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样消灭北方大棚西红柿土传病害?

用户3139253645493


西红柿营养丰富, 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碘等多种元素和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是大众喜爱的蔬菜。近年来长治市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丰富了菜篮子,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西红柿的大面积种植, 特别是设施西红柿的种植, 使西红柿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周年循环, 老病发生频率增加, 新病不断出现, 如西红柿枯萎病、灰霉病、疫病等病害发生频率明显增高, 危害严重, 影响蔬菜西红柿品质和产量。下面和大家说一下主要的表现和防治措施。

枯萎病

症状与危害

枯萎病在西红柿上危害最为严重, 一般田块发病率在5%左右, 重者达30%以上, 甚至造成绝收, 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年来, 随着大棚、温室西红柿种植密度和复种指数的增加以及土壤养分的失衡, 致使西红柿枯萎病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一般大棚、温室内从开始初见零星的枯萎病到全棚普遍发病, 也只需4~5年时间。

番茄枯萎病又称番茄萎蔫病, 严重发病时, 全株枯萎死亡。一般在番茄开花期开始发病, 受害部位为叶、茎秆和根部。发病初期, 下部叶片变黄, 后萎蔫枯死, 不脱落。这种枯黄叶片有时只出现在茎的一边, 另一边的叶片仍正常生长。病情由下向上发展, 后期除了顶端数张叶片外, 整株叶片均枯死。拔出病株可见根部变褐, 剖开茎部可见到维管束变黄褐色。潮湿时茎基部溢出粉红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

  • 实行轮作, 轮作周期应长达三年以上;构筑深沟高畦, 降低地下水位, 提高农田土壤的排水能力, 可明显减轻发病;合理增施磷、钾肥, 可提高蔬菜作物的抗病性;及时拔除病株, 加以销毁。


  • 播种育苗时可行床土消毒和种子消毒, 做到无病先防。床土消毒的方法是使用福尔马林稀释液浇土, 一般每平方公尺苗床用药50g, 对水2~4kg均匀浇洒, 浇好后土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密封4~5天后揭盖, 并耙松表土, 使残留药物挥发排除, 再半个月后播种, 以免幼嫩苗遭受药害。

  • 种子消毒可采用温汤浸种, 先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15min, 促使种子上的病菌萌发, 再投入55~60度的热水中烫种15min (此期间要保持水温不变) 杀死病菌。为使种子受热均匀, 要不断搅动, 直至水温降至35℃时停止搅动, 然后继续浸泡6h后捞出, 经催芽后播种。

  • 在发病初期, 进行药物浇根灭菌有明显疗效, 可选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 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 (2) 40%抗枯宁800~1000倍稀释液; (3)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稀释液; (4) 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每5~7天浇根一次, 连浇3~4次。同时, 及时拔除病株, 加以销毁。

灰霉病

症状识别

番茄病果皮灰白色, 软腐, 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果实失水后僵化;叶片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 有深浅相间轮纹, 表面生有灰霉。

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光照不足是灰霉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其中湿度为发病的主导因素。一般植株密度过大、生长旺盛、管理不及时的棚室易于发病;特别是冬春季遇连阴雨天气多, 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 棚内湿度大时, 病害易流行。

防治措施

  • 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 抓好配方施肥, 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培育壮苗,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科学的通风透光措施。保持棚膜清洁, 增加透光率。合理密植、减少荫蔽、改善光照条件适时通风, 降低棚内湿度上午保持较高的温度, 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应适当增温, 避免植株结露;

  • 浇水。浇水要选在晴天进行, 避免在阴雨天浇水, 同时要控制浇水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湿度;

  • 清除病残体。对病叶、病果和病枝要及时摘除, 装在塑料袋内, 带到棚外集中处理, 以防止病菌再次浸染;

