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種植的桃樹定幹多高為佳?修剪成什麼樹型最好呢?

俏漁妹海鮮


對於桃樹自然開心型定幹定型,一般是在桃樹的第3年就可以完成。桃樹一年生苗定植後,當樹幹生長到離地面的高度在70公分上下時,就可以把上端進行剪截,剪截的時候需要注意,要在剪口的下方大約20公分到30公分整形帶內,是需要保留有6~10個比較飽滿的芽。

在第1年桃樹萌芽後,要在整形帶以下主幹進行抹芽,當新梢長到30公分左右的時候,可以選擇三個新梢作為主枝進行培養,其餘的作為輔養枝備留。所留下的這三個作為主枝培養的新梢,間隔的距離不要太遠,通常間距在10~20公分比較合適,三個主枝的分佈要均勻,兩者中間的角度在120度左右比較好。


選擇一個朝南的主枝,作為第一主枝使用,一般距離地面大約45公分,角度開張達到70度,其餘的枝角度開張五六十度就可以。到落葉之後,把三個主枝留大約60公分進行短截,短截的時候,需要注意在枝條下端保留飽滿芽做為延長枝使用。

到第2年的生長期,把頭一年短截後萌發的枝條,作為延長枝的培養,在這個枝條的下面大約50公分上下的部位,選擇一個背後斜生枝作為側枝培養,到落葉了之後,把這個延長枝保留大約50公分剪斷。


第3年的時候,在桃樹的生長期,繼續培養主枝與第一側枝上的第1個枝條作為骨幹延長枝,用於擴大樹冠。等到桃樹落葉之後修剪時,再對一些合理新生的枝條,進行短截培養,完成樹冠的合理結構,促進結果。

也就是說一棵桃樹從定幹,到培養主幹枝,基本上需要三年的時間,讓桃樹形成自然開心型樹冠。以上是農大對於桃樹定幹,以及擴張樹冠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參考。


農大知事


根據桃樹的生長結果習性,其整形修剪要掌握以下要點:

【1】不留中心領導枝。桃樹喜光,對光照要求嚴格,頂端優勢和乾性不強,新梢抽枝多,中心不易形成,因此整形多不留中心領導枝,而採用開心形。

【2】合理利用副梢。桃芽具有早熟性,幼樹、旺樹的生長枝生長迅速,常發生許多的二次枝、三次枝,冬剪或夏剪時多被剪掉,浪費大量養分。實踐證明,對副梢利用得當,可減少無限生長,加速樹冠擴大,培養緊湊的結果枝組,達到早產豐產的目的。

【3】剪口留葉芽。桃的花芽為純花芽,結果後無枝葉抽生,無果臺枝,修剪時要注意剪口必須是葉芽或有葉芽的復芽,否則會形成無果枝。

【4】加強夏季修剪。桃樹生長旺盛,為改善內膛光照條件,緩和生長勢,促進花芽分化,使結果枝組圓滿緊湊,必須加強修剪。一般幼樹夏季修剪4一5次,成年樹修剪1一2次。

【5】保持樹勢平衡。桃對基部三主枝要求一般是第一主枝略弱於第二主枝,第二主枝略弱於第三主枝,避免產生卡脖現象,保持三大主枝平衡,同時主枝、副主枝、大型枝組間要保持良好的從屬關係。

整形是讓樹保持良好的形狀,以利開花結果豐產。一般以開心形樹形為主,一年生苗定植後留60釐米左右定幹,選留三個方向不同,位置合適、生長健壯和長下間隔距離相等的新梢培養成三大主枝,其餘新稍全部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根據種植距離、品種和樹勢,在每個主枝上培養1一2個副枝或大型枝組,及早佔據空間,冬剪與第一年相同。


大別山鷹


桃樹種植定幹多高最好?關於這個問題,根據我們種植的經驗來看,定乾的過度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才是最好的,通常要是根據種植的環境來決定的。


1.果園種植的定幹高度

由於現在種植的桃樹都是已經嫁接的苗,種植以後的掛果年限大大縮短,種植第二年可以掛果,三年後就可以達到豐產要求,所以為了提前掛果豐產,桃樹的定幹一般是不會太高的,如果苗還比較小定幹又太高的話,一旦掛果很容易大尺度彎下來壓斷開裂,所以通常情況下都是採取矮化的種植方式保證掛果的枝條四處展開,這時候的主幹就不需要太高,一般保持離地面的分支開叉在50至80公分高就可以。當然也不能太低,因為太低還會影響後期的根部除草等操作。



