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种植小麦,孕穗期影响着最终的产量和品质,该如何正确管理?

韩延雷


1、追肥

这里说的追肥也就是俗称的追穗肥,有人说,我在返青期或者是拔节期,已经追过一次尿素了,这时候还用在追施吗?一般情况下,是不用的,追肥一次即可,但是对于土壤贫瘠的地块,一次追肥所提供的营养不足以维持小麦的正常生长,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再次追肥,同时叶片喷施的叶面肥也少不了。

2、水分

相信大家浇返青水的比较多,但是,小麦在孕穗期时,对于水分的需求是很敏感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小麦是非常需要水分的,看有些朋友留言说,他们当地从过了年以后,还没有下过雨,土地比较干旱,这时候即使浇了返青水,也要在孕穗期继续浇水,不过,事情都有两个极端,对于那些这时候经受连阴雨天气的地方,注意田间不要有积水,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渍害。

3、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要跟上,小麦孕穗期时候,病虫害的爆发也是比较厉害的,比如病害,条锈病、白粉病,虫害如蚜虫等,一旦发现病害虫害,一定要在初期进行防治,特别是病害。

很多种植小麦的农民朋友,往往过了年浇一次水、打一次药,然后就不管了,其实穗期的管理很重要,推荐一喷多防,有效预防病虫害。



不停跳动的猴子


孕穗期正确的管理将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孕穗期在我们这里指的的这一段时间阳历4月上旬至5月上旬。我经过这几年的种植总结出来以下几点:既管理的目标是防冻害,防病虫害,提高小麦的出穗率!


首先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倒春寒这几年发生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2018年清明节后的一场“倒春寒”,直接导致我们这里不出穗的小麦比较多。最后才导致了小麦减产35%左右!对于预防措施我觉得应该关注3月20号至4月10号之间的天气预报。如果预报霜冻的情况应该及时提前浇水,或者喷施一遍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防冻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防治小麦的病虫害。


这段时间气温回升比较快正是小麦病虫害高发个多发期。主要的防治: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红蜘蛛,锈病等!重点是赤霉病,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果碰见阴雨连绵和大雾的天气,应该及时喷施农药,可选择的农药有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等!对于病虫害的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可以在4月中旬的时候喷施一遍高氟氯氰菊酯+戊唑醇咪鲜胺+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肥即可!


豫东小农


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一般每亩地施3~5kg尿素或5~10kg,硫酸氨。


种植小麦,拔节到孕穗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速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在孕穗期以后吸收。



种植小麦科学的施肥方法:

基肥:小麦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使用,配合化肥,北方地区一般在每亩地施有机肥2000~5000kg的基础上,再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根据地块土壤肥力高低,确定基肥是否使用氮肥。最好将磷肥与农家肥混用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于小麦的吸收。

种肥:在小麦基肥施足使用少量肥料做种肥,可用尿素每亩地2~3kg或硫酸氨5kg左右和过磷酸钙5~10kg,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碳酸氢氨不易做种肥。

追肥: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1. 苗期追肥,一般是出苗的初期,每亩地追施碳酸氢氨5~10kg,尿素3~5kg或少量的人粪尿,若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2. 越冬期追肥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一般使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有机肥为主。
  3. 返青期追肥,对于基肥不足播种迟,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反青肥,每亩地施碳酸氢氨15~20kg或尿素3~5kg,应深施6cm以上为宜。
  4. 拔节期追肥,对旺苗不追施氮肥应控制浇水,对壮苗可少施氮肥,每亩地施尿素3~5kg或碳酸氢氨10~15kg,使用配合磷钾肥,每亩地施磷酸钙5~10kg,氯化钾3~5kg并配合浇水,对弱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亩地施尿素10~15kg或碳酸氢氨20~40kg。
5.孕穗期追肥主要是氮肥用量少,一般每亩地是3~5k及尿素或5~10kg硫酸氨。

6.后期施肥,小麦抽穗以后需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此时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抽穗到乳熟期,有早衰的现象,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亩地喷溶液50L左右,对,有贪青晚熟趋势的,每亩地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L,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的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苷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量产起到一定作用。



