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魚萊共生養什麼魚好?

中國紅217484238


“魚菜共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具有生態概念的種養模式。它的主要方式有通過浮式設備,將蔬菜種於魚池。或者將魚池裡的水進行循環,然後把蔬菜種於循環系統中這兩種。


魚菜共生的原理是,在養魚的過程中,魚類會產生大量的糞便,這些糞便中存在大量的氮磷等元素,長期積累,就會造成水體富養化。從而影響魚類的健康生長。而蔬菜能很好的利用水體中的這些營養成份,從而解決水體富養化的問題。並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達到魚菜雙贏的效果。那魚菜共生適合養什麼魚好呢?

①高密度且高產的混養魚池

高密度且高產的混養魚池,由於這種魚池裡的魚多,投餵量也多,所以產生的糞便及食物殘渣等也多,因此往往水質過肥,且有惡化的可能。所以利用種植蔬菜來消耗水中的養份十分必要。是主要推薦適合搞魚菜共生的魚池。


②吃食性的魚類

吃食性魚類,一般都以吃飼料為主,而且食量大,產生的排洩物等也多,長期積累容易使水體營養過剩,導致水質變差。而吃食性魚類,一般不能很好的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所以應利用蔬菜來降低水中的肥度,減少浮游生物的繁殖,以保持良好的水質。常見的吃食性魚類有,草魚,鯉魚,青魚,淡水鯧魚等。

③一些特殊的經濟魚類

現在特種水產的養殖比較常見。而特種水產一般都要求水質清新,而且特種水產都喜歡在水草處棲息生活。因此在特種水產池種植蔬菜,即可為池塘淨化水質,也能為這些特種水產,提供棲息之所。常見的特種水產有,各種蝦類,魚鰍,鱔魚,黃臘丁等。


魚菜共生雖然能有效解決魚池富養化的問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將蔬菜直接種於魚池,那麼其種植面積應小於魚池面積的30%,否則不但影響漁業作業,還可能影響水體與外界的空氣交換造成魚池缺氧。另外魚菜共生不適合下列魚池。

①各類魚的苗種池

各種魚類的幼苗期間,基本上都會以浮游動植物為食,而且其排洩量也少,因此不會造成水質過肥。反而需要培肥水質。而魚菜共生的目的是降低魚池肥力,顯然兩者是矛盾的,因此不建議魚菜共生。


②濾食性魚類為主的養殖池

濾食性魚類以水體中的各種動植物為食。因此主養此類魚的水體,一般都要求水中的浮游生物豐富,而浮游生物的生長是離不開肥料的。因此主養濾食性魚類的魚池,也常需要施肥培水。所以與魚菜共生的理念不相符,不建議在此類魚池搞魚菜共生。常見的濾食性魚類有,鰱魚,鱅魚,尺吻鱘等。

③管理粗放的非高密度高產魚池

這類魚池是指那些非專業養魚的魚池,他們對養魚管理沒什麼經驗,而且魚塘放的魚又不是很多,因此魚糞之類的東西也少,平時魚池也比較清瘦,所以不需搞魚菜共生,換句話說,即使搞了對魚對菜的意義都不大,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總結,魚菜共生最好在飼養以吃食性魚類為主的魚池,或者高密度高產的混養魚池以及某些經濟特種養殖池。不適合於苗種以及濾食性魚類為主的魚池。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魚菜共生要注意適合本地的環境,氣候。高密度養殖的魚類要注意養殖環境,魚要長的快,以素餌為主食的魚類。

1鯽魚,是我國最長見的魚類,經過人工選育產生了很多新品種,是一種群居類覓食的魚類,適合魚菜共生的一種魚類。

2鯉魚,也叫魚柺子,是一種雜食類的魚,獨居式幾個生活在一起的魚,生長比較快,適合養殖。

3鰱鱅,鰱魚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及水草多的地方,成群覓食,為食草性魚類,適合養殖。

