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陸游詩詞經常出現重複的詩詞意境或者詩句?

半世飛仙


失敗與成功

陸游不是天生詩人。就算他有天賦及悟性,後天造就他的成功。我撇開他的作品與其人生經歷不講,他有一股毅信,能夠看開一切,與現實狀況曲折作爭扎,保持良好的勤學苦練,熬成了他偉大人生成就,已經盡力了。我想每個人都想學好,而儘量去完成信念。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像我們說話哪些隨便,既便你努力修煉,也許獨勞無功,終究失敗者多,而獲勝者往往在失敗的門口還在堅持,只差一步,邁開成功的門檻。這就有許多不足,何況是搞文字者、詩人,都有缺陷,正是他的缺陷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保留精華,將他這一缺陷來糾正,在我們思考中提煉新的起點,將醜變化美的。

學習是吸取變新。

古詩文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寶庫中奪目的明珠。我們只能欣賞、借鑑,審視情趣,提升自己審美能力,強化自己熱愛傳統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我記得看一本書叫什麼名字都忘了,但它的內容還清楚,也就是說專談一些漢代名作不妥之處,敘事較清晰,但在結尾點題,不足不是不可以,你看到美就夠回味。

如果要一再追求,我也能數出所以然。前幾天整日在小區為疫情奔波,空閒時翻開文言文兩則看看,測試自己到底知多少,其中有一篇為《兩小兒辨日》、選自《列子,湯問》,先秦寓言故事。測試能譯文寫出來,也可算不為徒勞。其中最後句:“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能悟出其中之理,又何必追問,當然,我答不對,但山外有山。

學貴在取,這個重複的意境與詩人雷同,以我之見,在於環境、條件、心情。學是無境止,只有修煉,才會成就最好。用陸游的詩來作結尾:《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歐紹永


要解其詩,先解其人。陸游的歷史自不必多說了,只說幾個關鍵點:

1、陸游的家學源自王安石。

2、出身名門望族。

3、科考成績優秀,但受到秦檜排擠。

4、入仕途後不管是在地方還是在朝內都主要擔任秘書的職務。

5、因為屢次進諫犯上兩次被貶出京。

6、不顧時局主張北伐。

從陸游的這些經歷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清流。歷史上凡是清流都有兩個共同特點,第一是窮,第二是倔。陸游的一生可以說和這兩個字非常的貼合。他第一次被貶出京城的原因就是因為勸皇上要節儉度日,原因不外乎是自己省錢省慣了,看著皇上(宋高宗)鋪張浪費心裡難受。為什麼省錢?窮唄。再說倔,陸游原本挺好的仕途,硬生生被自己這份倔給糟蹋了。前邊已經因為嘮叨被貶過一回,到晚年好不容易再次入朝,結果老調重彈繼續在新皇上(宋光宗)耳朵邊學唐僧,於是皇上親自動手第二次把他的仕途埋了。夠倔吧,這還沒算完,他在兩次被貶的中間自己還辭過一回官,當了五年的山野村夫。究其倔的原因無外乎是因為陸游家學源自王安石,王安石就是個有名的倔老頭,在這種家學中成長起來的陸游不倔就怪了。而且陸游視國仇如家恨,一生主張北伐,甚至因此得罪皇上貶上加貶,可謂不負清流二字。雖然又窮又倔又憤青,不過陸游的才華可是實打實的,曾經在科考中拿過第一名,因此可以把陸游其人總結成五個字,有才的清流。

自古但凡是清流才華大多都不得施展,究其原因原因無外乎是因為不懂得變通,陸游便是如此。當官尚且倔到如此程度,作為個人愛好的詩詞歌賦,當然就甚之又甚了。陸游的詩之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死板,原因是因為太過於尊崇諸如貼對律,平仄律等音律的規矩,不懂得變通。再加上前文提到的陸游視國恨如家仇,一生主張出兵北伐,因此其關於國仇家恨的詩文頗多。此類詩文本身就略顯沉重,再加上韻律過於死板,也就令讀者產生了詩文意境重複的感官印象。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江干。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將陸游的《病起書懷》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兩首詩各取一句拼在一起,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人世繪