  • 药剂防治。出现中心病株时开始用药, 晴天喷雾。常用药剂有50%速克灵1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7~10天喷一次, 连续2~3次。阴雨天及浇水后使用烟剂, 可选10%腐霉利每亩200~250g。粉尘剂选6.5%甲霉灵每亩1kg。常用备选药剂:发病初期采用腐霉利 (速克灵) 、百菌清、甲霉灵 (万霉灵) 、异菌脲 (扑海因) 、噻菌灵 (特克多) 、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嘧霉胺 (施佳乐) 、氟菌唑 (特富灵) 等。

疫病

症状与危害

番茄疫病又称番茄晚疫病。危害番茄的茎、叶和果实, 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 发病时常减产20%~30%, 严重时导致毁棚。叶片上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 形状不规则, 后逐渐变成褐色, 边缘不明显, 病斑上无轮纹, 潮湿时叶背处产生白霉。茎秆病斑为稍凹陷的黑褐斑, 潮湿时也长有白霉。果实上病斑多发生在绿果一侧, 边缘不明显, 常以云纹状向外扩展, 初为暗褐色油渍状, 后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色, 病斑占果面的三分之一, 被害部分深达果肉内部, 果实质地硬实而不软腐, 潮湿时, 患病部可长出白色霉。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1) 实行轮作。 (2) 嫁接防病。 (3) 选用耐病品种。

药剂防治。

(1) 种子消毒: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 洗净晾干后播种, 或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 (瑞毒霉) 可湿性粉剂拌种。 (2) 发病初期使用霜脲·锰锌 (克露) 、乙磷铝、乙磷铝·锰锌、甲霜灵 (瑞毒霉) 、百菌清、敌克松、波尔多液、霜霉威 (普力克) ,



农小二SN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金秋麦穗#很高兴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大棚西红柿由多种病毒引起,因而症状不尽相同。大棚西红柿病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花叶形,条斑形和蕨叶形。主要防治有浸根接种法,将1到2叶的小苗起土 洗去泥土之后,浸入疫苗的100倍药液中,大约50分钟后取出移植。喷枪接种法,在幼苗3叶左右,在疫苗液中加入金刚沙摇匀,用压力枪喷射。



还有咱们农家的土办法 ,利用豆浆牛奶,鱼血等高蛋白物质,用清水稀释100倍,每十天一次碰射在西红柿叶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在西红柿页面形成一种膜,减弱病毒的浸染能力。也可以用植物病毒钝化剂921,加入药粉用开水稀释,分别在西红柿幼苗定值后,出果期,盛果期早晚各喷一次。


西红柿晚疫病主要危害其叶片和果实,有时候也会危害颈部,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叶子尖端由暗绿色水浸状渐变为暗褐色,病叶背面叶脉深褐色,果实发病则为油渍状,还有西红柿早疫病,早疫病主要是叶子出现褐色小点,多在分枝处出现病班,病果宜开裂,使西红柿提早变红 。

西红柿是娇贵的菜种,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



还有一种蒂腐病,受害在初果顶部,以脐部为中心向里发展,病部可扩大到半个果实,使果实提前变红,如果大棚内潮湿通风不好,西红柿病部可看见各种颜色的霉状物。这种病主要原因还是土壤水分过多或不足引起的。土壤水分失调也会引起脐部细胞紊乱。



大棚种植西红柿,要防止植株病变,土壤选择首当其冲,选用土层后,有机含量高,保水力强的土嚷,如果你的地是沙土质,黏重土就应该多施有机肥进行改良!要培育壮苗,植株有强大的根系才能吸收足量的水分供自己成长。选择品种时应该选择果皮厚,表面光滑,花痕较小,果顶稍尖的品种。

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丙酰胺)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500稀释喷施。但除了用药以外,通风保暖,光照都很关键。菜农的大棚西红柿,田间管理也很重要,施肥合理,避免烧根,增加磷肥钾肥,防止植株徒长,浇水均匀,保证植株有充分的钙素供应。另外西红柿常见的病害还有蚜虫,绵铃虫,红植株等,可用黄油板粘杀,银灰色膜驱避或药剂防治.。(三农领域创作者金秋麦穗儿)喜欢我关注我。



