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按政治影响力来说沙皇俄国时期和苏联时期哪个更强大?

Baby珍惜伱


俄国作为一个国家出现,只有1100多年的历史。公元9世纪前,在东欧平原上,居住着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

到公元9世纪,这些部落以基辅为中心,结成一个大公国,称“基辅罗斯”,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当时它只是一个南自基辅、北到拉多加湖、西从普斯科夫、东到木罗姆的一个东欧内陆小国。

到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陆续征服周围的俄罗斯各公国,第一次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介于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伊凡四世于1547年自称全俄罗斯沙皇,国名由“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罗斯”。从16世纪中叶第一代沙皇到20世纪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断地向外扩张领土,而苏联继承了俄罗斯的扩张传统。

沙俄时期的扩张

沙俄在欧洲地区的扩张

沙皇俄国于16世纪中叶征服了喀山汗国(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国(1556年),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黑海的道路。17世纪中叶,它又通过武装侵略和其他手段,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域。

17世纪末与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为进一步争夺欧洲,急于打开通向西欧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当时通向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为瑞典所控制。为争夺出海口,沙俄与瑞典进行了21年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打败了拥有强大海军的瑞典,抢占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修建了彼得堡(1703年),打开了通往西欧的“窗户”。

女皇叶卡德琳娜二世勾结普鲁士、奥地利武装干涉波兰内政,三次(1772年、1793年、1795年)带头瓜分了波兰,夺取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

为了争夺南方暖水港和夺取对黑海及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控制权,沙俄女皇叶卡德琳娜又于1768~1774和17871~1791年间两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从第聂伯河到德涅斯特河之间黑海北岸的大片领土。

到19世纪,沙俄同法国展开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激烈斗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时,利用与法国暂时勾结的机会,用战争的手段,于1809年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并把它变为沙俄的一个省。

于1812年,又从摩尔达维亚公国手中割取了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的比萨拉比亚(今摩尔多瓦)。1815年沙俄打败了拿破仑后,夺取了整个波兰。

通过对伊朗的战争,兼并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区。又通过1826~1828年对伊朗的战争,夺取了亚美尼亚的一部分。

经过1828~1829年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取了库班河以南里海东岸的大片土地。1878年又从土耳其于中吞并了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

到1914年,沙俄的最西边界包括:北起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华沙大公国),到西南的比萨拉比亚,南部达到前苏联的国界并包括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现土耳其领土)。

沙俄向亚洲的扩张

早在16世纪下半叶,沙俄的武装力量已伸向乌拉尔山以东。17世纪初,已越过叶尼塞河,到17世纪30年代,已推进到勒拿河流域,于1649年到达鄂霍次克海岸。到18世纪末,进而侵占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1867年沙俄将这两块地方卖给美国)。沙俄向东部地区扩张的主要手法是以皮货商及哥萨克殖民者为先导,以正规军为后盾,每侵占一个地方,就在河口等险要地方修筑要塞,作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据点。

到17世纪30年代末,沙俄侵略军扩展到清政府管辖的领土边缘。于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军以勒拿河流域的雅库茨克为据点,先后派出以哈巴罗夫和波雅科夫为首的侵略队伍,侵入黑龙江下游达斡尔人居住地区,中国清政府派兵将侵略者驱逐出去。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边界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东部的库页岛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

19世纪中叶,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向欧洲扩张受挫,便将矛头指向亚洲,首先是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1856和1860年,沙俄乘英法联军侵华之机,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中国西境三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及其周围地区共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沙俄又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几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了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此外,还违约强占了帕米尔地区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沙俄共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沙俄向中亚的扩张

19世纪中叶,英、法、俄等大国争夺海洋的斗争日益尖锐。沙俄为了打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和争夺暖水港,极力推行“南下政策”。它用欺骗、收买和逐步蚕食等手段,于19世纪中叶兼并了哈萨克各部,并于19世纪70年代,先后征服了浩罕、布哈拉(两者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境内)和瓦希(位于中亚塔吉克境内),于1880~1884年又侵吞了土库曼,1885年侵占了阿富汗的库什克堡。

前苏联时期的扩张

前苏联领土的扩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依据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及波兰的独立,并将亚美尼亚的卡尔斯及阿尔达汉地区还给土耳其。除此之外,到1939年以前,前苏联的疆界没有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前苏联从邻国取得领土近70万平方公里。1940年和1947年,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沙拉古萨摩、贝辰加(贝柴摩)等地区划归苏联。1940年,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并入苏联版图。又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地区划归苏联。

前苏联与周围邻国的边界领土变化情况

与挪威:苏联与挪威原无共同的陆界,挪威东北端同苏联西北部被芬兰的一条狭长的领土所隔开。1940年苏芬战争后,苏迫使芬兰把贝辰加地区割让给挪威,并根据“莫斯科和约”苏联取得了雷巴契半岛的西部地区。1944年9月根据苏芬停战协定,苏联获取了科拉半岛的贝辰加地区,从而使挪威与苏联有了约200公里的邻界。

与芬兰:芬兰原为瑞典王国的一个公国,依据1721年“尼斯塔德条约”,沙俄夺得了芬兰东南部的领土(包括今圣彼得堡、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区)。1809年,沙俄亚历山大一世通过战争吞并了整个芬兰领土,成立了一个沙皇统治下的芬兰大公国。十月革命后,于同年十二月,芬兰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于1939年11月爆发了苏芬战争,1940年3月签订了“苏芬和约”,苏联从芬兰取得了雷巴契半岛、萨拉地区、卡累利阿地峡(包括维堡市)及拉多加湖西岸和北岸一带的土地,并取得了租借科拉半岛30年的权利。1944年9月,苏芬签订停战协定,芬兰又将科拉半岛上的贝辰加地区划给苏联。

