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看退休法官解決“頭”號難題

法治聚焦訊: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風俗。可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減少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病毒的風險,很多理髮店至今仍暫停營業,人們頭髮長了卻無處理發,成了現在的“頭”號難題。


2月23日,吉林鐵路運輸法院退休法官王樹勝一大早就起來給家裡打掃消毒,把用了多年的剃刀拿了出來。原來前些天有幾位熟悉的小區居民提到因為疫情沒法理發,這讓熱心腸的王樹勝萌生了一個想法:“我有理髮的手藝,群眾有理髮的需求,這不正是我發揮餘熱的時候嗎?”

沒有理髮椅,沒有洗髮池,甚至連一面鏡子都沒有,只有酒精噴霧、酒精棉片等消毒用品。理髮工具經過反覆消毒後,“理髮師”王樹勝用噴壺往“客人”頭髮上噴幾下水,手中剪刀翻飛,不過10分鐘就能“打理”完畢。理髮完成後,鄰居們對其讚不絕口:“老王,手藝沒扔下啊,真是謝謝啦!”“王大哥,謝謝你,昨天還和老李說這頭髮長了沒地方剪呢,你可真是咱們小區的及時雨啊!”王樹勝只是憨厚一笑,連連擺手推辭:“這有啥,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說大家都是鄰居,說謝就生份了!”

看退休法官解決“頭”號難題

2月24日,作為吉林鐵路運輸法院返聘法官的王樹勝又帶著理髮裝備來到單位,中午午休時間,值班室變成了臨時“理髮店”,需要理髮的幹警依次有序“光顧”,理髮後的幹警神采奕奕地走上工作崗位。

看退休法官解決“頭”號難題

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信仰,能讓這位法院老幹部在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退而不休地為社區的居民群眾和法院幹警默默奉獻呢?

“過去是黨需要我到哪裡,我就到哪裡,退休後,黨和群眾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作為一名老黨員,能夠在退休後的有生之年繼續為黨、為社會、為我幹了一輩子的吉鐵法院出一份力,也是居民群眾和領導對我的信任與肯定。”王樹勝動情地說道,“再說了這都是小事,作為審判一線法官幹警,你們更辛苦,給你們理好發,精神抖擻地繼續戰鬥在防控疫情和審判執行工作的第一線,我心裡高興。”

正如王樹勝一樣,吉林鐵路運輸法院的全體幹警將牢記初心使命、恪盡職守、司法為民,切實發揮鐵法人的拼搏精神,確保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懈努力奮鬥。(邢有軍 劉欣 崔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