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善良是人的天性

———善良永遠不會過時小故事———一輩子及三小時


善良是人的天性


快過年時的火車票很難訂,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

我仔細一看,發現那個女士右腳有一點不方便,這才瞭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臺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

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臺北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了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

時,沒關係啦!”聽到老公這麼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麼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

善良是一種心境,它來自天然,而不需經任何雕琢。人在兒童時期大多是善良的,因為兒童未經任何世俗的沾染,兒童的純真就是善良,這種善良是美麗的。涉世未深的孩子大抵都是善良的,他們會為一隻受傷的小動物傷心半天,他們會天真地幻想,人都應該不殺生才對。但小時候的善良,從嚴格意義上講,還不能構成一種品質,那是一種本能,真正的善良,只能產生於經歷了眾多世事的成人當中。

然而,現實生活中,一種很矛盾的現象普遍存在著,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一些人逐漸遠離了善良,乃至拋棄了善良。長大了,善良也就被塵封在了心靈的某一角落,取而代之的是自私與冷漠。善良,就這樣被尷尬地置於孩子與大人之間,孩子的善,還沒有真正地形成,而理應使善具有更博大內涵的成人群體,卻又似乎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善。

有些人身上會沾染上世俗的風氣,心靈越來越脫離最初的本性,善良這種美好的心境便逐漸走向消失;也有些人,儘管生長在同樣的環境中,但始終保持兒童般純真無邪的心靈,始終與人為善,真誠待人,這會使人增添許多魅力,使人感知到內心的美麗。長今的善良從小一直保持到長大,善良讓她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善良讓她贏得了友誼和愛情。善良的長今甚至不顧自己的處境,一心只想著幫助別人,善良讓她保持了純淨的心靈。善良的長今幫今英找金雞,自己卻因此受罰;明知道會遲歸,卻無法不管受傷的閔政浩;即使自己受到懲罰,也不做對不起朋友的事情;為了證明德久大叔的清白,連累自己失去了味覺。有太多的例子了,善良讓長今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世界。善良,人性中最平凡的品質,也是人性中最光彩的一部分。女人將其發揚成品牌,代代相傳。當女人還有善良,她就是美的。女人的善良讓人間溫暖,女人因善良所受的傷害和負重讓人同情,女人因善良為他人所做的犧牲讓人敬重。做有愛心的人

愛心是一盞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愛心是盛開的花,美麗給別人果實給自己。擁有愛心的人一生也會生活在愛的包圍中,因為愛心是人最美好的一種品德。

愛是人類的天性,愛心是人類的品德,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愛,但是沒有付出怎麼能得到?其實付出愛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個微笑,一句話就夠了,我們並不用付出多少,舉手之勞卻可以幫助別人走出困境,讓自己的人生也精彩起來。

做好細小的事情,時刻對身邊的人微笑,時刻想著幫助別人,不因善小而不為,從日常小事培養你的愛心。

我們要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因為在這種互相的關愛中,在愛人與被愛中我們的靈魂才能得到昇華。當身邊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手,即使對方是陌生人,你的愛心也能讓失

意者振奮,讓孤獨者溫暖。你能得到的回報就是在付出愛心後自己對自己的感動,那是一種只屬於自己的幸福,尤其是當你想到受你幫助的人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感覺到和自己一樣的快樂,能有冬天裡看到暖陽時的心情,你就會不由自主地笑起來,為自己而笑,而且是發自內心的。

不會愛別人的人,會讓自我意識變強,變得處處以自己為中心,那就會被人孤立。缺乏愛心的人,就意味著失去表達和溝通的能力,是無法與人融洽地相處的。女人需要善良

漂亮的女人是賞心悅目的,使人心曠神怡的,可是隻有擁有善良,女人才會永葆魅力。如果說擁有漂亮的容顏是女人的運氣,善良的心地則是女人一生都享用不盡的財富。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沒有善良。天生麗質的容顏是父母給你的好運氣,誰天天對著一個冷冰冰的花瓶都會生厭,一個不善良的女人更會令男人感到恐怖。

善良應該是很接近女人的一個詞,或者說它是一個融合度很高的詞,它應該融進女人的生命、性格和種種行為當中。一個女人無論做了什麼事情,只要包含著本身的善意,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諒解。

男人的擇偶標準已經說了幾百年: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德”就是善良、包容、忍讓、堅強。現在的男人們則大喊:女人,一定要冰雪,但聰明就不要了。因為現在的男人都“害怕”聰明的女人,當然這其中也有男人的一點私心。長今之所以能引起閔政浩的注意,就是因為她的善良。明明自己還冒著私自出宮會被重罰的危險,卻為了救重傷的閔政浩甚至不顧自己的安危。當時的長今根本不認識閔政浩,而且還知道他的傷是因為打鬥造成的,長今並沒有因此見死不救,而是盡其所能地幫助對方。長今救他並沒有想過得到回報,想的是這個受傷的人需要幫助。

善良的女人對弱者,對處於困境的人,對遇到麻煩的人,所表現出的善良是女人待人處世溫柔的表現。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保持健康清醒的頭腦,就能成為女人中的極品。不會過時的品質

在如今的社會里,善良,似乎成了一個過時的字眼。我們聽到的更多是善良即愚蠢的評價,這麼說的人是那麼的振振有詞,似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這樣一種想法:善良,是吃力而不討好的事。確實,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例子證明,善良,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不必說遙遠的“農夫與蛇”的故事,只要看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習慣於過河拆橋,習慣於恩將仇報,你就會明白,為何人們都遠離了善良。既然行善得不到善報,甚至還會招來惡果,那麼,還會有誰蠢笨到去堅守善良呢?

在詞典上,善良是這樣解釋的:形容心地純潔,沒有惡意。心地純潔,沒有惡意,就是心要沒有雜質。比如你幫了一個人,你覺得那是你力和心所能及且很愉快的事情,即使後果和真相

完全出乎你的意料,也無所謂。我們接受著別人善良的給予和幫助,我們也會給予別人善良的回報,這樣的良性循環起來的生活才充滿陽光。如果因為怕吃虧而遠離善良,甚至於見死不救,那麼,這本身就已經墮落為一種卑劣了。

善良如此輕易地被打倒,這是善良無法避免的弱點。在野蠻與卑劣面前,善良顯得不堪一擊,也因此,講究實際的現代人會整體性地遠離善良,這似乎是無可厚非的。真正滲透了人生與世界的強大的人是善良的,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敢在洗盡浮華,洗盡榮耀後,正視自己的心靈。

有些女人,在遭受傷害後成為最“毒”的婦人,其實,那往往是女人拿善良作血本想要搏一次的結果。還有的女人,受功利驅使,將女人善良的本性剝離,功利、貪婪、狠毒,結局當然也不會很好。

其實我們在斤斤計較於善無善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現實生活中,卑劣如毒蛇的人,畢竟只是少數。真正的善良,應該是不計較回報的,縱使沒有得到受恩者的感恩戴德,但是行善的人,追求的應該是一種內心的滿足,它是不能用價值尺度來衡量,只能用靈魂去感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