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40多岁的男人不工作却爱上了书法,天天在家练习,生活也没来源,这种现象正常吗?

汶水才子


这种现象正常!

从来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从痴迷开始;反过来说一个人不全情投入某件事,也很难获得巨大成功。

《米颠拜石图》


  • 别的事不说,因痴迷书法而最终成大器的例子就举不胜举。

  • 譬如虞世南在跟智永学书法时,学到某个紧要关键之处,十几天不洗脸、不梳头,反复研习体悟,直至完全开窍、得心应手,一副不悟玄奥,至死不休的执拗劲头。

  • 至于颠张狂素、米颠拜石等等典故佳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便不再枚举。


当然,经济没来源,拖累自己爱好,也拖累家人正常生活,这个麻烦也要解决。

《高更像》


  • 有部世界名著《月亮与六便士》,说画家高更在街头上了个油画的培训班,忽然痴迷其中不能自拔,遂抛家弃子,远遁法国的海外领地塔希提岛,混迹于土著之中,成就自己成为后印象派的顶级大师。

  • 打住!我不是鼓励执着书法的人,没收入,就可以背弃道德人伦,做生活的逃犯。

  • 我想这本书的宗旨只是弘扬了人类某种极端的精神和意志力。

  • 在中国当今的经济和人文环境中,隐居终南山,天天练毛笔字,也熬不了几天,书法作品要想变现太难了!

  • 除非题主字已经相当之高妙。

如果题主书法水平很高,只是名头不响,完全可以考虑鬻字买粥。

《齐白石像》


  • 想当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师都有鬻字谋生的经历,现代许多著名书画家刚出道时,一幅字也就几十或几百。
  • 现代社会,每个城市都有古玩城,偶尔也能看到专营字画的店面。

  • 或者题主的书法理论水平很高,有一定的品鉴能力,可在与书法相关的文化单位谋份工资,譬如美术馆、拍卖公司等。

  • 如果水平不高,只是爱好,那只好委屈点,屈就个能挣钱的工作先,“攘外必先安内”嘛!

总之,写字事小,生活事大,经济条件不许可全情投入自己的爱好,那也没辙。只要不忘初心,满怀希望,40岁,来日方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