金秋麦穗儿


北方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在现在面积非常大,反季节蔬菜价格高,农民收益高,其中大棚种植西红柿是种植较多的。但随着连年种植,大棚西红柿种植也出现了许多令种植户们头疼的土传病害。影响西红柿产量最严重的土传病害要数西红柿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下面就来说说它们的发生规律和如何防治。

土传病害,是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西红柿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就是通过土壤传播为害番茄地下根部的主要病害,造成番茄烂根死苗。西红柿土传病害是重茬病害,连作西红柿的大棚都会发生,并且很难控制,一旦发病,就无法治愈,损失惨重。而大棚种植不能简单的说轮作就能轮作的,时间成本和种植成本种植户们损失不起,所有在连作的情况下,防治西红柿土传病害必须以防为主,防止发病,才能减少损失。

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

西红柿青枯病

防治西红柿青枯病,首先选育并种植无病健壮种苗。育苗土壤要用80~100倍福尔马林水溶液淋灌消毒。幼苗期要根部淋施一次800倍47%春蕾·王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进行灭菌。其次是要做好定植前的土壤消毒工作,在整地时每亩撒施25~30公斤生石灰,以消灭土壤中的假单胞青枯菌。在定植时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铵作基肥,每亩施硫酸铜8~10公斤、碳酸氢铵40~50公斤,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定植穴内,盖土后再种植西红柿种苗,对减轻西红柿青枯病有很好的效果。

之后是在幼苗种植成活后,及时根部淋施和叶面喷洒生物菌剂或细菌杀菌剂进行预防,可以交替使用250~300倍EM菌水溶液、800~1000倍枯草芽孢杆菌水溶液,300~400倍复合生物菌水溶液,500倍0.5%小柴碱水溶液、等进行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3次,每次每株淋灌1.5~2公斤药液,均匀淋灌在西红柿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喷洒时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

西红柿枯萎病

首先是进行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无论是育苗地还是移栽田,在播种前和移植前都要用600倍8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800倍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浇灌土壤进行消毒。种子也要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5~6小时,捞起清洗干净后再播种。

其次是及时用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1000倍30%恶霉灵水剂,或250倍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水溶液等进行灌根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3次,每次每株淋灌0.5~1公斤,均匀淋灌在西红柿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

西红柿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是虫害也是病害,根结线虫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线虫,寄生于植株的根、茎等部位。防治根结线虫病,主要是进行土壤处理。在整地时,每亩地撒施8~10公斤10%氰氨化钙颗粒剂,然后犁耕翻松土地,使氰氨化钙或者噻唑磷颗粒剂与土壤充分均匀接触,经7~10天后再种植,即能有效地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在西红柿生长发育过程中,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1500倍5%阿维菌素或者1500倍噻唑磷可溶液剂,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株淋施1~1.5公斤,均匀淋施在西红柿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就能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为害西红柿根系。

防除西红柿土传病害需要注意事项

1、在暑季室内作物换茬时,进行高温闷室,去除室内土壊中残留病菌,净化土壤,尽量杜绝各类病害的初次侵染。

2、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温室;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可腐熟,并用3 000倍恶霉灵药液喷洒杀菌后,方可施用。

3、管理人员入室,要在室外的操作房更换鞋袜和工作服;操作房地面要撒石灰面消毒,工作服要勤洗勤晒、杀菌消毒;入温室后,要随手关门落锁,以防其他温室病害交互感染和室外病菌侵入温室。

4、一旦发现病害,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对症下药,彻底铲除,不可让其滋生、蔓延。

总之,防治大棚西红柿土传病害一定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从选育无病幼苗到种植过程中的化学防治,主要以减少病害发生原则,来确保西红柿丰收。


河北阿宵


番茄是大家很喜爱的蔬菜,一直以来受到种植大户的欢迎,但是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被称为土传病害,番茄有哪些土传病害呢?番茄出现土传病害怎么办呢?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番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番茄。

