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剛畢業的你,對工作、生活和以後的規劃焦慮嗎?

中公教育小裴老師


剛畢業的時候完全不懂職業規劃,完全不知道焦慮,剛從校園畢業,只是想趕緊找個工作,就業壓力大,其實回過頭來,想想,大學期間就應該想好自己的規劃

我希望現在即將要畢業的學生們,儘早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的方向,我本身從事互聯網,我就舉個互聯網的例子

  • 代碼能力,學計算機的同學都知道大學期間會學很多很多課程,代碼量其實很多,但是我們同學都不在意,工作之後才發現代碼能力真得太差,所以代碼量一定要在大學期間變的很熟練,包括手寫代碼,大公司面試都有手寫代碼這一項
  • 算法能力,大學期間會學很多算法,算法是區分一個程序員能力最好的方法,所以,大學期間算法能力一定要練好
  • 數據結構,常見的數據結構,必須熟練掌握
  • 各種論壇,github,要經常上去看看別人開原的項目,練習人家的寫法,能自己寫個開源項目更好

目標肯定是bat層級的一線互聯網公司,加油吧


it從業


大家好,我是生活領域創作者,很樂意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學法律專業,當時畢業時對自己所學專業很有信心,對自己以後的生活,工作充滿一片憧憬。當時社會對法律專業非常熱門。自從找第一份工作碰壁的結果,有些失望,以至於對以後的規劃也產生了焦慮!為什麼呢?

首先,從找笫一份工作開始吧,那天很高興地帶上畢業證,個人簡歷,到一家律師事務所應聘律師助理,也是想在一個專業對口的地方好好地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好好地實踐一下,待來年參加司法考試。可當見到律師把我一下整懵了,他說到你沒實戰經驗而且還只是專科生,你幹不了助理,想留下的話,只能給我當徒弟,寫個文書,跑跑腿。工資,也算是生活費吧兩百元一個月。我當時一下子,心涼了半截呀!

其次,計劃準備來年參加司法考試。可當我把所有報名材料都準備好了,興高彩烈滿懷信心去司法所報名的時,看到司法所門口貼的通知,學歷本科,我差點沒暈過去。這一次次的打擊,讓我心灰意冷,對以後的工作及未來規劃深感焦慮呀!

再次,當司法考試報名資格都沒有,我毅然決定離開了律師事務所,也放棄了所學專業。自學電工專業,慢慢的自己包工改水電,逐漸走向穩定,走出陰影,對自己以後的生活也充滿信心,不在焦慮!


邊疆小城的風情


老實說,剛畢業的我,對工作、生活和以後的規劃是茫然,內心焦慮不安。直到現在,我都是茫然不安,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這三四年,我兜兜轉轉換了很多的工作,發現現在做什麼好的工作都是要什麼什麼證書的,一個大學畢業證含金量在現在已經很低的了。因為老是換工作,所以這兩三年除了給家裡的三四萬塊錢,自己身上連一萬塊的積蓄都沒有。幸好,自從我開始工作以來都向家裡拿過錢,也沒欠錢。

今年,我想就聽家裡人說的去親戚介紹的做蘋果手機的工廠做算了,老實呆幾年,賺多一點錢,存多點錢去報答父母。畢竟他們辛辛苦苦供我上大學,我卻辜負了他們。不想好高騖遠了,找一份努力工作賺錢,可以慢慢報答他們。

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唉,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做行動上的矮子吧,就這樣吧!


夢之初覺



二哥愛剪輯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已經畢業三年了,將我這幾年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我是一枚前端程序員,在大學最後一年實習找工作時,由於自身對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我在UI設計和開發之間搖擺不定,有一段時間我在學校宿舍閉關思考,想著我自己心裡到底想要什麼,經過仔細斟酌,我最終選擇了開發。

生活上來說,在實習那段時間我都住在公司安排的宿舍,這一點上我也比較幸運,不用在學校和公司之間來回穿梭。畢業後,我家先生在我們所住的城市買了房,我們的生活算是安定了下來,現在我們也都在互聯網公司努力工作,努力攢錢。希望以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加油,努力的大家。希望你們都能在自己展望的宏圖中自由翱翔。