適合魚菜共生的魚類還有很多,自己的養殖環境及水質是最重要的,要有技術設備,魚菜共生投資比較大,投資要謹慎。


蘇顏園藝


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主要有觀賞魚、石斑魚、鱸魚、鯰魚、鯉魚、鯽魚,甚至還有蝦,龜等,這其中一般以養殖鯉魚鯽魚為多。投放密度,一般鯉魚為85--100尾/立方水體,鯽魚為200--280尾/立方水體。

養殖關鍵:

種養殖的面積與比例關係到物種間的生態平衡關係,也就是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最佳比例,合適的比例是系統成功運行之關鍵,比方說,多少魚排出的糞便能為多少菜提供養分,什麼微生物種類的培育能夠對水質淨化產生最佳的生態效果,這些是三者間共生關係建立的前提,也是該系統最為核心的技術基礎。

按照一立方水體配置14平方米的蔬菜種植面積來規劃種養比例及佈局,也就是一個10立方米的養殖桶每天產生的排洩物就需要14平方米的蔬菜來淨化吸收,來達到淨化與平衡。

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係,是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更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方法。

種植有幾點優勢

一、天然有機:魚菜共生的系統內嚴禁使用任何藥物。如果在魚池部分使用漁藥會危及蔬菜部分的生長;如果在蔬菜種植部分使用農藥,會立刻導致魚的死亡。魚菜共生系統中也嚴禁添加對魚有毒害的化肥。同時,由於魚糞具備蔬菜所需要的全面營養元素,蔬菜對病蟲害的抗性強,蔬菜根部的根際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抗生素對魚的健康也非常有利。因此養魚和種菜部分均無需使用藥品。魚菜共生的蔬菜種植部分天然具備有機蔬菜生產屬性。

二、高質量出品:魚菜共生系統的魚養殖在清澈見底的水體中,魚苗進場時只要通過良好檢疫,整個生長週期無需使用任何漁藥。出品的魚產品潔淨無汙染。魚吃起來沒有任何泥腥味,魚肉鮮美緊緻。蔬菜因為吸收營養全面,口感甘甜,有菜味,鮮嫩爽口。魚好自然有個好的價格,給農民增產增收。

三、無連作障礙:魚菜共生系統沒有傳統土壤栽培的休耕、輪作,也沒有連作障礙。傳統土壤栽培連作時會進行土壤消毒,必然給下輪栽培帶來藥害。

四、雜草免疫:作物栽培在種植孔,根系漂浮在水中,天然隔絕雜草生長。因此完全無需噴施除草劑。

最後注意:

前期投入會很大,而且硬軟件設施要齊全,對於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能夠時刻注意系統內的生態平衡,自動化程度較高,平時維護的成本要比傳統的種養殖要高很多。




冬棗哥


是“魚菜共生”,字寫錯了。魚菜共生可以主養品種有:選擇以優質魚類(如優質鯽魚、草魚、斑點叉尾銅、團頭魴、泥鰍、翹嘴紅鮐、黃顙魚等),同時兼顧市場性(適銷對路)、苗種可得性(有穩定的人工繁殖魚苗供應)、養殖可行性(適應當地池塘生態系統)。

採用80:20養殖模式

魚種質量參照已有的標準和魚種質量鑑定標準執行。要求品種純正、來源一致、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傷病。

魚種規格整齊,重量個體差異在“10%”以內,搭養魚類個體大小一般不得大於主養魚類。

飼料投餵精細化

1、飼料的選擇

飼料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適口性,要求新鮮、不變質、物理性狀良好、營養成份穩定;加工均勻度、原料的粒度符合飼料加工的質量要求。

2、投餵量的確定

限量投餵,根據養殖魚類的生長速度、階段營養需要量和配合飼料的質量水平確定每天的飼料投餵料。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漁人劉文俊。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留言或評論分享!