2.庭院種植的定幹高度

至於的庭院種植的桃樹,大部分人的目的是既可以掛果食用,又可以起到乘涼的效果,所以在定乾的高度方面,家裡要高,至少要保證分支的地方不低於一個正常人的高度,最好分支離地面保持1.7米左右最好,主要是擔心走路時不小心碰到頭部受傷。


3.綠化用的桃樹定幹高度

對於綠化專用的桃樹,一般是直生苗為主因為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掛果為主,,直生苗的特點就是主幹筆直又高,根本就不需要所有的定幹高度多少,只要保證正常的生長和防蟲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綠化用的桃樹品種是不同的。

綜上所述,對於種植的桃樹定幹高度怎麼選擇,具體還是要根據你種植的目的或者環境來決定,要靈活變通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蜂果仁


桃樹種植定幹多高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定幹高度:一般樹形的主幹高度在30~50釐米,具體高度要根據品種、地形、栽植密度、管理方式和單株生長情況確定。生長勢強、土壤肥沃、品種的枝條開張度大,定幹可適當高些。定幹過低耕作困難,通風條件差,果實品質不佳;定幹過高樹體不穩,長勢弱,樹上管理、採收

1.定幹高度:一般樹形的主幹高度在30~50釐米,具體高度要根據品種、地形、栽植密度、管理方式和單株生長情況確定。生長勢強、土壤肥沃、品種的枝條開張度大,定幹可適當高些。定幹過低耕作困難,通風條件差,果實品質不佳;定幹過高樹體不穩,長勢弱,樹上管理、採收也不方便。另外在山地、坡地還要結合地形地勢確定主幹高度和主枝間的高度。

2.主枝的選擇和平衡:主枝選留數目和方位要根據栽植密度、整形方式等來確定。選留過多,雖然前期產量高,但以後枝條擁擠,光照不足,導致主枝下部光禿;選留過少,修剪量大,不能及時、充分地利用空間,早期產量低。

定幹高度能左右主枝配置位置的高低,主枝位置高則生長勢弱,低則生長勢強。一般在整形帶上部的主枝往往偏弱。如果選3個鄰接(即3個枝相連接,整形帶很小)的芽培養3個主枝,就不會出現長勢不均衡的問題,但3個主枝在同一點上,結構不牢固,盛果期可能出現劈裂的現象。為克服這一缺點,可採用鄰接與鄰近(即主枝間有較大的距離)結合排列,即上面兩個主枝鄰接,與下面一個主枝鄰近,這樣主枝結構牢固,養分輸導通暢。如果是下面兩個主枝鄰接,上面主枝較高,就容易出現“卡脖”也就是下強上弱現象。

如果遇到主枝間不平衡時,要抑強扶弱,“強枝強剪,弱枝弱剪”。對強枝行拉枝加大角度,緩和其長勢,修剪量適當加重,也可改換主枝延長頭,使其彎曲上升;弱枝要抬高角度,適當長留,增加枝葉量,使其得到更多的養分,由弱轉強,這樣經1~2年後即可趨於平衡。

另外在選定骨幹枝時要注意勿用夾皮枝,選主枝時儘量不要留南向枝,南向枝擋光更多。

3.因樹修剪,隨枝作形:整形修剪還要掌握因樹修剪、隨枝作形的原則,達到既通風透光,又能充分利用空間,既有牢固的骨架,又有早期產量,實現整形、結果兩不誤。不可死搬樹形,為作形而作形,所以整形時要有輕有重,適當輕剪長留,改變過去“先長樹後結果”的觀點,達到邊長樹邊結果的目的。

4.修剪方法:是對枝條進行縮、截、緩、放等處理。桃樹的後期管理:

一是要適時進行樹枝修剪工作,促使枝葉能均衡成長,夏季是桃樹生長和果子掛樹時期,及時抓好夏季整枝、控制樹的局部徒長。

二是要定量生產,合理保留果實。要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定量生產,保證市場需求,避免產品滯銷。

