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何有的农民放着煤气和天然气不用,还坚持用土灶呢?

新大风歌


小编是真不懂,还是假不知道。一、土灶做的饭菜极对比液化气灶做的好吃,二、天然气是要花钱买的,现在农村老人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那里有钱买天然气,三、用土灶还能把玉米杆等废物利用,等等。难道小编看不见吗?


一生为你g


我是一名70后的农村人,就农村人放天然气和煤气不用却用材火灶这个问题我的简介是:就拿我村来说,今年6月份才开始架设天然气管道,每户初装费是3300元,这初装费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开资,所以大多数人还是放弃安装。就算勉强装上的也不常用,关键是用天然气要花钱,而对于农村来说材火到处都是,不用花钱,农村人用材火灶也是为省俩个钱。


万丰老王


为何有的农民放着煤气和天然气不用,还坚持用土灶呢?

在我们组有一位老农民,本身和我家是没有亲戚关系的,但是两家人的关系很好,所以我给这位老人喊得嗲嗲。在嗲嗲五十多岁的时候,他随着儿子来到了大城市,这一走就是十年没有回家。等到他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踏入了花甲之年,顺便也来到了我家做客。父母用土灶家自己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猪肉,为嗲嗲做了一份纯正的农家菜。

老人边吃边感叹,回家算是第一次吃上了真正的家乡味道。那时的我不懂这位农民心里所想,但等我第一次出远门读大学回到家后,母亲短给我一碗土鸡肉,从吃下得第一口起我认为我就懂得了老人的心思。如今农村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不断变好,不少家庭都安装了天然气和煤气,但两样东西似乎成为了摆设,大家还是在坚持用自家的土灶。我从自家的生活实际,得出了以下原因。

  • 农村使用土灶更为实惠

农村有句俗话:垒起七星灶,欢迎八方客。对于咱们农民来说,土灶是招待客人的不二之选。相比于煤气和天然气灶来说,土灶最大的好处当属于更为便宜和实惠,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民依旧坚持使用土灶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下面具体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差异。

土灶建设起来十分方便,只需要几匹砖、几盆泥土就可以堆砌起一座简易的土灶。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来说,他们也是堆砌土灶的好手,只需要半日工夫就可以堆砌出生火旺盛的土灶。花上两日工夫,可以堆砌出一座既美观又能够长期施用且具有农村风味的纯正土灶。

一座土灶不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火力也十分旺盛,然鹅天然气和煤气则不这样。首先在前期安装就需要收取一定的初装费用,这笔费用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但最低两千起步。其次是咱们在使用天然气和煤气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缴费,特别是在冬天,那个费用对农民来说真的是大笔开支。

土灶里的柴火只需要在山上、河里捡掉落的树枝即可,甚至扭完玉米后的玉米芯都可以成为不错的燃烧源。

  • 其它的一些原因

农村土灶做饭更为好吃。天然气和煤气灶虽然只需要把按钮一转就有火,但其烧出的菜特别是用农家土特产为原料的菜,总是少一道味。而用农村土灶烧的饭和菜,则能够激发出农家蔬菜最为纯正的味道,给食客最为纯正的农村风味享受。这是因为土灶烧菜时用得都是大锅,受热更为均匀;同时土灶的火力也更猛,能够激发出食物的味道。

其次就是农村腊肉等物品制作的需要。像咱们恩施地区,农村的家家户户过年时节都会熏制腊肉,而腊肉熏制必须要有烟雾。大家虽然没有见到过烧柴,可也应该知道煤气和天然气燃烧后是没有烟的,自然也就不能用它们来制作腊肉。而用土灶,给里面放一些松树枝子,这样熏出的腊肉十分香醇。

再就是咱们农村地广人稀,有些地方安装天然气和煤气成本太高,十分划不来,不如一直使用土灶。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实对于咱们农村的农民来说,大家讲究的都是个实惠,能够用土灶解决的问题,自然就不会选择用天然气和煤气。同时土灶也算是咱们农村的一种文化传承,在咱们农民的根里,已经摆脱不掉了。


爱茶者九号


这个问题问得好。

1.烧柴火省钱,有的人会说了那能省多少钱呀。如果家里养有家畜的可以省很多。以我家为例。我家养了两头猪,每天要打猪草(猪草剁碎加粮食水放大锅里熬)两天熬一锅,一锅熬3小时。如果拿煤气的话锅小费钱又费事。如果是北方的农户的话,他们有很多都还用炕。他们省的就更多了。

2.柴火烧饭,饭菜可口。人是铁饭是钢,柴火做饭香喷喷。还能吃到美味的锅巴。





户外骚胖


:“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夕阳有诗意,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这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词美调美,让我时常想起故乡那一缕缕炊烟,带着柴草的芬芳,思绪回到了儿时那个低矮的草房。

