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陰霾下的網約車:短暫“剎車”,於危機中見轉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態勢下,任何一個行業都難以獨善其身,網約車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

近日,極光發佈《2020年春節移動互聯網行業熱點觀察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為防控疫情的接觸擴散,餐飲停業、出行減少致使美團、滴滴等平臺日活躍用戶數量階段性下降50%左右。其中,受政府要求疫情期間減少出行的影響,用戶用車需求也大幅下降。滴滴在2020年春節期間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呈現大幅下滑。

疫情陰霾下的網約車:短暫“剎車”,於危機中見轉機

這一切都如同加繆在《鼠疫》描繪的場景。他在書中藉由醫生之口提到:同鼠疫作鬥爭的唯一辦法就是實事求是。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網約車。而網約車行業工作者則為它加上了後半句:同舟共濟


積極參與疫情救治

“因為疫情的影響,再加上這幾天下雪,單子少了很多。”青島網約車司機小王吐槽道。2月18日時,他已經跑了一個星期了,但是卻無單可接。“平常一天正常跑下來起碼能拿到個四五百(元)。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沒有拉活,等到疫情減緩時,我才恢復跑(滴滴)的。”小王表示,他身邊其他的司機也是2月10日以後恢復的,“乾的時候我們都很小心,口罩等防護用具都戴上了。”

與青島相比,包括杭州、湘潭、三亞、海口、太原、紹興等多地暫停網約車運營。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很多網約車公司還是積極參與疫情救治。

2月11日,據滴滴出行企業官方微信消息稱,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迅速,遏制疫情刻不容緩,為進一步加強車內司乘安全,構建健康衛生的乘車環境,滴滴將進一步強化車內的防疫措施。從當週起,滴滴將在武漢、江門、鄭州、哈爾濱、大連、長治、洛陽、寶雞等地對網約車實施新政策,即當地的網約車必須加裝前後排防護隔離膜。

2月21日,北京所有的滴滴網約車正陸續裝上一層前後排塑料隔離膜,司機可根據遠程指導自行安裝或在全市46個服務點完成加裝,在3月2日之前,全市將有8000輛網約車配上這樣的簡易“安全艙”。

高德建議乘客在“安心出行月”打車時,選擇標有“測溫消毒”標籤的平臺下單,並在上車前檢查車輛是否張貼測溫消毒公示、司機是否戴了口罩。如果沒有,乘客可以免責取消訂單,並通過高德打車在線舉報。

此前,高德打車已聯合AA出行、妥妥E行、益民出行、旅程專車等眾多網約車平臺,在全國36個城市設置了大約200個網約車及出租車消毒點,為廣大司機免費提供車輛消毒和配發防護物資。司機師傅根據車輛屬性在高德地圖上搜索“網約車消毒點”或“出租車消毒點”,即可一鍵導航前往。

對於司機、運營人員的工作問題,哈囉出行在向全國包含醫療、疾控、城管、環衛、治安、交警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461個單位,累計提供近20萬份免費出行權益。

疫情陰霾下的網約車:短暫“剎車”,於危機中見轉機

而另一邊,神州租車在取車地為武漢市的預定訂單,為用戶免費取消或更改用車日期;高德則聯合聚合打車平臺夥伴發佈安全出行倡議,嚴格要求司機佩戴口罩勤消毒,武漢市可免費取消行程預約。

可以看出,在逆境中許多網約車企業都加入了這場“自救”行動。 儘管,這次疫情讓整個行業一時陷入了窘境,但也不必過於悲觀。對行業而言,或許在疫情結束之後整個網約車行業在衛生與公共安全方面都會有不錯的改觀,對網約車行業的長遠發展也能起到推動作用。

彈性供給滿足需求

政府要求疫情期間減少出行,加強自我隔離,導致出行減少。因此用車服務行業也受到影響,使用時長減少。《報告》指出,用車服務行業受季節性因素和春節假期因素的影響不大,顯然由於本次疫情的影響,行業總使用時長在1月份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如果疫情不能儘快改善,用車服務行業將受到嚴重影響。

此外,公共交通已經成為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受到疫情的影響,春節後的復工成了很多上班族擔心的話題,乘坐公共交通由於人群聚集存在著傳染風險,很多人為了避開早晚高峰選擇開車上班,但是對於沒有私家車的朋友而言,乘坐公共交通依舊無法避免。由此,不少人紛紛選擇租車或者打車來解決這一難題。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隨著疫情好轉,3月後將逐漸恢復經濟生活正常秩序,而短期內對網約車的需求也是暴增的,“對於大容量的交通工具,不少人還是心有餘悸的。而出租車數量是固定的,因此只能通過網約車彈性化的供給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李勇堅說。

互聯網分析師唐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疫情結束後網約車市場肯定會反彈,不過會緩慢恢復,不會超過原有的水平。

因此,建議網約車政策放開,可以降低公共交通帶來的衛生安全風險,也可以滿足民眾出行的需求。

寫在最後

這場疫情“春劫”,於行業既是危機亦是轉機。

近年來,在投資熱度消退以及司機高額補貼退坡的背景下,網約車市場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光。據《2019年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亞洲出行行業坎坷的盈利之路》顯示,2018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的投資規模銳減約90%,導致中國出行行業整體投資縮水48%。

目前,整個網約車市場也處於相對過剩的狀態,抱著各種目的,各類企業紛紛進軍這一市場。

一些業內人士感嘆,不少企業只是間接運營網約車市場,沒有充分考慮市場容量,導致網約車數量過剩。而這次疫情的到來,無疑給這種過剩現象帶來了休止符,體量較小的企業,難以承受訂單持續走低的考驗,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司機將“被失業”。

在網約車行業的困境愈發凸顯下,一定程度上,也會促使網約車行業加速洗牌,迴歸行業良性發展。網約車從拼速度規模,到拼安全、品質、服務等標準的趨勢也將會更加明顯,而且能否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價值,也將成為未來網約車市場競爭的關鍵。

除了提升“內功”外,此次疫情中也讓一些仍在堅守的網約車找到了公共交通領域的新機會。

疫情期間,許多租賃企業、平臺公司成立了“應急防控保障車隊”,停運期間接受徵用提供應急出行服務,為醫護人員等特殊人群提供志願免費服務。

這一舉措的實施,不僅讓不少人認識到了,網約車是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這些馳援行動,也樹立了相關企業的品牌的良好形象,為今後的發展積蓄了力量。

細細算來,整個共享出行行業的爆火也不過四五年時間,整體上看還處於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次疫情對整個行業而言所產生的影響雖然不可忽視,但如何“於危機中見轉機”才是需要我們一起去積極探索應對的。

此時,平臺方如何制定更合理的平臺政策提高司機出車積極性?租賃企業如何讓做好服務提高司機的黏性讓存量活下來?司機如何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出車率?政府如何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政策刺激出行?在這片特殊的戰場上,各揚所長,積極自救,快速應對,距離勝利的曙光才會又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