与波兰:波兰建国于10世纪,是中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它于1772、1793及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所瓜分,沙俄夺得了大部分波兰领土。十月革命后,波兰独立,根据1920年“黑加和约”,确定了波兰与苏联的边界。1939年9月,希特勒德国侵占波兰,同时,其东部(即现在的西白俄罗斯及西乌克兰)被并入苏联。1945年及1951年,在苏联的要求下,波苏边界又有了一些变动。

与斯洛伐克:于1918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被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所出卖,1939年3月,被希特勒德国占领。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为苏军侵占。1945年6月,根据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平等协定,苏联获取了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的部分领土,把它划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境内,组成伪外喀尔巴阡州。

与匈牙利:有约100公里边界。

与罗马尼亚:14世纪,在罗马尼亚地域建立了摩尔多瓦及蒙坦尼亚两个封建公国,后被土耳其统治,1877年后获取独立。独立前,在土统治期间,经过俄土战争,根据1812年布加勒斯特条约,沙俄夺取了比萨拉比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18年,比萨拉比亚归还给独立的罗马尼亚。于1940年6月,苏联又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并于同年8月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组成了所谓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把罗马尼亚北部的北布哥维纳(1918年前属奥匈帝国,1918年后属罗马尼亚)也划入苏联版图,组成了乌克兰的伪切尔诺夫策州。

与土耳其:黑海沿岸地区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统治下,18世纪和19世纪,沙俄为争夺这一地区,与土耳其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战争,到19世纪中叶,这一地区几乎全被沙俄侵占。于1878年,土耳其又将阿尔达汉及卡尔斯地区割让给沙俄。1921年,根据“卡尔斯条约”,苏联将上述地区归还给土耳其。

与中国:17世纪前,沙俄还远离中国,与中国没有共同的边界。沙俄从17世纪侵略扩张,通过各种手段及不平等条约,夺去了中国大片领土。

沙俄依据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1858年)及《中俄北京条约》(1960年),强行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4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自斋桑泊到霍尔果斯河以西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之后,又依据不平等的《中俄伊犁条约》(1882年),《中俄喀什噶尔界约》(1882年)、《中俄科塔界约》(1883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1884年)、《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1883年)又割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沙俄不仅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吞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进而违约又侵占了中国部分领土。在西部帕米尔地区,沙俄违反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占据了两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东北部唐努乌梁海地区,沙俄策动外蒙“独立”,把这一地区强行变为它的保护国,1944年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并入苏联。

在东部,黑龙江左岸的江东六十四屯,根据不平等条约,仍确定由中国管辖。1900年沙俄把它完全吞并。在日寇占领东北期间,苏联占领了黑龙江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黑瞎子岛等许多岛屿。于1990年,中苏之间已签定了“中苏边境东界约”。

综合起来可以发现,俄国没有主动对大国、强国发动过那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战争。

俄国的扩张,好象是很快,但实际上很“量力而行”,比起第三帝国来要老谋深算的多。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战争,但也没有一味地退让,如果被强敌侵略,在生死关头,不惜血流成河也要赶跑侵略者。

总体上看,俄罗斯在领土扩张方面有这样一些优点顽强,耐心,有忍耐力,军事与政治并重,能审时度势,肯吸收先进技术和文化以加强自身,也很注意自身的文化输出,完全符合“北极熊”的精神!



点滴见证


苏联更强大。冷战时期,世界的格局为两级多元,只有苏联能与美国相抗衡。两个国家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说是苏联成就了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已然无敌的美国即使在苏联解体后也不放过俄罗斯,还对它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

(冷战时期的核竞赛)

那么沙皇俄国时期强不强大?沙皇俄国当然也强大,但远没有达到苏联那种水平。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即1762年—1796年),沙皇俄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号称欧洲第一强国。当时沙皇俄国不断向西、向南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那里抢到了不少领土。叶卡捷琳娜二世还企图占领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她再1763年起草了《关于对华战争的意见》一文,但由于受到西方战场的牵制,一直未能施行。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沙皇俄国虽然也比较强大,但只是局部地区,也就是欧洲地区的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进入国际贸易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也蔓延到了全球地区。英法等国凭借工业革命快速崛起,他们在海外拥有大片的殖民地。而当时的沙俄由于制度的落后,加上连年征战,实力逐渐下滑。

因此,苏联时期更强大。苏联时期的影响力不仅跨越欧亚,还蔓延到了美洲地区,可以说是全球性的。而沙皇俄国时期虽然也比较强大,但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中亚地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沙皇俄国时期就难有后来的苏联时期。沙皇俄国时期不断的扩张,为苏联的强大积累了物质资本和政治资本。物质资本可以理解为广阔的疆域,而政治资本就是沙皇俄国在扩张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力。


风雪赫连城


当然是后者!



蔚蓝海岸房车


沙皇俄国1547年——1917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东斯拉夫人在历史上有2次崛起,这2次崛起都源于欧洲的衰败。

第一次崛起,19世纪中期欧洲革命失败,西欧各国实力受到重创,俄国军队成为欧洲宪兵。

第二次崛起,20世纪中期(二战后)欧洲各国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东斯拉夫人再次崛起,直至20世纪90年代苏联土崩瓦解。

不言而喻,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对周边国家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知识百货君


苏联时期更大!因为前苏联是世界两极中的一极,而沙俄只能在当时世界多极力量中占据一席位置!


用户6888699861486


1、肯定是苏联时期啊

2、苏联的时期实力很强大 的,一直打胜仗


海南如何突出重围


苏联时期,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实力,都是相当强盛的与美国分庭抗礼,不差上下。


散淡一翁


肯定是斯大林领导下苏联时期


手机用户5502706427


当然是前苏联影响大。


油田春风


好战掠夺成性的民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