三是適時防病治蟲,保證樹枝和桃子能健康生長。由於夏季容易下雨,桃樹的各種病蟲害特別容易發生,在桃子套袋前最好進行兩次以上的防病,做好各項防病舉措。

四是蟲害作為桃樹健康生長的障礙,後期管理中對蟲害的防治主要包括紅蜘蛛、梨網蝽、桃蛀螟、臭蝽象、介殼蟲、刺蛾等,一般情況下防治方式應與防病噴藥結合混用。

五是適時進行鋤草鬆土,保證地面通風透光,促進桃樹茁長生長。

六是做好排水灌溉工作。排水溝對於排水灌水顯得特別重要,要保證溝系能排能灌是關鍵。

一、品種選擇

桃樹高密度栽培其品種選擇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容易形成花芽;二是樹體生長快;三是坐果率高。

二、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不重茬,上茬未施用過含氯肥料。桃樹栽植前,清除地面附著物,深翻土壤,全園深翻達70cm,做好水平帶(山區或低坡丘陵區),修繕灌系統,建築好道路。基肥深施,施用有機肥37.5t/hm2、複合肥750kg/hm2,混合後撒施於定植溝,然後澆水。

有機肥製備:

1.可用沼液或沼渣作有機肥,施用前,在沼液或沼渣中摻入30%的秸稈或雜草、1%的硫酸鉀、2%的過磷酸鈣、10%的熟土,摻合後均勻堆放,外糊一層薄稀泥,堆漚45~60d,使泥肥融合,充分腐熟。

2.用秸稈堆漚,在下面鋪一層麥秸稈、稻草、雜草、玉米秸稈,在上面鋪一層雞糞,就這樣一層一層堆好,然後用泥巴或塑料膜密封,經2 個月左右的高溫發酵而成為腐熟的有機肥,注意要在8月以前堆漚完成。

三、栽植

栽植分為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及早進行,秋栽在桃樹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及早進行。芽苗最好秋栽;成苗春栽與秋栽均可。栽植行距2.5~3.0m、株距1.5~2.0m,栽植密度1665~2670株/hm2。將苗子放在定植溝(穴)內,扶直、埋土,大根埋好後向上提一提苗子,使其根系舒展。繼續埋土直至深度高於根頸約3cm。栽好後做畦灌水,及時對栽植深度不合適的進行調整;水下滲後及時澆第2次水,一般土壤隔5d左右,砂質土壤隔3d左右,黏土地隔10d左右。春季栽植的在芽苗0.5m以上剪砧,成苗不需定幹。

四、整形定幹

高密度主幹形桃樹一般要求主幹高50cm,樹高2.0~2.5m,冠徑1.3~1.5m,一般結果枝組25~30個,結果枝組按管徑輪生向上排列,中心干與結果枝組的枝粗比為2∶1,下面的結果枝組比上面的結果枝組長,上、下結果枝組與中心乾的著生角度分別為70~80°、80~90° 。

五、修剪

幼樹修剪按照高密度主幹桃樹的樹形要求制定修剪措施,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即為生長期修剪,當新梢長到5cm時開始抹芽、除梢,新梢長至30~35cm時進行摘心,留25~30cm,二次梢長至30~35cm時再摘心,促發三次梢,同時嚴格控制徒長枝、背上枝、競爭枝。為了改善光照條件,促進花芽分化,要對直立小主枝開張角度。落葉後至第2年萌芽前進行冬季修剪,只疏、放,不短截,即留下足夠的花芽,其他枝大部分疏除。

主幹形桃樹第2年即大量結果,因此樹體容易控制。成齡樹修剪以生長季節為主,6 月20日以前成熟的品種,果實採摘後立即進行,將結過果的枝條距離中心幹留3~5cm回縮,剪口處有一生長中庸的新梢最好,以後利用剪口下抽生的新梢形成花芽第2年結果;中晚熟品種在春季萌芽時留當年萌發的新梢,通過促控措施,使其形成花芽,疏除已結過果的枝條。夏季修剪一定要注意平衡樹勢,控制上強下空。以後可以根據樹體的生長保持同樣密度和樹形,也可逐漸將其變為紡錘形,同時採取間伐的措施,降低種植密度,儘可能延長桃樹的經濟壽命,提高經濟效益。

六、肥水管理

幼苗管護原則是“前促後控”,前期氮肥為主,後期偏施磷鉀肥。新梢長至15cm 左右時,結合澆水進行施肥,以後每隔15d追肥1次,第1次施尿素50~100g/株,第2次施尿素50g/株+磷酸二銨50g/株,第3、4 次施尿素100g/株+磷酸複合肥100g/株,7月下旬後原則上不追肥和不澆水,8月如果幹旱需澆水,同時施鉀肥100g/株,10月上旬施農家肥25kg/株+複合肥100g/株,及時澆水,視樹勢進行葉面噴肥或適當輔以多效唑控制。