番茄土传病害及防治方法

1.番茄青枯病

防治番茄青枯病,首先要培育无病健壮种苗。育苗土壤要用80~100倍福尔马林水溶液淋灌消毒。幼苗期要根部淋施一次800倍47%春蕾·王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进行灭菌。其次是要做好定植前的土壤消毒工作,在整地时每亩撒施25~30公斤生石灰,以消灭土壤中的假单胞青枯菌。在定植时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铵作基肥,每亩施硫酸铜8~10公斤、碳酸氢铵40~50公斤,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撒施在定植穴内,盖土后再种植番茄种苗,对减轻番茄青枯病有很好的效果。

再次是在幼苗种植成活后,及时根部淋施和叶面喷洒生物菌剂或细菌杀菌剂进行预防,可以交替使用250~300倍EM菌水溶液、800~1000倍枯草芽孢杆菌水溶液,300~400倍复合生物菌水溶液,500倍0.5%小柴碱水溶液、600倍20%噻菌铜水溶液、1000倍46.1%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1500倍30%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水溶液等进行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每株淋灌1.5~2公斤药液,均匀淋灌在番茄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喷洒时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

另外,要注意与花生、黄豆、玉米、水稻等作物轮作一季或一年后再种植,注意不要与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连作。

2.番茄枯萎病

防治番茄枯萎病,首先要与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等作物实行轮作,能明显减轻发病。

其次是进行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无论是育苗地还是移栽田,在播种前和移植前都要用600倍8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800倍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浇灌土壤进行消毒。种子也要用1000倍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5~6小时,捞起清洗干净后再播种。

再次是及时用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1000倍30%恶霉灵水剂,或250倍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500倍72.2%霜霉威水剂,或500倍0.5%小柴碱水剂,或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水溶液等进行灌根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每株淋灌0.5~1公斤,均匀淋灌在番茄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

3.根结线虫病

防治根结线虫病,主要是进行土壤处理。在整地时,每亩地撒施8~10公斤10%氰氨化钙颗粒剂,然后犁耕翻松土地,使氰氨化钙与土壤充分均匀接触,经7~10天后再种植,即能有效地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1500倍5%阿维菌素、1500倍0.5%藜芦碱混合液,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株淋施1~1.5公斤,均匀淋施在番茄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以水分完全渗透入土壤中不外流为宜,即能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为害番茄根系。

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都是番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土传病害,在这里,小编温馨提醒番茄土传病害必须以防为主,防止发病,才能减少损失。番茄有哪些土传病害以及番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希望小编的分享能让大家更好认识番茄土传病害。


潘国伟1990


  • 消除棚室西红柿土传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中心原则,可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轮作,优选种源,清洁棚室,深耕,嫁接技术,土壤灭菌技术,高温灭菌,增施微肥和生物菌剂灭除技术等,可有效预防和灭除棚室土传病病害。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害发生背景

  • 在北方种植大棚西红柿,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限制,棚室通风换气的几率不是很多;同时,要保障棚室西红柿品质和产量,棚室温湿度需保持较高的状态下运行,这也给棚室西红柿病虫害提供了滋生条件;在一些北方连作蔬菜大棚里,西红柿土传病有数十种,频繁发生和危害程度较重的土传病也有十余种,棚室西红柿病害问题尤为突出。

  •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除了叶腐病和少数病种是有室外空气传播而来,和种植户从事农事活动由身体部位带入棚室之外,其它大部分的病毒性菌核,真菌性菌核以及细菌性菌核均由棚室土壤滋生,这些棚室土传病通过植物病体腐殖物残留遗传,有些菌核在深土层中可隐藏五六年,只要条件适宜,这些土传病发作为害作物;因此,棚室土传病的预防和治理成为棚室西红柿栽培成败以及影响棚室效能的关键问题之一。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的主要种类