寫的太好了!陸游老先生若還活著,一定會說,然也!其實,不光是陸老先生,歷史上很多詩人大都這樣的。那個時候,沒有今日頭條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平臺,詩人們的作品,怎麼流傳呢?據說,主要是通過酒肆的牆壁,寫作的人興之所來,撥墨揮毫寫下之後,就要看造化了!有人要是在酒肆的牆面上看到了,覺得不錯,就抄寫下來作誦了。也有的詩,例如陸老先生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估計他兒子才有可能是第一個聽寫並傳播的人。總之一條,陸老先生的詩詞經常會出現重複的的語句,很難免。他老人家自己不會去背自己的詩句,此其一,另外,各人的語言風格和用詞表達的習慣,有些是無法改變的,這些都不影響他成為偉大詩人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供您參考吧!


南京陳東


陸游是愛國詩人:

愛國愛民受人敬,

傳承文化為人民;

所有詩詞都經典,

世世代代都傳訟。



陪你同行63240527547


陸游是南宋時期的著名的詩人,一生仕途坎坷,戰亂時期的南宋民不聊生,深處戰亂,陸游發揮不出自己報國一腔熱血,其詩詞中反映表現對南宋朝庭諾諾腐敗痛吟,在詩詞裡抒發自已一腔熱情與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其中一首《釵頭鳳》留傳千古,錯,錯,錯,莫,莫,莫,如泣如訴的疊加,表達的淋漓盡致,訴說著自己的情懷,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等等句,而在陸游的詩詞當中發揮詩詞技巧運用看,恰到好處,扣人心絃,不由讚歎!拙見個人的看法與體會。





Khy1厚德載物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但仕途坎坷,以至一腔愛國情懷無以施展,於是盡入其詩中,所以其中意境及表達的情懷難免重複。

如以下幾首,都表達同樣的心情。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問。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末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山河破碎,世事多艱,一腔愛國熱情只能傾訴於詩,這是陸游詩詞經常出現詞句和意境相同之處的原因,謝謝!



wxj想飛的豬


陸游一生總共創作了九千二百多首詩和詩詞,可謂是高產詩詞大家。創作如此之多,難免會有雷同或重複的東西(因為創作環境,意境,心情亦有雷同之時吧)。陸游的藝術特點是宏偉豪放,熱情洋溢又富於奇麗的浪漫主義色彩。正如南宋詩詞家劉克莊評論陸游的詩詞曰:"放翁長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飄逸高妙者與陳簡齋,朱希貞相頡頑;流麗緊密者,欲出晏叔原,駕方回之上"。在南宋詩壇上,陸游的詩別拘一格,獨佔鰲頭。


hushouchang



老閒同志


陸游的詩詞很喜歡,字裡行間就看到一個憂鬱帥氣多情文藝的男子,想來粉絲肯定不少!

陸游最著名的《釵頭鳳》流傳千古,寫作手法重複延續,如泣如訴,緊扣主題,這種寫作更有助內心情感的表達,讀起來感覺心都被揉碎攪亂。佩服!

還有李清照這種手法也是經常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不愧是女中詩聖!


詩意人生YAO


詩創作得多,有時重複從前作品的內容甚至詞句,這不止陸游。比如晚唐詩人許渾,就是寫出"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那位,也多次搬用了舊作中的句子。宋朝的晏殊《浣溪紗》中名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用的不是他自已示張寺丞丶王校斟一首律詩中的肚聯嗎?連煞尾的"小園香徑獨徘徊“都出自此詩;換句話,這首詞差不多是那首詩的改編。

有這麼現象,不等於說這是個好的丶值得模仿的現象。這總給人以才薄意鮮,詩囊枯竭,江郎才盡的感覺。能避免重出重見,還是以不出不見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