成齡樹應控制樹體的營養生長,解決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新梢停止生長後至落葉前施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配合速效複合肥,有機肥用量45~75m3/hm2,複合肥用量根據有效成分的含量而定。除基肥外,樹下施肥肥料可按照45%複合肥1500kg/hm2 左右的標準,新梢長到10cm時,開始追第1遍肥,以後每隔15d追1次肥,追肥後及時灌水,然後每隔7~10d葉面追肥1 次。生長期(7月31日前)可根據枝條生長狀況噴施多效唑100~300倍液,促使形成飽滿花芽,為下年豐產打下基礎。

七、病蟲害防治

桃樹病害主要有桃瘡痂病、流膠病、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蟲害主要有金龜子、桃蚜、象鼻蟲、各種蟎類及梨小食心蟲等。桃樹病蟲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生長期深入果園,在栽培管理的同時,注意查病查蟲,普治與挑治相結合,保持樹勢的穩定生長,並增施有機肥料,加強樹體的通風透光,提高對各種逆境及病蟲害的抗性。冬季及時清除落葉、殘枝和雜草並深翻,對樹幹進行塗白,萌芽前噴灑3~5 °Bé 石硫合劑,開花後至落葉前,及時對症噴藥防治病蟲害。

關於露地桃樹高密度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的全部內容,惠農網小編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綜合以上七個方面實際考慮!

如何修剪桃樹?我家種了幾百顆桃樹

一、幼樹階段的修剪 1、樹形及結構: 採用疏刪修剪方法,以兩主枝、三主枝開心形為宜,主枝開張角度30--40°,定幹高70cm,主枝上不培養側枝,而以大型枝組取而代之,枝組角度90°,每個主枝培養大枝組2--3個,位於背後兩側錯落著生,上下間隔50cm,同側主枝間隔100cm,大枝組長100--150cm,上小、下大,樹高不超過300cm。

2、夏季修剪: 扭梢。在新梢長到20--30cm時,對位於主枝、側枝、大枝組背上、背斜上的新梢進行扭梢,抑制生長、促進成花。 擰枝。枝條基部開始變褐、木質化時,一般在8月初,開始進行擰枝、主要目的是開張角度,為培養枝組做準備,擰枝對象是主枝以外的輔枝、主枝兩側的新梢,長度在40cm以上,方法是用手握緊新梢基部10cm處,用力擰轉180°,使之縱裂軟化,然後壓至水平或下垂,準備將來去掉、暫時保留結果的,全部壓至下垂,準備培養的枝組壓至水平,各類枝組的延長枝也壓至水平。

拿枝。對主枝頭生長直立、角度不足30°的,進行拿枝,使其達到30°,時間在7--8月。 疏枝。果實採收後,對留作臨時結果的上年擰枝至下垂的及時疏除,對處理不及時的背上旺梢也要疏除,枝組過密的疏間一部分,藉以改善光照。

夏剪儘量少用摘心方法,以免造成多次分枝,影響光照。 3、冬季修剪: 主枝的修剪。主枝的延長枝,其上著生副梢的,上半部全部疏除,下半部疏除徒長枝、長枝,中短枝不動,枝頭長放不動,單頭延伸;延長枝以下未控制的競爭枝、背上壯旺枝、兩側壯旺枝均疏除,進行擰枝處理的枝條一律長放,中果枝、扭梢枝可剪留1/2,短果枝,花束狀果枝疏除過密的,其餘不動,長果枝水平或下垂的長放,直立或向上斜生的疏除。

枝組的培養。大枝組由擰枝壓平的壯旺營養枝或徒長枝長放而成,有空間時,繼續留單頭延伸,疏除背上旺枝和未處理的競爭枝,長果枝疏除,留中、短枝結果;中枝組由水平著生的長果枝長放而成,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第1年長放,第2年回縮,發出長枝後,再長放,再回縮,直到佔滿空間;小枝組由中果枝回縮而成,小枝組要保持短小緊湊,不使其遠離大中枝組或主枝枝軸,也不使其延伸增大。

二、結果期的修剪 此期的修剪,一是控冠,防樹冠鬱閉,二是維持枝組的結果能力,保證豐產穩產。 1、夏季修剪: 除扭梢、疏枝、擰枝等項措施外,在樹冠達到預定大小時,壓縮、疏間上部的枝組,使上部枝組儘量小而稀,改善下部光照;有樹冠交接時,回縮枝頭,使行間保持有100cm的間隔,疏間上部枝組,解決光照問題。

