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知行合一:王阳明》

近期怀着对王阳明心学的好奇,读了度阴山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王阳明这个人以及他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本书中的收获和感想吧。


《知行合一:王阳明》

心学大师王阳明画像


首先对全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回顾。不过在此之前有必要对一代宗师王阳明做一个简要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正如本书的封面所写,这是一本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进而剖析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哲学理念的书。然而我们也知道辉煌的传奇背后必然会有不同寻常的时代背景、不同寻常的事件磨砺以及不同寻常的人物品格方能塑造传奇。而王阳明正是这样一位时事里的英雄。他幼年时就拥有了过人的才华以及对成为圣人的探求,在那个以程朱理学为主流学说和普世之道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贵州农场悟道之前,同样受到了朱熹理学思想教化的,并且怀着对成为圣人的渴望,不断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试图去格世间之物,最有名的是他曾经试图格竹子,试图从竹子那里领悟圣人之道,可是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除了格出一身病以外没有任何收获,也正是如此他开始对朱熹的权威思想“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他试图从儒、释、道等其他的学派去寻找成为圣人的答案,然而都没有实现。直到后来他被宦官刘瑾迫害发配贵州农场才在艰苦的坏境中悟出了圣人之道在于心,“心即理”的哲学思想。也是从那时起,王阳明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弟子,但那时的思想可以说还只是王阳明心血的一个萌芽阶段,而真正让其心学思想不断生根发芽,不断枝繁叶茂并在全国范围内被认可推崇的阶段,是刘瑾被杨一清、张永除去后,王阳明被王琼力荐去平定赣南匪患开始的。王阳明无论在赣南匪患,广西匪患的扫除上还是对宁王朱辰濠叛乱的平定,都以他出色的军事谋略、出色的心理攻艰战、以及对普通百姓的悲悯之心,使得东南半壁免受生灵涂炭之灾。而也正是在一系列的考验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从一开始的“心即理”发展完善成“致良知”以及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知行合一”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他的这一套思想在那个依然信奉程朱理学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也遭到了很多来之朱子后人的诋毁与排斥,但是与此同时也迎得了广大弟子与民众的推崇。而王阳明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不断修炼成了心学领域的一代宗师。

以上是对主题内容的一个概述,接下来谈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感受:

1.为什么在那个年代遵从程朱理学的人都将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视为水火不容?我想弄清楚两种思想的本质区别是很重要的.王阳明中心思想"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中的“知”,主要指对“良知”本体的内在认识和感悟,而“行”则指对这种“良知”的实践,或者是“良知”本体外在的显露。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了解社会通行准则而并不依照这种准则去行动、明知为道德律令所禁止而依然违背禁令去做,这其实是由于宋儒、尤其是受程朱理学知行观的影响,他分析其原因时指出:知行合一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有了新的认识,他不像朱子学说教导的那样通过对这物体思考推到物体的规律和本质,也不认为必须要先有”知“以后再去”行“,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认识世间万事万物寻找内心的平衡并且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因此,其实个人觉得王阳明心学并非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性颠覆,而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纠正与深化补充。因为其实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王阳明心学,他们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只是朱熹理学是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并非一定要去除,只要懂得如何控制在一个度内就好,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了这个控制的度。

2.我觉得王阳明心系黎民百姓、不贪恋权势的为官思想真的是值得现代官员好好学习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心学无论在中国明清时代、近代还是现代都受到了众多伟大人物推崇的原因吧。(包括: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以及近代几位国家领导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