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随着防控冠状肺炎疫情取得显著成效,各地也吹响了复工的号角,许多年轻的父母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步入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因为年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今年这个假期尤其漫长,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在防抗疫情的情况下,也得以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辅导他们作业,在家中搞了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了和孩子的感情。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父母亲都要外出打工,孩子就交给了爷爷奶奶带了。

有些父母即使在家和孩子朝夕相伴,但也都有工作,孩子要么送去幼儿园,要么给孩子爷爷、奶奶带。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爷爷奶奶怎么带孩子的呢?

一般止于吃、喝玩,有的老人照顾孩子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部手机,然后各玩各的。甚至爷爷奶奶凑在一起玩看手机。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许多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则千方百计地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这不仅费钱,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孩子负担,更有许多父母上当受骗:钱花了不少,还让孩子耽误了时间。

如果仅仅被骗了点钱,也许还可以挽回,但是耽误了时间,孩子被一种不当教育扭曲,那就很麻烦了。比如下面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量子波动阅读”的骗术: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孩子的起跑线非常重要,尤其是背诵,未来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期的“童子功”。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这个来自山东青岛的小男孩子叫王恒屹,只有6岁,可是已经识了3000汉字,会背580首唐诗,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亮相,就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在“姓氏飞花令”环节,他思维敏捷,嘉宾说出姓氏,他出口成诗:

蒙曼老师说,免贵姓蒙。

他立刻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外国选手叫大伟,他立刻答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选手姓李,他又答: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3-5岁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间,尤其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刻,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段,那么对于以后的学习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上图这位稚气未脱的孩子叫鹿泽宇,今年刚刚15岁,可已经于2019年考入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他在4岁的时候,家人就教他学会了3000个汉字,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了。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上图这位小朋友你也许非常陌生,可是他长大之后却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他叫杨振宁

杨振宁也是在4岁就能够识字3000了。他说:

“我四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现在,我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起过那个数目的两倍。”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隔代教育是一个难题,怎么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王恒屹:没有隔代教育的溺爱、骄纵和盲目,最终这个由奶奶带大的孩子竟超越了大部分父母带大的娃。

恒屹的奶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她说平时教孙子诗词都是先老小一起读几遍,接着王恒屹自己背诵一遍,她再讲解诗词的意思。其实无论是奶奶亦或是父母或其他带养人,陪伴引导孩子一起去学习,言传身教下的教育自然更易获得成功。

选择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非常重要,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平仄押韵巧妙,朗朗上口,孩子们喜欢唱儿歌,把诗词念得滚瓜烂熟也只是时间问题。王恒屹奶奶为了让他喜欢上国学,用讲故事把一首首诗词串联在一起,让孙子对国学的兴趣越发浓厚。

这套「诗词大会选题库」的唐诗宋词可以作为爷爷奶奶教育孙子或孙女最好的教材。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这套书收录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等经典中的经典。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还赠送6节视频课程,以及配套诵读音频,每首诗,每篇古文都有诵读。朗读者的声音像音乐一样,还可以避免因为爷爷奶奶口音的问题,给孩子纯正普通话的熏陶呢。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青衫君是高中语文老师,深知语文是一门最重要而又最被忽视的课程。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领导认为,语文是一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学科,只有识字就能教好语文。

也有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语文学和不学没有区别,怎么学都考那么点分!

奶奶在家怎么带孙子?认字、背诗:宝妈就不用担心孩子教育问题了

语文好才是真的好!而语文优秀者哪一位不是具有深厚的童子功?

巴金先生少时熟背260篇《古文观止》,茅盾能诵《红楼梦》,苏轼能背《汉书》,鲁迅熟读《史记》……真是不胜枚举。

如果想让孩子到了中学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高考中有着较强的竞争力,那就在他记忆力特别好的时候:3-6岁之间背一部唐诗宋词、散文经典。

点下面的横条参团。书是精装本,很有收藏价值。送人也非常大气,赠人诗词气自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