2、冬季修剪: 主枝頭的修剪。沒有達到預定高度時,繼續留單頭長放,達到高度後,回縮到後部短枝處,抽生長枝後再長放,這樣放縮交替,一方面維持樹冠在一定範圍內,另一方面始終保持單頭伸長和上小下大的形態。

枝組的維持和更新。大中枝組如果有空間,可繼續長放,否則放縮交替,維持結果,小枝組放縮交替,維持結果即可,大中枝組要保持辮狀,不使其多次分枝,在大中枝組回縮發不出長果枝時,應加重回縮到枝組最後的分枝處,令其生壯旺新梢,經夏季擰枝,再長放成新的枝組,繼續結果,達到更新的目的。

三、效果 1、中短枝增加,樹勢緩和: 由於採用長放、疏枝為主的修剪手段,枝芽量相對增加、養分分散,新梢生長減弱、中短枝比例增加。調查表明,9年生樹短枝、中枝佔總枝量的85.1%,而採用短截修剪的只佔55.2%,因此,疏刪修剪後樹勢比較緩和。

2、葉幕形成早而穩定: 由於大部分中、短枝在6月以前即停止生長,多次生長現象減少,從而樹體較早地形成穩定的葉幕,疏刪修剪的盛果期樹,一般6月份形成穩定的葉幕,最遲不超過7月,而短截修剪要到8月甚至9月才能形成穩定的葉幕。

3、枝組穩定,不易光禿: 由於枝組單軸延伸呈辮狀,加上結果後果實自身的重量,使枝組呈水平或下垂,則頂端優勢移到枝組後部,復壯了後部枝組中的結果枝,延緩了衰老(9年生樹大枝組基部30cm範圍內仍平均有小枝組3.7個,而短截修剪的則已光禿無枝)。

4、光照改善: 由於枝組呈辮狀,且樹體中短枝比例短大,葉幕形成早,因此枝組相互遮陰現象減弱,光照明顯改善。 5、提高了果實品質: 光照的改善,葉幕的較早形成,有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及光合產物的積累,著色果提高50%,含糖量提高1.2%,同時優質果比例提高18.8%,風味濃郁。

6、幼樹早結果、早豐產: 幼樹長放後,不僅樹冠擴大快,而且保留了高節位的花芽,因此結果早、產量上升快,如2年生麥香,產量達332.5kg/666.7平方米,對照樹則沒有產量;3年生達1520kg/666.7平方米,對照只有270kg/666.7平方米。

由於早結果,以果壓冠,使樹勢穩定、光照良好,主枝下部的枝組能夠長期穩定結果,如株行距2mx4m的麥香品種,9年生主枝基部100cm範圍有各類小枝組16個,其上產量佔總產的20%。





農村妞二丫


自然開心型的樹型,在桃樹苗50釐米高處定幹比較好,如果想在冬季桃樹落葉後種些蠶豆之類的作物的果園裡走人方便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再往上高一些處定幹,但是定幹不要超過75釐米桃樹枝幹比較容易垂直往上長超過75釐米處定幹再加後期桃樹還會長高,摘果就費時費勁要爬上樹才摘的到果,人爬上樹摘果效率低還不安全,在樹底下伸手就要能摘的到果效率高,最低不要低於50釐米處定幹低於50釐米定幹就太低了果園施肥翻土,人在樹底下鑽來鑽去很難操作,機械化的果園不是選擇自然開心型樹型的定幹高度要求就比較高了






山村小強


桃樹種植定幹高度的確定要根據地塊的條件,地塊的特點確定桃樹樹幹的高度。

一、山坡地桃樹的定幹高度30~40公分為最好的。

二、地勢平坦的地塊定幹高度50公分左右為最好的。作業帶來方便,還有提高桃樹的光照條件。提高果實的品質。


螢火三農


種植的桃樹定幹多高為佳?修剪成什麼樹型最好?這兩個問題就看你栽樹的密度了,如果是密植園最好是主杆型,定杆要低點,不是密植園最好是開心型,定杆要高點,現在講幾種常見的樹型吧。