草房里搭的是土灶,是用土坯和黄泥搭建而成,儿时的我非常喜欢在锅灶边填柴,看着芝麻杆、玉米秸杆、树枝被烧得噼噼啪啪响,桔黄的火焰添着锅底,锅开始嗞嗞地响着,我会趁着填柴的工夫在锅下柴灰落的地方,那地方是红红的一片,偷偷埋上一只红薯或是一瓣大蒜,等到吃过饭下面的东西也熟了。

看,红熟用手掰开,咝咝地冒着热气,那香甜的味道就弥漫在空中了,大蒜外皮常被烧得黑糊糊的,但味道焦甜一点都不辣,那时我们儿时常吃的零食。

当然,更好吃的数母亲弄的报纸烧鱼,那时候两个调皮的弟弟常在河边抓几条小鱼,油又那么金贵,只有吃面时用筷子蘸一下往锅里滴几滴,炒和煎自然不能,太浪费!母亲就用旧报纸先把它润湿了裹在盐巴腌了的鱼身上,然后放入锅灶,用那通红的炭火埋起,不一会儿,你就闻到鱼肉的香味,烧岀来的鱼嫩而多汁再撒上辣子面,吃起来那是一级棒!

后来,生活渐渐好了,村子里有人开始烧煤球了,那黑乌乌的东西常被烧得通红发亮,煮稀饭尚可要是煮饺子就不成,火力小,常坨成一个疙瘩,要有鼓风机才中,我家还是习惯烧柴。

后来有人送煤气了,村子里的有钱户率先用上了,说省事不用添柴,厨房里还干净,阀门一拧,灶具上的电子打火一响,忽地一下就点燃了,蓝色的火焰摇曳着,炒菜做饭也快,但母亲就是嫌用煤气有味,那味道确实不大好闻。

但我知道,母亲是怕花钱,一瓶气好几十哩!农村人靠的是这十几亩地,土里创食,又没有什么其他收入,那是花一个少一个。

该省的,一定要省,农村娃娃多,用钱的地方多了,学费、修房、田里投资、人情来往,不都要花钱么?

:“听说这东西也挺危险,那不好爆炸了像炸弹一样,煤气漏了了还能毒死人哩,不使它!还是烧柴吧。”母亲常说。

烧柴那是最实惠!不花一分钱,自己田里那有的是秸杆,场里有麦秸垛,可当引火柴,玉米芯,棉柴杆,芝麻杆却是好柴禾,火力猛,饭熟得快,味道还好。

尤其是铁锅炖菜,炖个鸡呀鱼呀那香味能飘岀去老远了,味道那是没得说。

何况这房前屋后那都是长得挺拔的白杨,枝枝YY非常茂盛,我也时常上树用斧子砍些下来,既能让树长得直溜又能当做柴禾,这树枝蒸馒头那是最好的。

哎,好长时间没回家了,故乡的炊烟哟,还是那样袅袅升起吗?


大江东流


亮仔我就生活在农村,家里也有土灶,但是用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使用煤气灶,不过土灶也有它的用处,图下就是我家土灶。


至于农村人为什么大多喜欢用土灶?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1、老年人习惯了:老人使用了一辈子的土灶,自然是不习惯用煤气,操作起来不适应,也怕忘记关气不安全,同时也心疼钱,毕竟一罐煤气100多。像我外婆今年80多了,舅舅们给她准备了煤气灶,一个人在家时从来没有使用过,没事自己出去捡些材,几分钟就烧好一顿饭。烧好饭空下的锅盛上水,灶里的余火温好水,用来洗碗或者洗澡也特方便,冬天的时候掏些火灰放在火炉里取暖。节省下来的钱,会买些吃得给小孙子们。


2、请客办事派上大用场:在农村结婚生子、搬房子或办丧事等,都会有亲戚朋友邻居来随礼。这样人一多,饭菜准备量就大,一般一个灶有两口大锅,一口用来煮饭,一口用来煮炖菜,这样效率就高了,有时开水需求多,还会另外简单支一口,另外炒菜之类的由厨师自带的炊具完成。

3、土灶烧的饭菜香:人们通常说,大锅饭小锅菜。土灶上的两口大锅,一口要大些,一口要小些,大的用来煮饭,小的用来炒菜。土灶柴火烧的饭菜确实好吃,特别是用罐子在灶下面炖肉最香。有时想吃了,就会用土灶来烧饭。



4、地方风俗:这方面,我们这边主要体现在过年,农民种田种地,都希望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总是会弄一些有象征意义的事,其中一项就是通过土灶完成的。五谷丰登需要有粮仓圈起来,然而我们就会在大年三十煮一大锅饭,就会有一个和谷仓相似的锅巴。米饭越多锅巴也会越大,寓意着谷仓大有吃不完的粮食,年饭后锅巴要放到谷堆上。这个习俗,老一辈的还都在坚持着,年轻人就不以为然了。

