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近年來,受經濟形勢的影響,全球就業形勢嚴峻,我國雖然就業形勢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但就業壓力也很大。因此,現在能有份工作很不容易,但同時,也有不少人抱怨工作不如意,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有的覺得體制內工作單調乏味,有的覺得專業不對口,有的覺得受約束太多 ,還有的覺得自己對工作沒什麼興趣,更沒什麼激情……

如果你也有上述煩惱,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怎麼辦呢?我推薦你讀6本書。

《幹法》

這本書的作者很不簡單,在日本赫赫有名,他叫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聖”,創建的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在近80歲高齡時受邀擔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用一年時間就扭虧為盈並創下日航歷史最高利潤。

所謂“幹法”就是幹事的方法,也就是工作的方法,書中有一章專門談如何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和夫認為,能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當然最好,但是這個概率很低。既然如此,不如立足眼前,努力讓自己愛上眼前的工作。

稻盛和夫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大學畢業以後,他進入了一個頻臨倒閉的企業,和自己所學專業也不對口,很多人都想辦法走了,他卻因為家庭的原因,沒能離開。留下來後,稻盛和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歷盡艱辛終獲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愛上了自己的工作,有了這份熱愛,也讓他更能堅持下來並獲得成功。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稻盛和夫雖然強調要愛上自己的工作,但他認為“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讓自己喜歡上工作”是擁有充實人生的兩種選擇,只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概率較小,因此不如愛上自己眼前的工作。《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的作者則直接否定了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他將其稱為追尋自己的激情,他認為追尋激情不可取,甚至是危險的。

書中舉了兩個人的例子。一個是托馬斯,追尋激情來到禪修院,三年後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獲;另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喬布斯,他雖然在演講中極力宣揚要找到自己熱愛做的事,但他自己年輕時的興趣在西方歷史和舞蹈,還有禪修,曾去神廟蹭飯吃。一個偶然的機會,為了生存和賺更多錢,他開始接觸電子行業,這才一步步地走向了後來的成功和輝煌。

卡爾.紐波特還用相關調查數據進行了論證,某項調查中,和職業有關的激情只有4%,這表明激情是稀有的;在另份調查中發現,從事某項工作時間越長的人越有可能視這項工作為天職,這表明激情是需要時間的。

在他看來,對於工作,激情要麼根本不存在,要麼就是精通的副產品,當你對一項工作越來越精通時,你自然會愛上這項工作。當你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的時候,你對工作的自主力和使命感都會來,幸福和意義也都會來。

因此他認為工匠思維勝過激情思維,“正確地工作”勝過“找到正確的工作”。所謂正確地工作就是用工匠思維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力求做得更好。而要做到這點,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刻意練習。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刻意練習”現在是個熱詞,比這更為大家熟知的是“1萬小時定律”。它出自格拉德威爾的《異類》,意思是普通人經過1萬小時的練習就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大師。但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來源就是安德斯.艾利克斯的調查研究報告。

艾利克森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刻意練習法則原創者,這本《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和羅伯特伯共同撰寫的,在書裡他們首次向廣大讀者普及了刻意練習法則。

艾利克森指出1萬小時法則其實是不對的,它存在一定的片面性,1萬小時並非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在強調天才源於正確的練習方面是對的。所謂正確的練習,就是刻意練習,他發現不論什麼行業和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其命名為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首先是有目的的練習,有目的的練習有4個特點: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需要專注,包含反饋,需要走出舒適區。在這個基礎上刻意練習,還需要建立心理表徵,這是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同時在刻意練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嚴格意義上的刻意練習,還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和領域,有比較確定的標準,如音樂表演或體育比賽等,還需要一位能夠佈置訓練作業的導師。

但即使你所在的行業和領域不能以最嚴格的意義進行刻意練習,你仍然可以運用刻意練習的原則,指引自己找到最佳練習方法。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性格拼圖:如何拓展你的舒適圈》

有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能是因為覺得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本《性格拼圖》可以幫助你。德國知名性格諮詢專家西爾維亞·洛肯十餘年研究總結,這本書不僅詳細闡述了內向與外向性格不同的特徵及各自的優缺點,而且指出了外向性格的人可以愛上內向領域的工作並做出成就,如傑出的作家和科學家中不乏外向性格的人,同樣內向性格的人也可以愛上外向領域工作並做出成向,如奧巴馬和默克爾都是內向性格的政治家。《性格拼圖》告訴你:你的性格塑造了你,但沒有鎖定你。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狗日的工作:知識社會的職業選擇與個人自由》

愛上自己的工作固然重要,人的大腦適應性也很強,潛力很大,但現代社會里分工越來越細,職業選擇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個體也畢竟存在差異性,找到自身優勢對於個人與社會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如《優秀到不能忽視》作者所說,這方面的書籍很多,如《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等,我在這裡推薦一本《狗日的工作:知識社會的職業選擇與個人自由》。這本書可能名氣不是很大,但被稱為職業諮詢和實現自我的經典之作,著名管理大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親自為其作序,稱這本書“是有所作為和自我實現的一種指南,在現代組織中尤其如此。”

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如何運用你的因激技能幫你在職業上獲得成功。所謂因激技能,就是你最擅長並最喜歡使用的技能,這並不是有些人所謂的感覺或一時興起,它能給你持久的滿足感,是你的真正實力所在。書中介紹了一種叫做SIMS的方法,可以幫你識別和發現自己的因激技能,並用它來幫助你尋找合適的工作、在工作中升職加薪及求得變動等。

如果識別因激技能後,發現自己不喜歡和不適合當前的工作,怎麼辦?一般有三種選擇,一是離開,二是內部變動,三是留下來。不論哪種選擇,你都可以運用你的因激技能,謀求新職時不要貿然離職,要運用因激技能做好準備,還要考慮其他主客觀因素。如果你選擇留下來,你可能會隨便應付,也可能會如稻盛和夫那樣努力做到盡善盡美,而運用因激技能,你還可以有第三種選擇,就是選擇最佳搭檔。對你來說不喜歡不擅長的工作對別人並不一定如此,有可能正好相反,那麼你就可以把這部分工作讓他來做。

作者伯納德.霍爾丹博士從事職業諮詢和求職研究50多年,是現代職業諮詢業的創始人之一,書中內容操作性強,並結合了大量案例,值得一讀。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月亮與六便士》

在工作中,盲目追尋激情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你的激情在你心中熊熊燃燒讓你夜不能寐,甚至如 “溺水的人一定要掙扎”,那我建議你還是去追尋自己的激情或者說夢想。推薦你閱讀這本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小說的主人公是個不顧一切追逐內心激情與夢想的人,在這條路上他歷盡坎坷,生活困苦,飽受病痛乃至死亡的折磨和威脅,最後也沒有取得成功,他的成就是在他死後才獲得世人認可的。在世俗意義上,他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但畢竟人來這世上一趟不易,要對世界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要傾聽世界的聲音,也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請讀這6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