密植園,株距1米,行距2米,這樣做密度是主杆型,定植樹杆高度50分分左右,結果枝組順著主杆往上爬,每年更換新枝組就可以了,這種剪法光照好,也好管理。

半密植園,株距2米,行距3米,這樣的密度就是半開心型或人們說的丫字形都可以。半開心型就是定杆高度60公分以上分為3大主枝,3大主枝中間有主杆,主杆上在分第二層3大主枝,在往上分第三層,低下三大主枝要長點,中間三大主枝比低層短,上面在短,形狀△型,結果枝都順著三大主枝爬。丫字型就是定杆60公分左右分2個大主杆丫字形,結果枝細順2大主杆爬,個人建議丫字形光照好,也好管理。

老式園也就是株距3米以上。行距4米以上了,這種距離就是開心型,也就是大開心,定杆在80公分以以分三大主枝,不留主杆,三大主枝結果,第二年三大主枝裂變六個小主枝,好象傘架子一樣,長滿空間。這種樹型光照管理都好。





泰安鑫禾農業81057789


桃樹是落葉喬木樹種,強光照植物,生長勢較強,因此種植桃樹要想取得好收成,樹型控制非常關鍵。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記憶,小時候房前屋後的桃樹枝繁葉茂,但掛果很少,這主要是粗放經營導致桃樹通風透光差,只在樹冠外層稀疏結果造成的。

桃樹的理想樹型

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很多適合桃樹種植的各種修剪定型方案,但最為常見,也最方便經營管理的還是自然開心型,成為桃樹最理想的樹型。


桃樹的自然開心型通常以2-4主枝錯開角度自然開張生長,在主枝上培養骨幹枝,骨幹枝培養座果枝組,使得桃樹充分利用空間,通風采光,增強光合作用,實現早產豐產,同時也方便經營管理和果實採摘,成為眾多桃園的首選定型方案。

桃樹的定幹高度

桃樹的定幹高度傳統經營會選擇在30公分-50公分高度,也有選擇60公分-70公分高度定乾的,而現代一些新型果園,為了方便一些機械操作,會再度提高定幹高度,選擇在80公分-90公分定幹,都是可以的,主要看怎麼適合經營管理,怎麼選定定幹高度。


在確定定幹高度以後,需要將定幹高度下移10公分處以下的芽頭全部抹去,再選擇不同角度2-4個健壯新枝作為主枝保留培養,其他的多餘枝條可疏除或短接備選,次年再培養骨幹枝以及座果枝組等,來逐步培養桃樹的樹型。

總之,桃樹多以自然開心型為主,傳統種植方法多以30-50公分左右定幹,也有60-70公分的,為便於機械化作業,現代果園也有80-90公分定乾的,定幹高度以適合自己經營管理為主,來確定,並非一成不變的。


基層林業


桃樹在種植生產中,其樹形一般是以三主枝自然開心形為主。這種樹形有利於桃樹的通風透光,以及桃子的著色。

整形方法是:當桃樹定植後,在距離地面30一50cm處剪截,也就是定幹。隨後會在剪口下方萌生幾個枝條,而後在諸多枝條中選留三個不同方向的枝條做為主枝進行培養,此即為三主枝。三個主枝們枝頭相距要儘量接近,以利側枝的生長。水平角度為60一70度。主枝確定後,再在每個主枝上選留1一2個枝條做為側枝。

桃樹在這一年的生長中,即可完成整形。並且當年形成部分花芽,到第二年就可開花結果。





6728939025056



桃樹的整形方式,在我國除東北一些寒冷地區採用匍匐形外,一般常見的樹形為自然開心形、叢狀形、變則主幹形等。

定幹高度主要針對自然開心形而言的,通常在主幹高60-70公分處剪截。選擇留三個主枝,錯落生長在主幹上,


有利於樹冠的展葉花果充分利用空間。這種樹形的優點:一是樹冠光照條件好;二是掛果立體化,產量高;三是主枝側枝分明,樹冠骨架穩定。

叢狀形樹冠有多主幹叢狀形和多主枝叢狀形兩種。多主幹叢狀形是對嫁接成活後的苗木,選留四到六個主幹,通常不短截。多主枝叢狀形是對嫁接成活後的苗木,在夏季在距離地面二十公分處摘心,選留五到六個二次枝條作為主枝和側枝。

變則主幹形與自然開心形的區別是,有中央主幹,再配置第二層主枝,全樹的主枝五到六個。這種樹形的特點,樹冠結構穩固,生長健壯,通風透光好,結果數量多,早期產量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