种植小麦需要注意以下几项,第一,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很大,体现了施肥的重要性。

第二氮肥用量过大,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

第三,小麦对磷特别敏感,如果三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三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减少,千粒重下降。


土壤微生物


小麦孕穗期确实是在其生长周期内比较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管理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着后期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农大山东老家当地也是属于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由于当地不少村庄小麦浇水还是依赖于沟渠引流,近期村民们正不分昼夜的为麦田浇灌,大家都知道这个时期,给小麦浇好水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小麦进入孕穗期的管理方法

1、浇水:小麦孕穗期,此时的关键任务是为了促进小麦灌浆,获得麦粒饱满等。这个时间阶段,也正恰逢干旱少雨的季节,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就要注重做好浇水工作,以确保小麦此阶段对水分的需求。

2、追肥:当开春后,小麦进入返青阶段,小麦种植户们都知道会给小麦进行根外追肥。因此,不少人就认为小麦孕穗期就不需要在追肥了,其实这样的认识也并正确,开春的小麦返青肥所提供的营养是不能维持小麦的整个后期需要的,小麦进入孕穗期也是需要营养比较旺盛的时期,这时可采取喷施叶面肥的追肥方式给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能有效促进小麦后期的灌浆。

3、病虫害防治:在小麦的拔节孕穗期间,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也是维护小麦健康孕穗的关键,此时小麦容易发生白粉病、小麦锈病,再就是还会受到蚜虫类等害虫的危害。对于小麦的病害可使用农药粉锈宁或三唑酮等药剂进行喷施。对于小麦蚜虫可使用农药吡虫啉等药剂喷施即可。

小麦孕穗期做好以上的三点管理,对于小麦提高单产与小麦品质基本上就有了保障。你对小麦孕穗期还有哪些管理常识,欢迎评论!


农大知事


小麦孕穗期是小麦生育中期,指小麦旗叶叶片全部从倒二叶叶鞘内伸出到抽穗这一段生育时期。 这个时候每亩穗数基本定型,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小麦孕穗期必须加强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及时灌溉浇水。

小麦孕穗期是麦田管理的重要时期,这时小麦根、茎、叶完随着气温的回升生长发育很快,由营养生长开始转向生殖生长,必须有充足的水份供给,否则会造成麦穗发育不良,比如小穗不孕或小花不孕,这样致使麦粒减少,产量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这个时期要保证浇水及时,而且浇水浇透,确保在孕穗期时不缺水,还能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预防干热风。

有一点要注意,现在种植户都喜欢密植求高产,这时植株吸足水份,茎叶青翠坚挺而且长势已高,对于群体较大的麦田很容易发生倒伏现象,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最好选择无风的天气浇水,而且灌既完毕保证麦田不能长时间积水,发现应设法排出,避免成片倒伏。

第二,增施速效肥。

在小麦孕穗期,由于根、茎、叶的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量也开始加大,为了防止小麦孕穗期脱肥,就有必要追施肥料,否则这会对小穗、小花的发育形成及后期的灌浆都会造成影响,最直接的现象是由于养分不足小穗籽粒减少早衰,小麦灌浆不足,千粒重明显降低,小麦产量肯定大幅下降,影响种植户经济效益。 所以,小麦孕穗期若发现肥力不足,就要及时施肥了。

一般情况下,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注意施肥易早不易晚,否则一来影响小麦发育,二来会造成小麦不愿成熟,影响收割及下一季的耕种。施肥可结合浇水同时进行。此外,我们还可增施叶面肥,提高小麦的抗逆和光合作用能力。

第三,小麦孕穗期的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孕穗期,小麦植株茎叶增大,再加上群体过大,麦田间会通风透光不良,同时由于浇水造成湿度过大,这给小麦的病虫害创造了滋生条件。


