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么把GMS的软件转到HMS?软件开发者需要付出多大代价?

小一一哥哥


相信华为为了降低门槛,开发者就是换个名称空间的事,如果用方舟编译器,甚至开发者啥都不用做就换了。当然做到这一步华为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蜀鄙1僧


华为HMS4.0正式发布,估计很多开发者都在抉择要不要加入到华为HMS服务中来,但是对国内和国外的开发者来说,他们考虑的点并不相同,海外开发者或者说面向海外发行的APP开发商面临需要考虑题主说所的代价问题,而国内开发者并不需要,相对影响较小。

1、基于GMS开发转投HMS需要付出哪些代价

很多人可能认为GMS服务仅仅是谷歌全家桶APP,比如Gmail、facebook、Google Map、Google Pay等,但事实上GMS对开发者来说包含更多的内容,很多APP开发时使用的帐号体系、位置定位、地图服务、支付体系等等都是基于GMS框架服务,只要使用了GMS服务,APP开发商就能直接调用这些服务为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说大大提高了开发者的效率,毕竟不用开发者自己研发拿现成的就可以了。

如果说开发者转投向HMS服务,那么这些开发者的工作量一定是翻倍的,因为在全球发行的APP他们肯定是不会停用GMS服务的,毕竟HMS现在生态还没起来,原有的体系仍旧要维持下去。

针对新加入的HMS服务,开发者必定要针对APP进行重新调整,引入HMS服务的这个过程会有磨合期,工作量不会太小,这里面可能会产生各种兼容问题,各种不稳定的Bug以及适配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解决。

当然,相比较于iOS系统,HMS服务还是要相对省事一些,毕竟这个生态仍旧是基于安卓系统。


2、国内APP开发者工作会相对较小

国内APP开发商现在都没有使用GMS服务,整体来说就是空白,现有开发的APP如果引入信贷HMS服务的话,整体工作量个人认为会小于HMS服务。

毕竟全新引入HMS服务就好比是新建一个项目,比在旧项目的基础进行删除修补总的来说要容易一些,工作量也会小一些。

由于国内华为手机用户量非常大,因此APP开发者加入的意愿要比海外大的多,再加上工作量也相对较小。

不过,部分APP头部企业可能不一定在短期内加入,因为这不符合部分APP开发商的既得利益。引入HMS服务之后,国内安卓系统上的一些乱象会得到遏制,比如消息乱推送,APP常驻后台,过度索要权限等,在HMS服务下这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整体安卓体系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上会有提升。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而言,开发者使用HMS服务一定是会加大原有的工作量,毕竟原来只要调用一家服务就可以了,现在还要再针对HMS进行调试和开发。不过,在维持现有的GMS服务的情况,很多开发者还是乐意接受HMS服务的,毕竟华为手机的体量放在这里,全球销量第二大的手机厂商研发出的生态系统,谁也不敢轻易忽视,况且华为还提供了10亿美金进行扶持,对部分APP开发者来说付出的这点人工还是值得。




Lscssh科技官


感谢您的阅读!

安卓系统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让它很可能会被逐渐替代,而且,这个问题也可能谷歌会放弃安卓的原因所在。

即使谷歌不对华为禁止使用GMS服务,华为也不得不开始研究HMS服务,只是谷歌的禁止,加速了HMS服务的开始。

连谷歌都在尝试舍弃自己的安卓系统,特别是在GMS服务中,谷歌被欧盟罚款数亿欧元,让谷歌确实在这方面有退缩。

谷歌系统抛弃GMS服务,或者安卓系统原因分析——

  • 谷歌已经在测试自主打造的Fuchsia系统,这是基于Magenta内核,并且主打简约流畅高效以及跨平台平台系统。理由是为了能够抗衡苹果系统,实际上我认为也是为了从安卓系统脱身。
  • 安卓系统虽然开源性,有助于各大手机厂商纷纷DIY自己的系统,但是你也看到,安卓系统因为太多的DIY系统,反而让各家系统不均衡,开发者需要多方适配,这种适配,很可能会安卓系统的软件开发充满困难,开发者在思索,这种尾大不掉的开发,真的能够一直适用于安卓系统吗?开发者开发难度增大。
  • 谷歌虽然从GMS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却在反垄断以及中国市场中,折损良多,一旦获利不高,谷歌确实可能会离开安卓系统。