  • 在北方部分棚室种植的西红柿,由于连年种植,土壤未曾歇茬轮作;在种植过程中,过分依赖氮肥提升产量,忽视了有机肥的土壤改良重要性;致使棚室种植的西红柿遭受各种病害的浸染,例如西红柿的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叶枯病,病毒病,疫病,灰霉病,霜霉病,青枯病等。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的主要危害方式

  •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菌核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依赖上一季植株病体腐殖物和杂草残根败叶寄居,在土壤可存活时间很长,有些病原核可存活5年以上;这些土传病病核主要通过根系,有机肥源,人体部位,水源传播;主要危害西红柿的根茎,叶片;这些土传病菌核首先通过根系浸染植株营养吸收运输系统,堵塞植株维管束,并在维管束内大量繁殖,并向整个植株营养系统蔓延,造成植株萎蔫干枯形成绝收局面。

棚室西红柿土传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 一,棚室灭菌;在棚室种植西红柿之前,要对棚室及附属设施作清洁灭菌处理;对上一季的植物秸秆和杂草及时清理出棚,特别是曾经遭受到土传病危害的植株,及时拔除到其它地方焚烧深埋或者作其它无害化处理;并对棚室使用百菌清全面喷施一遍。

  • 二,优选种源;优选种源是抑制棚室西红柿土传病害的重要方式之一;种植户可选择农业植保部门培植繁育的抗病抗逆能力强的优质种子作为种源,并优选抗病改良品种,提升西红柿抗病能力。

  • 三,间作轮作;实践证明,棚室种植西红柿采取歇茬,间作,轮作等方式,可预防西红柿土传病害的发生;例如西红柿与大葱大蒜轮作,与韭菜,辣椒间作,可起到抑制土传病的发生,减少土传病传播的概率。
  • 四,深翻土壤;种植户还可以采用深翻土壤的方式预防土传病滋生;在土地深翻之前,对棚室表层土亩使用50%的灭菌剂3公斤喷施除菌,对施入的腐熟农家肥使用百菌清作除菌处理,深翻土壤的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并将深翻土壤作晾晒风化处理。
  • 五,土壤灭菌;在种植西红柿之前,深翻细作的时候,施入98%的棉隆颗粒剂30克每平方剂量均匀撒入土壤表层并耧耙,或者使用每亩1500公斤石灰氮旋耕起陇浇水,再使用薄膜覆盖土壤高温闷棚7天以上,可灭除土壤中的绝大部分病原菌核和虫卵以及杂草种子。
  • 六,种子灭菌;在西红柿育苗的时候,要对种子作浸种灭菌处理,防止种子传入病原菌;种子选定后要晾晒3天,然后用凉水清洗浸泡揉搓种子,捞出杂质,接着使用50度温开水浸泡种子30分钟,捞出后,使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或者10倍的磷酸三钠浸泡种子20分钟,种子消毒后再用25度的温水浸泡8小时,才能进入催芽过程。
  • 七,营养土灭菌;在种植西红柿过程中,使用营养钵或者营养杯育苗,可隔离土壤中土传病病原体;减少西红柿秧苗在生长初期遭受病害感染概率;可使用500倍多菌灵粉剂喷施苗床,用30%的瑞苗清水剂2000倍液喷施营养土,灭菌后再制作营养钵,秧苗移栽时,可使用99%的恶霉灵3000倍液加300倍青枯力克随水灌穴定植。
  • 八,微肥改良;实践证明,配施微生物菌肥是防治棚室西红柿土传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种植户可在耕作的时候施入亩均30公斤的番茄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作为基肥,也可在西红柿生长期通过灌根方式施入;微肥可以改良土质,疏松土壤,提高西红柿抗逆能力,对土传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九,高温闷棚;在每个西红柿歇茬期或者休棚期,可使用高温闷棚办法灭除土壤病原体;在光照充足的时节,给棚室土壤施入土壤调节剂1000公斤旋耕浇水保湿,用薄膜覆盖土壤,大棚盖膜封闭10天后,可有效灭除土壤的病原体菌核和地下害虫。
  • 十,微生物制剂灭菌;在西红柿发病初期,可使用瑞苗清水剂2000倍液灌根,每株浇灌药液250毫升,每7天灌根一次连续施灌3次;还可以使用40%的根腐灵700倍液,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者50%的多菌灵500倍液,以及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交替灌根,可预防西红柿根腐病,青枯病,霜霉病,叶枯病和茎腐病等土传病的发生;种植户还可以使用新型农药钾维盐按照说明喷施,它对所有的病虫害都有一定的抑制和预防作用。