这个时期的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红蜘蛛和小麦吸浆虫、小青虫等,应根据病情对症施药,以防为主。比如对于纹枯病可用5%的井冈霉素200mL+20%三唑酮150mL兑水100kg,喷施小麦根茎;白粉病、锈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mL进行全田喷雾;小麦蜘蛛可用15%哒螨灵乳油40mL兑水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可用48%毒死蜱200mL兑水100kg全田喷雾防治;小青虫可用乐果喷雾防治。对于药物的选择,可到当地农资部门咨询了解,不要盲目使用。

还有一点,由于肥水充足,麦田杂草同样会生长迅猛,消耗大量的肥水,并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光合作用,引发各种病虫害。这个时候小麦时除草剂特别敏感,如果施用会造成药害,得不偿失。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工拔除,但有时会连带小麦植株一块拔出。实在没法,也可把旺草压入小麦田间底部,可这样会影响底部通风,一般不提倡这样做。

第四,预防倒春寒危害。


在小麦孕穗期,气候变化不定导致气温不稳,经常发生倒春现象,轻者小麦小穗不孕、小花不育造成大减产,重者直接造成小麦不抽穗!去年的倒春寒造成山东宁阳的小麦大面积减产绝产,主要以临麦4号为主,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预防小麦孕穗期冻害,一来我们可选择抗寒品种,二是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之前提前浇水,可有效防止或减轻小麦的冻害,这个许多农民都是有经验的。

第五,预防小麦孕穗期倒伏。 小麦在孕穗期有时会发生倒伏,主要原因是群体过大、灌溉遇风,还有品种问题。主要应对措施有:用种适量,合理密植;避开风期浇水,及时排掉积水;选择抗倒伏品种;年前苗旺及时镇压或控肥水,年后注重培植壮苗,促进根系发育,调节好群体结构,特别是在起身拔节期要根据苗情,合理调节肥水,及时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控制。


小麦孕穗期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决定小麦植株健壮、穗大粒多、增产增收的关键期,必须加强管理,争取高产丰收,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鲁中农三代


一勤查勤看。以防治结合制疗。查看是否有病虫害。这时主要的病是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等,虫害为螨虫,蚜虫,吸浆虫。

二治疗。病害用甲基托布津,粉锈宁,代森锰锌,戉唑铜等杀菌剂预防治疗。

虫害阿维菌素,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脂药物喷洒。吸浆虫在5月|号一8号喷施,错过晚矣。并且是成熟时者看到的白色被吸干的麦穗的最魁祸首。切记。

三浇水。农村有头水晚二水赶的说法。这就正明了这段时间浇水的必要性。:

四施肥。前期用了底肥和追肥。这时的施肥积中在喷洒微肥上。主要是喷洒,硼肥,磷酸二氢钾十尿素和其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来补充肥效。可以十天左右打一次。

五灌浆水要足水足量。但尽量避开风雨天气。后期预防干热风。喷微肥可预防干热风的损伤。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用。我是一安全,安全生产是第一,分享知识,收获快乐。头条里连着你我,认识是上世的缘份。在田间谱写诗歌。








一安全


其实种植小麦的几个周期都很重要,那个周期管理不够都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在孕穗期特别重要是养根护叶,延长上部叶片的绿色时间,防止早衰或贪青,保花增粒,促进灌浆,争取粒饱粒重。



小麦孕穗期主要注意三点:

一.小麦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有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粘虫主要应该注意白粉病对小麦的危害。要经常去麦田观察,提前防治。



二、灌溉这时候小麦正是需要水分多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水分的正常供给,及时灌溉以保证小麦的灌浆和后期需求。



三、防倒伏,这个主要前期工作要做好,这个时候小麦对钾肥和磷肥的需求量大,特别是晚小麦,对肥料和水分的需求更为重要。

以上说法只是本人看法如有不对望谅解


生活有趣的老张


防病虫害,防倒伏,充足的水份光照肥料


chuhan传奇


在我们地区种小麦是头年农历九月到十月之间,也就是立冬前后十天播种完我们地区都是人工种殖,等小苗出土后有十会分高度加施追肥,以胺肥为主加农村厕所里的水肥合施一次及可,在开年四月收割防冶方面的病虫害,右纹枯病白穗病和黑穗病防冶方面用杀虫剂,合三唑酮呲虫啉合喷一次及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