

存认基研,试续新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