小甜逗


我已經畢業很多年了,時代不同了,每個時代背景導致每代人的思想不一樣。

我是1995年畢業的,當時在內地,改革開放還沒那麼強烈,那時候的畢業生,在內地沒有很多工作選擇餘地,基本靠國家分配工作,工作後就穩定了,一勞永逸了,有的單位還分配房子。因為那時,內地民企不多,所以分配的工作基本都是行政事業單位,要麼就是大的國企,所以參加工作後,想的是如何幹好工作,兢兢業業的。如果是有理想有抱負的畢業生,就會想著如何提升做領導,跳槽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沒有大的企圖心的畢業生,就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工作穩定,至少不犯錯誤就行了,能安逸一輩子。物價當時不高,工作機會不多,工作穩定,能分房,所以對規劃工作生活不多。

現在不同了,民營經濟發達,很多國企不在了,行政事業單位編制又不需要那麼多人,國家不包分配了。民企承擔80%的畢業生就業。而民企對人的要求不一樣,要求能幹出效益,所以畢業就開始就業競爭了,不僅就業競爭了,而且在工作中也開始工作競爭了。所以畢業生一旦畢業就意味著一生就開始競爭並伴隨一生。市場經濟,資源擇優配置,所以會存在工作焦慮。

現在不僅消費水平高,而且風險無處不在,自己及將來生病醫療、小孩學習、住房,都得自己承擔,壓力很大,尤其是八零以後的畢業生,由於計劃生育,小孩比較少,很多是獨生子女,隨著父母年紀增大,一家人要照顧四個老人,壓力和精力可想而知了。

總之,現在畢業生比以前更憂慮了,對工作生活更焦慮。

現在物價上漲了,消費水平高了,意味著支出高了,所以在生活消費方面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入為出。沒有規劃,真的難以很好的生活。


在城市流浪的大熊


分享下自己的觀點,我是一名很普通的本科畢業生,其實剛畢業的時候,由於專業相對比較好找工作,所以那個時候從沒有焦慮,找到的工作也是有4k左右的樣子,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學生來書,能拿到4k左右,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就這樣工作了兩年。焦慮發生在畢業後2-3年的這個時間段,這個時候我開始考慮這份工作是否能為我帶來長期收益和成長,這裡不單單是指金錢上的收益,包括職業發展,個人能力提升等等,我開始考慮是不是要換一個能讓自己快速成長的行業,又或者說換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如公務員等等,又或者自己出去創業。這些想法開始在腦海裡不停打轉盤旋,時至今日,其實我還一直在想,將來到底要幹什麼,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啊,三十歲左右做的決定,很可能對將來一生有決定性影響。去年2019年,我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小目標,2020一定要突破。所以我覺得自己今年能做好決定。


羅小斑


我早在05年就高中畢業參加工作了,雖然畢業很早,但也可以跟你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每個人剛畢業的時候,感到更多的是迷茫而不是焦慮。

為什麼呢?

因為那時我們剛結束校園生活,人讀書讀的會有點死板,有點單純,人際圈也小(同學、老師),剛踏入這個社會只會想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什麼工作正對我學的專業?工作失誤會怎麼樣?未來的同事怎麼樣,好不好相處?這個時候感到更多的是迷茫。

這就像人剛出生要去適應這個世界;剛進入校園要適應校園生活是一樣的,都要自己去親身體會,只有先經歷了這些,才會得出答案: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當自己的能力無法再提升,工作和生活又是一成不變,時間久了就變得焦慮:我怎麼才能改變現狀?


憂傷彈塗魚


剛畢業的我,對工作,生活和以後的規劃肯定很焦慮。因為剛出來工作不久,工資不高,生活拮据,對以後的有點迷茫。而且剛畢業,對於工作的性質和對未來的規劃也有點迷茫,這份工作看不到未來,可是生活需要你先添飽肚子再談理想,所以有些時候會想很多很多東西,有些夜裡睡不著…


沿途歸返


這個是有的,我是普通二本學校畢業。剛出來工作的時候自己的工作崗位與自己的期望值差太遠,心裡一直很焦慮。當時的我急於想改變自己的這種情況,逼著自己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熟悉工作。因為焦慮,不管學習還是其他事總是想著速成,這種情況持續了差不多一年左右吧,自己才調整過來。當然,我能調整過來與我一直以來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熟悉工作有關。當你工作能力上去了,學習能力或者學習到了能用於工作的知識,心裡的焦慮就會慢慢的減弱。同時,自身再刻意的去疏導,基本上就可以跳出來了。適當的焦慮對工作或學習是有好處的,有了焦慮才不會懈怠,而且適當焦慮學習新知識的效果也要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