结论

灭除棚室西红柿土传病,预防是关键,种植户可根据种植经验,自我评估西红柿土传病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抑制土传病危害;种植户还可以在农业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手段采取防治措施,使用上述办法,抑制棚室西红柿土传病的发生。


乡音乡情


避免土传病害最好还是合理轮作,但是菜农的田地都是有限的,所以有时难免不能实现3年以上的轮作期限。那么在不能避免重茬种植的情况下,如何尽量降低重茬种植对作物的影响呢?

其一,采用嫁接换根的方法。

其二,在作物定植前,利用棚室休闲期对土壤进行药物熏蒸和高温处理。比如施用石灰氮、氯化苦等。密闭熏蒸处理一个月,可大大减少土壤内病菌、杂草种子等。

其三,施用敌克松、福美双等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也可喷施1000倍高锰酸钾。

其四,在作物定植后用恶霉灵等杀菌剂灌根。

其五,在作物定植时用枯草芽孢杆菌药液蘸根,或者定植后灌根。注意不要与大量化肥丶杀菌剂混用。注意防高温及光晒,以免菌液失效。

其六,对于严重发生土传病害的棚室来说,最好还是换茬。较轻的也应注意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秸秆等物,并增施酵素菌等堆沤后的充分腐熟有机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102705716761五福


我也是一个几十年经验的农民,我觉得消灭土传病害的关键是解决土壤的问题。以前都是搞轮作但是现代农业往往设施投入巨大,销售模式单一考虑到供货对象的需求稳定性,因此轮作不太现实。如此只有从土壤入手,利用有益复合菌发酵有机肥,补充有机质补充有益菌。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利用有益菌活化土壤抑制有害菌,使的根结线虫失去生存条件,恢复土壤的生态多样化。是的土壤的顾、液、气三相最合理化,这样作物就能年年健康生长。




环境改良土壤调理管家


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有多种土传病害,例如茎基腐病、根腐病、溃疡病、枯萎病等等,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给番茄生产造成很大危害。给咱们老百姓种植户带来损失,针对这些土传病害,可以通过土壤消毒来预防和消除,但很少有菜农朋友去做,等发生土传病害时,为时已晚。

1,一般土壤消毒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进行高温闷棚。前茬蔬菜拉秧后,关闭风口,进行干闷,杀灭棚室及土壤表层的病菌及虫害。

2,把有机肥(羊粪、鸡粪、牛粪、甲壳素有机肥)全部入棚,进行深翻土壤,耕翻达30~40厘米,后整畦用地膜覆盖地面,向畦内灌水,然后把温室的风口关严,进行高温处理20~30天,温室空气温度60℃~70℃,土壤温度达到55℃~60℃,这样就可以将土壤表层和深层的病菌及线虫杀死,从而达到全棚消毒的功效。

一般我不建议用药,尽量吃上绿色蔬菜。




保定小赵


可通过施肥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来防治土传病害,如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宁南霉素等在根病生物防治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用生物菌肥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可在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时配合施用,有改善土壤环境,控制土传病害,增加产量的功效。


非你莫薯


大棚土传病害就要从土壤入手,目前,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土壤盐分过高,是导致土传病害的一大元凶,大部分测土结果显示,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已经严重超标,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严重不足,所以要消灭土传病害,要先从减少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