因此,HMS服务是大势所趋!当然,美国的阻止,谷歌的禁止使用GMS,给了华为HMS服务机会,所以你见到了迅速上线的HMS服务,打造世界第三大世界生态体系。

其实,华为移动服务很早在国内开始招募众测,华为移动服务是华为提供的基础服务合集,并且提供华为账号、应用内消息、消息通知、身份验证、扫码等基础服务。

在HMS Core Test是一款集合了6个HMS基础服务的应用安装下载小型应用市场模型,在这个应用市场中,能够看到包括Game、Fido&Safety、Purchase、Identity、Scan、Nearby、ML等应用。

而且,我也也知道,因为华为在世界的发展,更多的用户,开发者知道华为的未来可期。并且,在2月24日,华为终端发布会中,余承东提到将花10亿美元投入HMS服务建设中。

并且,华为消费者业务全面开放HMS,让全球开发者更便捷、快速地接入HMS生态,进行应用创新,实现生态共享。

GMS服务转HMS服务难吗?难却值得!实际上,在未来鸿蒙系统开发中,华为还提供了多种方式,比如在全软件的源代码在平台上公布,所有人可以免费的获取,从而加以学习修改,降低研究技术的难度。我们也相信华为在HMS中应该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方式来引导更多的软件适用于HMS服务!


LeoGo科技


App从来没有问题,有市场必然有人去下这个功夫。谷歌让人无法放手的是Gmail,youtube和地图这三个大杀器。它的生态和使用习惯已经很难让人改变了。

那么为什么谷歌生态难以改变呢?它有个东西叫google for education。谷歌提供无限量的网盘空间,无限量的domain邮件服务,以上一切对所有教育系统免费。很多学校已经不用自己的服务器了,所有文件都在谷歌云端。从小学开始国外孩子就使用gmail发邮件,在youtube看视频上课,使用google earth学习地理。谷歌的生态建立已经从低幼开始了。

谷歌三件套真的难以撼动,但是华为或许可以使用拿手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扶植欧洲企业开发自己的邮件和流媒体服务,一点一点的挖谷歌墙角。至于如何操作还需真正的战略家来制定策略,希望华为可以找到这样的人才。


海上白玉京


谢谢您的问题。软件开发者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

安卓系统底层被鸿蒙系统取代。安卓系统底层代码利用率低,使用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卡顿问题。华为EMUI 10系统通过GPU Turbo、Link Turbo、EROFS 文件加速,以及鸿蒙系统的方舟编译器、微内核、分布式等技术优化安卓底层,换而而言,安卓系统底层已经被鸿蒙系统底层技术取代,再说得直白一些,华为EMUI 10系统虽然基于安卓,但安卓已经是随时可换的“空壳子”。



谷歌GMS被华为HMS替换。HMS服务也可以理解为鸿蒙系统的生态的一部分,HMS服务的完备就意味着鸿蒙系统步入正轨,随时投用于手机。用HMS代替GMS,是鸿蒙系统替换安卓系统的第一步。华为还设置了10亿美元支持HMS,HMS可以把中国软件推向世界,把世界软件引入中国,其中的商机不言而喻,开发者即使代价再大,也会认真考虑。


开发者加入HMS的代价不大。华为地图为开发者提供了6大类25种API接口,支持40多种语言,HMS原为开发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支持,直至盈利。华为还提供了统一扫码服务,不管开发者是什么码,都能识别。开发者的应用在华为终端上帐号一次接入,用户在手机、平板、PC、手表等诸多终端上都能用。华为为开发者抹除了操作系统差异,提供了HMS标准化、贴心化的服务,使开发者变化成本最小,而且受益其中。目前华为全球注册开发者有130多万,通过HMS Core接入的应用超过5万款,已经初具规模。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关键是三大软件:Gmail、Google map、以及youtube。这几个重要软件华为应该像Google一样,必须自己开发,让原Google用户慢慢适应,才能转到华为来。其他的app,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你这个app gallery的市场大了,自有开发者过来,就像淘宝天猫一样。


