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讀了雙非研究生的你們後來後悔了嗎?

琳琳-吾輩要做淑女


讀了雙非研究生的你們後來後悔了嗎?

以前回答過雙非學生和學校的問題,一下詳細地闡述一下僅供參考在下讀過的雙非師範學校!

1、學校還是有一定的濃厚學習氣氛。每天早上七點,從部分本科生到部分研究生,教學樓下必有很多學生在在早讀,沒有上課的教室也有稀稀拉拉的同學在上自習!圖書館中有大量的即將考研的學生在複習等!因為雙非本科生認為要出去找好工作還是不太容易。在辦公室有的在做自己科研的事,有的在做以後工作的準備工作,當然有人在玩!

2、教學上質量和生源問題。招收的本科學生高考分數在全國來算中等偏下,以前是靠調理招收研究生,現在基本爆滿。在職的教職工們是完全做科研出生,有些老師並未系統地學習過相關專業,就拿我所在的學院是物理學院,碩士是天文專業,給同一屆上廣義相對論的老師並不是科班出身的老師,由於興趣,他在三十二從醫學轉行做的黑洞方向上的理論物理,雖然很厲害,算出過一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黑洞解,雖然我有自知之明,但不得不吐槽教學確實太差,基本概念也是含糊不清!不僅是我所在學校,我現在的師弟在南京大學天文系聯合培養,他也吐槽年輕老師以科研為主而不重視教學國內普遍,有些老師專業課上上,有些老師乾脆不上,認為學生水平太低,老教師一般出於責任心,課程都非常重視。不過我很感激我的導師,我報考他的碩士研究生後,他一直強調:物理圖像和思維這些基本功,這樣才能重基礎!

3、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玩心大而不認真做事。我的研究生舍友的本科專業為學習核工程,他認為從一份年收入十幾萬的國企來學習理論物理,研究生期間他除了鍛鍊身體就是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他現在找到了人生真正的燈塔。另外的一個同學是舍友的師兄,因為特殊原因,每天呆在實驗室做實驗,最後發表數篇SCI,現在在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院的一個師姐,在研究生期間一直在國家天文臺李菂研究員名下聯合培養,現在李菂研究員名下攻讀博士。我的親師姐,從研究生二年級,在外聯合培養,也發表了文章,在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後,現在德國攻讀博士學位等等。在我參加校上舉辦的研究生畢業典禮時,雖然是雙非,但攻讀博士的學生將近三十人!只要不要和我另一個舍友一個心裡,認為自己得了國家獎學金後飄了,不想讀博,隨便找了一份工作後,又毀約賠了三萬元,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寫了這麼多,就闡述一點,雙非學校的研究生也有機遇,而且有些沿海地區的雙非學校堪比雙一流!最重要的是在於一個人讀研究生到底是為了幹嘛,如果一個人是從大流考研究生,沒有確定的目標,都會很失意!如果僅僅是為了找一份普通工作,那就非常開心!特別開心!尤其開心!

在最後提及,如果一個人很有野心:考雙非的學校,選擇的導師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或者考雙一流吧!不想成為那種活著已經死了的人那就多想想吧!


101個王老師


首先,你至少獲得了學位證,這在就業或者升職時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噢,其次,以我本人為例,我讀了在職碩士和黨校的研究生在此期間也學到了一定的相關知識,雖然在工作中用到的不多,但是在有時朋友談論某些問題時不至於露出小白一樣的神情,最後,我覺得也很重要,在讀書期間結交了不少同學好友,來自各行各業,至於好處嘛,我不說你也懂得,總之,我已經畢業近七年了,但是一直很滿足,從未有後悔之情[呲牙]


米斯特於


我是四眼學長,這個問題我來談談。

現在考研有多熱我想大家都知道,即使你不在高校裡邊,你也能收到各種考研培訓機構的宣傳單,在高校裡邊你會發現考研教室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寢室裡發呆看星星的人越來越少。

近兩三年考上研的人大約在70萬左右,如果除開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62萬左右。這裡邊至少有一半是來自於本科是“雙非”院校的學生。

“雙非”,即非211/985,其實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實力是很突出的,或者是在某一個領域特別拔尖兒,培養的學生也比較優秀,有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211/985,實現名校夢,讓人非常的佩服與尊敬。

但是現在考研哪像以前啊,以前我考研那會兒,公認的考研比高考簡單。好多高考考了一個“雙非”的學生,內心不會那麼的傷感,覺得只要考研加把勁,照樣做好漢。可現在如果還這樣覺得的話,簡直太奢侈了,現在考211/985明顯更加困難了。

所以今年考研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考“雙非”院校的考生特別多,比如成都理工大學今年的報考人數就較去年增加93%,這是一個全國性質的情況,這說明了什麼呢?除了說明考名校越來越困難了以外,也說明更多的學子認識到只要有書讀的重要性,“雙非”院校也存在著它的競爭力。

所以說,讀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完全沒有必要後悔。

那些覺得“雙非”院校沒用的人啊,大多本身就是211/985的學生,他們的看法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的,本身就不是很客觀。

三年後當我們一旦拿到碩士研究生學歷,先不說其含金量,也別說同211/985研究生之間的差距,至少也比本科學歷強吧。

有了研究生學歷你會有很多本科生不具有的福利,進私企你的起薪要高一些,而且有機會成為管培生;進運營商、銀行這種國企,如果你想留在省會總部,研究生是基本的“敲門磚”;人才引進,研究生去了就是副科級,且安家費都要高於本科生;有的省市研究生當教師無需教師資格證。

而且實際上很多專業不一定非要讀211/985,更多的是看中個人能力,工學類專業就很明顯。雖然“雙非”的工學研究生進研究所、頂尖央企等比較困難,但如果進民營企業,只要能力突出,機會是很多的。

我曾有一個在西南科技大學這所“雙非”院校讀通信專業研究生的老哥,在讀研期間狂做了6個項目,畢業的時候跑到電科科大蹲點一個月找工作,放棄了3個年薪20萬的,簽了一家年薪30萬的,好多電子科大的本校研究生都找不到呢。

當他工作的時候發現,坐在前面的畢業於上海交大,左邊的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右邊的畢業於電子科大,後面的來頭更大,說了沒人信。大家一起工作久了,平起平坐,誰還會在乎你哪裡畢業的。

還有一點沒說,很多“雙非”院校你真不能看貶了,比如燕山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哪所是等閒之輩?能成為這些院校的研究生,恐怕你不是後悔了,而是笑哈哈了吧。

上大學很重要,上211/985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書讀,即使是“雙非”院校,那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花了一年的時間拼搏換來的,既然選擇了,就不要一天到晚去懷疑,別人懷疑你可以,但你自己一定不能。

安靜下來,踏踏實實地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一步一步提升,看清“雙非”院校提供給你的平臺,這個平臺開始或許不比211/985,但未來怎樣,只能靠你自己,你覺得呢?期待你的留言與關注~


四眼學長


考研是改變我命運的一次決定,我是師範類,本科畢業的同學都回了縣城教書,我研究生畢業去了北京,教高中物理,收入、視野、心態都可能能好點。


貓頭鷹高中物理


在我看來讀研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但是讀研之後你的機會更多,平臺更大,視野更廣闊。Don't be worried, just do it.



80師說


有一個好導師,一點都不後悔。哈哈,,,運氣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