漁人劉文俊


魚菜系統初學者可以飼養羅非魚,魚菜共生,養羅非魚可以不用換水。

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中的羅非魚,消化道內含物大部分是有機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飼料(如水草類、商品飼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少量底棲動物。

羅非魚耐低氧能力很強,窒息點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時,羅非魚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不受影響。

羅非魚的生存溫度範圍為15~35℃。當水溫低於15℃時,羅非魚處於休眠狀態。羅非魚最高臨界溫度約40~41℃,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2℃,羅非魚繁殖溫度在20℃以上。

羅非魚性成熟早,產卵週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自然繁殖。







海口小磊


很高興為你回答

紅羅非魚

麗魚科,羅非魚屬Tilapia,學名Red Tilmpa,是尼羅羅非魚和莫桑比克羅非魚雜交的突變種,因魚體為紅色,稱紅羅非魚。也因其體色純紅,型似真鯛,體腔無黑膜,肉質鮮嫩,且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好。

橘紅色羅非魚

生物特性

紅色羅非魚體色有粉紅、紅色、儒紅、橙紅、橘黃等,生長速度最快的是粉紅色羅非魚,最慢的是橘黃色的。而抗逆性最差是粉紅色羅非魚,最好的是橘黃色。

紅色羅非魚對鹽度和溫度的適應範圍廣,可在鹽度0-30%生活,適溫範圍15-38”C,致死溫度最低7”C,最高溫度42”C。其食性為雜食偏植物性,天然條件下以浮游植物為主(所以在魚菜系統飼養,可適當投餵少量菜葉),也攝食浮游動物、底棲附著藻類、寡毛類、有機碎片等。

紅色羅非魚屬於熱帶性魚類,耐低氧,窒息點較低。

營養價值

紅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都非常鮮美。經測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質20.5克,脂肪 6.93克,熱量148千卡,鈣70毫克,鈉50毫克,磷37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B1 0.1毫克,維生素B2 0.12毫克。

為何推薦魚菜共生系統初學者選擇紅色羅非魚,從其生物特性可以看出來,紅羅非魚屬於容易養殖的魚類,除了可以食用外,由於其體色鮮豔,也很具觀賞性。養殖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別是在夏天,魚菜系統放置於陽臺或樓頂,



小賀808


各種魚不一樣

投放的密度,一般鯉魚為80-100尾/立方水體,羅非魚為200-300尾/立方水體。

種養殖的面積與比例關係到物種間的生態平衡關係,也就是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最佳比例,適合的比例是系統成功運行之關鍵,比方說,多少魚排出的糞便能為多少菜提供養分,什麼微生物種類的培育能夠對水質淨化產生最佳的生態效果,這些是三者間共生關係建立的前提,也是該系統最為核心的技術基礎。

按照一立方水體配置14平方米的蔬菜種植面積來規劃種養比例及佈局,也就是一個10立方米的養殖桶每天產生的排洩物就需要14平方米的蔬菜來淨化吸收,來達到淨化與平衡之目的,這個比例是通過實踐證明的較為科學的比例


四川張五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魚菜共生要注意適合本地的環境,氣候。高密度養殖的魚類要注意養殖環境,魚要長的快,以素餌為主食的魚類。

1鯽魚,是我國最長見的魚類,經過人工選育產生了很多新品種,是一種群居類覓食的魚類,適合魚菜共生的一種魚類。

2鯉魚,也叫魚柺子,是一種雜食類的魚,獨居式幾個生活在一起的魚,生長比較快,適合養殖。

3鰱鱅,鰱魚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及水草多的地方,成群覓食,為食草性魚類,適合養殖。

適合魚菜共生的魚類還有很多,自己的養殖環境及水質是最重要的,要有技術設備,魚菜共生投資比較大,投資要謹慎。


老表說影視


魚菜共生有很多魚類都可以養,比較好養的還是羅非魚


閃亮的魚


純天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