综上所述!农村放着煤气灶不用坚持用土灶,是传统生活的习惯,节约的本性,也有方便的存在,同时随时可以吃到喜欢的饭菜。


亮仔为农


农民烧土灶和烧土炕,这是我们东北农民几辈子的传统,现在虽然也有了煤气和天然气,但是烧土灶和土炕可是大有原因的。

我家住在吉林省,这边一年四季特别分明,尤其冬天更是占据了全年一半的时间,原来的农村都是平房,睡土炕,农民用土灶做饭吃,这可能是一种习惯和情怀吧,但也有别的原因,且听高老慢道来。

1、农民烧土灶和土炕,最主要是为了取暖

要说咱东北这天气,一年四季分明,但是冷的时候绝对占据一半时间,从十月一到第二年五月末,一直都很冷。所以烧土灶和土炕不仅仅能做饭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整个房子里取暖。

原来的东北农村老房子,一进房间里,一半是炕,一半是走路的地。因为东北太冷了,冬天的时候平平常常都零下20多度,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30多度,所以土灶和土炕是可以大面积散热的。


2、农民烧土灶,不用煤气和天然气为了节省

农民赚钱比较不容易,而生火烧炕这是必须做的事情,不然冬天没办法生活,屋子里太冷。所以一般的土灶,炉子和土炕连着的大锅或者炉子,都是可以既能生火取暖又能放个锅在上面做饭炒菜的。

既然烧土灶和烧炕是必须的,我们家这边的农民就会选择最节约的方式生活,因为用煤气和天然气还需要另外花钱。

3、夏天依然用土灶和土炕是为了去除潮气

夏天我们的农村也会用土灶做饭,因为农村的屋子里比较潮湿,经常点火,炕上和屋子里的潮气就会蒸发掉。但是夏天,三伏天,很热的时候也有那么一段时间不生火,也用煤气罐。

4、土灶做菜吃着更香

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大家都说用农村的土灶和大锅做的菜特别香,尤其用土灶大锅炖鱼,炖肉,炖鸡都比煤气罐做的菜更好吃,更入味。

所以在我们农村,也是有这个条件,我们想用土灶做饭就用土灶做饭,我们想用煤气罐就用煤气罐,凭心情。


5、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在东北生活这么多年,我的祖上,我父母,我自己都是在东北农村生活和长大的,这么多年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用土灶比较习惯,有家庭的仪式感,用煤气罐和天然气,总感觉不习惯一样。

我想,烧土灶是我们东北农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吧,在这么多年里,我生活的家乡和父老乡亲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生活的,这里有我们幸福的故事。


高老慢


那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恩,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家里都装了煤气灶,电炒锅,

虽然有些这设备吧,但是农民们都知道这些做出来的饭菜,可能稍微比农村大锅里做的不是那么可口,尽管有些这设备吧 一般情况都不怎么用,因为做不出那个香味儿,嘻嘻!

我妈就是每次炖菜的时候都是用大锅炖的,还好吃,蒸饺子,做豆角盖被,不都是在大锅里吗, 那今天我们都去别的地方吃饭了,就没拍做菜的成品图片,就拍了个我家的大锅,哈哈

我今天就分享的这里了, 我是东北的洋洋,拜拜




马家村洋洋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们没有钱,或者别的什么的,其实是一种习惯 就说我的家乡好了,都是在烧柴火。其实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是很好的,可是他们还是要烧柴火,因为我们那里比较山区,树林比较多他们觉得不用的话浪费,苦过的人都比较节约朴实,就算条件再好也忘不掉以前的苦。


打工妹小潘


为何有的农民放着煤气和天然气不用,还坚持用土灶呢?

猜想一下,有这一疑问的人恐怕不是农民吧!显然对我们农民不了解,更不清楚我们农民生活的不易……

简单告诉一下,为什么农民坚持用土灶不使用煤气天然气?当然是自家经济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低。

说实话,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自己也想使用煤气、天然气来做饭和取暖,这样既方便又干净。不过,如果使用煤气、天然气来取暖和做饭的话,这样会给我们平民百姓经济带来压力,也就是说煤气、天然气需要花钱买,而使用柴火用土灶、土炕来做饭、取暖的话,会给我们节省了生活开支,就拿我们当地来说吧,烧的柴火就是一些农作物秸秆和一些枯树枝,这些柴火是免费的,我们只是费点力气把柴火弄回家去,就解决了自己一日三餐做饭所需要的燃料,为自己家庭省下了一大笔开支,何乐不为?

还有就是,作为农民朋友的人们都清楚,如今农民种植田地收入不稳定,外出打工挣钱不容易,为了家人生活,只能选择免费的柴火来做饭……在我们的当地,如果使用天然气的话,可每户需要交5000元一8000元的接口费,当然这也是一笔大的开销,我们种植土地从春忙到秋,除去成本收入可能还没有这几千元,让我们怎么舍得去交这几千元的天然气接口费?特别是生活在北方的农民,他们使用天然气取暖,一冬天花费需要好几千块,而他们平时收入不多,多数平民百姓只能放弃使用天然气来取暖,咱们应给予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