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上蔡的“張大喇叭”,你好樣的

張素紅,女,今年41歲,小嶽寺鄉朱寨村村委委員,主要負責扶貧、辦公室、宗教、婦聯等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以敢說能幹的務實作風,打響了“張大喇叭”才能勝任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上蔡的“張大喇叭”,你好樣的

大年初一接到鄉黨委、政府下達的疫情防控指令後,雖說是女幹部,張素紅仍和其他男同志一樣頂風冒雨堅守崗位,為全村老百姓生命安全站好崗值好班,即使在輪班休息期間,也是簡單的吃完飯後就主動投入到繁瑣的武漢返鄉人員排查工作中。

上蔡的“張大喇叭”,你好樣的

經排查,朱寨村共有武漢返鄉人員8人。聽到這一消息,由於群眾對新冠肺炎瞭解不多,朱寨村好像炸了鍋,村中很快謠言四起。這8個家庭更是整日籠罩在恐懼之中,時不時會傳來嚎啕哭聲,左鄰右舍更是如避瘟神,甚至個別群眾給村幹部打電話強烈要求將武漢返鄉人員“驅逐出境”。

面對這個局面,張素紅主動請纓,並向村委保證3天穩住全村局面。張素紅先從科普新冠肺炎知識開始,對於上級下發的預防新冠肺炎相關知識自己先學會,然後轉發到村抓黨建促脫貧微信工作群中,並對群眾在微信群裡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詳細解答,讓群眾在心理上解除對新冠肺炎的恐懼,並樹立起“聽黨話、跟黨走,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信心。

消除群眾顧慮的同時,張素紅把這8名武漢返鄉人員作為重點關照對象,她只帶著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就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了逐一“登門拜訪”。幹部來了,人心也穩了,隔離人員的恐懼心理也逐步緩解和穩定了。為了方便溝通,也為了第一時間掌握隔離人員的情況,張素紅主動和他們加了微信好友,短短3天張素紅就和他們成了無話不說的“親人”。由於疫情來得突然,這8家準備的生活用品並不多,為了解決他們的“後勤”之憂,張素紅充當起了他們的“代購員”,他們將需要採購的物品清單發給張素紅,張素紅總能及時的送貨到門。

上蔡的“張大喇叭”,你好樣的

伴隨著分別居家隔離觀察的時間越來越久,也伴隨著武漢返鄉人員陸續安全渡過隔離期,朱寨村群眾的思想越來越放鬆,認為疫情離他們越來越遠,想外出逛一圈放放風的大有人在。越是勝利在望越不能掉以輕心,張素紅在疫情防控服務點值班時,都嚴格按照上級的要求去做,單日單組出行,雙日雙組出行,每家3天只能外出採購1次,一次只能外出1人。對於不符合外出條件的一律勸返,即使自己的親人也絕不放行。鐵面無私、堅持原則,在個別人看來得罪人的工作竟然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素紅,管嚴點,管嚴點好,管得嚴了咱村不得病!”

思想麻痺,天氣變暖,村中開始出現扎堆聊天、下象棋、打牌、喝酒的現象。鄉村兩級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好言相勸卻收效甚微,張素紅再次請纓。她拿著大喇叭走遍朱寨村的大街小巷,“戴口罩,勤洗手,快回家,別扎堆,不聚會,不聚餐,不外出”,通俗易懂的口號一遍又一遍地響起,扎堆群眾的“好事”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擾,個別屢教不改的人員一次又一次地聽到張素紅的難聽話,於是扎堆的人們紛紛離開回到各自的家中。

時間久了,有人給張素紅起了個外號“張大喇叭”,“張大喇叭”鐵面無私驅散人群的故事又被“添油加醋”地傳播,於是村裡人一看到“張大喇叭”,都會乖乖地回到家中為國家做“貢獻”了。

“大喇叭,喇叭大,句句都說大實話,朱寨有了張素紅,疫情關到門外啦!”時下,隨著張素紅“張大喇叭”事蹟的廣泛傳播,也隨著全村各類防控措施的落實落細,朱寨村“零感染、零傳播”的疫情防控戰果還在保持和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