宁波王律师


从开发者角度来说,如果仅仅只是适配,那难度并不大,你可以参考winphone和安卓之间的差异:只需要最后封包格式换一个就可以了。非常简单方面近乎没有成本。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仅仅只是适配,而不是做好。这个就好比韩版三星手机上装韩服和国服的吃鸡,韩服的吃鸡明显要比国服流畅。最根本的硬件不同,所导致优化上还是有差别。而优化这玩意儿是个大工程,各家软件开发者看到优化两个字肯定都很头大,因为这就好比在程序中找隐形的bug一样。

所以开发者愿不愿意去优化完全取决于市场。如果hms仅仅只是在华为手机上用,那么我想很多开发者都不太愿意做针对性优化,因为成本和产出不成正比。国内开发者还好说,但是国外开发者未必会愿意那么干,特别是放弃gms的华为还能否吸引海外用户还是个未知数(毕竟海外一大堆油管推特等账号通通绑定谷歌,要放弃这一块账号数据用屁股想都知道不可能)。当然,如果hms能被广泛采用,那不用说,就算是海外的开发者也愿意去吃这块蛋糕的。


最后隐士


如果代价很大就不是华为了。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让安卓开发者在几乎不修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仅仅用方舟编译一下就能把APP移植到华为生态上。


GRASSBOAT


在2020年2月24日晚,华为宣布开始全力打造HMS生态。此前华为也曾宣布将每年投入10亿美元,来激励全球开发者投入HMS建设。至于怎么把GMS的软件转到HMS?这是个技术问题,对于开发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余承东:从安卓转移到鸿蒙只要1-2天】。但是,华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这才是华为要付出的代价:

(一)国内市场不会起波澜

对于国内市场,由于早年谷歌的退出,谷歌服务对于国内的存在感基本等于0。国内的局面是各家厂商有各家厂商自己的应用市场,华为打造HMS,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基本上可以用“感知不强”来形容!

至于国内应用的适配问题,早期已经有很多应用适配了方舟编译器,相信在华为的努力下,国内绝大多数应用都能适配。BAT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使袢子,他们的大局观肯定极高!而对于程序员来说,这更不是太大的难题。

(二)国外市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市场——死胡同

对于谷歌系(美国)来说呢?谷歌已经禁止华为Google Play,面对华为又搞出一个对手HMS,他怎么可能支持?而油管、谷歌地图、GMILE等应用又怎么可能去适配HMS!

对于国外用户来说,用户能接受的就是安卓的Google Play和iPhone的APP store,为什么要使用一个素未谋面的AppGallery呢,而且还是一个不能安装最常用应用的HMS呢?就比如在国内你会去买一个不能用BAT以及字节跳动旗下所有软件的手机吗?

面对这样的局面,有“知乎大佬”给出建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华为可以联合谷歌系应用的竞争对手,相信各个软件分类的第二名可能很乐意去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但是依旧要面对他本身对于谷歌服务的依赖问题!

总结

万事开头难,面对困境,华为要做的不是放弃国外市场,而是迎难而上!谷歌服务,IOS的APP store这些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根深蒂固,油管,GMILE等软件对于国外用户来说也基本必不可少。华为HMS想要在国外站稳难度难大,但是这难度并不是来自软件开发者,而是更上层的难题!


极速说天下


只有华为手机才有hms,也就是说,开发者接入hms只有华为能用,就有点为华为单独开发应用的味道,面向的用户太单一。gms不局限手机型号,理论上安卓都可以,开发者只需要接入gms就等于给所有安卓进行适配了。就看hms能否安装到其他安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