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夫妻檔、父子兵、姐弟倆,C位出列!看抗疫戰場上的特殊“戰友”

夫妻檔、父子兵、姐弟倆,C位出列!看抗疫戰場上的特殊“戰友”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抗疫的戰場上,有夫妻檔、父子兵、姐弟倆……他們組成了抗擊疫情戰場上的“最美拍檔”,以實際行動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大家’病好了 小家才幸福”

一位是“藍衣衛士”,一位是“白衣天使”。夫妻二人雖然職業不同,卻有著共同的選擇。

2394戶、7000餘人,滾動摸排、嚴格梳理、耐心宣傳……這是市公安局宜秀分局永安派出所社區民警宋建波每天的“硬任務”。截至目前,宋建波共摸排轄區流動人口368人次,滾動摸排轄區人員聚集場所138個、600餘人次,平均每天下沉社區工作10多個小時。“‘大家’病好了,小家才幸福。”宋建波說。

宋建波的妻子羅玉鳳在市立醫院檢驗科工作。疫情到來時,她主動寫下請戰書,要求堅守崗位,隨時支援“前線”。

夫妻倆把6歲的兒子託付給老人照顧,每天都很晚回家。只有這時才有空給孩子和父母打電話,報個平安。“我們是警察和醫生,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就應該站出來,這是職責所在。”宋建波說。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出入證出示一下。”“外賣不能送進去,打電話讓顧客出來拿。”“現在可以用手機掃二維碼進出。”……這是瀾庭陽光花園小區志願者高志平每天不斷重複的話。

高志平今年70歲,是一名退休老黨員。本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在疫情當前、社區人手緊缺的時刻,毅然站了出來,主動聯繫社居委要求參加志願服務。高志平每天早晨7點就早早來到小區門口,對外來人員檢測體溫、登記,還抽空拿著喇叭在社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直至太陽下山才回家。高志平每天手臂要抬起上百次,經常手痠了就自己揉揉再堅持,從不喊累,也不說苦。

高志平的兒子高峰也同樣參與了社區志願服務。高峰說:“我父親是一名黨員,也是我的榜樣。雖然他很普通,但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我很敬佩他。將來我也要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為社會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待我們共同打贏這場阻擊戰,再重聚”

石彩紅是宿松縣東北新城管委會工作人員,從去年臘月二十九至今,她一直在社區防控一線,開展對湖北返鄉人員摸排、發放傳單、管控等工作。2月6日,她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向家鄉千嶺鄉孫嶺村黨支部捐出500元,用自己的一份心意,支持對故鄉的疫情防控。

弟弟石大政是宿松縣公安局孚玉派出所的一名輔警。疫情期間,石大政主動請戰,要求去疫情防控一線,帶頭簽訂黨員承諾書,配合孚玉鎮光明社區幹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抗疫期間,姐弟沒有時間團聚,弟弟在發給姐姐的微信中,寫道:“親愛的姐姐,加油,對你甚是想念。原本約好正月初一回家團聚的,如今不得不延後了。我知道你每天在疫情最前線很辛苦,雖然我不在你身邊,但我會和你並肩作戰,待我們共同打贏這場阻擊戰,再重聚。”

姐姐回覆道:“親愛的弟弟,你的鼓勵我已收到。在這場戰‘疫’中,不止我一人,大家都在一線忙碌。請你一定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保護好每一個人。待疫情退去,我們帶著爸媽一起去婺源看油菜花。”

(記者 唐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