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战“役”警色:党员下沉社区就是要真抓实干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活动以来,十堰市司法局系统党员干部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下沉社区,在各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展现了司法行政干部良好素养和形象。

一、都是“役”线战士,没有“官大官小”。相对于街办社区的同志来说,市直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在行政级别上可能普遍要高一些。在这轮下沉社区工作中,市司法局系统党员干部踊跃参与进来,有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有局属各单位的一把手,所有人都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党员,自觉加入社区临时党支部。对社区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当作战时命令一丝不苟执行到位。人人争做“役”线战士,服从街办社区的工作安排,听从组长楼长的协调指挥,积极配合开展值班值守、物资配送、入户调查等工作。没有一个人因为指令发布者或者工作组织者的级别比自己低而不配合,或拈轻怕重搞特殊化。

二、坚持“役”线要求,不讲“熟人好说话”。

“我今天非要出去,你凭啥不让我出去!”

“啥狗屁志愿者,谁给你的权力!”

“你又不是警察,凭什么看我的证件!”

“拿着鸡毛当令箭,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

在小区值守,这样的言语诘难经常上演。特别是在一些家属楼聚集的社区,还要面对一些老领导、老熟人、老邻居。面对他们的指责、吵闹,司法局党员干部做到了解释、再解释,安抚、再安抚。但无论怎样,证件还得认真检查,体温还得认真测量,出入还得如实登记,不属于可以放行的范围绝不放行。

三、做好“役”线服务,解决实际困难。

“我要去医院上班,没有公交车怎么办?走去太远了,时间也来不及了”

“不要着急,我这里有应急出租车调度中心的电话,打个电话请他们安排一台车来送你”

“家里没有菜了,我要出去买点菜,我不会用手机买菜。”

“现在不能出去,我来帮你在电商平台下单吧。”

“我老伴慢性病又犯了,家里的药已经没有了。”

“没事儿,我帮你给药房打个电话,请他们按把你要买的药送到门口这里,你来取就可以。”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疫情无情人有情。既然拿到了社区志愿者这枚“令箭”,就要想方设法把它赋予的任务给做得更细更好,哪怕它只是临时的、阶段性的任务。

(通讯员 范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