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對於產婦而言,新生兒小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是最為美好的聲響。這意味著小寶寶身體很健康,產婦難熬的孕期沒有白費。

當小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時,臍帶肩負著向寶寶輸送氧氣的任務,所以在子宮內的寶寶並不是靠肺部進行呼吸的。

當寶寶出生後,啼哭是肺部開始工作的表現,所以新生兒如果不是哭著出生,那麼醫生也會把孩子弄哭。

如果孩子仍然沒有哭出聲,那麼就會被認為有其他隱藏疾病的可能,所以對於新生兒而言,那一聲啼哭是非常珍貴的。

案例: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消息,有媒體報道了一名巴西產婦在生育寶寶後,寶寶的“特別”舉動,引發網友評論。

在里約熱內盧一名產婦邀請攝影師拍攝小寶寶出生的過程,以此留作紀念,在小寶寶出生後並沒有啼哭,於是醫生開始做催哭處理。

醫生一邊拍打著小寶寶嘴,裡一邊說著“快點哭”,不過醫生的舉動沒有惹來孩子大哭反而被小傢伙帶有深意的“凝視”了一把。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只見小傢伙緊皺著眉頭帶有怒氣地看向醫生,好像在說“不要打我!我是絕對不會哭的!

在一旁的攝影師,趕緊抓拍了這一幕。攝影師直言“這是一個有脾氣的小傢伙。

醫生本想等孩子啼哭後再剪斷臍帶,可是孩子遲遲不哭,醫生只好先剪斷臍帶,沒想到剪完臍帶後孩子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寶寶出生後攝影師拍了很多張照片上傳到網絡後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人都認為這個小傢伙長大了不得。

寶寶的媽媽介紹說,孩子出生後在護理的時候或者是換尿布的時候都會皺褶小眉頭凝視著大人,這儼然成了孩子的標誌性表情。

寶媽認為小傢伙很勇敢,從表情上看一定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小傢伙。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分析:

大多數情況下,醫生會對不哭的新生兒採用催哭的手段處理,聽到孩子放聲大哭醫生和寶媽才能夠放下心來。

小寶寶的哭聲越大,說明小傢伙越健康。那麼除了關注孩子出生後有沒有哭外,剛出生的小寶寶還需要在護理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剛出生的孩子需要注意什麼?

(1)按需餵奶

剛出生的孩子並不懂得表達,只能靠哭鬧來表達想法,起到引起大人注意的目的。

孩子的胃比較小,這就需要寶媽頻繁地餵奶,這時候寶媽應該按需餵奶,而不是按時餵奶。時間長了後寶媽會發現寶寶餓了喝尿了的哭鬧是完全不同的。

(2)餵奶後要拍嗝

在寶媽喂完奶後不要直接把寶寶放在床上。而是要把寶寶抱起拍嗝。寶媽應該把手部彎曲,空手掌拍打孩子,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排空吃奶時喝進肚子裡的空氣。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3)睡覺時兩側輪流睡

寶寶的頭部骨骼比較柔軟,在睡眠時應該選擇兩側輪流睡的姿勢,這樣就不會造成寶寶扁頭的情況產生。為了寶寶能有一個好頭型,兩側輪流睡眠的姿勢最為適宜。

(4)及時更換尿不溼

小寶寶會頻繁的拉尿,這時候就需要寶媽一定要及時的更換尿不溼,這樣才能夠避免尿疹的發生。

小寶寶紅屁股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寶媽處置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保持寶寶屁股乾爽是比較重要的。

剛出生的寶寶拒絕“哭”,還凝視產科醫生,網友:長大了不得

新生兒皮膚嬌嫩,這就更需要寶媽給予周到細緻的呵護。不管是餵奶還是換尿不溼都一定要及時,當寶寶哭鬧時寶媽簡單的安撫是不夠的。

採用科學的護理方法才能夠保證寶寶的健康。大家對於新生兒護理有哪些經驗分享呢?對此有哪些見解呢?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